Top

Highlight

受害者會自責,是因為想像自己沒做某種舉動,比想像行兇者沒有那樣的行為來得容易
Location 7
0
怪罪「可掌控的行動」也可能導致全然不幸的結論
Location 7
0
假設有兩個人,一郎和二郎,各擲一枚銅板。要是兩個人都擲出正面或反面,就各贏得一千美元。要是出現一正一反,兩個人都拿不到...
Location 7
0
你可以主張拿下致勝分或在最終決戰時刻守住領先的壓力比較大,所以強調那一球是合理的
Location 7
0
儘管如此,最後一擊,以及執行最後一擊成功或失敗的球員,仍然集榮耀或指責於一身
Location 7
0
如果有一連串事件,我們會傾向選擇最近的那個做為結果的原因。不論籃球、棒球或足球賽,隊員和球迷會盛讚在勢均力敵的比賽射/...
Location 7
0
我們之所以怪罪作為多於不作為,可能是因為當我們思考替代的可能性時,比較容易想像恨不得自己沒做什麼,而非可以做而沒去做的...
Location 7
0
歸咎「作為」多過「不作為」(儘管結果相同)的例子不勝枚舉
Location 7
0
為什麼眾人對同一起事件的因果歸因常呈現分歧;何謂正常?何謂異常?可能要視個人觀感而定
Location 7
0
甚至可以透過大方承認可能有其他因素運作,來避免自己妄自排除
Location 7
0
Copyright © Nuazure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 HK Renasci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ubu-web-3.9.0.202009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