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Highlight

活在父母期望中的孩子可能早已在成長過程中喪失了他自己的靈魂。長壽與複製價值觀本身並不全然都是好事。
Location 7
0
家庭與倫理傳統提供了根基感,有時也提供了社群感,但也滋生了同質性,傷害了獨立性
Location 7
0
情結自身是中性的,雖然它攜帶著與經驗、內化的意象有關的情感能量。早期經驗的強度越大,或者持續的時間越長,情結對我們生活...
Location 6
0
由於童年期的創傷,成年期的人格其實更像是對早期經驗與生命創傷的反應,而不是一系列的選擇
Location 6
0
這種帶著個人特色且有缺陷的自我感,以及形成人格的早期策略,會根據童年經歷的性質而有不同。不同的創傷種類,例如遺棄感或被...
Location 6
0
孩童在看見成人與生活搏鬥的行為時,不僅會內化這些行為,也會內化他們對自我與對世界的態度
Location 6
0
生活是可預測的、能滋養人的?還是不確定、痛苦且不穩定的?這種基本的感知會形塑孩子的信任感。
Location 6
0
暫時性人格就是脆弱的孩童用以處理存在焦慮時所採用的一系列策略。一般而言,這些行為和態度在我們五歲前就形成了,並以各種驚...
Location 6
0
童年創傷的本質可以概括為兩個基本的類別:⑴被忽略與被遺棄的經歷;⑵被生活壓垮的經歷。
Location 6
0
我們可將這種集體記憶稱為內在小孩,而我們的各種神經症就是無意識為了捍衛這個小孩所發展出的不同策略。(神經症這個詞並不是...
Location 6
0
Copyright © Nuazure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 HK Renasci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ubu-web-3.9.0.202009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