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漫記:漫畫文學的工具與臺灣軌跡
內容簡介
全面解構漫畫圖像系統,挑起你的漫畫研究魂!
◎本書特色
1.以文學視角剖析漫畫及圖像敘事的奧妙,拓寬大眾認識漫畫的視野。
2.國內首見聚焦漫畫文學及其工具性、在台發展的研究專著。
3.搭配大量漫畫、插圖,藉以解析圖像化的理路關係,並逐步擴及符號、分鏡(分格、運鏡)、表演、章法等處理概念。
4.豐富的資料彙整,有助於漫畫熱血青年作後續研究。
隨著個人電腦問世、網際網路開通,以icon操作為起點,當代社會開拓了一塊根基於圖像思維的認知疆域。不僅形成了跨載體、視覺化的資訊應用模式,更與存在已久的漫畫系統有著高程度重疊。
本書以載體之於文學定義的連動為起點,探究中文學術進行圖像及漫畫研究的理據和必要,並回溯當代資訊發展的數位化與圖像化進程,嘗試梳理圖像載體及漫畫敘事的類型、構成與運作,透過我國創作世代、發表平台的興衰遞嬗,捕捉臺灣漫畫文學的體系及血統,呈現其創作質性的輪廓與蛻變。
◎行家齊聲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資料豐富,對臺灣漫畫有深刻的梳理與理解。──李衣雲(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周文鵬在漫畫這一行已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深知其奧妙和趣味……期待他將是臺灣漫畫研究的一支奇兵,讓社會有份驚喜。──洪德麟(臺灣漫畫史暨世界漫畫現象研究者)
以更為客觀的視角,窺視漫畫研究的脈絡。──阮光民(漫畫家,文化部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得主)
本書以漫畫文學為主題,嘗試梳理載體工具與創作概念的形式糾葛……以另一種視角解讀漫畫作為內容表述手法的定位與定義。──蕭言中(資深漫畫創作者,文化部金漫獎評審長)
◎本書特色
1.以文學視角剖析漫畫及圖像敘事的奧妙,拓寬大眾認識漫畫的視野。
2.國內首見聚焦漫畫文學及其工具性、在台發展的研究專著。
3.搭配大量漫畫、插圖,藉以解析圖像化的理路關係,並逐步擴及符號、分鏡(分格、運鏡)、表演、章法等處理概念。
4.豐富的資料彙整,有助於漫畫熱血青年作後續研究。
隨著個人電腦問世、網際網路開通,以icon操作為起點,當代社會開拓了一塊根基於圖像思維的認知疆域。不僅形成了跨載體、視覺化的資訊應用模式,更與存在已久的漫畫系統有著高程度重疊。
本書以載體之於文學定義的連動為起點,探究中文學術進行圖像及漫畫研究的理據和必要,並回溯當代資訊發展的數位化與圖像化進程,嘗試梳理圖像載體及漫畫敘事的類型、構成與運作,透過我國創作世代、發表平台的興衰遞嬗,捕捉臺灣漫畫文學的體系及血統,呈現其創作質性的輪廓與蛻變。
◎行家齊聲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資料豐富,對臺灣漫畫有深刻的梳理與理解。──李衣雲(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周文鵬在漫畫這一行已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深知其奧妙和趣味……期待他將是臺灣漫畫研究的一支奇兵,讓社會有份驚喜。──洪德麟(臺灣漫畫史暨世界漫畫現象研究者)
以更為客觀的視角,窺視漫畫研究的脈絡。──阮光民(漫畫家,文化部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得主)
本書以漫畫文學為主題,嘗試梳理載體工具與創作概念的形式糾葛……以另一種視角解讀漫畫作為內容表述手法的定位與定義。──蕭言中(資深漫畫創作者,文化部金漫獎評審長)
章節目錄
行家推薦 Recommend
起章Macro
章一Introduction
一、名為文字的視角
二、名為文學的基質
三、名為漫畫的文本
章二Trend
一、資訊型態與認知思維的改變
二、表達方式與接受邏輯的改變
三、文字功能與載體特性的改變
四、工具性能與能力條件的改變
章三Course
一、系統與從屬
二、類型與意義
章四Constitute
一、臺灣漫畫血統中的日系軸線
二、臺灣漫畫血統中的中國軸線
三、臺灣漫畫的定義與反思
章五Field
一、時報文化與本土原創漫畫雜誌
二、日本漫畫與代理業態
章六Create
一、漫畫的成功與創作的成功
二、節奏的精彩與敘事的精彩
三、方向的產生與故事的產生
章七Then
一、圖像敘事的崛起與普及
二、漫畫文學的價值與面向
參考書目
後記
起章Macro
章一Introduction
一、名為文字的視角
二、名為文學的基質
三、名為漫畫的文本
章二Trend
一、資訊型態與認知思維的改變
二、表達方式與接受邏輯的改變
三、文字功能與載體特性的改變
四、工具性能與能力條件的改變
章三Course
一、系統與從屬
二、類型與意義
章四Constitute
一、臺灣漫畫血統中的日系軸線
二、臺灣漫畫血統中的中國軸線
三、臺灣漫畫的定義與反思
章五Field
一、時報文化與本土原創漫畫雜誌
二、日本漫畫與代理業態
章六Create
一、漫畫的成功與創作的成功
二、節奏的精彩與敘事的精彩
三、方向的產生與故事的產生
章七Then
一、圖像敘事的崛起與普及
二、漫畫文學的價值與面向
參考書目
後記
看更多
收起來
行家推薦 Recommend
起章Macro
章一Introduction
一、名為文字的視角
二、名為文學的基質
三、名為漫畫的文本
章二Trend
一、資訊型態與認知思維的改變
二、表達方式與接受邏輯的改變
三、文字功能與載體特性的改變
四、工具性能與能力條件的改變
章三Course
一、系統與從屬
二、類型與意義
章四Constitute
一、臺灣漫畫血統中的日系軸線
二、臺灣漫畫血統中的中國軸線
三、臺灣漫畫的定義與反思
章五Field
一、時報文化與本土原創漫畫雜誌
二、日本漫畫與代理業態
章六Create
一、漫畫的成功與創作的成功
二、節奏的精彩與敘事的精彩
三、方向的產生與故事的產生
章七Then
一、圖像敘事的崛起與普及
二、漫畫文學的價值與面向
參考書目
後記
起章Macro
章一Introduction
一、名為文字的視角
二、名為文學的基質
三、名為漫畫的文本
章二Trend
一、資訊型態與認知思維的改變
二、表達方式與接受邏輯的改變
三、文字功能與載體特性的改變
四、工具性能與能力條件的改變
章三Course
一、系統與從屬
二、類型與意義
章四Constitute
一、臺灣漫畫血統中的日系軸線
二、臺灣漫畫血統中的中國軸線
三、臺灣漫畫的定義與反思
章五Field
一、時報文化與本土原創漫畫雜誌
二、日本漫畫與代理業態
章六Create
一、漫畫的成功與創作的成功
二、節奏的精彩與敘事的精彩
三、方向的產生與故事的產生
章七Then
一、圖像敘事的崛起與普及
二、漫畫文學的價值與面向
參考書目
後記
您可能會喜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