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藝術市場上的攝影──從交易到收藏的操作與演變

5分,共1人評分。
出版日期:2020/08/25
出版:典藏 / 典藏藝術家庭
作者:茱麗葉‧海金 (Juliet Hacking)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296
ID:230941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打破「這個我也能拍」的迷思,進入攝影藝術市場必備專書!
照片真的有價值嗎?
為什麼一張照片可以創下超過100萬美元的拍賣紀錄?
為什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都開始建立攝影典藏?
攝影如何在藝術市場成為一股重要的勢力?它又是如何運作及發展?


2005年11月,理查.普林斯1989年的作品《無題(牛仔)》(Untitled (Cowboy)),在佳士得紐約的「戰後與當代藝術」拍賣會中,成為第一幅成交價超過100萬美元的攝影作品。

2011年11月,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1999年的《萊茵II》(Rhein II),在佳士得紐約的「戰後與當代藝術」夜拍上,以430萬美元成交,創下新世界紀錄。

攝影術自1839年誕生以來,攝影歷經近200年的歷史演變,從作為一種創作工具與被交易的物件,到轉變成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本書透過兩部分書寫,由簡入深來了解其中的運作與發展。

首先分析藝術攝影的市場,幫助讀者了解現今藝術攝影的交易,提供專業解析及指引,並針對攝影市場中常見的問題如:照片的價值為何?為什麼不是收藏底片?什麼是原作?版次數量多少才合理?該如何保存與維護?等等提出詳盡解答,幫助讀者建立攝影收藏的基本概念。接著再從攝影史的角度一步步回溯歷史,呈現自1839年開始,由商業攝影師、收藏家、經紀人、拍賣行、博物館、出版社和評論家等構成的複雜網絡對攝影市場的影響,再進一步剖析1970年代「攝影潮」的誕生,最後到當代藝術中的攝影轉向。探索從交易到收藏的藝術發展脈絡,審視攝影市場如何演變,並指引出未來市場發展的前瞻性與可能性。

這是第一本從藝術市場角度探討攝影作為藝術形式發展的專書,作者以其在拍賣公司累積多年的實際經驗與人脈,在書中提供許多第一手的攝影界寶貴資訊,對於不論是剛進攝影市場的收藏新手或是攝影史愛好者來說,都是值得購藏的引導指南。

章節目錄

審校序
誌 謝
前 言
序 論

第一部 探索藝術攝影的市場
1 買家自慎
2真實性與道德問題
3購藏
4持有和出售
5分析市場
6投資、貨幣化、投機炒作

第二部 攝影如何成為藝術
7 創造圖像的新方法,1839-1889
8 現代攝影,1890-1940
9 藝術與社會,1941/-1968
10 攝影潮 1969-1980
11 後現代攝影,1981-1999
12 當代攝影,2000至今日

結語
註釋
附錄:資源列表
參考書目
索引

看更多
收起來

審校序
誌 謝
前 言
序 論

第一部 探索藝術攝影的市場
1 買家自慎
2真實性與道德問題
3購藏
4持有和出售
5分析市場
6投資、貨幣化、投機炒作

第二部 攝影如何成為藝術
7 創造圖像的新方法,1839-1889
8 現代攝影,1890-1940
9 藝術與社會,1941/-1968
10 攝影潮 1969-1980
11 後現代攝影,1981-1999
12 當代攝影,2000至今日

結語
註釋
附錄:資源列表
參考書目
索引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