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簡史
出版日期:2015/07/24
出版:典藏 / 典藏藝術家庭 追蹤
作者: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Hans Ulrich Obrist)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288
ID:255142
出版:典藏 / 典藏藝術家庭 追蹤
作者: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Hans Ulrich Obrist)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288
ID:255142
內容簡介
藝術,與其背後的人們與時代。
Walter Hopps / Pontus Hultén / Johannes Cladders / Jean Leering / Harald Szeemann / Franz Meyer / Seth Siegelaub / Werner Hofmann / Walter Zanini / Anne d'Harnoncourt / Lucy Lippard
本書由11位美術館長、策展人、藝術經紀商、藝術史學家、藝術評論家,勾勒出二十世紀初至末,歐美戰後的變動年代,所萌發交織的藝文網絡。
“Curating” 不只是「策展」!
在黑暗也光明的時代下,藝術創作仍源源不斷的繼續發生著,看看他們如何轉變傳統美術館保存功能,自己開畫廊引介新藝術潮流;如何「想像」策展這件事、策畫與執行,如何在空間、經費、藝術家、作品之間取得平衡,將作品與語境展示於美術館或藝廊;如何以策展的方式,傳達意念,將創作背後的人們與現場觀眾連結,產生關聯,甚至在互動下,形成另一個新作品。
本書不只是關於展覽的故事,也是20世紀的歐美藝文簡史。
「……可以從將『當代』理解為『時間的同志』這個角度來理解,二十世紀60年代之後的當代策展與傳統美術館策展之不同:從對物件(藝術作品)的保存維護, 轉變為對具有當下時間之靈魂(藝術家、觀眾等)的照料,也就是當代策展關注於當下之人,更甚於過去之物。」──摘自呂佩怡<策展(Curating )/策展(Curation)?>一文。
華特.霍普斯(Walter Hopps):樂團經理人、畫廊經理人、華盛頓特區科克倫美術館館長、美國國家藝術博物館資深策展人、帕薩迪納藝術館館長、休士頓梅尼爾收藏博物館創辦人 與策展顧問、"Grand Street"藝術雜誌編輯。──「杜象教會了我策展的首要準則:策展時,作品不能擋道。」
蓬杜.于爾丹 (Pontus Hultén):斯德哥爾摩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龐畢度中心創始館長、洛杉磯當代美術館創辦人、巴黎造型藝術高級研究院合作創辦人、波恩藝術博物館藝術總 監、巴塞爾尚.丁格利博物館館長。──「博物館館長的首要任務是培養觀眾——不僅僅是策劃大型展覽,還必須培養出信任博物館的觀眾。公眾來看展覽,並不是 因為展出的是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作品,而是因為博物館裡的東西實在有趣。」
約翰內斯.克拉德斯(Johannes Cladders):門興格拉德巴赫阿布泰貝格市立博物館館長、參與策劃第五屆卡塞爾文獻展、1982年-1984年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總策劃。──「作品的品質不能由觀眾的數量來衡量。」
尚.里爾寧(Jean Leering):建築師、艾恩德霍芬市立范阿貝博物館館長、熱帶博物館館長、第四屆卡塞爾文獻展決策人。──博物館若想要公眾感興趣,不但得引入藝術, 還得要弄清楚他們喜歡什麼。「街道」不僅僅由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設計……真正重要的是普通人在街道上做些什麼和他們賦予街道的日常意義。」
哈樂德.塞曼(Harald Szeemann):伯恩藝術館館長、第五屆卡塞爾文獻展策展人。──「我發現藝術是一種挑戰「財產/擁有」(property/possession)觀念的方式,因為藝術館沒有永久藏品,更像實驗室,而不是集體的紀念館。你必須即興發揮,將資源運用到極致,並做到足夠好以便吸引其他機構來參與展覽並分擔成本。」
弗朗茲.梅耶(Franz Meyer):伯恩藝術館館長、巴塞爾藝術館館長。──「長期以來,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問自己:藝術家和觀眾的知覺之間有什麼關係?藝術家如何通過作品為自己開拓道路?」
賽斯.西格勞博(Seth Siegelaub):藝術經紀商、出版商、獨立策展人。──「我們嘗試著理解和認識自己的行為,弄清楚自己和其他人都在做些什麼,因此必須把自己當做藝術展覽的一部分,不管是好是壞。你必須弄清楚策展人做了些什麼,才能慢慢瞭解你在展覽上看到的東西。」
維爾納.霍夫曼(Werner Hofmann):藝術史學家、維也納20世紀藝術館創始館長、漢堡博物館館長。──「我唯一的作為就是不作為,「無作為」這個行為使得一切都有可能。」
瓦爾特.札尼尼(Walter Zanini):聖保羅大學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第16與17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策展人。──「我有一個未實現的心願,就是策劃一場真正體現藝術和新技術之間關係的展覽。」
安妮.達農庫爾(Anne d'Harnoncourt):藝術史學者、費城美術館館長。──「策展人對藝術癡迷,也願意與他人分享這種癡迷。不過,他們得時刻警惕,避免將自己的觀感和見解施加到別人身上。這很難做到,因為你只能是你自己,只能用自己的雙眼觀看藝術。」
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女性主義藝術評論家、作家、獨立策展人。──「藝術教會了我怎麼去做想做的事,藝術家們的想法塑造了我的世界觀。」
Walter Hopps / Pontus Hultén / Johannes Cladders / Jean Leering / Harald Szeemann / Franz Meyer / Seth Siegelaub / Werner Hofmann / Walter Zanini / Anne d'Harnoncourt / Lucy Lippard
本書由11位美術館長、策展人、藝術經紀商、藝術史學家、藝術評論家,勾勒出二十世紀初至末,歐美戰後的變動年代,所萌發交織的藝文網絡。
“Curating” 不只是「策展」!
在黑暗也光明的時代下,藝術創作仍源源不斷的繼續發生著,看看他們如何轉變傳統美術館保存功能,自己開畫廊引介新藝術潮流;如何「想像」策展這件事、策畫與執行,如何在空間、經費、藝術家、作品之間取得平衡,將作品與語境展示於美術館或藝廊;如何以策展的方式,傳達意念,將創作背後的人們與現場觀眾連結,產生關聯,甚至在互動下,形成另一個新作品。
本書不只是關於展覽的故事,也是20世紀的歐美藝文簡史。
「……可以從將『當代』理解為『時間的同志』這個角度來理解,二十世紀60年代之後的當代策展與傳統美術館策展之不同:從對物件(藝術作品)的保存維護, 轉變為對具有當下時間之靈魂(藝術家、觀眾等)的照料,也就是當代策展關注於當下之人,更甚於過去之物。」──摘自呂佩怡<策展(Curating )/策展(Curation)?>一文。
華特.霍普斯(Walter Hopps):樂團經理人、畫廊經理人、華盛頓特區科克倫美術館館長、美國國家藝術博物館資深策展人、帕薩迪納藝術館館長、休士頓梅尼爾收藏博物館創辦人 與策展顧問、"Grand Street"藝術雜誌編輯。──「杜象教會了我策展的首要準則:策展時,作品不能擋道。」
蓬杜.于爾丹 (Pontus Hultén):斯德哥爾摩現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龐畢度中心創始館長、洛杉磯當代美術館創辦人、巴黎造型藝術高級研究院合作創辦人、波恩藝術博物館藝術總 監、巴塞爾尚.丁格利博物館館長。──「博物館館長的首要任務是培養觀眾——不僅僅是策劃大型展覽,還必須培養出信任博物館的觀眾。公眾來看展覽,並不是 因為展出的是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作品,而是因為博物館裡的東西實在有趣。」
約翰內斯.克拉德斯(Johannes Cladders):門興格拉德巴赫阿布泰貝格市立博物館館長、參與策劃第五屆卡塞爾文獻展、1982年-1984年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總策劃。──「作品的品質不能由觀眾的數量來衡量。」
尚.里爾寧(Jean Leering):建築師、艾恩德霍芬市立范阿貝博物館館長、熱帶博物館館長、第四屆卡塞爾文獻展決策人。──博物館若想要公眾感興趣,不但得引入藝術, 還得要弄清楚他們喜歡什麼。「街道」不僅僅由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設計……真正重要的是普通人在街道上做些什麼和他們賦予街道的日常意義。」
哈樂德.塞曼(Harald Szeemann):伯恩藝術館館長、第五屆卡塞爾文獻展策展人。──「我發現藝術是一種挑戰「財產/擁有」(property/possession)觀念的方式,因為藝術館沒有永久藏品,更像實驗室,而不是集體的紀念館。你必須即興發揮,將資源運用到極致,並做到足夠好以便吸引其他機構來參與展覽並分擔成本。」
弗朗茲.梅耶(Franz Meyer):伯恩藝術館館長、巴塞爾藝術館館長。──「長期以來,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問自己:藝術家和觀眾的知覺之間有什麼關係?藝術家如何通過作品為自己開拓道路?」
賽斯.西格勞博(Seth Siegelaub):藝術經紀商、出版商、獨立策展人。──「我們嘗試著理解和認識自己的行為,弄清楚自己和其他人都在做些什麼,因此必須把自己當做藝術展覽的一部分,不管是好是壞。你必須弄清楚策展人做了些什麼,才能慢慢瞭解你在展覽上看到的東西。」
維爾納.霍夫曼(Werner Hofmann):藝術史學家、維也納20世紀藝術館創始館長、漢堡博物館館長。──「我唯一的作為就是不作為,「無作為」這個行為使得一切都有可能。」
瓦爾特.札尼尼(Walter Zanini):聖保羅大學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第16與17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策展人。──「我有一個未實現的心願,就是策劃一場真正體現藝術和新技術之間關係的展覽。」
安妮.達農庫爾(Anne d'Harnoncourt):藝術史學者、費城美術館館長。──「策展人對藝術癡迷,也願意與他人分享這種癡迷。不過,他們得時刻警惕,避免將自己的觀感和見解施加到別人身上。這很難做到,因為你只能是你自己,只能用自己的雙眼觀看藝術。」
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女性主義藝術評論家、作家、獨立策展人。──「藝術教會了我怎麼去做想做的事,藝術家們的想法塑造了我的世界觀。」
章節目錄
序 克里斯托夫.舍里
華特.霍普斯(Walter Hopps)
蓬杜.于爾丹(Pontus Hultén)
約翰內斯.克拉德斯(Johannes Cladders)
尚.里爾寧(Jean Leering)
哈樂德.塞曼(Harald Szeemann)
弗朗茲.梅耶(Franz Meyer)
賽斯.西格勞博(Seth Siegelaub)
維爾納.霍夫曼(Werner Hofmann)
瓦爾特.札尼尼(Walter Zanini)
安妮.達農庫爾(Anne d'Harnoncourt)
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
關於將至事物的考古學 丹尼爾.伯恩鮑姆
華特.霍普斯(Walter Hopps)
蓬杜.于爾丹(Pontus Hultén)
約翰內斯.克拉德斯(Johannes Cladders)
尚.里爾寧(Jean Leering)
哈樂德.塞曼(Harald Szeemann)
弗朗茲.梅耶(Franz Meyer)
賽斯.西格勞博(Seth Siegelaub)
維爾納.霍夫曼(Werner Hofmann)
瓦爾特.札尼尼(Walter Zanini)
安妮.達農庫爾(Anne d'Harnoncourt)
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
關於將至事物的考古學 丹尼爾.伯恩鮑姆
看更多
收起來
序 克里斯托夫.舍里
華特.霍普斯(Walter Hopps)
蓬杜.于爾丹(Pontus Hultén)
約翰內斯.克拉德斯(Johannes Cladders)
尚.里爾寧(Jean Leering)
哈樂德.塞曼(Harald Szeemann)
弗朗茲.梅耶(Franz Meyer)
賽斯.西格勞博(Seth Siegelaub)
維爾納.霍夫曼(Werner Hofmann)
瓦爾特.札尼尼(Walter Zanini)
安妮.達農庫爾(Anne d'Harnoncourt)
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
關於將至事物的考古學 丹尼爾.伯恩鮑姆
華特.霍普斯(Walter Hopps)
蓬杜.于爾丹(Pontus Hultén)
約翰內斯.克拉德斯(Johannes Cladders)
尚.里爾寧(Jean Leering)
哈樂德.塞曼(Harald Szeemann)
弗朗茲.梅耶(Franz Meyer)
賽斯.西格勞博(Seth Siegelaub)
維爾納.霍夫曼(Werner Hofmann)
瓦爾特.札尼尼(Walter Zanini)
安妮.達農庫爾(Anne d'Harnoncourt)
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
關於將至事物的考古學 丹尼爾.伯恩鮑姆
您可能會喜歡
<
>
同類型熱門書藉
-
《人間文藝賞析...
作者: 劉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