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做人不要太計較,晚上才會睡好覺

出版日期:2013/10/08
出版:永續圖書 / 大拓文化
作者:羅奕軒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EPUB(適合手機)
頁數:227
ID:29120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 包含PDF、EPUB兩種閱讀格式

這世上沒有什麼移山大法,唯一能夠移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彎曲,是一種人生智慧,在生命不堪重負之時,適時適度地低一下頭,彎一下腰,抖落多餘的負擔,才能夠走出屋簷而步入華堂,避開壓力而邁向遼闊。

  生活必須不斷地清點,看忙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無須勞神去忙的。然後,果斷地將那些無益的事情拋棄,不去理它。

  人生的法則是,少一點計較,多一點快樂。

章節目錄

PART 1 找尋屬於自己的人生──放下執著,進退自如
「雲在青天水在瓶」,唐人李翱因這句話而瞬間了悟,他悟出的其實就是關於人生的一個真諦──順其自然。現代人的心總是執著於各種欲望,不想擺脫,其實何必如此執著,何不就此放下,給心靈一些空間,去感受從草原吹來的風,去感受陽光雨露,你的心會獲得一種大自在。
.人生不必太執著013
.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018
.另闢蹊徑,步入新境022
.學會變通,走出人生困境026
.窮則變,變則通031
.做一條反向游泳的魚035
.拋卻執著的妄念039
.尋明心,安身心043
.低一下頭,彎一下腰048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052
.「此路不通」就轉個彎055
.變一回視線,換一次角度060
.恬淡如水,進退安如065
.三分苦幹,七分巧幹070
.懸崖深谷處,撒手得重生074

PART 2 悅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放下成見,大度包容
人,如果沒有寬廣的胸懷,就無法成就輝煌事業。包容不是膽怯,不是妥協,它和放棄一樣,是另一種明智和勇敢。擁有寬廣的胸懷,對他人包容,對自己包容才能高瞻遠矚,才能贏得更為廣闊的天地。
.幫別人等於幫自己079
.打開「心」的格局085
.獨木橋上,先讓對面的人過來088
.心境開闊,與人為善092
.換位思考,由己及人095
.悅納他人,善待彼此098
.不遷怒,不動心103
.將心比心,怨親平等107
.不以「有色眼鏡」看人112
.感謝你的敵人117
.不過度,不強求,不忘形120
.守護自己心靈的花園124

PART 3 事來則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放下芥蒂,人際長青
哲人說,沒有寬容就沒有友誼,沒有理解就沒有朋友。寬容和理解是一種力量,是朋友之間的橋樑和陽光。每個人都像一本書,讀別人,其實也是在讀自己。讀真、讀善、讀美的同時,也讀真誠背後的偽善,美麗背後的醜惡,微笑背後的狡詐
讓我們以寬容理解的心去讀懂他人、讀懂自己,我們才能和他人和睦共處,我們的人際之樹也才能長青。

PART 4 聞謗不辯,守得大愚是大智──放下計較,糊塗是福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能明察是非、分清善惡,當然好,但過分明察秋毫,對別人太過苛刻,就變成對人求全責備的嚴苛挑剔,就不能容人了。所以為人處世,有時候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如孔子所說的「夫我則不暇」,這也是糊塗處世的要訣之一。
.人生不必太計較184
.守得大愚才是大智187
.不妨做個「糊塗」人191
.讓小事隨風去195
.放開狹隘心胸,收穫工作價值199
.計較少一點,快樂多一點202
.遇謗不辯,沉默的寬容206
.拔除嗔怒的毒根211
.要捨得吃「眼前虧」217

看更多
收起來

PART 1 找尋屬於自己的人生──放下執著,進退自如
「雲在青天水在瓶」,唐人李翱因這句話而瞬間了悟,他悟出的其實就是關於人生的一個真諦──順其自然。現代人的心總是執著於各種欲望,不想擺脫,其實何必如此執著,何不就此放下,給心靈一些空間,去感受從草原吹來的風,去感受陽光雨露,你的心會獲得一種大自在。
.人生不必太執著013
.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018
.另闢蹊徑,步入新境022
.學會變通,走出人生困境026
.窮則變,變則通031
.做一條反向游泳的魚035
.拋卻執著的妄念039
.尋明心,安身心043
.低一下頭,彎一下腰048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052
.「此路不通」就轉個彎055
.變一回視線,換一次角度060
.恬淡如水,進退安如065
.三分苦幹,七分巧幹070
.懸崖深谷處,撒手得重生074

PART 2 悅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放下成見,大度包容
人,如果沒有寬廣的胸懷,就無法成就輝煌事業。包容不是膽怯,不是妥協,它和放棄一樣,是另一種明智和勇敢。擁有寬廣的胸懷,對他人包容,對自己包容才能高瞻遠矚,才能贏得更為廣闊的天地。
.幫別人等於幫自己079
.打開「心」的格局085
.獨木橋上,先讓對面的人過來088
.心境開闊,與人為善092
.換位思考,由己及人095
.悅納他人,善待彼此098
.不遷怒,不動心103
.將心比心,怨親平等107
.不以「有色眼鏡」看人112
.感謝你的敵人117
.不過度,不強求,不忘形120
.守護自己心靈的花園124

PART 3 事來則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放下芥蒂,人際長青
哲人說,沒有寬容就沒有友誼,沒有理解就沒有朋友。寬容和理解是一種力量,是朋友之間的橋樑和陽光。每個人都像一本書,讀別人,其實也是在讀自己。讀真、讀善、讀美的同時,也讀真誠背後的偽善,美麗背後的醜惡,微笑背後的狡詐
讓我們以寬容理解的心去讀懂他人、讀懂自己,我們才能和他人和睦共處,我們的人際之樹也才能長青。

PART 4 聞謗不辯,守得大愚是大智──放下計較,糊塗是福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能明察是非、分清善惡,當然好,但過分明察秋毫,對別人太過苛刻,就變成對人求全責備的嚴苛挑剔,就不能容人了。所以為人處世,有時候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如孔子所說的「夫我則不暇」,這也是糊塗處世的要訣之一。
.人生不必太計較184
.守得大愚才是大智187
.不妨做個「糊塗」人191
.讓小事隨風去195
.放開狹隘心胸,收穫工作價值199
.計較少一點,快樂多一點202
.遇謗不辯,沉默的寬容206
.拔除嗔怒的毒根211
.要捨得吃「眼前虧」217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