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驚奇的世界民俗風情
內容簡介
湘西趕屍,有「三趕,三不趕」之說。
可以趕的有三:凡被砍頭的、受絞刑的、站籠站死的;
不可趕的有三:病死的、投河吊頸自殺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
你知道為什麼嗎?
世界風俗妙事多!這些習俗是從何而傳承、如何沿襲又至何時消失?
也許,正也因為它們的神祕面紗尚未有人真正揭開,才讓人如此著迷。
在夏威夷,每當遊客來臨時,夏威夷的旅遊局都會在告示板寫上「切勿取走夏威夷境內任何沙石」,許多遊客以為是環保原因,不要破壞大自然環境而已,但其實是因為夏威夷族人的一個毒咒……
可以趕的有三:凡被砍頭的、受絞刑的、站籠站死的;
不可趕的有三:病死的、投河吊頸自殺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
你知道為什麼嗎?
世界風俗妙事多!這些習俗是從何而傳承、如何沿襲又至何時消失?
也許,正也因為它們的神祕面紗尚未有人真正揭開,才讓人如此著迷。
在夏威夷,每當遊客來臨時,夏威夷的旅遊局都會在告示板寫上「切勿取走夏威夷境內任何沙石」,許多遊客以為是環保原因,不要破壞大自然環境而已,但其實是因為夏威夷族人的一個毒咒……
章節目錄
part1
神祕民俗風情
苗疆蠱術
每一個喜愛中國武俠劇的人,幾乎都知道金庸作品中有一個叫藍鳳凰的苗疆姑娘。她擅於施毒、放蠱,無論你的武功多麼高強,一旦被施毒、放蠱,也就只能任其為所欲為了。
遠離中原的神祕苗疆,高超的巫蠱之術,令人無限神往。那麼,這傳說由來已久的苗疆巫蠱之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蠱,相傳是一種由中國苗族人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而放蠱之術是中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祕巫術。
過去,在中國的南方鄉村裡,曾經一度鬧得非常厲害,人們談「蠱」色變,誰也不敢認為它是假的,或者是不存在的。就連那些飽讀詩書的文人學士,也煞有其事的以為有這麼一回事。
這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的醫藥家,他們也確信其有。雖然不知道巫蠱是否是真實存在的,以及連它是什麼樣的都不知道,但是這些醫藥家們卻想出了許多治蠱或製蠱的名堂。
《嶺南衛生方》云:製蠱之法,是將百蟲置器密封之,使牠們自相殘食,經年後,視其獨存的,便可為蠱害人。
因此,百蟲蠱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惡毒之人就會利用百蟲蠱來害人,一般最為常用的毒物多數為蛇。通常中蠱之人會有下面的現象:
【陰蛇蠱害人】
中毒的,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則吐、瀉、繼則肚脹、減食、口腥、額熱、面紅。重則面上、耳、鼻、肚有蠱行動翻轉作聲,大便祕結。若再加上癲腫藥,更是沒有治癒的希望。
【生蛇蠱害人】
中毒的情況與陰蛇蠱害人相似,但也有些異點。即腫起物,長二、三寸,能跳動,吃肉則止;蠱人則成形,或為蛇、或為肉鱉,在身內各處亂咬,頭也很痛,夜間更甚:又有外蛇隨風入毛孔裡來咬,內外交攻,真是無法求治。
【石頭蠱害人】
將石頭一塊,放在路上,結茅標為記,但不要給他人知道。行人過之,石跳上人身或肚內,初則硬實。三、四月後,更能夠行動、鳴啼,人漸大便祕結而瘦弱,又能飛入兩手兩腳,不出三、五年,其人必死。
【泥鰍蠱的害人】
煮泥鰍與客吃,食罷,肚內似有泥鰍三、五尾在走動,有時衝上喉頭,有時走下肛門。如不知治,則必死無疑。
【篾片蠱害人】
是將竹篾一片,長約四、五寸,悄悄的把它放在路上,行人過之。篾跳上行人腳腿,使人痛得厲害,久而久之,篾又跳入膝蓋去,由是腳小如鶴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會一命鳴呼。
【疳蠱害人】
將蛇蟲未放肉、菜、酒、飯內給人吃。亦有放在路上,踏著即入人身。入身後,藥未黏腸臟之上,弄出肚脹、叫、痛、欲瀉、上下衝動的症狀來。
【中害神害人】
中毒後,額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見邪鬼形、耳聞邪鬼聲、如犯大罪,如遇惡敵,有時便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腫蠱害人】
壯族舊俗謂之放腫,中毒後,腹大,肚鳴、大便祕結,甚者,一耳常塞。
【癲蠱害人】
取菌毒人後,人心昏,頭眩、笑罵無常,飲酒時,藥毒輒發,忿怒兇狠,儼如癲子。
在所有蠱中最有名的就是金蠶蠱了,金蠶能使人中毒,胸腹攪痛。腫脹如甕,七孔流血而死。
傳說中的金蠶蠱形狀像蠶,通體金色燦爛。唐代人認為金蠶蠱「屈如指環,食故緋錦,如蠶之食葉」,故又稱之為「食錦蟲」。
也有人說之所以以金為名是因為「每至金日,則蠱神下糞如白鳥矢,刮取以毒人」。
古代各地對蠱術的命名也不盡一致,如清代廣東香山一帶習慣將蠱術稱為「鬼藥」或「挑生」。
除以上分析的影響較大的蠱種外,還有很多蠱只具其名而內容不詳,如《本草綱目》提到蜈蚣蠱,螞蝗蠱,草蠱;明代的《渾然子》也有鼠蠱,鳩蠱的名稱。
古人劉錫蕃曾給出過中蠱之人的症狀、驗證之法和破解之法:「中蠱者,或咽喉腫脹,不能吞飲;或面目青黃,日就羸瘠;或胸有積物,咳嗽時作;或胸腹脹鼓,肢體麻木;或數日死,或數月死」。
【驗證之法】
可令其嚼生黃豆,無腥味則中蠱,在少數民族地區是在嘴裏含一塊鴨蛋白,其上插一枚銀針,如果鴨蛋白和銀針變黑,則中蠱。
【預防和解蠱方法】
凡是蛛網灰塵之家,疑為養蠱之家,忌往來;凡就食,如主人先用筷子敲一敲杯碗後盛飯的,疑為施蠱,要特別小心可不食或道破;凡出外就食,隨身攜帶大蒜,可防蠱,蠱入酒難治,出門不飲酒可防蠱。
【解蠱破蠱的方法】
服雄黃、大蒜、菖蒲煎水,或石榴根水,可瀉毒;又云金蠶最怕刺,可入藥治蠱。古舊醫書上多均有醫蠱偏方,五花八門。
【破蠱之法】
道破,秋天苗族婦女攜布袋賣刺梨於小孩吃,多中蠱者,久為群兒識破,買時先呼而問曰:中有蠱否?答曰:無,則不為害矣。然後可購買。
其實用白話文而言,解除毒蠱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黃、蒜子、菖蒲三味用開水吞服,使之瀉去惡毒。
金蠶,最怕頭嘴似鼠、身有刺的刺蝟,所以刺蝟是專治金蠶蠱的特殊藥品,其他如蜈蚣、蚯蚓,也可以用來治蠱。
一般人放蠱的目的,多半是消解怨氣,但是有時也是一種保護措施。有人怕別人偷食物,便放蠱,便盜者立斃,相反,「殺人多者,蠱益靈。」
其實,多數資料上講述的放蠱事實是不可信的。有些學者傾向於認為「巫蠱」不過是某些漢人類似鬼怪的傳說,與苗人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更不可能是一種施放毒物的技術。
神祕民俗風情
苗疆蠱術
每一個喜愛中國武俠劇的人,幾乎都知道金庸作品中有一個叫藍鳳凰的苗疆姑娘。她擅於施毒、放蠱,無論你的武功多麼高強,一旦被施毒、放蠱,也就只能任其為所欲為了。
遠離中原的神祕苗疆,高超的巫蠱之術,令人無限神往。那麼,這傳說由來已久的苗疆巫蠱之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蠱,相傳是一種由中國苗族人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而放蠱之術是中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祕巫術。
過去,在中國的南方鄉村裡,曾經一度鬧得非常厲害,人們談「蠱」色變,誰也不敢認為它是假的,或者是不存在的。就連那些飽讀詩書的文人學士,也煞有其事的以為有這麼一回事。
這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的醫藥家,他們也確信其有。雖然不知道巫蠱是否是真實存在的,以及連它是什麼樣的都不知道,但是這些醫藥家們卻想出了許多治蠱或製蠱的名堂。
《嶺南衛生方》云:製蠱之法,是將百蟲置器密封之,使牠們自相殘食,經年後,視其獨存的,便可為蠱害人。
因此,百蟲蠱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惡毒之人就會利用百蟲蠱來害人,一般最為常用的毒物多數為蛇。通常中蠱之人會有下面的現象:
【陰蛇蠱害人】
中毒的,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則吐、瀉、繼則肚脹、減食、口腥、額熱、面紅。重則面上、耳、鼻、肚有蠱行動翻轉作聲,大便祕結。若再加上癲腫藥,更是沒有治癒的希望。
【生蛇蠱害人】
中毒的情況與陰蛇蠱害人相似,但也有些異點。即腫起物,長二、三寸,能跳動,吃肉則止;蠱人則成形,或為蛇、或為肉鱉,在身內各處亂咬,頭也很痛,夜間更甚:又有外蛇隨風入毛孔裡來咬,內外交攻,真是無法求治。
【石頭蠱害人】
將石頭一塊,放在路上,結茅標為記,但不要給他人知道。行人過之,石跳上人身或肚內,初則硬實。三、四月後,更能夠行動、鳴啼,人漸大便祕結而瘦弱,又能飛入兩手兩腳,不出三、五年,其人必死。
【泥鰍蠱的害人】
煮泥鰍與客吃,食罷,肚內似有泥鰍三、五尾在走動,有時衝上喉頭,有時走下肛門。如不知治,則必死無疑。
【篾片蠱害人】
是將竹篾一片,長約四、五寸,悄悄的把它放在路上,行人過之。篾跳上行人腳腿,使人痛得厲害,久而久之,篾又跳入膝蓋去,由是腳小如鶴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會一命鳴呼。
【疳蠱害人】
將蛇蟲未放肉、菜、酒、飯內給人吃。亦有放在路上,踏著即入人身。入身後,藥未黏腸臟之上,弄出肚脹、叫、痛、欲瀉、上下衝動的症狀來。
【中害神害人】
中毒後,額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見邪鬼形、耳聞邪鬼聲、如犯大罪,如遇惡敵,有時便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腫蠱害人】
壯族舊俗謂之放腫,中毒後,腹大,肚鳴、大便祕結,甚者,一耳常塞。
【癲蠱害人】
取菌毒人後,人心昏,頭眩、笑罵無常,飲酒時,藥毒輒發,忿怒兇狠,儼如癲子。
在所有蠱中最有名的就是金蠶蠱了,金蠶能使人中毒,胸腹攪痛。腫脹如甕,七孔流血而死。
傳說中的金蠶蠱形狀像蠶,通體金色燦爛。唐代人認為金蠶蠱「屈如指環,食故緋錦,如蠶之食葉」,故又稱之為「食錦蟲」。
也有人說之所以以金為名是因為「每至金日,則蠱神下糞如白鳥矢,刮取以毒人」。
古代各地對蠱術的命名也不盡一致,如清代廣東香山一帶習慣將蠱術稱為「鬼藥」或「挑生」。
除以上分析的影響較大的蠱種外,還有很多蠱只具其名而內容不詳,如《本草綱目》提到蜈蚣蠱,螞蝗蠱,草蠱;明代的《渾然子》也有鼠蠱,鳩蠱的名稱。
古人劉錫蕃曾給出過中蠱之人的症狀、驗證之法和破解之法:「中蠱者,或咽喉腫脹,不能吞飲;或面目青黃,日就羸瘠;或胸有積物,咳嗽時作;或胸腹脹鼓,肢體麻木;或數日死,或數月死」。
【驗證之法】
可令其嚼生黃豆,無腥味則中蠱,在少數民族地區是在嘴裏含一塊鴨蛋白,其上插一枚銀針,如果鴨蛋白和銀針變黑,則中蠱。
【預防和解蠱方法】
凡是蛛網灰塵之家,疑為養蠱之家,忌往來;凡就食,如主人先用筷子敲一敲杯碗後盛飯的,疑為施蠱,要特別小心可不食或道破;凡出外就食,隨身攜帶大蒜,可防蠱,蠱入酒難治,出門不飲酒可防蠱。
【解蠱破蠱的方法】
服雄黃、大蒜、菖蒲煎水,或石榴根水,可瀉毒;又云金蠶最怕刺,可入藥治蠱。古舊醫書上多均有醫蠱偏方,五花八門。
【破蠱之法】
道破,秋天苗族婦女攜布袋賣刺梨於小孩吃,多中蠱者,久為群兒識破,買時先呼而問曰:中有蠱否?答曰:無,則不為害矣。然後可購買。
其實用白話文而言,解除毒蠱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黃、蒜子、菖蒲三味用開水吞服,使之瀉去惡毒。
金蠶,最怕頭嘴似鼠、身有刺的刺蝟,所以刺蝟是專治金蠶蠱的特殊藥品,其他如蜈蚣、蚯蚓,也可以用來治蠱。
一般人放蠱的目的,多半是消解怨氣,但是有時也是一種保護措施。有人怕別人偷食物,便放蠱,便盜者立斃,相反,「殺人多者,蠱益靈。」
其實,多數資料上講述的放蠱事實是不可信的。有些學者傾向於認為「巫蠱」不過是某些漢人類似鬼怪的傳說,與苗人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更不可能是一種施放毒物的技術。
看更多
收起來
part1
神祕民俗風情
苗疆蠱術
每一個喜愛中國武俠劇的人,幾乎都知道金庸作品中有一個叫藍鳳凰的苗疆姑娘。她擅於施毒、放蠱,無論你的武功多麼高強,一旦被施毒、放蠱,也就只能任其為所欲為了。
遠離中原的神祕苗疆,高超的巫蠱之術,令人無限神往。那麼,這傳說由來已久的苗疆巫蠱之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蠱,相傳是一種由中國苗族人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而放蠱之術是中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祕巫術。
過去,在中國的南方鄉村裡,曾經一度鬧得非常厲害,人們談「蠱」色變,誰也不敢認為它是假的,或者是不存在的。就連那些飽讀詩書的文人學士,也煞有其事的以為有這麼一回事。
這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的醫藥家,他們也確信其有。雖然不知道巫蠱是否是真實存在的,以及連它是什麼樣的都不知道,但是這些醫藥家們卻想出了許多治蠱或製蠱的名堂。
《嶺南衛生方》云:製蠱之法,是將百蟲置器密封之,使牠們自相殘食,經年後,視其獨存的,便可為蠱害人。
因此,百蟲蠱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惡毒之人就會利用百蟲蠱來害人,一般最為常用的毒物多數為蛇。通常中蠱之人會有下面的現象:
【陰蛇蠱害人】
中毒的,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則吐、瀉、繼則肚脹、減食、口腥、額熱、面紅。重則面上、耳、鼻、肚有蠱行動翻轉作聲,大便祕結。若再加上癲腫藥,更是沒有治癒的希望。
【生蛇蠱害人】
中毒的情況與陰蛇蠱害人相似,但也有些異點。即腫起物,長二、三寸,能跳動,吃肉則止;蠱人則成形,或為蛇、或為肉鱉,在身內各處亂咬,頭也很痛,夜間更甚:又有外蛇隨風入毛孔裡來咬,內外交攻,真是無法求治。
【石頭蠱害人】
將石頭一塊,放在路上,結茅標為記,但不要給他人知道。行人過之,石跳上人身或肚內,初則硬實。三、四月後,更能夠行動、鳴啼,人漸大便祕結而瘦弱,又能飛入兩手兩腳,不出三、五年,其人必死。
【泥鰍蠱的害人】
煮泥鰍與客吃,食罷,肚內似有泥鰍三、五尾在走動,有時衝上喉頭,有時走下肛門。如不知治,則必死無疑。
【篾片蠱害人】
是將竹篾一片,長約四、五寸,悄悄的把它放在路上,行人過之。篾跳上行人腳腿,使人痛得厲害,久而久之,篾又跳入膝蓋去,由是腳小如鶴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會一命鳴呼。
【疳蠱害人】
將蛇蟲未放肉、菜、酒、飯內給人吃。亦有放在路上,踏著即入人身。入身後,藥未黏腸臟之上,弄出肚脹、叫、痛、欲瀉、上下衝動的症狀來。
【中害神害人】
中毒後,額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見邪鬼形、耳聞邪鬼聲、如犯大罪,如遇惡敵,有時便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腫蠱害人】
壯族舊俗謂之放腫,中毒後,腹大,肚鳴、大便祕結,甚者,一耳常塞。
【癲蠱害人】
取菌毒人後,人心昏,頭眩、笑罵無常,飲酒時,藥毒輒發,忿怒兇狠,儼如癲子。
在所有蠱中最有名的就是金蠶蠱了,金蠶能使人中毒,胸腹攪痛。腫脹如甕,七孔流血而死。
傳說中的金蠶蠱形狀像蠶,通體金色燦爛。唐代人認為金蠶蠱「屈如指環,食故緋錦,如蠶之食葉」,故又稱之為「食錦蟲」。
也有人說之所以以金為名是因為「每至金日,則蠱神下糞如白鳥矢,刮取以毒人」。
古代各地對蠱術的命名也不盡一致,如清代廣東香山一帶習慣將蠱術稱為「鬼藥」或「挑生」。
除以上分析的影響較大的蠱種外,還有很多蠱只具其名而內容不詳,如《本草綱目》提到蜈蚣蠱,螞蝗蠱,草蠱;明代的《渾然子》也有鼠蠱,鳩蠱的名稱。
古人劉錫蕃曾給出過中蠱之人的症狀、驗證之法和破解之法:「中蠱者,或咽喉腫脹,不能吞飲;或面目青黃,日就羸瘠;或胸有積物,咳嗽時作;或胸腹脹鼓,肢體麻木;或數日死,或數月死」。
【驗證之法】
可令其嚼生黃豆,無腥味則中蠱,在少數民族地區是在嘴裏含一塊鴨蛋白,其上插一枚銀針,如果鴨蛋白和銀針變黑,則中蠱。
【預防和解蠱方法】
凡是蛛網灰塵之家,疑為養蠱之家,忌往來;凡就食,如主人先用筷子敲一敲杯碗後盛飯的,疑為施蠱,要特別小心可不食或道破;凡出外就食,隨身攜帶大蒜,可防蠱,蠱入酒難治,出門不飲酒可防蠱。
【解蠱破蠱的方法】
服雄黃、大蒜、菖蒲煎水,或石榴根水,可瀉毒;又云金蠶最怕刺,可入藥治蠱。古舊醫書上多均有醫蠱偏方,五花八門。
【破蠱之法】
道破,秋天苗族婦女攜布袋賣刺梨於小孩吃,多中蠱者,久為群兒識破,買時先呼而問曰:中有蠱否?答曰:無,則不為害矣。然後可購買。
其實用白話文而言,解除毒蠱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黃、蒜子、菖蒲三味用開水吞服,使之瀉去惡毒。
金蠶,最怕頭嘴似鼠、身有刺的刺蝟,所以刺蝟是專治金蠶蠱的特殊藥品,其他如蜈蚣、蚯蚓,也可以用來治蠱。
一般人放蠱的目的,多半是消解怨氣,但是有時也是一種保護措施。有人怕別人偷食物,便放蠱,便盜者立斃,相反,「殺人多者,蠱益靈。」
其實,多數資料上講述的放蠱事實是不可信的。有些學者傾向於認為「巫蠱」不過是某些漢人類似鬼怪的傳說,與苗人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更不可能是一種施放毒物的技術。
神祕民俗風情
苗疆蠱術
每一個喜愛中國武俠劇的人,幾乎都知道金庸作品中有一個叫藍鳳凰的苗疆姑娘。她擅於施毒、放蠱,無論你的武功多麼高強,一旦被施毒、放蠱,也就只能任其為所欲為了。
遠離中原的神祕苗疆,高超的巫蠱之術,令人無限神往。那麼,這傳說由來已久的苗疆巫蠱之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蠱,相傳是一種由中國苗族人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而放蠱之術是中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祕巫術。
過去,在中國的南方鄉村裡,曾經一度鬧得非常厲害,人們談「蠱」色變,誰也不敢認為它是假的,或者是不存在的。就連那些飽讀詩書的文人學士,也煞有其事的以為有這麼一回事。
這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的醫藥家,他們也確信其有。雖然不知道巫蠱是否是真實存在的,以及連它是什麼樣的都不知道,但是這些醫藥家們卻想出了許多治蠱或製蠱的名堂。
《嶺南衛生方》云:製蠱之法,是將百蟲置器密封之,使牠們自相殘食,經年後,視其獨存的,便可為蠱害人。
因此,百蟲蠱的故事就流傳了下來,惡毒之人就會利用百蟲蠱來害人,一般最為常用的毒物多數為蛇。通常中蠱之人會有下面的現象:
【陰蛇蠱害人】
中毒的,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則吐、瀉、繼則肚脹、減食、口腥、額熱、面紅。重則面上、耳、鼻、肚有蠱行動翻轉作聲,大便祕結。若再加上癲腫藥,更是沒有治癒的希望。
【生蛇蠱害人】
中毒的情況與陰蛇蠱害人相似,但也有些異點。即腫起物,長二、三寸,能跳動,吃肉則止;蠱人則成形,或為蛇、或為肉鱉,在身內各處亂咬,頭也很痛,夜間更甚:又有外蛇隨風入毛孔裡來咬,內外交攻,真是無法求治。
【石頭蠱害人】
將石頭一塊,放在路上,結茅標為記,但不要給他人知道。行人過之,石跳上人身或肚內,初則硬實。三、四月後,更能夠行動、鳴啼,人漸大便祕結而瘦弱,又能飛入兩手兩腳,不出三、五年,其人必死。
【泥鰍蠱的害人】
煮泥鰍與客吃,食罷,肚內似有泥鰍三、五尾在走動,有時衝上喉頭,有時走下肛門。如不知治,則必死無疑。
【篾片蠱害人】
是將竹篾一片,長約四、五寸,悄悄的把它放在路上,行人過之。篾跳上行人腳腿,使人痛得厲害,久而久之,篾又跳入膝蓋去,由是腳小如鶴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會一命鳴呼。
【疳蠱害人】
將蛇蟲未放肉、菜、酒、飯內給人吃。亦有放在路上,踏著即入人身。入身後,藥未黏腸臟之上,弄出肚脹、叫、痛、欲瀉、上下衝動的症狀來。
【中害神害人】
中毒後,額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見邪鬼形、耳聞邪鬼聲、如犯大罪,如遇惡敵,有時便會產生自殺的念頭。
【腫蠱害人】
壯族舊俗謂之放腫,中毒後,腹大,肚鳴、大便祕結,甚者,一耳常塞。
【癲蠱害人】
取菌毒人後,人心昏,頭眩、笑罵無常,飲酒時,藥毒輒發,忿怒兇狠,儼如癲子。
在所有蠱中最有名的就是金蠶蠱了,金蠶能使人中毒,胸腹攪痛。腫脹如甕,七孔流血而死。
傳說中的金蠶蠱形狀像蠶,通體金色燦爛。唐代人認為金蠶蠱「屈如指環,食故緋錦,如蠶之食葉」,故又稱之為「食錦蟲」。
也有人說之所以以金為名是因為「每至金日,則蠱神下糞如白鳥矢,刮取以毒人」。
古代各地對蠱術的命名也不盡一致,如清代廣東香山一帶習慣將蠱術稱為「鬼藥」或「挑生」。
除以上分析的影響較大的蠱種外,還有很多蠱只具其名而內容不詳,如《本草綱目》提到蜈蚣蠱,螞蝗蠱,草蠱;明代的《渾然子》也有鼠蠱,鳩蠱的名稱。
古人劉錫蕃曾給出過中蠱之人的症狀、驗證之法和破解之法:「中蠱者,或咽喉腫脹,不能吞飲;或面目青黃,日就羸瘠;或胸有積物,咳嗽時作;或胸腹脹鼓,肢體麻木;或數日死,或數月死」。
【驗證之法】
可令其嚼生黃豆,無腥味則中蠱,在少數民族地區是在嘴裏含一塊鴨蛋白,其上插一枚銀針,如果鴨蛋白和銀針變黑,則中蠱。
【預防和解蠱方法】
凡是蛛網灰塵之家,疑為養蠱之家,忌往來;凡就食,如主人先用筷子敲一敲杯碗後盛飯的,疑為施蠱,要特別小心可不食或道破;凡出外就食,隨身攜帶大蒜,可防蠱,蠱入酒難治,出門不飲酒可防蠱。
【解蠱破蠱的方法】
服雄黃、大蒜、菖蒲煎水,或石榴根水,可瀉毒;又云金蠶最怕刺,可入藥治蠱。古舊醫書上多均有醫蠱偏方,五花八門。
【破蠱之法】
道破,秋天苗族婦女攜布袋賣刺梨於小孩吃,多中蠱者,久為群兒識破,買時先呼而問曰:中有蠱否?答曰:無,則不為害矣。然後可購買。
其實用白話文而言,解除毒蠱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黃、蒜子、菖蒲三味用開水吞服,使之瀉去惡毒。
金蠶,最怕頭嘴似鼠、身有刺的刺蝟,所以刺蝟是專治金蠶蠱的特殊藥品,其他如蜈蚣、蚯蚓,也可以用來治蠱。
一般人放蠱的目的,多半是消解怨氣,但是有時也是一種保護措施。有人怕別人偷食物,便放蠱,便盜者立斃,相反,「殺人多者,蠱益靈。」
其實,多數資料上講述的放蠱事實是不可信的。有些學者傾向於認為「巫蠱」不過是某些漢人類似鬼怪的傳說,與苗人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更不可能是一種施放毒物的技術。
您可能會喜歡
<
>
同類型熱門書藉
-
古代生活很有聊...
作者: 王宏超 -
究竟諸葛亮:鴻...
作者: 劉路 -
開箱臺灣史:一...
作者: 吳宜蓉 -
後宮《歷朝歷代...
作者: 沉虹 -
朕說歷史漫畫:...
作者: 朕說.黃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