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今天我們來聊西藏

出版日期:2015/02/06
出版:丹陽文化公司 / 御粽子工作室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542
ID:37463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有句古話,叫“見景不如聽景”。任何一個優美的所在,沒有聽到有關的解說,只有直觀所視,是不會完全看出它的奧妙的。

本書所述的內容大多為實地考察所得,經過研究考察,再用輕鬆的筆調寫成。因此,對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作者,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西藏以其滴施神奇的冰川雪域風光與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聞名遐邇,不僅是虔誠的佛教徒所心想神往的一方聖潔淨土,而且也是眾多遊客心目中的一個旅遊勝地。

  西藏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和尼泊爾等5國接壤,國境線長3842公里,全區總面積122.8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2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5%以上。

“藏”是漢語的稱謂。藏族自稱“善”。藏語對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稱謂:居住在阿裡地區的人自稱“兌巴”;居住在後藏地區的人自稱“藏巴”;居住在前藏地區的人自稱“衛巴”;居住在西藏東境和四川西部的藏族人自稱“康巴”;居住在藏北境內和四川西北部、甘肅南部及青海地區的藏族人自稱“安多娃”。統稱“蕃巴”。“巴”和“娃”,藏語的意思都是人。西藏自治區境內除藏族外,還有漢、門巴、珞巴、納西、回等族。

  西藏,古為羌、戎地。唐、宋為吐蕃地。13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中國,派軍進駐西藏,從此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明朝參照元朝舊制。清代公為衛 (前藏)、藏(後藏)、喀木(康)、阿裡四部,總稱西藏。“西藏”一詞,最旱見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

  西藏地勢高崇,平均海拔約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稱。刺破藍空的珠穆朗瑪峰,昔日人跡罕至。自本世紀50年代初人類首次攀登珠峰以來,全球已有574位探險者登上了這座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峰。西藏的自然景觀壯麗神奇。有常年不化的雪山,有莽莽的原始森林,有遼闊的牧區草場,有縱橫奔流的江河,有星羅棋佈的湖泊,有眾多的冰峰,

  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有世界最高湖納木湖,有犛牛、藏羚羊、藏雪雞、黑頸鶴等稀世動物。

  西藏人文景觀獨具一格。有巍峨的布達拉宮,有金碧輝煌的大昭寺等寺廟,有風景如畫的羅布林卡,有眾多的古代建築和宏偉的宮殿、王陵、遺址等歷史古跡,有唐卡、壁畫、雕塑,有曲調高昂的藏戲,有恢宏的法號聲,有妙不可言的神舞、高貴的布達拉宮樂舞和優美的踢踏舞,有八廓街流浪藝人的六弦琴彈唱,有吉祥奇麗的藏裝,還有那性情豪爽、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當地居民。

  藏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具有本民族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特徵。來西藏旅遊吧,雪域高原己逐漸撩開其神秘的面紗,向世人展示她獨特的魅力。西藏已對外開放了世界最高的珠峰等44座山峰;開闢了山水、文化、民族風情、特種旅遊線路近10條,長達1萬餘公里;開放了50多處遊覽觀光點。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旅遊者湧入西藏,以領略壯麗的高原風光及奇異的民族風情。
※※※※※
《徵 稿》
本公司2015年擴大徵稿,歡迎投稿。
詳見台灣丹陽文化臉書:http://www.facebook.com/danyangculture

連絡信箱:papapan88899@gmail.com
※※※※※

章節目錄


《徵 稿》
本公司2015年擴大徵稿,歡迎投稿。
詳見台灣丹陽文化臉書:http://www.facebook.com/danyangculture

連絡信箱:papapan88899@gmail.com
※※※※※
有句古話,叫“見景不如聽景”。任何一個優美的所在,沒有聽到有關的解說,只有直觀所視,是不會完全看出它的奧妙的。

本書所述的內容大多為實地考察所得,經過研究考察,再用輕鬆的筆調寫成。因此,對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作者,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西藏以其滴施神奇的冰川雪域風光與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聞名遐邇,不僅是虔誠的佛教徒所心想神往的一方聖潔淨土,而且也是眾多遊客心目中的一個旅遊勝地。

  西藏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和尼泊爾等5國接壤,國境線長3842公里,全區總面積122.8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2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5%以上。

“藏”是漢語的稱謂。藏族自稱“善”。藏語對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稱謂:居住在阿裡地區的人自稱“兌巴”;居住在後藏地區的人自稱“藏巴”;居住在前藏地區的人自稱“衛巴”;居住在西藏東境和四川西部的藏族人自稱“康巴”;居住在藏北境內和四川西北部、甘肅南部及青海地區的藏族人自稱“安多娃”。統稱“蕃巴”。“巴”和“娃”,藏語的意思都是人。西藏自治區境內除藏族外,還有漢、門巴、珞巴、納西、回等族。

  西藏,古為羌、戎地。唐、宋為吐蕃地。13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中國,派軍進駐西藏,從此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明朝參照元朝舊制。清代公為衛 (前藏)、藏(後藏)、喀木(康)、阿裡四部,總稱西藏。“西藏”一詞,最旱見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

  西藏地勢高崇,平均海拔約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稱。刺破藍空的珠穆朗瑪峰,昔日人跡罕至。自本世紀50年代初人類首次攀登珠峰以來,全球已有574位探險者登上了這座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峰。西藏的自然景觀壯麗神奇。有常年不化的雪山,有莽莽的原始森林,有遼闊的牧區草場,有縱橫奔流的江河,有星羅棋佈的湖泊,有眾多的冰峰,

  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有世界最高湖納木湖,有犛牛、藏羚羊、藏雪雞、黑頸鶴等稀世動物。

  西藏人文景觀獨具一格。有巍峨的布達拉宮,有金碧輝煌的大昭寺等寺廟,有風景如畫的羅布林卡,有眾多的古代建築和宏偉的宮殿、王陵、遺址等歷史古跡,有唐卡、壁畫、雕塑,有曲調高昂的藏戲,有恢宏的法號聲,有妙不可言的神舞、高貴的布達拉宮樂舞和優美的踢踏舞,有八廓街流浪藝人的六弦琴彈唱,有吉祥奇麗的藏裝,還有那性情豪爽、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當地居民。

  藏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具有本民族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特徵。來西藏旅遊吧,雪域高原己逐漸撩開其神秘的面紗,向世人展示她獨特的魅力。西藏已對外開放了世界最高的珠峰等44座山峰;開闢了山水、文化、民族風情、特種旅遊線路近10條,長達1萬餘公里;開放了50多處遊覽觀光點。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旅遊者湧入西藏,以領略壯麗的高原風光及奇異的民族風情。

看更多
收起來


《徵 稿》
本公司2015年擴大徵稿,歡迎投稿。
詳見台灣丹陽文化臉書:http://www.facebook.com/danyangculture

連絡信箱:papapan88899@gmail.com
※※※※※
有句古話,叫“見景不如聽景”。任何一個優美的所在,沒有聽到有關的解說,只有直觀所視,是不會完全看出它的奧妙的。

本書所述的內容大多為實地考察所得,經過研究考察,再用輕鬆的筆調寫成。因此,對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作者,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西藏以其滴施神奇的冰川雪域風光與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聞名遐邇,不僅是虔誠的佛教徒所心想神往的一方聖潔淨土,而且也是眾多遊客心目中的一個旅遊勝地。

  西藏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和尼泊爾等5國接壤,國境線長3842公里,全區總面積122.8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2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5%以上。

“藏”是漢語的稱謂。藏族自稱“善”。藏語對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稱謂:居住在阿裡地區的人自稱“兌巴”;居住在後藏地區的人自稱“藏巴”;居住在前藏地區的人自稱“衛巴”;居住在西藏東境和四川西部的藏族人自稱“康巴”;居住在藏北境內和四川西北部、甘肅南部及青海地區的藏族人自稱“安多娃”。統稱“蕃巴”。“巴”和“娃”,藏語的意思都是人。西藏自治區境內除藏族外,還有漢、門巴、珞巴、納西、回等族。

  西藏,古為羌、戎地。唐、宋為吐蕃地。13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中國,派軍進駐西藏,從此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明朝參照元朝舊制。清代公為衛 (前藏)、藏(後藏)、喀木(康)、阿裡四部,總稱西藏。“西藏”一詞,最旱見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

  西藏地勢高崇,平均海拔約4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稱。刺破藍空的珠穆朗瑪峰,昔日人跡罕至。自本世紀50年代初人類首次攀登珠峰以來,全球已有574位探險者登上了這座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峰。西藏的自然景觀壯麗神奇。有常年不化的雪山,有莽莽的原始森林,有遼闊的牧區草場,有縱橫奔流的江河,有星羅棋佈的湖泊,有眾多的冰峰,

  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有世界最高湖納木湖,有犛牛、藏羚羊、藏雪雞、黑頸鶴等稀世動物。

  西藏人文景觀獨具一格。有巍峨的布達拉宮,有金碧輝煌的大昭寺等寺廟,有風景如畫的羅布林卡,有眾多的古代建築和宏偉的宮殿、王陵、遺址等歷史古跡,有唐卡、壁畫、雕塑,有曲調高昂的藏戲,有恢宏的法號聲,有妙不可言的神舞、高貴的布達拉宮樂舞和優美的踢踏舞,有八廓街流浪藝人的六弦琴彈唱,有吉祥奇麗的藏裝,還有那性情豪爽、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當地居民。

  藏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具有本民族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特徵。來西藏旅遊吧,雪域高原己逐漸撩開其神秘的面紗,向世人展示她獨特的魅力。西藏已對外開放了世界最高的珠峰等44座山峰;開闢了山水、文化、民族風情、特種旅遊線路近10條,長達1萬餘公里;開放了50多處遊覽觀光點。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旅遊者湧入西藏,以領略壯麗的高原風光及奇異的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