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障礙學習與照顧
內容簡介
有一位不說話的幼童,經過王博士治療之後,有一天忽然打電話開口叫:「媽媽!」媽媽嚇了一跳,難道是新年最佳禮物。「語言障礙」及「遲語」是一複雜的狀況,有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刺激等因素交互作用,必須醫療團隊診斷及協助。後續之訓練及言語機轉的治療過程,有許多心理因素需要克服、面對及練習。相信本書可以找到方法,獲得助益。
本書是王秀美與許玉容兩位博士共同完成,由范幸玲老師做整體校對,使內容能更具完整性、實證性和實用性。有關「遲語」是一個要持續深究的議題,無論是諮商心理師、語言治療師和遲語兒的父母等使用者、閱讀者,都能從此書找到參考或協助方法,而獲得助益。
有關語言學習理論包含天賦論、行為論、認知論、生態理論、計算語言學模式……等等,作者在此提出「語言障礙」議題與幾個認知,讓大家一起認清問題:
語言障礙的定義和衝擊
俗語常說沉默是金,但這種現象對於幼兒而言,可能是致命的殺傷力。我之所有擔心幼兒語言的發展,是因為嚴重的話,可能會形成語言障礙,甚至啞巴,影響該幼兒後續的身心發展。所以語言的出現,對幼兒而言,可說是其生命發展的里程碑,代表該幼兒可以藉著說話和他人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家長一定要注意……
一般幼兒語言的發展
根據Jones等人(2007),幼兒字彙的學習,剛開始時很緩慢,但快速的增加,在16個月大時,約認識40字左右,至學齡時,雖然每個孩童學習字彙的速度和字數有個別差異,但幾乎每年所學習的字彙超過3000個。若幼兒在詞彙獲得(lexical acquisition)和字的連結(word combination)的語言表達上發展特別慢,甚至3歲後,還只能發出有限的單字詞,或根本沒有語言出現,該幼兒的語言發展就出現了問題。家長一定要注意……
語言障礙的定義
面對幼兒遲語現象,尤其是男幼兒,有些照顧者會有錯誤認知,認為是大隻雞慢啼或男生比較慢的想法。若是輕忽這個問題,最後不啼怎麼辦?家長一定要注意……
語言障礙的鑑定
Rescoria(1989)指稱24月大的幼兒,遲語現象依評估工具的不同,佔7%至 18%。DSM-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 2000)認為遲語幼兒所佔的比率,未滿三三→3歲的幼兒約10%至15%,至於學齡兒童則約有3%至7%,Campbell等人(2003)則稱約14%的3歲幼兒有語言障礙症狀,6歲時則佔3.8%。Cohen(2010)指稱約8至12%的幼兒有語言障礙,但大部分的幼兒是因為到了2或3歲還沒有語言,才被鑑定出來。家長一定要注意……
幼兒有語言障礙後續發展的相關研究
DSM-5(台灣精神醫學會譯,2017)指稱語言障礙會影響溝通、社會參與、學業成就或職業表現,研究證實這種現象,因為學習本身依賴語言,新的學習建立在已經學習的基礎上,如果語言能力差,就會影響該幼兒理解與運用詞彙表達的能力,當語言表達能力不足,不論在溝通、社會參與、學業成就或職業表現就會造成後續發展的不利情形(Baker et al., 1995)。Rescorla(1989)甚至指稱幼兒遲語不論在認知、社交、聽力和生理上的發展都受影響,因為遲語影響幼兒在語言結構能力上的不足,而這種現象會擴大到其在實用語言表達上的困境,若是沒有克服,甚至會影響該幼兒至成年。家長一定要注意……
幼兒語言障礙的危險因子
區辨語言晚熟或語言障礙,Fisher(2017)指稱預測幼兒語言障礙的危險因子,能增加治療師正確的區辨幼兒目前雖遲語,但後來能追趕上同儕,或未來成為語言障礙或學習障礙的高危機群。換句話說,透過評估危險因子,幫助預測幼兒是語言晚熟或語言障礙的危機群。家長一定要注意……
照顧者建構語言環境的重要
Van Hulle等人(2004)針對386位孿生學步兒,進行基因、性別和環境對語言表達差異性的調查,發現不論男女,絕大多數學步兒語言表達都是受環境因素影響,可見幼兒成長中語言環境建構的重要。林璟玲(2006)指出幼兒到這世界是一張白紙,要學習語言,是需要在與人互動中,模仿與練習學來的,語言的表達先要聽懂對方在說甚什麼,然後依據當時的情況、自己的情緒、態度,以及知道與人輪流來回應彼此的意見與需求,而幼兒的主要學習語言互動對象是照顧者,所以照顧者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情境建構者。家長一定要注意……
其他關於幼兒語言學習環境的建構、遲語兒照顧者在語言學習環境建構上的特質、幼兒學習語言的社會互動基礎、社交互動與語言學習和遲語的關係、情緒與語言學習和遲語的關係、遲語幼兒與人互動回應方面的特質、遲語幼兒在情緒和行為方面的特質、照顧者的教養模式和幼兒語言發展、幼兒的情緒發展與情緒的成分、影響情緒的成分、影響幼兒情緒發展的因素和情緒調適、幼兒本身因素 幼兒與照顧者的關係、幼兒情緒調適能力對幼兒的影響和照顧者對幼兒情緒調適的影響、情緒調適階段和情緒教養、影響照顧者不合宜情緒教養的因素和合宜的情緒教養策略、照顧者的教養認知和幼兒遲語的相關性、教養認知、遲語兒的專業治療、照顧者對醫療體系的負面經驗、幼兒願意學的策略、遲語兒成功案例—重建幼兒願意學,照顧者會教的艱辛經歷、改變教養認知、教養策略的調整、孩子的轉變與語言訓練等等,這些本書均有詳細介紹。
本書是王秀美與許玉容兩位博士共同完成,由范幸玲老師做整體校對,使內容能更具完整性、實證性和實用性。有關「遲語」是一個要持續深究的議題,無論是諮商心理師、語言治療師和遲語兒的父母等使用者、閱讀者,都能從此書找到參考或協助方法,而獲得助益。
有關語言學習理論包含天賦論、行為論、認知論、生態理論、計算語言學模式……等等,作者在此提出「語言障礙」議題與幾個認知,讓大家一起認清問題:
語言障礙的定義和衝擊
俗語常說沉默是金,但這種現象對於幼兒而言,可能是致命的殺傷力。我之所有擔心幼兒語言的發展,是因為嚴重的話,可能會形成語言障礙,甚至啞巴,影響該幼兒後續的身心發展。所以語言的出現,對幼兒而言,可說是其生命發展的里程碑,代表該幼兒可以藉著說話和他人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家長一定要注意……
一般幼兒語言的發展
根據Jones等人(2007),幼兒字彙的學習,剛開始時很緩慢,但快速的增加,在16個月大時,約認識40字左右,至學齡時,雖然每個孩童學習字彙的速度和字數有個別差異,但幾乎每年所學習的字彙超過3000個。若幼兒在詞彙獲得(lexical acquisition)和字的連結(word combination)的語言表達上發展特別慢,甚至3歲後,還只能發出有限的單字詞,或根本沒有語言出現,該幼兒的語言發展就出現了問題。家長一定要注意……
語言障礙的定義
面對幼兒遲語現象,尤其是男幼兒,有些照顧者會有錯誤認知,認為是大隻雞慢啼或男生比較慢的想法。若是輕忽這個問題,最後不啼怎麼辦?家長一定要注意……
語言障礙的鑑定
Rescoria(1989)指稱24月大的幼兒,遲語現象依評估工具的不同,佔7%至 18%。DSM-IV-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 2000)認為遲語幼兒所佔的比率,未滿三三→3歲的幼兒約10%至15%,至於學齡兒童則約有3%至7%,Campbell等人(2003)則稱約14%的3歲幼兒有語言障礙症狀,6歲時則佔3.8%。Cohen(2010)指稱約8至12%的幼兒有語言障礙,但大部分的幼兒是因為到了2或3歲還沒有語言,才被鑑定出來。家長一定要注意……
幼兒有語言障礙後續發展的相關研究
DSM-5(台灣精神醫學會譯,2017)指稱語言障礙會影響溝通、社會參與、學業成就或職業表現,研究證實這種現象,因為學習本身依賴語言,新的學習建立在已經學習的基礎上,如果語言能力差,就會影響該幼兒理解與運用詞彙表達的能力,當語言表達能力不足,不論在溝通、社會參與、學業成就或職業表現就會造成後續發展的不利情形(Baker et al., 1995)。Rescorla(1989)甚至指稱幼兒遲語不論在認知、社交、聽力和生理上的發展都受影響,因為遲語影響幼兒在語言結構能力上的不足,而這種現象會擴大到其在實用語言表達上的困境,若是沒有克服,甚至會影響該幼兒至成年。家長一定要注意……
幼兒語言障礙的危險因子
區辨語言晚熟或語言障礙,Fisher(2017)指稱預測幼兒語言障礙的危險因子,能增加治療師正確的區辨幼兒目前雖遲語,但後來能追趕上同儕,或未來成為語言障礙或學習障礙的高危機群。換句話說,透過評估危險因子,幫助預測幼兒是語言晚熟或語言障礙的危機群。家長一定要注意……
照顧者建構語言環境的重要
Van Hulle等人(2004)針對386位孿生學步兒,進行基因、性別和環境對語言表達差異性的調查,發現不論男女,絕大多數學步兒語言表達都是受環境因素影響,可見幼兒成長中語言環境建構的重要。林璟玲(2006)指出幼兒到這世界是一張白紙,要學習語言,是需要在與人互動中,模仿與練習學來的,語言的表達先要聽懂對方在說甚什麼,然後依據當時的情況、自己的情緒、態度,以及知道與人輪流來回應彼此的意見與需求,而幼兒的主要學習語言互動對象是照顧者,所以照顧者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情境建構者。家長一定要注意……
其他關於幼兒語言學習環境的建構、遲語兒照顧者在語言學習環境建構上的特質、幼兒學習語言的社會互動基礎、社交互動與語言學習和遲語的關係、情緒與語言學習和遲語的關係、遲語幼兒與人互動回應方面的特質、遲語幼兒在情緒和行為方面的特質、照顧者的教養模式和幼兒語言發展、幼兒的情緒發展與情緒的成分、影響情緒的成分、影響幼兒情緒發展的因素和情緒調適、幼兒本身因素 幼兒與照顧者的關係、幼兒情緒調適能力對幼兒的影響和照顧者對幼兒情緒調適的影響、情緒調適階段和情緒教養、影響照顧者不合宜情緒教養的因素和合宜的情緒教養策略、照顧者的教養認知和幼兒遲語的相關性、教養認知、遲語兒的專業治療、照顧者對醫療體系的負面經驗、幼兒願意學的策略、遲語兒成功案例—重建幼兒願意學,照顧者會教的艱辛經歷、改變教養認知、教養策略的調整、孩子的轉變與語言訓練等等,這些本書均有詳細介紹。
您可能會喜歡
<
>
同類型熱門書藉
-
家有小學生的心...
作者: 曺宇觀(조우관... -
變身少年巴菲特 ...
作者: 陳重銘 -
好好說話的情緒...
作者: 金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