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國外政黨與公民社會的關係 ──以歐美和東亞為例

出版日期:2014/07/01
出版:思行文化 / 致知學術出版社
作者:高奇琦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500
ID:42589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在國內外學術界,「政黨與公民社會」是貫穿於政治學、法學和社會學三大領域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對各自的理論研究都相對成熟,但缺乏系統和整體的理論研究以及比較政治的研究方法。

本書在理論層面,詳細研討了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相關理論、結構主義路徑和歷史主義路徑;在實踐層面,主要分析了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地區模式和問題領域,進而指出:構建中國執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雙向賦權模式是未來中國調整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關鍵。

章節目錄

引 言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
二、研究意義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本書內容與結構

第一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相關理論
一、政黨、利益集團與公民社團的概念分界
二、歐洲政治中政黨與公民社會的相互轉化趨勢
三、政黨社會的分析範式:一種理論嘗試
四、西方政黨社會變遷: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的二元分析

第二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結構主義路徑
一、國家主義視閾下的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
二、多元主義視閾下的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
三、法團主義視閾下的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

第三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歷史主義路徑
一、西方政黨類型學研究的回顧與爭論
二、基於精英型政黨和群眾型政黨模式的考察
三、基於全方位政黨和卡特爾政黨模式的考察
四、基於新政治政黨和商業公司型政黨模式的考察

第四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地區模式
一、西歐的緊密共生模式:以英國、法國和德國為例
二、北美的有限合作模式:以美國為例
三、東亞的政黨主導模式:以日本和新加坡為例
四、東亞的雙重虛弱模式:以韓國和泰國為例

第五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問題領域
一、中左翼政黨與工會團體的互動研究
二、國外生態型政黨與環保社團的互動研究

第六章 西方的理論與實踐對中國的啟示
一、新中國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變遷
二、政黨、公民社會與中國的協商民主

第七章 構建中國執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雙向賦權模式
一、政黨與公民社會的聯結趨勢
二、雙向賦權:雙方緊密關係的延展
三、雙向賦權與合法性:在經驗與規範之間
四、構建雙向賦權模式的實踐思考

參考文獻

後 記

看更多
收起來

引 言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
二、研究意義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本書內容與結構

第一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相關理論
一、政黨、利益集團與公民社團的概念分界
二、歐洲政治中政黨與公民社會的相互轉化趨勢
三、政黨社會的分析範式:一種理論嘗試
四、西方政黨社會變遷: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的二元分析

第二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結構主義路徑
一、國家主義視閾下的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
二、多元主義視閾下的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
三、法團主義視閾下的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

第三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歷史主義路徑
一、西方政黨類型學研究的回顧與爭論
二、基於精英型政黨和群眾型政黨模式的考察
三、基於全方位政黨和卡特爾政黨模式的考察
四、基於新政治政黨和商業公司型政黨模式的考察

第四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地區模式
一、西歐的緊密共生模式:以英國、法國和德國為例
二、北美的有限合作模式:以美國為例
三、東亞的政黨主導模式:以日本和新加坡為例
四、東亞的雙重虛弱模式:以韓國和泰國為例

第五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問題領域
一、中左翼政黨與工會團體的互動研究
二、國外生態型政黨與環保社團的互動研究

第六章 西方的理論與實踐對中國的啟示
一、新中國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變遷
二、政黨、公民社會與中國的協商民主

第七章 構建中國執政黨與公民社會關係的雙向賦權模式
一、政黨與公民社會的聯結趨勢
二、雙向賦權:雙方緊密關係的延展
三、雙向賦權與合法性:在經驗與規範之間
四、構建雙向賦權模式的實踐思考

參考文獻

後 記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