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遺書
內容簡介
簡介: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最重要的古城,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旅遊城。介紹馬六甲的書籍多不勝數,但由當地人以華文書寫介紹馬六甲的專書,卻似乎從未出現過。
有別於一般的教科書和旅遊資訊,《明日遺書》敘述的是一個馬六甲人,在古城漫步時所發掘到的許多趣味小故事,與馬六甲的歷史、文化及古蹟相關的小故事。
《明日遺書》,收錄了你所知道以及你所不知道的,馬六甲。
內文摘錄:
如果城牆沒拆
像你我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但只有少數人的名字得以流傳後世。而那些獲得後人傳誦的名字,都有其值得尊敬的原因。因此,當用來紀念某人的街名被取代時,往往就會引起議論和抗議。
曾經,在古地圖上,馬來半島被冠以馬六甲的名字。許多外國人迄今知道馬六甲之名更甚於馬來西亞。所以今天馬六甲被定義馬來西亞唯一的歷史城。
古蹟和人的名字一樣,之所以會留存至今,自有它值得珍惜的理由。但有時會聽到有人說:“我今天建的屋子,一百年後也是古董。”說的人也許不明白,會被遺忘的名字肯定比被流傳的名字多千百倍。屋子也一樣。
由於大馬人對文化遺產的了解不多,而商業發展的壓力在今天的大馬簡直無堅不摧,文化遺產的消失看來是難以避免的了。因此,這些書寫,很難不成為“遺書”。
請一心一意想賺取遊客鈔票的商人們稍停一停,想像一下:如果馬六甲的古城堡沒有被拆除,至今還是整個的保留下來,那麼這個光整、壯觀的城堡將具有多大的價值?不管是從古蹟保存或是從旅遊經濟的角度來考量,它的價值都是難以估計的。在1807年,英國人把它拆除了,只留下一個城門。
標榜“歷史城”的馬六甲,在兩百年前失去A Famosa古城堡之后,今天仍然擁有相當集中的老街與古屋。這些曾與當年的古城堡隔河相望的古老社區,是構成今日“古城”的重要實體,是活的博物館。沒有它們,古城將只剩下幾個標本式的大古董。
不同於當年英國人用炸藥一下子轟掉整個城堡,今天的馬六甲人在普遍缺乏古蹟修護認知的情況下,以“發展”之名裝修、拆建、剷平;旅館、咖啡館乃至養採燕窩的“鳥屋”以漸漸蠶食的方式,“消化”老街的古屋群,消蝕“古城”。
1807年,當古城門被拆除時,馬六甲還是在外國殖民帝國的手中,我們沒有說“不”的能力;而今天,馬六甲是在馬六甲人的手中,我們擁有否決的自主權。但今天的我們似乎還不準備對缺乏古蹟認知的發展說“不”。
在1997年的經濟風暴過后,賺錢變得越來越困難,沒有人可以拒絕旅遊業這只會下金蛋的鵝,即使明天這只鵝會死在我們手里,我們也會先擠下今天的金蛋再說。
發展中的國家總是相信發展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好,先進國卻常常反過來追求原始、自然與文化。如何讓古蹟保存與發展之間共存共榮,的確是一個不容易掌控的課題。但是我們還是必須趕快學會如何在發展中仍保存文化遺產,不然的話,小小的歷史城現存的一點點遺產還能經得起多久的消耗?
如果蠶食文化遺產的行動依然繼續下去,古城將徒有歷史之名而再無實體的明證。“古城淪陷”之后,這一系列記錄今日馬六甲的書寫,就是留給明日的遺書。
(刊于2002年7月7日)
馬六甲是馬來西亞最重要的古城,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旅遊城。介紹馬六甲的書籍多不勝數,但由當地人以華文書寫介紹馬六甲的專書,卻似乎從未出現過。
有別於一般的教科書和旅遊資訊,《明日遺書》敘述的是一個馬六甲人,在古城漫步時所發掘到的許多趣味小故事,與馬六甲的歷史、文化及古蹟相關的小故事。
《明日遺書》,收錄了你所知道以及你所不知道的,馬六甲。
內文摘錄:
如果城牆沒拆
像你我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但只有少數人的名字得以流傳後世。而那些獲得後人傳誦的名字,都有其值得尊敬的原因。因此,當用來紀念某人的街名被取代時,往往就會引起議論和抗議。
曾經,在古地圖上,馬來半島被冠以馬六甲的名字。許多外國人迄今知道馬六甲之名更甚於馬來西亞。所以今天馬六甲被定義馬來西亞唯一的歷史城。
古蹟和人的名字一樣,之所以會留存至今,自有它值得珍惜的理由。但有時會聽到有人說:“我今天建的屋子,一百年後也是古董。”說的人也許不明白,會被遺忘的名字肯定比被流傳的名字多千百倍。屋子也一樣。
由於大馬人對文化遺產的了解不多,而商業發展的壓力在今天的大馬簡直無堅不摧,文化遺產的消失看來是難以避免的了。因此,這些書寫,很難不成為“遺書”。
請一心一意想賺取遊客鈔票的商人們稍停一停,想像一下:如果馬六甲的古城堡沒有被拆除,至今還是整個的保留下來,那麼這個光整、壯觀的城堡將具有多大的價值?不管是從古蹟保存或是從旅遊經濟的角度來考量,它的價值都是難以估計的。在1807年,英國人把它拆除了,只留下一個城門。
標榜“歷史城”的馬六甲,在兩百年前失去A Famosa古城堡之后,今天仍然擁有相當集中的老街與古屋。這些曾與當年的古城堡隔河相望的古老社區,是構成今日“古城”的重要實體,是活的博物館。沒有它們,古城將只剩下幾個標本式的大古董。
不同於當年英國人用炸藥一下子轟掉整個城堡,今天的馬六甲人在普遍缺乏古蹟修護認知的情況下,以“發展”之名裝修、拆建、剷平;旅館、咖啡館乃至養採燕窩的“鳥屋”以漸漸蠶食的方式,“消化”老街的古屋群,消蝕“古城”。
1807年,當古城門被拆除時,馬六甲還是在外國殖民帝國的手中,我們沒有說“不”的能力;而今天,馬六甲是在馬六甲人的手中,我們擁有否決的自主權。但今天的我們似乎還不準備對缺乏古蹟認知的發展說“不”。
在1997年的經濟風暴過后,賺錢變得越來越困難,沒有人可以拒絕旅遊業這只會下金蛋的鵝,即使明天這只鵝會死在我們手里,我們也會先擠下今天的金蛋再說。
發展中的國家總是相信發展可以讓生活過得更好,先進國卻常常反過來追求原始、自然與文化。如何讓古蹟保存與發展之間共存共榮,的確是一個不容易掌控的課題。但是我們還是必須趕快學會如何在發展中仍保存文化遺產,不然的話,小小的歷史城現存的一點點遺產還能經得起多久的消耗?
如果蠶食文化遺產的行動依然繼續下去,古城將徒有歷史之名而再無實體的明證。“古城淪陷”之后,這一系列記錄今日馬六甲的書寫,就是留給明日的遺書。
(刊于2002年7月7日)
您可能會喜歡
<
>
同類型熱門書藉
-
古代生活很有聊...
作者: 王宏超 -
究竟諸葛亮:鴻...
作者: 劉路 -
開箱臺灣史:一...
作者: 吳宜蓉 -
後宮《歷朝歷代...
作者: 沉虹 -
朕說歷史漫畫:...
作者: 朕說.黃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