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小日子享生活誌 NO.97

出版日期:2020/05/01
出版:oneday / 我城股份有限公司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00
ID:194497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有幾種人,就有幾種孤獨」
因應疫情的防範,這個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關在某個空間裡面,單獨經歷了不知道多久的時光,「悶得發慌」是共同心得,「一個人能做的各種事情」變成顯學。其實不管疫情不疫情,獨處,是永恆不變的學習課題。
97 期的《小日子》,請到了各行各業的人來跟我們分享所謂孤獨跟獨處。「青青的島」島主斐柔說:「孤獨像一個老朋友,當他到來,我們深談,然後談到某一個時間點,他也就自然而然地離去。」寵物溝通師春花媽說,野生動物世界裡幾乎沒有孤獨的概念,對動物來說,孤獨是一種自然狀態,在家豢養的寵物因為被疼愛,一旦關係不如預期,產生的落差就會令牠們覺得孤獨。
Foodpanda 外送員巴頓說:「外送這份孤寂感,我其實是享受的,一個人騎著車,跟著訂單到了許多沒有去過的地方。多數時候,是送往獨自一人的家,孤獨與孤獨的相遇,每晚不停地發生。」離婚的樂器製造師阿丹說,離婚最大的孤獨,來自於「不認識自己」,因為當你失敗或搞砸了,才發現原來你不了解自己。
薄霧書店創辦人蔡南昇說:「整個空間只有我,需要關心的只有我的思考,還有周遭環境的變化,這種感覺和寂寞略有不同,寂寞通常需要藉由他者映照,但孤獨這件事是絕對的私有。」
這一期也請到了好久不見的莫子儀,他是編輯群心中跟孤獨感連結度最高的演員,他說:「問我享受孤獨嗎?我想我是接受,接受所謂孤獨真實地存在生命裡。身為一個資深的孤獨者,走過20 年的混沌不明,很想輕聲地跟還在迷霧森林裡的人說,面對各種負面情緒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不要討厭那樣的自己。」
還有「獨角獸計畫」發起人李惠貞、CN Flower 創辦人凌宗湧、四分衛樂團主唱阿山的三篇專訪,藉由這些我們眼中的生活大師,去分析他們內心最私密的「孤獨學」,一窺藉由孤獨這件事,如何內化在他們的日常及工作之中。
致孤獨者:這世界上有幾種人,就有幾種獨處。我們的編輯群裡有會一個人跑去坐圓桌吃薑母鴨的怪妹,也有沒人陪就不想吃飯的怪咖。其實怎樣都好,只要你接受自己的樣貌,就是一種令人愉悅的孤獨。

章節目錄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婚禮不只是愛情的考驗 更是親情的試煉
訂閱一家書店 在俄國文學古都裡尋寶
從臺北倉促出走 在大海相伴中救贖自我
在樹與海洋之間 感受阿育吠陀的身心平衡
進入不可控的意識漂浮 那是臨終前父親的感受嗎?

插畫家創作日記
D_D GOODS:用明信片記錄旅行的意義

專欄
馬世芳:一個人,聽音樂
張曼娟:活得像貓一樣

聊聊天
劉冠吟 ╳ 葉揚: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就是女人最美的模樣

封面故事 You're Not Alone
Part 1 孤獨的九種形式
青青的島斐柔:孤獨是有了缺憾才存在圓滿
飯店客服森森:孤獨是情感不被滿足的空虛
動物溝通師春花媽:動物的孤獨 來自人們賦予的愛不再
Foodpanda 外送員巴頓:孤獨是夜裡一扇扇有故事的門
條通酒吧NINE BAR 老闆娘席耶娜:孤獨是一個人到家的時候
樂器製造師阿丹:離婚後才發現 孤獨是不認識自己
臨床心理師心友:自閉症的孩子就像一座座孤島
薄霧書店蔡南昇:閱讀本身便是孤獨
隙裡有光芝穎:孤獨是寂寞但卻能開啟細微感知
Part 2 在獨處中與自己相連
接受生命本質 就算混沌不明也無需傷感害怕
與內在自我深刻連結 於是才能真正強大
一個人只是自然現象 專注沉浸就無從恐懼
以不同樣貌存在人生階段 終於學會平衡內心黑暗
SP 隔離14天的孤島手冊

工作室日常
TwoMONTHSperYEAR :以甜點創作人生的流轉

市場旁的編輯事
劉亞涵:我不喜歡一個人吃飯

小日子享生活選

看更多
收起來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婚禮不只是愛情的考驗 更是親情的試煉
訂閱一家書店 在俄國文學古都裡尋寶
從臺北倉促出走 在大海相伴中救贖自我
在樹與海洋之間 感受阿育吠陀的身心平衡
進入不可控的意識漂浮 那是臨終前父親的感受嗎?

插畫家創作日記
D_D GOODS:用明信片記錄旅行的意義

專欄
馬世芳:一個人,聽音樂
張曼娟:活得像貓一樣

聊聊天
劉冠吟 ╳ 葉揚: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就是女人最美的模樣

封面故事 You're Not Alone
Part 1 孤獨的九種形式
青青的島斐柔:孤獨是有了缺憾才存在圓滿
飯店客服森森:孤獨是情感不被滿足的空虛
動物溝通師春花媽:動物的孤獨 來自人們賦予的愛不再
Foodpanda 外送員巴頓:孤獨是夜裡一扇扇有故事的門
條通酒吧NINE BAR 老闆娘席耶娜:孤獨是一個人到家的時候
樂器製造師阿丹:離婚後才發現 孤獨是不認識自己
臨床心理師心友:自閉症的孩子就像一座座孤島
薄霧書店蔡南昇:閱讀本身便是孤獨
隙裡有光芝穎:孤獨是寂寞但卻能開啟細微感知
Part 2 在獨處中與自己相連
接受生命本質 就算混沌不明也無需傷感害怕
與內在自我深刻連結 於是才能真正強大
一個人只是自然現象 專注沉浸就無從恐懼
以不同樣貌存在人生階段 終於學會平衡內心黑暗
SP 隔離14天的孤島手冊

工作室日常
TwoMONTHSperYEAR :以甜點創作人生的流轉

市場旁的編輯事
劉亞涵:我不喜歡一個人吃飯

小日子享生活選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