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台灣銀行家 12月號/2021 第144期】

5分,共1人評分。
出版日期:2021/12/01
出版:台灣銀行家 / 台灣金融研訓院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00
ID:272804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金融上雲 「雲」領先機
企劃: 張嘉伶
撰文: 張嘉伶、黃庭瑄、劉書甯、廖和明
後疫時代的金融服務面貌,可能由「實虛整合」替換成「以虛帶實」,實體的金融服務終將成為線上服務的輔助,更大量且多元的微服務在虛擬空間上展開。面對未來,您看得到那間開在雲端上的銀行嗎?
P16-19
總論篇》
採訪、撰文:張嘉伶
COVID-19促數位加速 金融上雲「雲」領先機
金融機構身處多重競爭的產業局勢,不只純網銀來搶市,還有開放銀行需要跨界整合,又遇上COVID-19蔓延,唯有加速數位轉型才能打破僵局。而金融上雲的彈性與可擴展服務,將成為創造敏捷性的重要因素。
過去大家談了很多金融業的數位轉型,而COVID-19爆發後,大量消費者都轉往線上交易,瞬間爆量的多元化交易型態卻碰到網站卡爆,這對金融業是難以忍受的痛點,想要「數位加速」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有不少金融業考慮將前、中、後台都轉上雲,究竟能迸出什麼樣的火花,相當值得期待。
國際金融業者使用上雲的需求正逐步增加,大多是運用雲端的高彈性、快速部署、可擴充性及依用量計費等特性,跟上全球金融變革,並建立金融科技生態系。
而金管會已從2020年開始實施純網銀、開放銀行、金融上雲三大政策,隨著金融法規逐步鬆綁,金融機構正積極發展金融科技,推出嶄新的服務,傳統銀行業者也逐漸意識到擁抱數位化的重要性。然而在金融上雲的部分,使用還不是很全面。
根據勤業眾信發布的《2021金融科技趨勢展望》報告,只有近4成的受訪金融機構指出雲端對於金融應用的核心重要性;而另一份報告則點出,2021年銀行業關鍵策略是使用包括雲端、AI技術來提高現金流量預測的準確性,並使財務流程自動化,以及擴展雲端部署來增強敏捷性、實現規模化等。
虛實整合成新常態
為何使用雲端會相對重要?因金融機構身處多重競爭的產業局勢,不只純網銀來搶市,還有開放銀行需要跨界整合等,「金融業數位轉型ABCD,A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B是Blockchain區塊鏈技術、C是Cloud Computing雲端運算、D則是Big Data大數據。但過往可能是緩慢地進行數位轉型,無奈COVID-19一來,消費者馬上全部轉往數位帳戶來處理各種交易,金融業者發現,若各種數位科技同時要上線就『大炸鍋』,其中主因是『金融雲部署仍不夠到位』,這讓更多的消費者在線上遭遇問題後,瞬間掉頭就走,反應不夠敏捷,商機就消失。」一位金融業者觀察道。

為何金融數位加速變得更加重要,正是COVID-19疫情蔓延世界各地,全球經濟下行,然後觸底反彈,現在虛擬實體混合成為新常態。「綜觀全球產業發展趨勢,現已不談數位轉型,而是在談數位加速(Digital Acceleration)。」台灣微軟大型企業事業群總經理卞志祥表示,在數位加速時代,將出現「K型反轉」,即有些企業往下走、有些企業則往上衝。唯有加速數位轉型,才能讓許多產業佼佼者在彎道超車,打破既有僵局。
跟不上數位化恐遭淘汰
跟不上數位化很可能就會被市場淘汰,因數位化正顛覆每個產業。例如Uber無須擁有汽車,卻能提供租車服務;Airbnb不必興建飯店旅館,卻能提供住宿服務;甚至不知Uber或Airbnb的總部在哪,消費者卻能在全球各地、任何時段享受其服務,這正是雲端服務所顛覆的新世界。事實上,金融業者面臨的挑戰,除傳統銀行巨頭外,包括電信業、零售業、大型科技公司、新創企業等都積極切入金融產業,競爭更加白熱化。因此,更多金融業者認定必須擁抱科技,甚至結盟金融科技公司也是不錯的方法。
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調查,75%的金融業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規劃更敏捷的經營環境,其中金融上雲的彈性與可擴展服務,將成為創造敏捷性的重要因素。
目前雲端服務供應商提供4種服務模型,業務流程即服務(BPaaS),例如計費、工資單或人力資源等將業務流程轉上雲;而軟體即服務(SaaS),則是客戶關係管理、企業資源規劃、發票、人力資源管理、內容管理和服務台管理都轉上雲。還有平台即服務(PaaS),則是雲服務提供商提供完整的平台,用於應用程序運作和數據庫的開發、儲存。可讓企業簡化開發、維護和支持訂製應用程序,降低IT成本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硬體的需求。另外,還有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是企業不需購買伺服器、軟體、數據中心空間或網路設備,這種雲模式讓企業採用完全外包服務,需要時可隨時選取加購。

從上述可看到採用雲端有五大優點,一是On-demand self-service,隨需自助;二是Broad network access,更寬廣的網路存取;三是Resource pooling,共享資源池;四是Rapid elasticity,快速且彈性部署;五是Measured Service,可被監控與測量。
國際級雲服務商擴大來台發展
看好此趨勢商機,國際級幾大雲端服務供應商最近都擴大來台發展,包括有200大類雲端運算服務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亞馬遜雲服務),也利用在台技術團隊、物聯網實驗室等資源,可提供客戶強力的支援。至於台灣微軟也投資數百億元新台幣,準備在台籌組美國總部西雅圖以外最大的Azure資料中心,還推出「金融雲」,搭配Azure混合式和多重雲端解決方案。至於Google雲端台灣總經理謝良承則提到Google雲端台灣資料中心(Data Center)是經過金管會認可的獨立第三方稽核單位,2021年年初完成台灣資料中心的第一次虛擬稽核,這些國際重量級科技業者挾強大科技力,可說是來勢洶洶。
事實上,台灣金融業者正好可以思考如何透過國際大型科技業者來借力使力,因金融科技帶給金融業許多挑戰,但同時也帶來新機會,金融業者應思索如何透過新商業模式產生更高的商業價值。
其實也就是因為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時,金融業者發現為方便消費者線上交易,且能在最短時間內於企業推出線上會議、異地辦公、居家辦公等機制,但既有的私有雲似乎已不敷使用,因而開始研究是否要運用公有雲服務搭配公司內部資訊架構,打造資源可彈性調配的混合雲機制。此種兼顧彈性、效能、預算的混合雲架構,儼然成為企業推動數位轉型的最佳幫手。
觀察到公有雲具備隨取即用、依照使用量付費的模式,是不少企業推動新專案時的首選。但是企業也考量使用時間日久,長期租用公有雲服務所支出的龐大費用,也會讓企業感到極大壓力。因此,美國現在有不少銀行是將使用率較高的資料放在私有雲,把需長期保存、使用率低的資料放在公有雲,藉由高彈性混合雲機制因應市場變化,儼然成為所有組織的共識。所以根據IDC公布亞太地區調查報告,已有79%受訪公司採用混合雲或多雲的架構。但仍然有不少挑戰需要克服,其中一項即是跨平台的資料管理與調度。畢竟,當資料散落於端點、公有雲、私有雲等環境,企業卻不知道從何掌握、調度與管理時,反而會成為拖累競爭力的包袱。
而微軟在全球市場推出金融雲概念,就是將所有金融服務整合上雲,提供企業客戶不同模組,協助企業提供客製化服務給消費者,創造差異化體驗。金融雲有三大模組,一是提供差異化的客戶體驗與員工賦能,包括獲客、整合客戶檔案;二是資安與合規,支持並確保符合各國監理要求;三是防範金融犯罪,包含保護客戶帳戶、購買保護。此外,金融雲不但提供一站式購足服務,還整合全球最主要的金融業者和夥伴,如穆迪、彭博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等。
金融雲以模組化和可擴展的概念來設計,企業可隨著自身需求和發展來調整使用狀況,打造特定情境的解決方案。以銀行雲端轉型架構為例,可採用客戶圖譜與體驗、數位轉型基礎建設、風險與合規、IT基礎建設、員工賦能、AI認知服務等模組,設計成銀行未來希望提供的無接觸金融服務。
服務平台統整是關鍵
AWS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則說,國際科技大廠所提供的公有雲特色在於巨大經濟規模,並具有彈性擴展、全自動執行等利基;在成本效益上,可能展現出遠優於內部部署資料中心的競爭力。但AWS也深知許多客戶希望能夠靈活地採用符合其業務目標的技術,金融業者也不例外,集團一直在以客戶為中心來進行創新,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工作負載的選擇。隨著雲繼續成為IT戰略的前沿,採用雲服務的企業正在增加,但金融業是需高度監管的行業,許多業者也會選擇將工作負載留在本地或僅將選定的工作負載移至雲端,但與公有雲不同之處,在於它類似傳統資料中心,用戶必須自負管理與維運之責,導致營運成本較高;或是採用混合或多雲策略,更有金融業者選擇以無縫方式在現有的本地環境中轉上雲。看來國內金融業者能否跟上國際趨勢,能否「雲」領先機,應該會是近期最重要的課題。

章節目錄

〈編輯手札〉
03 雲端上的銀行
〈觀天下〉
08 金融監理科技的核心,其實並不是金融機構
封面故事
14 金融上雲 雲領先機
總論篇
16 COVID-19促數位加速 金融上雲 「雲」領先機
國際篇
20 美國銀行搭乘混合雲 迎戰全數位時代
商機篇
24 AWS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金融業走出國際新視野 雲端不可缺
聯手合作篇
28 開發金率先導入微軟雲端方案 搶攻「微金融」商機
金融業者篇
32 金融上雲端有三高 高彈性、高擴張性、高資料量分析
焦點新聞
36 英國經驗協助台灣發展金融科技產業
42 澳洲金融科技評比名列前茅 2021年澳洲金融科技排名世界第6
46 綠色金融領袖圓桌論壇盛大召開 永續金融成經濟重要推手
特別企劃
50 DeFi崛起 掌握去中心化金融商機
總論篇
52 從排斥到擁抱 金融業看見DeFi新機會
DeFi 的意義與特性
56 顛覆既有架構!傳統金融體系的平行宇宙
DeFi──沒有金融機構的金融業
去中心化金融崛起
60 監理單位態度轉變 促加密貨幣推動金融創新與效率
商機篇
64 卡位元宇宙DeFi熱潮 銀行業如何在去中心及中心間找生機?
〈特別報導〉
70 金融檢查與稽核研修班開跑 關注開放銀行、資安與ESG議題
74 經貿對抗綿延無期 金融脫鉤已成美中過招戰場
76 憂北京打擊民企力道 香港IPO募資總額跌出全球前三
80 FinTech Taipei 2021 熱鬧登場 聚焦四大數位主題
82 接地氣!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上Clubhouse
談台灣金融科技現況與未來
86 波蘭、以色列與美、台專家齊聚 暢談數位治理發
90 BCG、貝萊德分享全球金融數位轉型經驗
領導者與金融科技人才是決勝要素
94 金融投資新方向 太空市場、數位基建、基因編碼成關注焦點

看更多
收起來

〈編輯手札〉
03 雲端上的銀行
〈觀天下〉
08 金融監理科技的核心,其實並不是金融機構
封面故事
14 金融上雲 雲領先機
總論篇
16 COVID-19促數位加速 金融上雲 「雲」領先機
國際篇
20 美國銀行搭乘混合雲 迎戰全數位時代
商機篇
24 AWS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金融業走出國際新視野 雲端不可缺
聯手合作篇
28 開發金率先導入微軟雲端方案 搶攻「微金融」商機
金融業者篇
32 金融上雲端有三高 高彈性、高擴張性、高資料量分析
焦點新聞
36 英國經驗協助台灣發展金融科技產業
42 澳洲金融科技評比名列前茅 2021年澳洲金融科技排名世界第6
46 綠色金融領袖圓桌論壇盛大召開 永續金融成經濟重要推手
特別企劃
50 DeFi崛起 掌握去中心化金融商機
總論篇
52 從排斥到擁抱 金融業看見DeFi新機會
DeFi 的意義與特性
56 顛覆既有架構!傳統金融體系的平行宇宙
DeFi──沒有金融機構的金融業
去中心化金融崛起
60 監理單位態度轉變 促加密貨幣推動金融創新與效率
商機篇
64 卡位元宇宙DeFi熱潮 銀行業如何在去中心及中心間找生機?
〈特別報導〉
70 金融檢查與稽核研修班開跑 關注開放銀行、資安與ESG議題
74 經貿對抗綿延無期 金融脫鉤已成美中過招戰場
76 憂北京打擊民企力道 香港IPO募資總額跌出全球前三
80 FinTech Taipei 2021 熱鬧登場 聚焦四大數位主題
82 接地氣!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上Clubhouse
談台灣金融科技現況與未來
86 波蘭、以色列與美、台專家齊聚 暢談數位治理發
90 BCG、貝萊德分享全球金融數位轉型經驗
領導者與金融科技人才是決勝要素
94 金融投資新方向 太空市場、數位基建、基因編碼成關注焦點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