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天下雜誌 第614期】歐洲新矽谷 芬蘭

出版日期:2017/01/04
出版:天下雜誌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
頁數:164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跨國現場直擊

歐洲新矽谷芬蘭
黑夜中的創新烈火

零下氣溫,下午三點半就天黑,照亮城市的是冰雪。
哪個心智正常的人會選在冬天到芬蘭?
這裡沒有矽谷的陽光,但全球近兩萬位創業家與創投家全都在這裡,點燃漫漫長夜裡最艷麗的創業之火。
從苦寒北地一躍成為全球遊戲研發重鎮,同為小國的芬蘭,能給台灣上一堂什麼樣的創新課?

文‧陳良榕 攝影‧邱劍英

芬蘭這個位在歐洲邊陲的苦寒小國,卻是台灣人最感興趣、最常研究的北歐國家。著名作家吳祥輝寫的《芬蘭驚艷》,甚至暢銷到再版十多次。

很多人嚮往芬蘭長年在國際組織評比排名世界第一的教育體系,以及國家競爭力。
有些人則從芬蘭看到台灣的影子。例如,一樣在強鄰的陰影下求生存(芬蘭曾被俄羅斯佔領過)、同樣有與國家規模不成比例的強盛高科技產業。

而且,現在同樣面臨科技業風光不再的窘境。芬蘭比台灣更慘,諾基亞的快速殞落,讓芬蘭經濟出現連續三年負成長,一度被稱為「歐洲的病人」。直到二○一五年,才勉強擺脫衰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一六年芬蘭經濟成長預計不到一%。

「芬蘭神話」褪色,曾多次奪得第一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國家競爭力排名,一路下滑到一六年的第十名。
然而,芬蘭正快速進行戰後第三次經濟轉型——希望靠著扶持科技新創公司,走出低迷。

後神話時代:
創新烈火中誕生的遊戲巨角獸
最亮眼的,自然是爆發成長的遊戲產業。光是首都赫爾辛基周邊,就有二九○家遊戲公司,其中七成創立在近兩年。站在最頂端的,是世界最賺錢的手機遊戲公司「超級細胞」(Supercell)。這家僅成立六年的公司,最新一輪的估值高達一○二億美元,成為歐洲唯一的「巨角獸」(decacorn,指估值超過一百億美元的新創公司)。

它是全球最賺錢的手遊公司,每日一億個活躍用戶,在一六年,被騰訊以八十六億美元(約兩千七百億台幣),收購八四.三%股權。收購後,現有的管理團隊依然保有獨立營運。

此外,在金融科技(FinTech)與食品科技領域,芬蘭在一六年都有新創被大公司收購的案例。美國科技雜誌《連線》(Wired)因此稱赫爾辛基為「歐洲最火熱的創業首都之一」。

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TEKES)新創公司執行總監哈葉南(Jukka Hayrynen)表示,芬蘭每年新增三百家「創新型」新創企業。另外,若將每年吸引創投投資金額除以經濟規模,芬蘭在該指標也是歐洲第一。

從WEF一六年七月公布的另一個國家評比——網路經濟的成熟度調查(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也可看出芬蘭網路新創公司的全球競爭力。

芬蘭在這調查高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新加坡。WEF指出,新加坡的強項是政府帶頭,而芬蘭靠的是一群善用網路的企業。
諾基亞走下坡也不過是五、六年前的事,同時間一樣面臨產業轉型陣痛的台灣,還在原地踏步。為什麼芬蘭可以快速調整,走出一條新路?

為了解開這個疑惑,《天下》於一六年十一月底,飛到天寒地凍的歐亞交界,波羅的海邊的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踏上「混著泥沙的髒雪」
第一課 誰稀罕矽谷的陽光?「我們更好!」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614期

章節目錄

【封面故事】

跨國現場直擊
歐洲新矽谷芬蘭
黑暗中的創新烈火

零下氣溫,下午三點半就天黑,照亮城市的是冰雪。
哪個心智正常的人會選在冬天到芬蘭?
這裡沒有矽谷的陽光,但全球近兩萬位創業家與創投家全都在這裡,
點燃漫漫長夜裡最艷麗的創新創業之火。
文.陳良榕

新創A咖
全球最賺錢的手機遊戲公司 「超級細胞」靠兩百員工賺贏聯發科
陳良榕

專訪 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執行長 索伊尼 國家年出兩百億 鼓勵企業去冒險
陳良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事】

英國名作家 狄波頓 我愛資本主義──比較好的那種
吳怡靜

數字說話 上班族小確幸 今年年終多2.4天
陳竫詒

二○一七《天下》國情調查 39歲,民意的斷裂點
林倖妃

戰同婚、戰年金、戰統獨…… 跨世代唯一共識:拚經濟
林倖妃

中年之怒、偏鄉需求、教育改革…… 被遺忘的聲音 小英的施政流沙
林倖妃

台灣紡織股王關閉中國廠 不跟中國玩了!紡織業向東協出走
鄧凱元

----------------------------------
【企業】
打造地方幸福感——日本篇 福武總一郎的區域創業 催生巧虎與跳島商機
彭子珊

打造地方幸福感——台灣篇 徐重仁的點線面戰略 再造宜蘭傳藝
謝明玲

跨海經營能手:餐飲集團「麵包新語」 鼎泰豐前進倫敦 推手竟來自新加坡
熊毅晰

看電影、逛展覽都用得上 從奢侈品變快時尚 平價VR眼鏡登場
朱致宜

老企業轉型祕方1-闖東協、上雲端 富士全錄的不敗之祕
伍芬婕

老企業轉型祕方2-翻轉視窗的雲戰略 微軟再起
黃亦筠

----------------------------------

【財經】

二○一七投資展望 ETF熱潮不減 多元資產基金登場
陳一姍

「亞洲.矽谷」計劃執行中心開張 台裔矽谷大咖 帶台灣從IT轉向物聯網
盧沛樺

----------------------------------
【人物】
工研院院長兼資策會執行長 劉仲明
軟硬整合大平台 是台灣最好的機會 嚴珮華


----------------------------------
【健康】
燭光、美食、親友相聚 hygge生活 丹麥人的幸福密碼
林怡廷
----------------------------------
【政治社會】
亞洲同志運動的關鍵里程碑 婚姻平權初審通過 前途仍多險阻
程晏鈴
----------------------------------
【管理】
專訪 價值主張大師 奧斯瓦爾德 企業要成功 就要懂顧客的痛
劉光瑩
----------------------------------
【國際兩岸】
一帶一路戰略要衝 中國的海上珍珠 瓜達爾港通航
陳顥仁
----------------------------------
【經濟學人】
貿易戰爭、資本外流、債券與房地產
四大風險,中國穩得住嗎?
翁山蘇姬的和平獎白拿了?
零售新法寶:室內定位科技
全球經濟關鍵數字
----------------------------------
【OFF】
到哪裡吃飯 全球潮流──高級料理在地化 台灣味的國際級姿態
樂沐——料理是食材文化的說書人
祥雲龍吟——提煉土地與汗水的結晶
RAW——重組台灣菜的印象拼圖
看什麼玩藝 《浮光掠影——山下工美25年創作展》 捕捉夢幻 讓影子現身吧!
----------------------------------
【專欄】
大國玩博弈 棄子遭殃 南方朔
人腦拚電腦 贏在人文素養 洪蘭
險象環生的二○一七 朱雲漢
野蠻,有沒有限度? 龍應台

白宮啟示錄:權力vs.道德 鄭志凱
創業好苦?那道光讓他撐住 林友琴
點燃創投薪火,政府還缺什麼? 林之晨
如何安排好家族企業傳承? 葉銀華
展望今年新聞業三大運勢 黃哲斌
從聖多美 反思援外政策 劉紹華
《與中國打交道》 美國自己的問題 比中國崛起還可怕 編輯部
----------------------------------
【編者的話】
誰偷走了13歲男孩的心? 吳琬瑜

看更多
收起來

【封面故事】

跨國現場直擊
歐洲新矽谷芬蘭
黑暗中的創新烈火

零下氣溫,下午三點半就天黑,照亮城市的是冰雪。
哪個心智正常的人會選在冬天到芬蘭?
這裡沒有矽谷的陽光,但全球近兩萬位創業家與創投家全都在這裡,
點燃漫漫長夜裡最艷麗的創新創業之火。
文.陳良榕

新創A咖
全球最賺錢的手機遊戲公司 「超級細胞」靠兩百員工賺贏聯發科
陳良榕

專訪 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執行長 索伊尼 國家年出兩百億 鼓勵企業去冒險
陳良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事】

英國名作家 狄波頓 我愛資本主義──比較好的那種
吳怡靜

數字說話 上班族小確幸 今年年終多2.4天
陳竫詒

二○一七《天下》國情調查 39歲,民意的斷裂點
林倖妃

戰同婚、戰年金、戰統獨…… 跨世代唯一共識:拚經濟
林倖妃

中年之怒、偏鄉需求、教育改革…… 被遺忘的聲音 小英的施政流沙
林倖妃

台灣紡織股王關閉中國廠 不跟中國玩了!紡織業向東協出走
鄧凱元

----------------------------------
【企業】
打造地方幸福感——日本篇 福武總一郎的區域創業 催生巧虎與跳島商機
彭子珊

打造地方幸福感——台灣篇 徐重仁的點線面戰略 再造宜蘭傳藝
謝明玲

跨海經營能手:餐飲集團「麵包新語」 鼎泰豐前進倫敦 推手竟來自新加坡
熊毅晰

看電影、逛展覽都用得上 從奢侈品變快時尚 平價VR眼鏡登場
朱致宜

老企業轉型祕方1-闖東協、上雲端 富士全錄的不敗之祕
伍芬婕

老企業轉型祕方2-翻轉視窗的雲戰略 微軟再起
黃亦筠

----------------------------------

【財經】

二○一七投資展望 ETF熱潮不減 多元資產基金登場
陳一姍

「亞洲.矽谷」計劃執行中心開張 台裔矽谷大咖 帶台灣從IT轉向物聯網
盧沛樺

----------------------------------
【人物】
工研院院長兼資策會執行長 劉仲明
軟硬整合大平台 是台灣最好的機會 嚴珮華


----------------------------------
【健康】
燭光、美食、親友相聚 hygge生活 丹麥人的幸福密碼
林怡廷
----------------------------------
【政治社會】
亞洲同志運動的關鍵里程碑 婚姻平權初審通過 前途仍多險阻
程晏鈴
----------------------------------
【管理】
專訪 價值主張大師 奧斯瓦爾德 企業要成功 就要懂顧客的痛
劉光瑩
----------------------------------
【國際兩岸】
一帶一路戰略要衝 中國的海上珍珠 瓜達爾港通航
陳顥仁
----------------------------------
【經濟學人】
貿易戰爭、資本外流、債券與房地產
四大風險,中國穩得住嗎?
翁山蘇姬的和平獎白拿了?
零售新法寶:室內定位科技
全球經濟關鍵數字
----------------------------------
【OFF】
到哪裡吃飯 全球潮流──高級料理在地化 台灣味的國際級姿態
樂沐——料理是食材文化的說書人
祥雲龍吟——提煉土地與汗水的結晶
RAW——重組台灣菜的印象拼圖
看什麼玩藝 《浮光掠影——山下工美25年創作展》 捕捉夢幻 讓影子現身吧!
----------------------------------
【專欄】
大國玩博弈 棄子遭殃 南方朔
人腦拚電腦 贏在人文素養 洪蘭
險象環生的二○一七 朱雲漢
野蠻,有沒有限度? 龍應台

白宮啟示錄:權力vs.道德 鄭志凱
創業好苦?那道光讓他撐住 林友琴
點燃創投薪火,政府還缺什麼? 林之晨
如何安排好家族企業傳承? 葉銀華
展望今年新聞業三大運勢 黃哲斌
從聖多美 反思援外政策 劉紹華
《與中國打交道》 美國自己的問題 比中國崛起還可怕 編輯部
----------------------------------
【編者的話】
誰偷走了13歲男孩的心? 吳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