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遠見雜誌2022年12月特刊【65位領袖掌舵 航向共好時代】

出版日期:2022/12/01
出版:遠見雜誌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
頁數:108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歷經三年多疫情紛擾,世界走向共存,台灣在暌違938天後迎來國境解封。但新冠變異株持續肆虐、全球通膨升溫,兩岸情勢更形緊繃,危機四伏下的台灣,如何迎接未知的挑戰?
遠見高峰會今年歡慶20週年生日,大會以「瘟疫.戰爭.通膨 變局中的挑戰:共存、共榮、共好」為題,除探討後疫情時代變局,並針對世界面臨的戰事、通膨等威脅,提出因應之道。
為期兩天的活動,眾人共完成1場高峰對談、15場專題演講、10場專題論壇。《遠見》特別盤點本屆四大亮點,帶你回顧每個精采時刻。

章節目錄

8 峰會禮讚 華人世界最高規格知識盛典,
歡慶20歲生日
遠見高峰會20週年精采紀實
文 ∕ 劉宗翰


7 編者的話
遠見高峰會 飛越20週年
文 ∕ 楊瑪利

14 高峰對談〉澳大利亞前總理
陸克文:中美若建立戰略框架,台海可避免一戰
文 ∕ 林士蕙
16 中華民國前總統
馬英九:和平解決台海爭端,台灣可單獨謀和
文 ∕ 林士蕙


18 陸克文、馬英九、高希均,暢言兩岸及世界新局
力保台海穩定,是兩岸領導人全球性責任
文 ∕ 簡嘉宏
22 國際大師〉普立茲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佛里曼:美中競逐,歷史及未來對台有利
文 ∕ 簡嘉宏
24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分享台灣觀點
蘇起:蔡英文將台灣帶到戰略上的絕境
文 ∕ 何晨瑋
26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
哈拉瑞:戰爭印證人類愚蠢,AI要加緊監管
文 ∕ 馮紹恩
28 峰會領袖〉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暨董事長
高希均:贏得和平,才是人類最大的幸福
文 ∕ 劉宗翰
30 飛馬旅聯合創始人
楊振宇:美中對抗加劇,但勢必要合作
文 ∕ 馮紹恩
32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暨CEO
王力行:不斷學習、成長,迎接動盪的挑戰
文 ∕ 胡華勝
34 華人榮耀〉中華民國副總統
賴清德:峰會深具影響力,為政策提供方向
文 ∕ 廖君雅
36 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講座教授
吳安妮:管理會計結合政策,再創台灣經濟奇蹟
文 ∕ 吳婉瑜
38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張淑芬:做公益使我成長、學會感恩
文 ∕ 易淳敏
40 第20屆遠見高峰會贈獎典禮
杜書伍、陳其宏、黃男州、劉安婷,樹立華人新典範
文 ∕ 謝明彧


44 疫後共榮 2023景氣預測、數位轉型、產業布局
負重前行 開創疫後榮景


46 疫後新局〉迎向2023 國際與台灣景氣預測
疫情、通膨、戰爭 全球經濟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文 ∕ 林仕祥
50 逆境突圍 領導者開創新局
企業超前部署迎逆風 盼政策助一臂之力
文 ∕ 胡華勝
54 啟動數位轉型 迎向創新變革
「心眼腦手腳」同步 注入數位轉型DNA
文 ∕ 羅之盈
58 新創獨角獸 「出海」國際的挑戰
善用資本市場遊戲規則 台灣新創邁向國際布局全球
文 ∕ 胡華勝
62 疫後創新〉打造銀光經濟新生態系
大學╳金融╳醫療 「三新」深化銀光經濟
文 ∕ 謝明彧
66 巨變時代 人才致勝
加強技職產學合作 精進「工匠精神」
文 ∕ 張彥文
70 軌道新經濟串起美好生活
軌道串起環島珍珠鏈 炒熱7000億觀光產值
文 ∕ 吳婉瑜
74 女力發光 柔韌治理
揮灑女性柔韌力 企業治理更添優勢
文 ∕ 李加祈


78 永續共好 ESG策略、城市治理、綠能革命
攜手創新 邁向永續共好


80 永續策略〉ESG差異化策略 開創淨零未來
淨零轉型動起來 ESG做好事也能賺大錢
文 ∕ 易淳敏
84 新能源 綠商機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趁早布局綠能大未來
文 ∕ 廖君雅
88 台達電子執行長
鄭平:台達電布局儲能,綠電平台後勢可期
文 ∕ 陳思豪
90 零點有數董事長
袁岳:大數據後,最該關注的算法崛起
文 ∕ 羅之盈
92 危機預防和處理專家
邱強:掌握「二少三多」,選出正確候選人
文 ∕ 張彥文
94 永續治理〉屏東縣縣長
潘孟安:屏東八年「轉大人」,預見「品牌力」大爆發
文 ∕ 馮紹恩
96 嘉義縣縣長
翁章梁:年輕人想回鄉打拚時,不能讓他回不來
文 ∕ 陳品融
98 台東縣縣長
饒慶鈴:扎根慢經濟,到台東啟動第二人生
文 ∕ 陳思豪
100 桃園市副市長
高安邦:推動ESG,桃園把工業城變宜居了
文 ∕ 林仕祥
102 台南市副市長
戴謙:古都導入科技,台南變身綠色智慧城
文 ∕ 李加祈

看更多
收起來

8 峰會禮讚 華人世界最高規格知識盛典,
歡慶20歲生日
遠見高峰會20週年精采紀實
文 ∕ 劉宗翰


7 編者的話
遠見高峰會 飛越20週年
文 ∕ 楊瑪利

14 高峰對談〉澳大利亞前總理
陸克文:中美若建立戰略框架,台海可避免一戰
文 ∕ 林士蕙
16 中華民國前總統
馬英九:和平解決台海爭端,台灣可單獨謀和
文 ∕ 林士蕙


18 陸克文、馬英九、高希均,暢言兩岸及世界新局
力保台海穩定,是兩岸領導人全球性責任
文 ∕ 簡嘉宏
22 國際大師〉普立茲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佛里曼:美中競逐,歷史及未來對台有利
文 ∕ 簡嘉宏
24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分享台灣觀點
蘇起:蔡英文將台灣帶到戰略上的絕境
文 ∕ 何晨瑋
26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
哈拉瑞:戰爭印證人類愚蠢,AI要加緊監管
文 ∕ 馮紹恩
28 峰會領袖〉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暨董事長
高希均:贏得和平,才是人類最大的幸福
文 ∕ 劉宗翰
30 飛馬旅聯合創始人
楊振宇:美中對抗加劇,但勢必要合作
文 ∕ 馮紹恩
32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暨CEO
王力行:不斷學習、成長,迎接動盪的挑戰
文 ∕ 胡華勝
34 華人榮耀〉中華民國副總統
賴清德:峰會深具影響力,為政策提供方向
文 ∕ 廖君雅
36 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講座教授
吳安妮:管理會計結合政策,再創台灣經濟奇蹟
文 ∕ 吳婉瑜
38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張淑芬:做公益使我成長、學會感恩
文 ∕ 易淳敏
40 第20屆遠見高峰會贈獎典禮
杜書伍、陳其宏、黃男州、劉安婷,樹立華人新典範
文 ∕ 謝明彧


44 疫後共榮 2023景氣預測、數位轉型、產業布局
負重前行 開創疫後榮景


46 疫後新局〉迎向2023 國際與台灣景氣預測
疫情、通膨、戰爭 全球經濟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文 ∕ 林仕祥
50 逆境突圍 領導者開創新局
企業超前部署迎逆風 盼政策助一臂之力
文 ∕ 胡華勝
54 啟動數位轉型 迎向創新變革
「心眼腦手腳」同步 注入數位轉型DNA
文 ∕ 羅之盈
58 新創獨角獸 「出海」國際的挑戰
善用資本市場遊戲規則 台灣新創邁向國際布局全球
文 ∕ 胡華勝
62 疫後創新〉打造銀光經濟新生態系
大學╳金融╳醫療 「三新」深化銀光經濟
文 ∕ 謝明彧
66 巨變時代 人才致勝
加強技職產學合作 精進「工匠精神」
文 ∕ 張彥文
70 軌道新經濟串起美好生活
軌道串起環島珍珠鏈 炒熱7000億觀光產值
文 ∕ 吳婉瑜
74 女力發光 柔韌治理
揮灑女性柔韌力 企業治理更添優勢
文 ∕ 李加祈


78 永續共好 ESG策略、城市治理、綠能革命
攜手創新 邁向永續共好


80 永續策略〉ESG差異化策略 開創淨零未來
淨零轉型動起來 ESG做好事也能賺大錢
文 ∕ 易淳敏
84 新能源 綠商機
能源轉型勢在必行 趁早布局綠能大未來
文 ∕ 廖君雅
88 台達電子執行長
鄭平:台達電布局儲能,綠電平台後勢可期
文 ∕ 陳思豪
90 零點有數董事長
袁岳:大數據後,最該關注的算法崛起
文 ∕ 羅之盈
92 危機預防和處理專家
邱強:掌握「二少三多」,選出正確候選人
文 ∕ 張彥文
94 永續治理〉屏東縣縣長
潘孟安:屏東八年「轉大人」,預見「品牌力」大爆發
文 ∕ 馮紹恩
96 嘉義縣縣長
翁章梁:年輕人想回鄉打拚時,不能讓他回不來
文 ∕ 陳品融
98 台東縣縣長
饒慶鈴:扎根慢經濟,到台東啟動第二人生
文 ∕ 陳思豪
100 桃園市副市長
高安邦:推動ESG,桃園把工業城變宜居了
文 ∕ 林仕祥
102 台南市副市長
戴謙:古都導入科技,台南變身綠色智慧城
文 ∕ 李加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