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遠見雜誌2023年7月號正刊【香港,風雲再起】

出版日期:2023/07/01
出版:遠見雜誌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
頁數:204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200年前的香港,還是一個沒沒無聞的小漁村,歷經戰爭、殖民等歷史動盪,逐漸華麗轉身,成為全球知名的大都會。
香港遇到的第一個變局,發生在1997年,當時回歸後,許多港人對未來沒有信心,陸續爆發移民潮。結果在中國大陸的政策支持,香港卻有了更多元的發展機會。當然,過程中也不是毫無波折,2019年的反送中抗爭、2020年起蔓延的新冠疫情,接連重擊香港經濟,不少外資企業因而看衰香港,並將總部撤出。
經歷這些之後的香港,儘管看似將亞洲金融中心寶座讓給新加坡,實際上並沒有停止前進!在中國大陸的規劃中,粵港澳大灣區已被視為重要的經濟命脈。除了中國官方持續做多,香港吸納人才的實力亦不容小覷。招攬全球人才的「高才通」計畫,兩個月就收到1.4萬件申請,足見香港仍魅力無窮。
《遠見雜誌》團隊再訪香港,從東方明珠的變與不變,直擊香港風雲再起。

章節目錄

封面故事
108
東方之珠經濟大反彈,今年首季
GDP成長率稱霸亞洲四小龍
香港風雲再起 
∕邱莉燕

118 港科大廣州校區點火 超級珠三角發展大熱
121 卸任特首梁振英:「超級聯繫人」是香港優勢
124 從自駕車到造火箭 粵港澳大灣區拚創新
127 大陸政策做多 投資香港仍有利可圖


前瞻科技業
166
規格創新、終端競爭,伺服器迎來換機潮
黃仁勳效應激勵
組裝廠重回一級戰區 ∕羅之盈

169 從硬體到解決方案 和碩「打群架」搶市 ∕陳品融
172 速推企業級語言模型 華碩站上AI浪尖
174 組裝廠「皮衣加身」 轉型競逐AI商機
176 雙鴻為AI電腦解熱 獲半導體巨頭熱愛 ∕白育綸



時事看時勢
78 疫後拚復甦,天后、天團齊聚港都
「演唱會經濟」吸金
高雄笑納11.6億產值 ∕陳思豪
82 世運主場館挾三優勢 成演唱會主戰場 ∕陳思豪



42 HBR精選
四大積極轉變
進化成更好的永續長
48 遠見看世界
影響力投資全球崛起
2025挑戰50兆美元 ∕何晨瑋
52 遠見會客室
接掌金研院
蘇建榮要幫金融業調體質
 ∕黃健誠

58 時事看時勢
國寶級財經數據專家
葉萬安:台灣過度親美,
經濟恐重傷 ∕葉萬安

66 4000億防疫保單之亂 後遺症來了! ∕彭杏珠
74 要翻轉「行人地獄」
思惟必須改變 ∕林仕祥
180 進擊的產業
亨泰光專攻近視防控
OK鏡大賺眼球商機 ∕郭逸
184 歐都納100%回收衣
串起紡織生態循環圈 ∕李加祈



特別企畫
132

2023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臺大、臺師大、中醫大分占各類榜首
愈特色愈出色
中正、實踐、北護競爭力升級  ∕李建興

144 六大面向、48項細指標〉
大學加速創新轉型
更多元更有未來 ∕李建興
152 特色大學1〉
中正雙迴路縮小學用落差
紫荊不分系培育領袖 ∕胡華勝
154 特色大學2〉
設計力連結數位創新
實踐屢獲國際大獎肯定
156 特色大學3〉
「五星級」國際認證
北護大擦亮老店招牌
158 特色大學4〉
高雄大客製化產業人才
建構體育生態鏈 ∕馮紹恩
160 特色大學5〉
弘光科大深化護理專業
彩妝更吸引LVMH合作
162 特色大學6〉
智慧應用╳時尚創新
高餐大首登亞洲TOP5
餐旅大學


特別企畫
86
台股站穩萬七,挑戰再登萬八
升息暫停、復甦放緩
下半年投資怎麼賺? ∕廖君雅
94 掌握轉機股 「後萬七」再下一城
98 觀察獲利可持續性 成長、取息雙頭賺 ∕黃健誠
100 追求長期報酬 可布局市值型ETF


好享生活
191 闖入老城市的新靈魂,為理想「任性」創業
小店學問大 ∕胡華勝
194 山城隱藏系美食 「散散步.迷迷路」 重回舊時光 ∕胡華勝
196 書粥「顧店換宿」太迷人 報名後得等上一年
198 走進布農族高山森林基地 攀樹賞鷹學當獵人

熟齡不一young
188 理財作家十方
建立多元被動收入
挺過提早退休焦慮期 ∕50+


好享專欄
200 餐桌外的哲學
當結果論取代過程論,
什麼是好的挑戰? ∕江振誠


名人專欄
20 高希均 ∕觀念衝擊
畢業典禮的講話
——台大、清大、興大
24 王力行 ∕字裡行間
向國際大師
千載難逢的學習
26 陳澍 ∕虛實之間
為什麼黃仁勳
不會「選邊站」?
28 李德財 ∕數位面面觀
網路訊息提供者是誰?零信任如何做到可信任
30 洪蘭 ∕把脈社會
睡眠與健康
32 王儷玲 ∕金融最前線
台灣應加速培育ESG
與綠色金融跨領域人才
34 邱冠明 ∕醫療新視野
看需要還是看喜好?
36 蘇宏達 ∕全球政經勢
正視台海航運
保費飆升的壓力
38 尤虹文 ∕弦外之音
流浪美國
18 李建興 ∕總編輯的話
當日本成為一種病

看更多
收起來

封面故事
108
東方之珠經濟大反彈,今年首季
GDP成長率稱霸亞洲四小龍
香港風雲再起 
∕邱莉燕

118 港科大廣州校區點火 超級珠三角發展大熱
121 卸任特首梁振英:「超級聯繫人」是香港優勢
124 從自駕車到造火箭 粵港澳大灣區拚創新
127 大陸政策做多 投資香港仍有利可圖


前瞻科技業
166
規格創新、終端競爭,伺服器迎來換機潮
黃仁勳效應激勵
組裝廠重回一級戰區 ∕羅之盈

169 從硬體到解決方案 和碩「打群架」搶市 ∕陳品融
172 速推企業級語言模型 華碩站上AI浪尖
174 組裝廠「皮衣加身」 轉型競逐AI商機
176 雙鴻為AI電腦解熱 獲半導體巨頭熱愛 ∕白育綸



時事看時勢
78 疫後拚復甦,天后、天團齊聚港都
「演唱會經濟」吸金
高雄笑納11.6億產值 ∕陳思豪
82 世運主場館挾三優勢 成演唱會主戰場 ∕陳思豪



42 HBR精選
四大積極轉變
進化成更好的永續長
48 遠見看世界
影響力投資全球崛起
2025挑戰50兆美元 ∕何晨瑋
52 遠見會客室
接掌金研院
蘇建榮要幫金融業調體質
 ∕黃健誠

58 時事看時勢
國寶級財經數據專家
葉萬安:台灣過度親美,
經濟恐重傷 ∕葉萬安

66 4000億防疫保單之亂 後遺症來了! ∕彭杏珠
74 要翻轉「行人地獄」
思惟必須改變 ∕林仕祥
180 進擊的產業
亨泰光專攻近視防控
OK鏡大賺眼球商機 ∕郭逸
184 歐都納100%回收衣
串起紡織生態循環圈 ∕李加祈



特別企畫
132

2023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臺大、臺師大、中醫大分占各類榜首
愈特色愈出色
中正、實踐、北護競爭力升級  ∕李建興

144 六大面向、48項細指標〉
大學加速創新轉型
更多元更有未來 ∕李建興
152 特色大學1〉
中正雙迴路縮小學用落差
紫荊不分系培育領袖 ∕胡華勝
154 特色大學2〉
設計力連結數位創新
實踐屢獲國際大獎肯定
156 特色大學3〉
「五星級」國際認證
北護大擦亮老店招牌
158 特色大學4〉
高雄大客製化產業人才
建構體育生態鏈 ∕馮紹恩
160 特色大學5〉
弘光科大深化護理專業
彩妝更吸引LVMH合作
162 特色大學6〉
智慧應用╳時尚創新
高餐大首登亞洲TOP5
餐旅大學


特別企畫
86
台股站穩萬七,挑戰再登萬八
升息暫停、復甦放緩
下半年投資怎麼賺? ∕廖君雅
94 掌握轉機股 「後萬七」再下一城
98 觀察獲利可持續性 成長、取息雙頭賺 ∕黃健誠
100 追求長期報酬 可布局市值型ETF


好享生活
191 闖入老城市的新靈魂,為理想「任性」創業
小店學問大 ∕胡華勝
194 山城隱藏系美食 「散散步.迷迷路」 重回舊時光 ∕胡華勝
196 書粥「顧店換宿」太迷人 報名後得等上一年
198 走進布農族高山森林基地 攀樹賞鷹學當獵人

熟齡不一young
188 理財作家十方
建立多元被動收入
挺過提早退休焦慮期 ∕50+


好享專欄
200 餐桌外的哲學
當結果論取代過程論,
什麼是好的挑戰? ∕江振誠


名人專欄
20 高希均 ∕觀念衝擊
畢業典禮的講話
——台大、清大、興大
24 王力行 ∕字裡行間
向國際大師
千載難逢的學習
26 陳澍 ∕虛實之間
為什麼黃仁勳
不會「選邊站」?
28 李德財 ∕數位面面觀
網路訊息提供者是誰?零信任如何做到可信任
30 洪蘭 ∕把脈社會
睡眠與健康
32 王儷玲 ∕金融最前線
台灣應加速培育ESG
與綠色金融跨領域人才
34 邱冠明 ∕醫療新視野
看需要還是看喜好?
36 蘇宏達 ∕全球政經勢
正視台海航運
保費飆升的壓力
38 尤虹文 ∕弦外之音
流浪美國
18 李建興 ∕總編輯的話
當日本成為一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