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遠見雜誌2023年8月號正刊【重新設計你的百歲人生】

出版日期:2023/08/01
出版:遠見雜誌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
頁數:204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超高齡社會來襲!2026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將逾20%,2050年,高齡者將達到766萬人的最高峰;屆時,每三人就有一人是長輩,是全球老化最快的國家之一。
全球長壽研究權威指出,今日出生在已開發國家的兒童,每兩位就有一位可活到100歲。當長命百歲不再稀奇,多數人可能活得比想像更久,但,你準備好了嗎?
對此,《遠見》發起「台灣迎向超高齡社會大調查」,以長照、社區、就業、科技與財務等五大面向,盤點國人的老後想像及準備度、應變力,找出其中的挑戰與機會。
當65歲成為「標配」,如何賦能每一個人重新設計人生攻略,把百年歲月活成銀光閃閃的分號人生?這是關乎全球競爭的國安議題,也是你我共同的生命課題。

章節目錄

封面故事
86
重新設計你的
百歲人生

88 再三年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
你有本錢因應危機嗎?
95 專訪國科會主委吳政忠:
科技賦能,長輩活得更久更好
100 關鍵調查〉
逾六成有千萬存款才敢退休 最想要在宅養老
108 專家觀點1〉
日本社區設計大師山崎亮:
建立社區互助,減少「孤獨死」 
112 專家觀點2〉
英國長壽研究學者史考特:
活出多階段人生,投資未來的自己
115 從長照、社區、就業、醫療到保險,
築起高齡安全網
幫自己預存老本 遠離長壽惡夢
119 照護賦能〉
好好園館青銀共居成真
讓住民成為「新家人」 ∕李加祈、林讓均


124 社區賦能〉
伯拉罕合作社串起居家照護生態圈
長者在宅安心終老 ∕林讓均
130 職涯賦能〉
人生70當網紅
王培仁拍片傳承媽媽味 ∕胡華勝
132 科技賦能〉
關渡醫院攜手華碩
組長輩照護者聯盟 ∕李加祈
136 保險賦能〉
國泰人壽四招出擊
拉起保戶高齡防護網 ∕廖君雅
142 優雅熟年1〉
長照風暴中「做自己」
張曼娟蛻變氣派大人 ∕林讓均
146 優雅熟年2〉
上銀總座蔡惠卿喜迎65歲
持敬老卡環島慶祝 ∕林讓均、胡華勝


國際大師台灣連線
34

全球大數據權威麥爾荀伯格:
想像力驅動,造出挺進AI最好的船 ∕曾子軒

遠見會客室
40 楊惠姍依憑星雲智慧,
挺過喪夫之痛、企業轉型
沒有張毅的琉璃工房
「集體創作」闢新局 ∕馮紹恩
44 讀張毅遺作《壓抑不住地想飛起來》
楊惠姍找到人生解答 ∕劉宗翰
48 文策院董座蔡嘉駿定錨
要助攻台流追上韓流 ∕馮紹恩


52 時事看時勢
囤房稅2.0火速拍板
澆不熄居住正義怒火 ∕林仕祥
55 #MeToo風暴補破網
倉促修法能阻惡狼? 
60 觀光在失控邊緣
小琉球是下個墾丁? ∕陳思豪

82 永續新主張
世界氣候基金會創辦人尼爾森:台灣推綠能,切忌打高空 ∕易淳敏
152 智慧財金
老牌創投發威
新創101募資逾20億 ∕廖君雅
155 ETF走過20年
瘋配息更要挑題材 
160 文教新語
清大附醫攜手高醫
兩強合作有何盤算? ∕馮紹恩
174 進擊的產業
泰鼎打通任督二派
十年登上PCB一哥 ∕林鳳琪
177 台灣生醫新星育世博
為何獲郭台銘投資? ∕郭逸



HBR精選
66
2023台灣最佳上市櫃女性CEO 30強
企業女力全面擴散
溫柔領導撐起一片天  ∕張彥文

74 嚴陳莉蓮斷臂突圍
率70歲裕隆逆轉勝 ∕林鳳琪
78 陳美足穩健創新
讓合庫金亮眼蛻變 ∕黃健誠


前瞻科技業

162 AMD執行長蘇姿丰
低調旋風行
AI「固樁」成功? ∕羅之盈
165 轉型大計出師不利 鴻海怎麼了? ∕陳品融
168 光禾感知弄假成真 民視AI主播誕生 ∕曾子軒
170 國運籤準不準?
學術網紅王宏恩用十年數據解密 


好享生活
191 鐵道深度遊,賞絕景、品美食、訪史蹟
職人帶路
暢玩宜蘭五漁鐵 ∕吳婉瑜
194 捕魚、借膽、尋古道 深入五漁鐵歷史
198 純樸頭城山海風味 絕對有你喜歡的一味


服務業plus
180 本土國際名廚江振誠出書 解構人生持續攀頂之道
 ∕吳婉瑜
184 美國傳奇餐廳掌舵手
吉達拉:超乎常理的款待
是缺工最佳解方 


大健康新勢力
188 急診室「到府」
奇美醫院為醫病減壓 ∕李加祈

好享專欄
200 女人寵自己
有恆心的傻瓜
愈老過愈好 ∕ 吳淡如


名人專欄
22 高希均 ∕觀念衝擊
決策者最低責任是減少
「決策錯誤」
——學習國際權威邱強「零錯誤」
的策略
24 張作錦 ∕人文與政治之間
司法人員不可「多行不義」
——回顧審判「退報運動案」的
幾位法官
26 陳澍 ∕虛實之間
戰與不戰,
說好「台灣故事」也不簡單
28 楊應超 ∕應為當為
上市公司不能不懂
資本市場及股價的意義
29 邱冠明 ∕醫療新視野
接住遠道而來的病人
30 蘇宏達 ∕全球政經勢
中華民國護照
才是世界第一名
31 尤虹文 ∕弦外之音
哈佛與歸屬感
20 李建興 ∕總編輯的話
下流的是韓國老人,
還是政策失能?

看更多
收起來

封面故事
86
重新設計你的
百歲人生

88 再三年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
你有本錢因應危機嗎?
95 專訪國科會主委吳政忠:
科技賦能,長輩活得更久更好
100 關鍵調查〉
逾六成有千萬存款才敢退休 最想要在宅養老
108 專家觀點1〉
日本社區設計大師山崎亮:
建立社區互助,減少「孤獨死」 
112 專家觀點2〉
英國長壽研究學者史考特:
活出多階段人生,投資未來的自己
115 從長照、社區、就業、醫療到保險,
築起高齡安全網
幫自己預存老本 遠離長壽惡夢
119 照護賦能〉
好好園館青銀共居成真
讓住民成為「新家人」 ∕李加祈、林讓均


124 社區賦能〉
伯拉罕合作社串起居家照護生態圈
長者在宅安心終老 ∕林讓均
130 職涯賦能〉
人生70當網紅
王培仁拍片傳承媽媽味 ∕胡華勝
132 科技賦能〉
關渡醫院攜手華碩
組長輩照護者聯盟 ∕李加祈
136 保險賦能〉
國泰人壽四招出擊
拉起保戶高齡防護網 ∕廖君雅
142 優雅熟年1〉
長照風暴中「做自己」
張曼娟蛻變氣派大人 ∕林讓均
146 優雅熟年2〉
上銀總座蔡惠卿喜迎65歲
持敬老卡環島慶祝 ∕林讓均、胡華勝


國際大師台灣連線
34

全球大數據權威麥爾荀伯格:
想像力驅動,造出挺進AI最好的船 ∕曾子軒

遠見會客室
40 楊惠姍依憑星雲智慧,
挺過喪夫之痛、企業轉型
沒有張毅的琉璃工房
「集體創作」闢新局 ∕馮紹恩
44 讀張毅遺作《壓抑不住地想飛起來》
楊惠姍找到人生解答 ∕劉宗翰
48 文策院董座蔡嘉駿定錨
要助攻台流追上韓流 ∕馮紹恩


52 時事看時勢
囤房稅2.0火速拍板
澆不熄居住正義怒火 ∕林仕祥
55 #MeToo風暴補破網
倉促修法能阻惡狼? 
60 觀光在失控邊緣
小琉球是下個墾丁? ∕陳思豪

82 永續新主張
世界氣候基金會創辦人尼爾森:台灣推綠能,切忌打高空 ∕易淳敏
152 智慧財金
老牌創投發威
新創101募資逾20億 ∕廖君雅
155 ETF走過20年
瘋配息更要挑題材 
160 文教新語
清大附醫攜手高醫
兩強合作有何盤算? ∕馮紹恩
174 進擊的產業
泰鼎打通任督二派
十年登上PCB一哥 ∕林鳳琪
177 台灣生醫新星育世博
為何獲郭台銘投資? ∕郭逸



HBR精選
66
2023台灣最佳上市櫃女性CEO 30強
企業女力全面擴散
溫柔領導撐起一片天  ∕張彥文

74 嚴陳莉蓮斷臂突圍
率70歲裕隆逆轉勝 ∕林鳳琪
78 陳美足穩健創新
讓合庫金亮眼蛻變 ∕黃健誠


前瞻科技業

162 AMD執行長蘇姿丰
低調旋風行
AI「固樁」成功? ∕羅之盈
165 轉型大計出師不利 鴻海怎麼了? ∕陳品融
168 光禾感知弄假成真 民視AI主播誕生 ∕曾子軒
170 國運籤準不準?
學術網紅王宏恩用十年數據解密 


好享生活
191 鐵道深度遊,賞絕景、品美食、訪史蹟
職人帶路
暢玩宜蘭五漁鐵 ∕吳婉瑜
194 捕魚、借膽、尋古道 深入五漁鐵歷史
198 純樸頭城山海風味 絕對有你喜歡的一味


服務業plus
180 本土國際名廚江振誠出書 解構人生持續攀頂之道
 ∕吳婉瑜
184 美國傳奇餐廳掌舵手
吉達拉:超乎常理的款待
是缺工最佳解方 


大健康新勢力
188 急診室「到府」
奇美醫院為醫病減壓 ∕李加祈

好享專欄
200 女人寵自己
有恆心的傻瓜
愈老過愈好 ∕ 吳淡如


名人專欄
22 高希均 ∕觀念衝擊
決策者最低責任是減少
「決策錯誤」
——學習國際權威邱強「零錯誤」
的策略
24 張作錦 ∕人文與政治之間
司法人員不可「多行不義」
——回顧審判「退報運動案」的
幾位法官
26 陳澍 ∕虛實之間
戰與不戰,
說好「台灣故事」也不簡單
28 楊應超 ∕應為當為
上市公司不能不懂
資本市場及股價的意義
29 邱冠明 ∕醫療新視野
接住遠道而來的病人
30 蘇宏達 ∕全球政經勢
中華民國護照
才是世界第一名
31 尤虹文 ∕弦外之音
哈佛與歸屬感
20 李建興 ∕總編輯的話
下流的是韓國老人,
還是政策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