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你的聽力受損了嗎?

出版日期:2017/10/31
出版:新自然主義 /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余仁方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210
ID:112482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講手機後,耳朵會刺痛發燙嗎?
在KTV唱完歌、參加偶像演唱會後,耳朵會嗡嗡響,或耳道悶塞、聽不清楚嗎?

這些都是聽力受損的徵兆!
由於聽力受損是漸進的,一般人多不自覺,等到發現與人交談聽不清楚時,就來不及了!!

~~聽覺科學專家余仁方博士提供讀者「檢測」與「搶救」聽力簡單實用方法。


 消失的聽力是沒有辦法回來的!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現代人暴露於85分貝以上噪音環境的機會越來越多。小至手機、ipod,到電視、音響、車聲、叫賣聲、吸塵器、鞭炮、選舉、廟會活動,以及聽演唱會、唱KTV、長時間講手機、戴耳機聽音樂等等娛樂噪音,幾乎沒有人可以豁免噪音的危害。
 根據專家估計,台灣約有兩百萬人口聽力受損,且聽損人口不僅逐年攀升,年齡更有下滑的趨勢,許多年輕人未老先衰、年紀輕輕就出現「重聽」症狀。台北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便發現,平均每七位聽損求診病人,就有一位是年輕人!且16到20歲的青少年更占了五分之一。
 就算是不會震破耳膜的高分貝音量,只要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中,也會逐步傷害內耳的聽神經而耗損聽力,而且聽力一但受損,就再也無法回復!
可怕的是,由於聽力受損是漸進的,一般人多不自覺,等到交談時發現某些音聽不清楚去求診,往往都「來不及了」,尤其是年輕人長期暴露在娛樂噪音環境下,中年後聽力退化的速度會很明顯,絕對不可輕忽!

 請和傷害聽力的元凶,保持距離!
本書作者余仁方博士,是台灣第一位專研聽覺科學、預防聽損的權威專家。他在本書中指出,台灣人最主要的聽力殺手有二, 一是「不良生活習慣」,二是「長期暴露噪音環境」。
 作者特別揪出傷害聽力的「5大不良習慣」、「8大居家噪音」、「10大高風險族群」和「7大高噪音場所」等30大聽力殺手;你知道嗎?在吵雜環境中講手機和聽音樂,最高音量可達120分貝,相當一架噴射機起降的聲音,只要連續10分鐘,就能引起暫時性聽力喪失!另外,長時間講手機、戴耳機聽音樂、整晚播放音樂或教學帶入睡、電視音響越開越大聲……等,都是造成我們聽力受損的壞習慣。此外,像是音樂才藝班學童、家庭主婦、學生和老師、歌手/演員/演奏家、木工/車床工/營建工、軍警、消防/救護車醫護/清潔車隨行人員、廚師、農民……等職業的工作或學習環境,皆具有損害聽力的高風險因子,請務必做好防護,才能確保聽力健康。
 生活中保護聽力,有必學絕招!
 作者余仁方博士特別分享「5個護聽好習慣」和「3個環境防噪小撇步」等8大聽力保健妙招。包括:(1)使用耳機時,音量固定在最大音量一半以下,且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2)避免雙耳暴露於不必要噪音下,減輕耳朵工作量:(3)手指塞入耳道才能有效阻隔聲音,塞衛生紙或用手摀完全無效;(4)善用耳塞/耳罩阻隔噪音;(5)定期聽力篩檢,確保聽力健康。
另外,余博士特別分享打造無噪環境不求人的撇步,比方利用不起眼的泡棉、海綿,DIY簡易隔音窗;將橡皮墊、隔音條舖在洗衣機下和貼在抽油煙機上;選擇吸音窗簾、靜音拖鞋……等,為自己和家人築一個寧靜、舒適的居家環境。

章節目錄

推薦序  聆聽美意新世界,從當個快樂順風耳開始/陳秋蓉
     一本教你聽力預防保健的實用手冊/李學禹
     每7位聽損求診人口,就有1位是青少年/劉博仁
共同推薦 讓聽力保健成為新「聲」活習慣/謝燕儒、詹長權、
     郭宏亮、董貞吟、葉文英
作者序  視力保健很重要,聽力保健更重要/余仁方


Part1 小心!噪音正在謀殺你的聽力

CH1 你的聽力正在喊救命
●聽力損傷,沒有回頭路
 美國青少年每五人就有一人聽力受損
 台灣青年聽損比例高,重聽不是老人專利
 要保護聽力,先認識自己耳朵
●噪音不僅是聽力殺手,也是健康大敵
 小心!噪音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噪音危害1:讓人睡不著、睡不好
噪音危害2:消化速度變慢、唾液分泌減少
噪音危害3: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與腦血管疾病發生率
噪音危害4:導致情緒低落、焦躁等心理問題
 孩子學習狀況不佳?和聽力大有關係
●只有太大或不喜歡的聲音,才叫噪音嗎?
 聲音3要素:音量、音頻、音色
 造成聽力損傷的聲音就是噪音
 不損聽力卻有害身心,也算噪音
 噪音時間越長,傷害也越大
【余博士識聽教室】
是誰在「聽」話?/為什麼高音量、高頻率的聲音最傷聽力?/聽力損失可分哪幾種類型?


Part2 我的聽力受損了嗎?
3分鐘自我檢測,立見分曉!

CH2 你是隱藏版的聽損一族嗎?
●自我簡易檢測,了解你的聽力健康指數!
●聽力損傷自我檢測Top10
●預防聽損,三撇步揪出環境噪音
 撇步1:音量比較法:不用工具也能簡單評估環境噪音
 撇步2:工具檢測法:量測環境噪音好Easy
 撇步3:專業量測法:專家出馬,噪音無所遁形


Part3 揪出生活中的30大聽力殺手

CH3 你不能不知道的聽損風險
● Let's Check!謀殺聽力的5大不良習慣
 習慣殺手1: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
 習慣殺手2:在吵雜環境中戴耳機、聽音樂
 習慣殺手3:整晚播放音樂、教學帶入睡
 習慣殺手4:手機「煲」電話,一講數小時
 習慣殺手5:講究臨場感,電視、音響越開越大聲
●Let's Check!謀殺聽力的10大居家噪音
 居家殺手1:娛樂噪音,音量、重低音都傷人:電視/音響/卡啦OK/鋼琴
 居家殺手2:家電噪音, 難纏的聽力殺手:抽油煙機/吸塵器/冰箱
 居家殺手3:樓板噪音,也是惱人魔音:走路聲/跑跳聲/桌椅拖拉聲
 居家殺手4:水塔馬達共振噪音,影響居住品質:中央空調
 居家殺手5:工程噪音,長期的身心折磨:挖馬路/拆牆壁/倒車聲
 居家殺手6:交通噪音,被輕忽的聽力大敵:汽機車/大眾運輸工具/捷運共構宅
 居家殺手7:商店、市場營業噪音,音量不高也很擾人:電動門叮咚聲/叫賣聲
 居家殺手8:廟會、選舉活動噪音,轟然巨響殺傷力強:嗩吶/鞭炮/大聲公
●Let's Check!謀殺聽力的10大高風險族群
 族群殺手1:上音樂才藝課的孩童
 族群殺手2:家庭主婦
 族群殺手3:學生和老師
 族群殺手4:常戴單耳對講機的客服、維安與賣場服務人員
 族群殺手5:歌手、舞台劇演員、小提琴演奏家等藝術工作者
 族群殺手6:木工、車床工、營建工等工人
 族群殺手7:軍警人員
 族群殺手8:消防人員、救護車醫護人員、清潔車隨行人員
 族群殺手9:廚師
 族群殺手10:農民
●Let's Check!謀殺聽力的7大公共場所
 場所殺手1:廟會、遶境、煙火秀等慶典現場
 場所殺手2:籃球、棒球等體育比賽球場
 場所殺手3:馬路
 場所殺手4:KTV
 場所殺手5:演唱會
 場所殺手6:遊樂場
 場所殺手7:設有自動烘手機的洗手間

【聽損案例】
集訓狂拉琴,音樂老師聽力損傷/3大職業病,聽力受損居榜首!/市府女員工支援煙火秀,聽損住院!/常常泡KTV,當心耳中風!/夜店狂歡後,她從此耳鳴聽不清/忽然聽不到!小心演唱會傷耳
【余博士識聽教室】
一般環境的聲音有多少分貝?/低頻噪音的特性/謀殺聽力的不良生活習慣還有……/老人家對低頻噪音特別敏感/淺談聲創傷


Part4 避免微重聽,搶救聽力刻不容緩!

CH4 聽力保健,就這麼簡單!
●保護聽力,一生受用的5個好習慣
 護聽好習慣1:使用耳機應限量限時
 護聽好習慣2:減輕雙耳工作量
 護聽好習慣3:避開危險噪音環境
 護聽好習慣4:善用聽力保護用具
 護聽好習慣5:聽力也要健康檢查
●打造寧靜,3大環境防噪撇步
 撇步1:環境噪音大調查,Step by Step讓噪音源無所遁形
建築結構防噪調查/室內設備防噪調查/周圍環境防噪調查/環境噪音糾察隊:1分鐘快速Check環境抗噪指數
 撇步2. :善用小道具,DIY打造無躁環境
簡易隔音窗DIY/降低冰箱低頻音DIY/5個好買、易用的降噪小道具
 撇步3|專家出馬,一勞永逸打造空間寧靜

【聽力保健Q&A】耳塞式耳機比較危險嗎?
【余博士識聽教室】
步驟123,耳塞、耳罩正確戴/耳塞麻不麻吉?測測看就知道!/聽力檢查,到底檢查什麼?

CH5 專家出馬,幫助你拯救聽力!
●感音神經性聽損的聽力回復對策
 對策1:善用助聽器
 對策2:人工耳蝸(電子耳)植入手術
●傳導性聽障的聽力回復對策
 類型1:耳道問題→耳道重建手術
 類型2:耳膜破裂→耳膜重建(修補)手術

【聽力保健Q&A】
助聽器可以帶單耳就好嗎?/我適合做人工耳蝸(電子耳)植入手術嗎?
【余博士識聽教室】
了解助聽器的選配流程/聽力損失後的工作調整/耳道乾爽很重要──善用耳用吹風機吹乾耳道

看更多
收起來

推薦序  聆聽美意新世界,從當個快樂順風耳開始/陳秋蓉
     一本教你聽力預防保健的實用手冊/李學禹
     每7位聽損求診人口,就有1位是青少年/劉博仁
共同推薦 讓聽力保健成為新「聲」活習慣/謝燕儒、詹長權、
     郭宏亮、董貞吟、葉文英
作者序  視力保健很重要,聽力保健更重要/余仁方


Part1 小心!噪音正在謀殺你的聽力

CH1 你的聽力正在喊救命
●聽力損傷,沒有回頭路
 美國青少年每五人就有一人聽力受損
 台灣青年聽損比例高,重聽不是老人專利
 要保護聽力,先認識自己耳朵
●噪音不僅是聽力殺手,也是健康大敵
 小心!噪音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噪音危害1:讓人睡不著、睡不好
噪音危害2:消化速度變慢、唾液分泌減少
噪音危害3: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與腦血管疾病發生率
噪音危害4:導致情緒低落、焦躁等心理問題
 孩子學習狀況不佳?和聽力大有關係
●只有太大或不喜歡的聲音,才叫噪音嗎?
 聲音3要素:音量、音頻、音色
 造成聽力損傷的聲音就是噪音
 不損聽力卻有害身心,也算噪音
 噪音時間越長,傷害也越大
【余博士識聽教室】
是誰在「聽」話?/為什麼高音量、高頻率的聲音最傷聽力?/聽力損失可分哪幾種類型?


Part2 我的聽力受損了嗎?
3分鐘自我檢測,立見分曉!

CH2 你是隱藏版的聽損一族嗎?
●自我簡易檢測,了解你的聽力健康指數!
●聽力損傷自我檢測Top10
●預防聽損,三撇步揪出環境噪音
 撇步1:音量比較法:不用工具也能簡單評估環境噪音
 撇步2:工具檢測法:量測環境噪音好Easy
 撇步3:專業量測法:專家出馬,噪音無所遁形


Part3 揪出生活中的30大聽力殺手

CH3 你不能不知道的聽損風險
● Let's Check!謀殺聽力的5大不良習慣
 習慣殺手1: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
 習慣殺手2:在吵雜環境中戴耳機、聽音樂
 習慣殺手3:整晚播放音樂、教學帶入睡
 習慣殺手4:手機「煲」電話,一講數小時
 習慣殺手5:講究臨場感,電視、音響越開越大聲
●Let's Check!謀殺聽力的10大居家噪音
 居家殺手1:娛樂噪音,音量、重低音都傷人:電視/音響/卡啦OK/鋼琴
 居家殺手2:家電噪音, 難纏的聽力殺手:抽油煙機/吸塵器/冰箱
 居家殺手3:樓板噪音,也是惱人魔音:走路聲/跑跳聲/桌椅拖拉聲
 居家殺手4:水塔馬達共振噪音,影響居住品質:中央空調
 居家殺手5:工程噪音,長期的身心折磨:挖馬路/拆牆壁/倒車聲
 居家殺手6:交通噪音,被輕忽的聽力大敵:汽機車/大眾運輸工具/捷運共構宅
 居家殺手7:商店、市場營業噪音,音量不高也很擾人:電動門叮咚聲/叫賣聲
 居家殺手8:廟會、選舉活動噪音,轟然巨響殺傷力強:嗩吶/鞭炮/大聲公
●Let's Check!謀殺聽力的10大高風險族群
 族群殺手1:上音樂才藝課的孩童
 族群殺手2:家庭主婦
 族群殺手3:學生和老師
 族群殺手4:常戴單耳對講機的客服、維安與賣場服務人員
 族群殺手5:歌手、舞台劇演員、小提琴演奏家等藝術工作者
 族群殺手6:木工、車床工、營建工等工人
 族群殺手7:軍警人員
 族群殺手8:消防人員、救護車醫護人員、清潔車隨行人員
 族群殺手9:廚師
 族群殺手10:農民
●Let's Check!謀殺聽力的7大公共場所
 場所殺手1:廟會、遶境、煙火秀等慶典現場
 場所殺手2:籃球、棒球等體育比賽球場
 場所殺手3:馬路
 場所殺手4:KTV
 場所殺手5:演唱會
 場所殺手6:遊樂場
 場所殺手7:設有自動烘手機的洗手間

【聽損案例】
集訓狂拉琴,音樂老師聽力損傷/3大職業病,聽力受損居榜首!/市府女員工支援煙火秀,聽損住院!/常常泡KTV,當心耳中風!/夜店狂歡後,她從此耳鳴聽不清/忽然聽不到!小心演唱會傷耳
【余博士識聽教室】
一般環境的聲音有多少分貝?/低頻噪音的特性/謀殺聽力的不良生活習慣還有……/老人家對低頻噪音特別敏感/淺談聲創傷


Part4 避免微重聽,搶救聽力刻不容緩!

CH4 聽力保健,就這麼簡單!
●保護聽力,一生受用的5個好習慣
 護聽好習慣1:使用耳機應限量限時
 護聽好習慣2:減輕雙耳工作量
 護聽好習慣3:避開危險噪音環境
 護聽好習慣4:善用聽力保護用具
 護聽好習慣5:聽力也要健康檢查
●打造寧靜,3大環境防噪撇步
 撇步1:環境噪音大調查,Step by Step讓噪音源無所遁形
建築結構防噪調查/室內設備防噪調查/周圍環境防噪調查/環境噪音糾察隊:1分鐘快速Check環境抗噪指數
 撇步2. :善用小道具,DIY打造無躁環境
簡易隔音窗DIY/降低冰箱低頻音DIY/5個好買、易用的降噪小道具
 撇步3|專家出馬,一勞永逸打造空間寧靜

【聽力保健Q&A】耳塞式耳機比較危險嗎?
【余博士識聽教室】
步驟123,耳塞、耳罩正確戴/耳塞麻不麻吉?測測看就知道!/聽力檢查,到底檢查什麼?

CH5 專家出馬,幫助你拯救聽力!
●感音神經性聽損的聽力回復對策
 對策1:善用助聽器
 對策2:人工耳蝸(電子耳)植入手術
●傳導性聽障的聽力回復對策
 類型1:耳道問題→耳道重建手術
 類型2:耳膜破裂→耳膜重建(修補)手術

【聽力保健Q&A】
助聽器可以帶單耳就好嗎?/我適合做人工耳蝸(電子耳)植入手術嗎?
【余博士識聽教室】
了解助聽器的選配流程/聽力損失後的工作調整/耳道乾爽很重要──善用耳用吹風機吹乾耳道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