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人生之最後

5分,共1人評分。
出版日期:2013/11/19
出版:蓮花基金會
作者:蓮花基金會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76
ID:26837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人人追求「五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與善終。五福臨門應是善生與善終的最高境界。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維持健康或治好疾病是善生的重要一環,安詳往生則是善終的必要條件。自古善終就是人生最後的要求,也是重要的權益。不幸在「老病死」的過程中,常常無可避免的會經歷到很多痛苦的折磨。
  蓮花基金會成立於一九九四年,以培訓安寧志工與推廣佛教臨終關懷為主,尤以推動本土化臨終關懷則最被認同。近年來,國人對淨化往生儀式也多表贊同,這和基金會的長期宣導著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一切都是佛的安排,很感恩佛法給予的力量和啟發。
  我在台大醫院任副院長時, 於一九九五年成立台大緩和醫療病房,加入國內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陣容。當下,安寧病房不僅是生死議題的重要場域,甚至也因為它的獨特,而吸引懷抱理想的醫療人員主動來探索、啟發。安寧療護是個醫療觀念,它以追求人性化的醫療對待,特別是必須承受病痛折磨的癌症及重症末期病人,在疾病已無可治癒的階段,給予舒緩減痛的治療、不再做治癒性的折磨、以陪伴的態度和病人共享最後的時光;這裡面牽涉到的倫理問題,本質上有它的複雜性,諸如病情告知、急救與否、往生前的準備等等,所以在安寧療護的最內裡,是以愛為依歸,但過程中得克服觀念衝突、價值觀及面對問題的處置差異等現實障礙。
  長期推廣臨終關懷,要感謝癌末病人與家屬,如果不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種種,足以教育我們,又豈能提升議題的廣度與深度?在此途中,蓮花基金會不放棄提供可能性給需要者,善終服務是基金會的核心價值,不論是佛法與臨終關懷的推廣、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培訓,我們都希望透過議題運作來展現基金會與台灣生死教育共學的誠意。
  弘一大師〈人生之最後〉一文中:「當病重時,應將一切家事及自身體悉皆放下。專意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壽已盡,決定往生。」佛教徒,尤其淨土宗的信徒,都冀求臨終沒有痛苦牽掛,蒙佛接引,安詳往生極樂淨土。但是現代人很多在醫院中過逝,而醫師又多習慣性的「搶救到底」,必以急救插管、人工呼吸氣(CPR)及加護病房的設施伺候,讓原已痛苦的死亡過程更加的痛苦。
  經過醫界多年的努力,我國已於二○○○年立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國民在臨終時有選擇拒絕心肺復甦術(DNR),以安詳往生的權利。並且引進安寧緩和醫療的理念與實務,盡力協助臨終病人沒有痛苦。我們可以用預立遺囑的方式儘早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DNR意願書),寄給「衛生福利部」或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作健保IC 卡的註記。則一旦身罹不治之症,在醫師判斷插管急救已是無效醫療時,可以不再插管,努力解除痛苦,協助病人安詳往生。甚至對佛教徒,有些醫院還可提供往生室,讓親友助念,以待佛菩薩的接引,往生西方淨土。
  一位八十二歲邱老先生親自簽署「DNR 意願書」,萬萬沒想到卻在臨終時,被送到急診室,因為醫師的不仁不智及家屬的不捨,而飽受插管維生、洗腎等的「痛苦折磨」,兩週後,才含恨而終,讓家屬長期抱憾。類似的場景,不斷在我國的醫院急診室與加護病房重演!
  家屬的不捨,往往造成違反長輩親人先前簽署「DNR 意願書」的意願,答應醫師或要求醫師再施予急救。如果當時醫師能夠以同理心與家屬分析病況,解釋病情的嚴重度,若心肺復甦術已無法挽回生命,只有延長病人的痛苦,即應勸服家屬,共同尊重病人的意願,不再插管治療,協助病人安詳往生。
  根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規定,如果病人已是「末期病人」,匆忙急救時縱使插上氣管內管,但未能恢復呼吸,家屬還是可以根據病人自己簽署的DNR 意願書,或健保IC 卡上註記的DNR 意願,要求醫師拔除插管,停止呼吸器,協助病人安詳往生。醫師也可在確定病人是末期病人,有DNR意願書的簽署並獲得家屬的認同後,合乎醫學倫理也合法的停止呼吸器,拔除氣管插管。如果病人沒有簽署DNR 意願書,可由一位親屬代表簽署「不施行維生醫療同意書」,撤除無效的呼吸器等維生措施。如果沒有家屬,醫師應照會安寧團隊,根據病人最大利益,做成共同決策,執行撤除維生醫療,協助病人安詳往生。
  「親情難割難捨」,往往是家屬最後硬是要求醫師插管急救的原因。人生終將一死,如果疾病已到末期,家屬不必不捨,大孝與大愛,應是親切的陪伴病人,協助他勇敢的接受,協助他坦然面對,無悔無憾沒有痛苦的劃下人生句點。醫師也應該不必覺得不作CPR 搶救就讓末期絕症病人死亡是醫療的失敗,而強行作與天爭命的奮戰,讓病人與家屬承受更多的痛苦;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最大的失敗。願大家做好「人生之最後」的準備,讓阿彌陀佛的慈悲更加深入人心,願極樂世界的光明普照人間。

章節目錄

請問醫師:如果病人是你自己或你的親人,你會選擇插管麼?/陳榮基醫師 08
有時能治癒疾病,永遠可給予安慰─安寧療護、緩和療護和「僅予紓緩治療」醫囑/漢克‧ 鄧恩 Hank Dunn 13
醫祭/汪琪教授 20
我們一定要不計代價,為臨終病人奮戰到底嗎?/陳榮基醫師 25
DNR,必須是急重症醫療的一部分/陳彥元醫師 27
DNR不是非死不可/黃勝堅醫師 30
Hello,死亡!─生命奧妙:起承轉合/海波教授 32
小小羊兒要回家/宗惇法師 36
導讀-弘一大師「人生之最後」開示摘述/慧觀法師 39
人生之最後(印刷字體謄寫)/弘一大師 43
人生之最後(手稿)/弘一大師 47
弘一大師年譜/慧觀法師整理 59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正本、副本) 69

看更多
收起來

請問醫師:如果病人是你自己或你的親人,你會選擇插管麼?/陳榮基醫師 08
有時能治癒疾病,永遠可給予安慰─安寧療護、緩和療護和「僅予紓緩治療」醫囑/漢克‧ 鄧恩 Hank Dunn 13
醫祭/汪琪教授 20
我們一定要不計代價,為臨終病人奮戰到底嗎?/陳榮基醫師 25
DNR,必須是急重症醫療的一部分/陳彥元醫師 27
DNR不是非死不可/黃勝堅醫師 30
Hello,死亡!─生命奧妙:起承轉合/海波教授 32
小小羊兒要回家/宗惇法師 36
導讀-弘一大師「人生之最後」開示摘述/慧觀法師 39
人生之最後(印刷字體謄寫)/弘一大師 43
人生之最後(手稿)/弘一大師 47
弘一大師年譜/慧觀法師整理 59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正本、副本) 69

留言Facebook

juliachao 2014-06-09 09:31
深有感觸 學習到很多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