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醫道習慣:心、身、情、食、寢,習慣成自然

出版日期:2023/09/15
出版:時報出版
作者:蔡璧名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EPUB(適合手機)
頁數:496
ID:387001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免費試閱

內容簡介

心、身、情、食、寢,
習慣成自然
習慣可以自主選擇,可以自由製造。
浮生急景,心身康健,方可安步當車,逆境如順境!
紅塵情濃,先愛自己,才能愛而不傷,相忘於江湖!
心、身、情、食、寢,是良好生活的根本!沒有健康的體魄,其他全無意義;沒有舒暢的心情,再好的身體也會慢慢耗損。《醫道習慣》為你開啟養成良好習慣之旅!
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可能面臨有形無形的衝突、孤獨、無意義。透過醫、道經典能啟發我們在出現衝突時看見希望與和諧,在感傷孤單中發現自由與美感,在感知無意義的途中找到或被喚起生命更核心的意義與價值。
這是「醫道習慣家」的養成之旅,歡迎來到「醫道習慣家」主題列車中,這是一節我們將共乘的「詮釋經典/歸返生活/養成習慣」的車廂。習慣是可以自主選擇的,是可以自由製造的。良好習慣,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修習本課程,首先,使你得以在東西方習慣學的基礎上,了解自我舊習,嫻熟習慣迴路;其次,協助你瞭解自身、明確目標,進而透過傳統道家與醫家所提供的「身能輕靈」與「心能安和」的階梯,用最為輕鬆並見效的方法,踏上洗心革面、脫胎換骨的捷徑。
「望氣色練習」和「切脈練習」,讓你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自我的身體狀態;「陰陽五行說本草」,讓你懂得選擇餐食的傳統搭配,如何更有益於當下的身體;藉由太極拳、虛實步、穴道導引與「坐」出「緣督以為經」身體質感的實際鍛鍊,練習「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一己,讓保養身心成為你自覺的日常修行。透過「提示─慣性行為─獎酬」三段迴路,養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的習慣,鍊就「鬆柔筋絡,凝定心神」的習慣,嫻熟「重視美好靈魂」的愛的習慣。
臺大中文系副教授、作者蔡璧名,以她獨特的家學背景,融合傳統中醫、太極拳法、老莊學說,將良好習慣養成的身法與心法逐個解說、示範,讓自我期許心、身、情、食、寢的夢想得以實現。
傳統醫學與道家經典是屬於正向醫學、正向心理學,「病人」可以變爲「平人」,「平人」可以變爲「真人」;而這些都有賴於良好習慣的養成。在習慣的解構與重構中,與你所在的「天地」融爲一體,活出醫道習慣的儀式風景,讓有限的個人生命從潤澤一己到磅礡萬物。
│誠摯推薦│
于美人(知名主持人)
林麗珍(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
邱亞歷(知名化妝師)
唐綺陽(占星專家)
陳文茜(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
陳麗珍(美國國家太空總署太空物理研究員)
Lulu黃路梓茵(金鐘主持人)
章廣辰(知名演員)
楊小黎(知名演員)
蔡百謹(知名髮型師)
鄧惠文(榮格心理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盧廣仲(音樂鬼才)
蘭萱(蘭萱時間 節目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章節目錄

推薦序 透過醫道習慣回到身心靈的家/陳麗珍

序 扎根, 身體如新.心靈永續

第一章 醫道習慣總論──習慣的解構與重構.習慣一個更理想的自己
你我就是習慣,習慣就是你我
提示、慣性行為、獎酬三段迴路構成習慣
良好的身體習慣是人生的基石
落實好好吃飯的習慣
好好睡覺:養成的未睡身、先睡心的習慣
鍛鍊心的習慣:「乘御己心,凝定心神」
重構愛的習慣:重視美好的靈魂

第二章 凝神與解愛──在愛裏學會真愛
愛之所以,愛之所在
用了解來取代取悅
面對衝突與相失──「照之於天」
濃淡相宜才能「不以好惡內傷其身」
情感典範:當一個理想的配合者
在愛裡學會忘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相遇,是為了彼此變成更好的人
「神凝」跟氣聚,擴充真陽之氣
凝神跟呼吸的關係:神息相依
日常生活中的「神凝」功夫

第三章 樹立身體姿態──緣督以為經
養成「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的習慣
「無為之為」與「不刻意之刻意」
重返先天的無為與自然──「緣督以為經」的操作原則
太極拳與「緣督以為經」的身體技能

第四章 周身俱要輕靈──落實於生活的技、道、心
《莊子》書裡的身心技術
詩歌裡「形如槁木」身體感的書寫
醫家傳統中的「身重」與「身輕」

第五章 望氣色練習──增強閱讀自我身體的能力
傳統醫學中診脈、望氣色的基本知識
望氣色舉隅
溫水煮青蛙──壞習慣累積出的「死相」

第六章 切脈練習──從身體感脈搏自己的心身習慣
切脈練習,從身體感脈搏自己的心身習慣
觸摸脈象,見識與四季合拍的身體
遲數平和:手感的時間(速度)書寫

第七章 陰陽五行說本草──把中醫知識帶進廚房及日常飲食
本草的整體觀
本草的三個空間:生長環境、炮製過程及進入人體後
本草學的陰陽觀
本草學的五行觀
五味之用的生活實踐
本草應用的特色:因形相類,因性相從

第八章 活出醫道習慣的儀式風景

附錄 彩蛋章

看更多
收起來

推薦序 透過醫道習慣回到身心靈的家/陳麗珍

序 扎根, 身體如新.心靈永續

第一章 醫道習慣總論──習慣的解構與重構.習慣一個更理想的自己
你我就是習慣,習慣就是你我
提示、慣性行為、獎酬三段迴路構成習慣
良好的身體習慣是人生的基石
落實好好吃飯的習慣
好好睡覺:養成的未睡身、先睡心的習慣
鍛鍊心的習慣:「乘御己心,凝定心神」
重構愛的習慣:重視美好的靈魂

第二章 凝神與解愛──在愛裏學會真愛
愛之所以,愛之所在
用了解來取代取悅
面對衝突與相失──「照之於天」
濃淡相宜才能「不以好惡內傷其身」
情感典範:當一個理想的配合者
在愛裡學會忘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相遇,是為了彼此變成更好的人
「神凝」跟氣聚,擴充真陽之氣
凝神跟呼吸的關係:神息相依
日常生活中的「神凝」功夫

第三章 樹立身體姿態──緣督以為經
養成「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的習慣
「無為之為」與「不刻意之刻意」
重返先天的無為與自然──「緣督以為經」的操作原則
太極拳與「緣督以為經」的身體技能

第四章 周身俱要輕靈──落實於生活的技、道、心
《莊子》書裡的身心技術
詩歌裡「形如槁木」身體感的書寫
醫家傳統中的「身重」與「身輕」

第五章 望氣色練習──增強閱讀自我身體的能力
傳統醫學中診脈、望氣色的基本知識
望氣色舉隅
溫水煮青蛙──壞習慣累積出的「死相」

第六章 切脈練習──從身體感脈搏自己的心身習慣
切脈練習,從身體感脈搏自己的心身習慣
觸摸脈象,見識與四季合拍的身體
遲數平和:手感的時間(速度)書寫

第七章 陰陽五行說本草──把中醫知識帶進廚房及日常飲食
本草的整體觀
本草的三個空間:生長環境、炮製過程及進入人體後
本草學的陰陽觀
本草學的五行觀
五味之用的生活實踐
本草應用的特色:因形相類,因性相從

第八章 活出醫道習慣的儀式風景

附錄 彩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