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成功是一種習慣

1分,共2人評分。
出版日期:2013/04/01
出版:悅讀名品 / 大智文化
作者:彭鳴凱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288
ID:42287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想成功,先把成功當成一種人生的慣性

  一個失敗者不一定能轉變成一個成功者,但一個成功者,一定曾經是一個失敗者。

  所以,一個想要成功的人,必定把前輩的成功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習慣,把前輩的失敗教訓轉化為自己的借鏡。

  就如羅丹所言:「真正的藝術大師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

  哈佛大學校長艾略德,以「成功的習慣」為題,作過一次演講,他說:「很多小學生在學校功課不好,成績失敗,是由於沒有給他們足夠數量可能成功的功課,以至於他們沒有機會去養成『成功的習慣』。」他鼓勵老師們在教低年級時,為學生安排一些容易成功的事。艾略德博士說:「小小的成功,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感覺,引起成功的興趣,這在他們日後的工作中,會有無價的幫助。」我們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或感受,那就是從小培養一種習慣比將來改變一種習慣更容易得多。小時候聽過的故事「狼來了、孔融讓梨……」過了好多年,還深深地記在心裡,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良好習慣。這就像刻在小樹上的字,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變越大。

  哲人說:「種下行動便會收穫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穫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穫命運。」習慣的力量往往是強大而無形的,一個好的習慣一旦定型,它所產生的影響是很難想像的。好習慣的報酬是成功,成功的人生和成功的事業就是好習慣延續的必然結果;而失敗的人生和失敗的事業,則是壞習慣導致的惡果。

  巴爾扎克說得好:「要斷送一個人,只消叫他染上一種嗜好。」仔細琢磨,這話實在深刻。只要你是一個神智清醒的人,就應該經常問問自己:「我的習慣使我得到了什麼?既然這種壞習慣對我不利,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如果你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和決心時,就馬上行動起來,既不要找藉口,也不要等待別人來動員督促你,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固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這個門只能由我們自己去打開。

  一個失敗者不一定能轉變成一個成功者,但一個成功者,一定曾經是一個失敗者。所以,一個想要成功的人,必定把前輩的成功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習慣,把前輩的失敗教訓轉化為自己的借鏡。就如羅丹所言:「真正的藝術大師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

  約翰.保羅.蓋蒂說:「如果一個人能夠想出一種更好、更快、更經濟的做事方法或者生產方法,他的未來和財富就盡在掌握。」如果一個人想要三十歲之前快速的獲取財富,而沒有時間等待財富慢慢積累的話,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將事業做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很多不成功是不能累加為一個成功的,那只能讓人浪費寶貴的時間。

  創立「心理創富學」的希爾博士揭示出五個自我激勵的賺錢「黃金」步驟:

  一、你要在心裡確定你所希望擁有的財富數位。如果籠統地說「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錢」是沒有用的,你必須確定你渴望得到的財富的具體數額。

  二、實實在在地想好,你願意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和多大的代價去換取你所需要的錢,世界上是沒有不勞而獲的。

  三、規定一個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這個日期之前把你希望得到的錢賺到手,沒有時間表,你的船永遠不會「泊岸」。

  四、擬定一個實現理想的可行性計畫,並馬上進行,你要習慣「行動」,不能夠只沉溺於「空想」。

  將以上四點清楚地寫下,不可以單靠記憶,一定要白紙黑字。不妨每天兩次地大聲朗誦寫下的計畫的內容。

  以上種種都再再說明了:想成功,先把成功當成一種人生的慣性,培養出可望成功的夢想。寧可因夢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夢想。如此,想不成功,都難。

留言Facebook

EdenWu 2024-06-04 23:59
雞湯文。章節沒有連貫,但因沒有目錄,也無法跳章節閱讀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