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遠見特刊 2019研究所指南

出版日期:2018/09/20
出版:遠見特刊 / 遠見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24
ID:136567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每到年底,所有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在思考明年畢業後,我該何去何從?據教育部資料顯示,研究所的窄門似乎已經不再擠破頭,而有意報考的學生們更應該精準分析產業,並挑對專業領域研究,才能真的錦上添花。《遠見》深入剖析最前端的趨勢,訪問大學校長暢談學術之路,詳細介紹18大學群之外,更請已踏入職場的學長姐分享經歷,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研究所,贏在人生起跑點!

章節目錄

12 編輯的話
  你不知道做什麼工作,才考研究所嗎?
14 2019研究所最新趨勢、三大現象解盤
  碩博士人數遞減 冷門科系招生翻紅
28 碩博大趨勢1〉就業力調查
  科技製造、食品零售 碩博士限定職缺最多
36 碩博大趨勢2〉跨界發展情報
  資訊、工程、商管、教育 四大學門跨領域吃香
44 碩博大趨勢3〉人力供需預測
  物聯網、風電、新媒體 多元瞄準未來人才
50 封面人物1〉《情緒勒索》暢銷作者、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周慕姿
  30歲才知道念錯系所 重新在心理學找回自我
56 封面人物2〉「富朋友理財筆記」站長、華文暢銷作者 艾爾文
  經濟、時間、能力若許可 研究所會是高報酬選擇
59 學界前輩大方分享 求學路上不迷惘
  校長解惑 剖析六大難題
60 研究所大哉問1〉該先工作還是念研究所?
  台灣科技大學校長 廖慶榮:工作、求學不衝突 打造「一舉多得」效益
62 研究所大哉問2〉該出國念還是在台灣讀?
  台中教育大學校長 王如哲:出不出國非重點 關鍵在汲取「異文化」
64 研究所大哉問3〉要不要轉換領域就讀?
  高雄餐旅大學校長 林玥秀:先了解自身興趣 跨領域才能創造價值
66 研究所大哉問4〉讀研究所最重要的所學是什麼?
  中山大學校長 鄭耀英:除了取得新知識 還要學會團隊合作解題
68 研究所大哉問5〉怎麼發掘研究主題?
  台灣師範大學校長 吳正己:想題目沒有SOP 只需勇敢跳出框架
70 研究所大哉問6〉碩士後要不要繼續讀博士?
  勤益科技大學校長 陳文淵:若有研究熱情 念博士能讓人生更精彩
72 應考資訊、校園直擊、就業展望
  認識18大學群 精選你的最愛
74 工程學群
  工程領域仍搶手 預約國際市場金飯碗
76 資訊學群
  科技整合需求廣 資訊人穩居產業浪頭
78 地球與環境學群
  全球環保意識提高 地球尖兵募集中
80 醫藥衛生學群
  高齡社會重養生 醫護專業如魚得水
82 生命科學學群
  疾病、老化之謎解碼 生科人才更受重視
84 生物資源學群
  生資引領趨勢 把農漁業變成朝陽產業
86 數理化學群
  AI、大數據紅透半邊天 基礎科學人才不怕被淘汰
88 新聞傳播學群
  自媒體、網路社群竄紅 傳播人翻轉新可能
90 文史哲學學群
  培養論述、思辨能力 念文學也能發光發熱
92 法政學群
  法遵、專利需求看俏 跨域實習增國際視野
94 社會與心理學群
  社會變遷問題叢生 社福、心理人才大爆發
96 教育學群
  新科技翻轉教育 多元創新打破保守體系
98 管理學群
  數據管理顛覆世界 企業最愛勇敢創新人才
100 財經學群
   掌握科技金融趨勢 躍上國際舞台發光
102 運動與休憩學群
   增加品牌思惟 預約下一個米其林人才
104 藝術學群
   美感融入生活、商業 藝術影響深入人心
106 建築與設計學群
   讓建築注入人文關懷 創造美好生活價值
108 外語學群
   語言力與專業力並進 化身黃金斜槓青年
111 解析熱門科系眉角 領航六大產業
   學長姐助攻 帶你勇闖職涯
112 1〉旭聯科技程式設計師 吳宴青
   資通所軟硬體全包 可依志向跨領域學習
113 2〉外貿臨床試驗機構數據管理師 黃永凌
   公衛所重視數據分析 有助快速接軌職場
114 3〉金山電子公司儲備幹部 王詩涵
   國貿所採全英文上課 面對外國客戶更有信心
115 4〉MoneyDJ理財網記者 趙慶翔
   傳播所強調解決問題力 分析資訊提出批評
116 5〉高中特殊教育老師 陳亭甄
   運動教育所看重實作 設計課程得心應手
117 6〉以木雕刻工坊創辦人 黃希宸
   藝術所傳承台灣文化 從框架中尋求突破

看更多
收起來

12 編輯的話
  你不知道做什麼工作,才考研究所嗎?
14 2019研究所最新趨勢、三大現象解盤
  碩博士人數遞減 冷門科系招生翻紅
28 碩博大趨勢1〉就業力調查
  科技製造、食品零售 碩博士限定職缺最多
36 碩博大趨勢2〉跨界發展情報
  資訊、工程、商管、教育 四大學門跨領域吃香
44 碩博大趨勢3〉人力供需預測
  物聯網、風電、新媒體 多元瞄準未來人才
50 封面人物1〉《情緒勒索》暢銷作者、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周慕姿
  30歲才知道念錯系所 重新在心理學找回自我
56 封面人物2〉「富朋友理財筆記」站長、華文暢銷作者 艾爾文
  經濟、時間、能力若許可 研究所會是高報酬選擇
59 學界前輩大方分享 求學路上不迷惘
  校長解惑 剖析六大難題
60 研究所大哉問1〉該先工作還是念研究所?
  台灣科技大學校長 廖慶榮:工作、求學不衝突 打造「一舉多得」效益
62 研究所大哉問2〉該出國念還是在台灣讀?
  台中教育大學校長 王如哲:出不出國非重點 關鍵在汲取「異文化」
64 研究所大哉問3〉要不要轉換領域就讀?
  高雄餐旅大學校長 林玥秀:先了解自身興趣 跨領域才能創造價值
66 研究所大哉問4〉讀研究所最重要的所學是什麼?
  中山大學校長 鄭耀英:除了取得新知識 還要學會團隊合作解題
68 研究所大哉問5〉怎麼發掘研究主題?
  台灣師範大學校長 吳正己:想題目沒有SOP 只需勇敢跳出框架
70 研究所大哉問6〉碩士後要不要繼續讀博士?
  勤益科技大學校長 陳文淵:若有研究熱情 念博士能讓人生更精彩
72 應考資訊、校園直擊、就業展望
  認識18大學群 精選你的最愛
74 工程學群
  工程領域仍搶手 預約國際市場金飯碗
76 資訊學群
  科技整合需求廣 資訊人穩居產業浪頭
78 地球與環境學群
  全球環保意識提高 地球尖兵募集中
80 醫藥衛生學群
  高齡社會重養生 醫護專業如魚得水
82 生命科學學群
  疾病、老化之謎解碼 生科人才更受重視
84 生物資源學群
  生資引領趨勢 把農漁業變成朝陽產業
86 數理化學群
  AI、大數據紅透半邊天 基礎科學人才不怕被淘汰
88 新聞傳播學群
  自媒體、網路社群竄紅 傳播人翻轉新可能
90 文史哲學學群
  培養論述、思辨能力 念文學也能發光發熱
92 法政學群
  法遵、專利需求看俏 跨域實習增國際視野
94 社會與心理學群
  社會變遷問題叢生 社福、心理人才大爆發
96 教育學群
  新科技翻轉教育 多元創新打破保守體系
98 管理學群
  數據管理顛覆世界 企業最愛勇敢創新人才
100 財經學群
   掌握科技金融趨勢 躍上國際舞台發光
102 運動與休憩學群
   增加品牌思惟 預約下一個米其林人才
104 藝術學群
   美感融入生活、商業 藝術影響深入人心
106 建築與設計學群
   讓建築注入人文關懷 創造美好生活價值
108 外語學群
   語言力與專業力並進 化身黃金斜槓青年
111 解析熱門科系眉角 領航六大產業
   學長姐助攻 帶你勇闖職涯
112 1〉旭聯科技程式設計師 吳宴青
   資通所軟硬體全包 可依志向跨領域學習
113 2〉外貿臨床試驗機構數據管理師 黃永凌
   公衛所重視數據分析 有助快速接軌職場
114 3〉金山電子公司儲備幹部 王詩涵
   國貿所採全英文上課 面對外國客戶更有信心
115 4〉MoneyDJ理財網記者 趙慶翔
   傳播所強調解決問題力 分析資訊提出批評
116 5〉高中特殊教育老師 陳亭甄
   運動教育所看重實作 設計課程得心應手
117 6〉以木雕刻工坊創辦人 黃希宸
   藝術所傳承台灣文化 從框架中尋求突破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