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人本教育札記3月號/2015 第309期

出版日期:2015/03/01
出版: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24
ID:45205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當動物變成痛物…
◎編輯部
車身翻覆,動物滾落,嚎叫聲起;牙崩、腿斷、腰折…牠那龐大的身軀,在野外是生存的保障,在城市的柏油路上,卻加強了摔跌的力道,將牠的生命,一下子推落鬼門關…
這是二○一四年初,發生在國道的運豬車事故,當時大大小小數十隻豬摔落路面,其中一隻甚至當場攔腰斷為兩截…
等等!什麼哀嚎斷腿的,講的不是﹁阿河﹂嗎?
沒錯,阿河不是唯一跌落人類世界至死的動物。連上搜尋網站,鍵入﹁國道/縣道﹂,加上幾乎任何一種常見動物,新聞簡直沒完沒了。

那麼多動物,與阿河遭受相似的痛楚,卻無法引起同樣的關注,為什麼?
我們可以回頭想想,新聞畫面上,阿河最常出現的形象是什麼?
還是那道﹁眼淚﹂吧?
擬人化的淚光,聚合了人們的目光,於是才有所謂﹁感同身受﹂。這麼說,人們所感知的,其實是人類本身的情感召喚,而非阿河真正的痛苦吧?

這很真實:動物的感覺,人類本就無法理解;若非阿河的苦痛引發人們的情感,人們怎會如此大規模地追蹤牠的新聞?而,若人類能知道動物的感受,阿河,與眾多動物們,又怎會變成﹁痛物﹂?
雖然無奈、雖然惋惜,但當動物變成痛物,正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好檢視動物的處境,與人類在其間的角色。
本期特別企畫,我們收集了幾個動物受苦的例子,並加以剖析。
首先,我們鉅細靡遺地回顧了阿河生前的最後六十小時,釐清天馬牧場、新聞媒體、乃至政府機關、木柵動物園如何共同營造出﹁阿河事件﹂。並請動物社會研究會的陳玉敏主任,以此出發,在一場座談會中與家長們討論:人類可以怎麼看待其他生命?大人又該如何跟孩子談?
其次,我們邀來遠雄海洋公園前經理林勝吉先生,請他就自身經歷,揭露海洋公園、海生館等單位對鯨豚的﹁訓練﹂、對孩子的﹁教育﹂計畫真相。
最後,我們走訪長期獻身海洋教育、鯨豚保育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執行長張卉君的口中,可以聽到人類如何對動物逐漸麻木,終至殘酷的過程,以及重拾人性溫柔的可能。
人類在動物的身上劃出千萬傷痕、製造無數痛苦;而今,牠們的血淚滴落人心,能不能反過來留下印記,或終歸無痕?你,怎麼看呢?

章節目錄

【人本論壇】
2 這一次,他說得非常對 史英
【特別企畫】
8 當動物變成痛物 編輯部
10 在河馬跳車之後-「阿河」的最後六十小時 曾慶怡
15新版動保法,能亡羊補牢嗎?-
修法以後,就是全民的事了! 王士誠
16 當動物變成痛物!?座談會紀錄-
「從『阿河』的眼淚談給孩子的生命教育」 曾慶怡
23 虛假的教育,失語的鯨豚童工-
訪前遠雄海洋公園主管林勝吉 李昀修
28 動物不要恐怖情人-
訪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 李昀修
34海生館鯨鯊野放失敗事件 王士誠
【親子QA】
36 我的孩子會說髒話 鄭楨樺
【遜媽咪交換日記】
40 沒有孩子,只有人。 林蔚昀、諶淑婷
【讀者投書】
46 年青人覺醒了,成年人呢? 邱沐樑
【島嶼新座標20】
48 「我們」是怎麼形成的? 劉進興
【再談太陽花】
54 可以的,講得動的。 林雅文
【特寫】
62 太陽花必要開在核電廠 陳弘美
【看時事,認識台灣美術】
70 當反黑箱碰上白盒子:
太陽花社運與台灣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 陳譽仁
【說國文課本的八卦】
78 有沒有「國語文」的八卦? 朱宥勳
【詩的二十堂課】之18
82 動盪俄羅斯,冰封的靈魂;
變色中國,血染的黃土地 李敏勇
【台灣媽媽‧猶太生活25】
92 回家的路 吳維寧
【每月書訊】
98 民主是否等於選舉?-
從「佔領華爾街」看無政府主義者對民主的想像 張復舜
【每月影訊】
102 我想念我自己 張硯拓
106 美工刀似的白描-【青春勿語】割開性霸凌的內裡 王愷立
【人本頻道】
111 人本之友捐款單
112 人本出版品訂購單
113 活動看板
117 捐款名單
119 讀者回函
120 版權頁

看更多
收起來

【人本論壇】
2 這一次,他說得非常對 史英
【特別企畫】
8 當動物變成痛物 編輯部
10 在河馬跳車之後-「阿河」的最後六十小時 曾慶怡
15新版動保法,能亡羊補牢嗎?-
修法以後,就是全民的事了! 王士誠
16 當動物變成痛物!?座談會紀錄-
「從『阿河』的眼淚談給孩子的生命教育」 曾慶怡
23 虛假的教育,失語的鯨豚童工-
訪前遠雄海洋公園主管林勝吉 李昀修
28 動物不要恐怖情人-
訪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 李昀修
34海生館鯨鯊野放失敗事件 王士誠
【親子QA】
36 我的孩子會說髒話 鄭楨樺
【遜媽咪交換日記】
40 沒有孩子,只有人。 林蔚昀、諶淑婷
【讀者投書】
46 年青人覺醒了,成年人呢? 邱沐樑
【島嶼新座標20】
48 「我們」是怎麼形成的? 劉進興
【再談太陽花】
54 可以的,講得動的。 林雅文
【特寫】
62 太陽花必要開在核電廠 陳弘美
【看時事,認識台灣美術】
70 當反黑箱碰上白盒子:
太陽花社運與台灣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 陳譽仁
【說國文課本的八卦】
78 有沒有「國語文」的八卦? 朱宥勳
【詩的二十堂課】之18
82 動盪俄羅斯,冰封的靈魂;
變色中國,血染的黃土地 李敏勇
【台灣媽媽‧猶太生活25】
92 回家的路 吳維寧
【每月書訊】
98 民主是否等於選舉?-
從「佔領華爾街」看無政府主義者對民主的想像 張復舜
【每月影訊】
102 我想念我自己 張硯拓
106 美工刀似的白描-【青春勿語】割開性霸凌的內裡 王愷立
【人本頻道】
111 人本之友捐款單
112 人本出版品訂購單
113 活動看板
117 捐款名單
119 讀者回函
120 版權頁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