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Life Plus 熟年誌 2015年5月號

出版日期:2015/05/05
出版: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44
ID:48711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熟年婆媳的新照顧關係

行政院人口會報提出警訊,預計從二○一六年起,「扶老比」將達十八%,高過「扶幼比」十七.八%,工作年齡人口照護老人的負擔將日趨沉重。

根據資料顯示,在臺灣無法自行料理生活的老年人口中,大約八成是留在家中由家人照顧,而家庭照顧者中約有八成是由女性擔起照顧工作,這樣的角色往往落在女兒或媳婦身上,而身為照顧者的媳婦有時會有「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委屈感,間接也導致家庭關係產生變化。

主婦其實是家庭氣氛的掌舵者,懂得營造溫和舒適的家庭氛圍,更需要智慧。本期邀請兩性與家庭諮商專家黃越綏來解析婆媳的相處之道,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專案督導林梅玉更以自身照顧婆婆的經驗來分享其中的甘苦談。尤其本期還特別專訪親子溝通顧問吳娟瑜來分享她與媳婦的相處與互動,喜歡聊天好動的她,碰上文靜內向的媳婦該如何取得共識;身兼女兒、妻子、母親、媳婦多重角色的知名主播林書煒,同時要照顧自己罹患失智症的母親和憂鬱症的公公,照護的壓力絕對不比平常人少,她又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點?

邁向熟年的媳婦與逐漸老去的婆婆組成的新照顧關係,新時代的女性,你準備好了嗎?

---

其他精采單元:

特別企劃:蔡欣潔勇闖歐洲107天 建構老人照顧藍圖
講到歐洲的長照體系,總是有夢幻般的想像,讓人忍不住羨慕起歐洲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但歐洲的長者喜歡這樣的生活嗎?臺灣的高齡照顧有哪些可以向歐洲經驗學習?這些疑問讓二十六歲的蔡欣潔勇敢背起行囊,深入歐洲旅行取經,107天的行程,帶回她第一手的觀察。

要健康:預防乳癌3大關鍵! 多運動、多吃蔬果、定期乳房檢查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女性罹癌發生率的第一名是「乳癌」,雖然乳癌發生率高,但治癒率也高。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建議女性朋友除了養成定期檢查乳癌及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習慣之外,也要均衡飲食、保持運動習慣,遠離乳癌的威脅!

熟人物:民歌歌手李建復 找回單純的感動,民歌40再聚首
一九七五年,民歌魅力橫掃全臺,李建復曾以〈歸〉、〈龍的傳人〉多首好歌征服無數歌迷的心。畢業後,他前往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MBA學位,從民歌歌手搖身一變,成為專業經理人。隨著時間的推進,民歌在今年正式邁入四十年,對他來說,民歌時代的美好一切,更是時間帶不走的青春記憶。

好生活:《春櫻小姑》引爆婆媳戰爭 讓歌仔戲走入家庭生活
什麼?!罹患失智症的婆婆錯把兒子當丈夫,還使計將媳婦掃地出門……「唐美雲歌仔戲團」年度大戲《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丟下這顆家庭震撼彈,以傳統反映時代潮流,結合婆媳與失智題材,希冀透過七字、都馬等歌仔調唱出家庭間的糾結與煩憂。

---

註:〈ソトコト〉與〈孫の力〉文章因電子版權問題,故未收錄。

章節目錄

【編輯室報告】找回快樂的選擇權◎王郁燕

【新聞放送頭 News】
 輕鬆申辦戶政資料 到宅服務真貼心◎文/編輯部
 「銀髮資源網」上線 提供長者全方位服務◎文/編輯部

專欄 Column
【熟年男女不思議】永遠的婆媳問題◎文/劉黎兒
【游乾桂幸福存摺】多讚美少抱怨 婆媳溝通無盲點◎文/游乾桂
【許醫師熟年診察室】五大妙招,讓您夜夜好眠!◎文/許達夫
【藝術逍遙遊】張堃的風景線上◎文/鴻鴻
【理財研究所】「一生一次」、「一生一屋」知多少?◎文/趙坤麟

熟年專題 Lifeplus Specials
【熟年婆媳的新照顧關係】婆媳過招新挑戰 重建照顧好關係◎文/王郁燕
【熟年婆媳的新照顧關係】吳娟瑜 樂做開明婆婆,尊重媳婦自主空間◎文/張桓瑋
【熟年婆媳的新照顧關係】林書煒 善用同理心,做個體貼暖心好媳婦◎文/曾詠蓁

特別企劃 Special Delivery
當兒女成家,父母該如何維持良性互動? 尊重理解更要放手成全◎文/鄭翔好
蔡欣潔勇闖歐洲107天 建構老人照顧藍圖◎文/王郁燕
銀髮族的需求,誰懂?◎文/黃揚名

要健康 Health
醫藥新知◎編譯/Emmy
預防乳癌3大關鍵! 多運動、多吃蔬果、定期乳房檢查◎文/曾詠蓁

傳承的記憶 Legacy
府城老店「光彩繡莊」 父女齊心「繡」出生命力◎文/蕭孟曲

熟人物 People
民歌歌手李建復 找回單純的感動,民歌40再聚首◎文/紀瑀瑄
林錫銘:愛臺灣,就從真實親近土地開始◎文/紀瑀瑄
王錦木的健康養生法 開啟幸福人生下半場◎文/廖偲妤

好生活 Life
實現都市裡的田園夢 城田魚菜共生健康農場◎文/曾詠蓁
臺南市樂齡學習示範中心 學習零距離,課程多元化◎文/鍾凱恩
《春櫻小姑》引爆婆媳戰爭 讓歌仔戲走入家庭◎文/張桓瑋
本土音樂家曾興魁 年屆七十,玩電音不停歇◎文/曾詠蓁
蔡媽媽的養生菜湯 身為人母的百種滋味◎文/袁皖君

輕旅行 Travel
山林間的珍珠,遺世獨立的美──新竹◎文/李怡慧

賞藝文 Culture
【熟齡電影院】◎文/編輯部
【古典樂視界】鋼琴大師李斯特 魅力無限,婆媳都愛◎文/李明蒨
【閱 讀 書】《與快樂共老:15個活出自我的後青春提案》
       《我可不這麼想:佐野洋子的中年回望》
【熟年愛創作】◎文/編輯部

生活情報 Information
【熟年商品推薦】靚麗媽咪節 打造熟齡美◎文/編輯部
【熟年活動推薦】◎文/編輯部

看更多
收起來

【編輯室報告】找回快樂的選擇權◎王郁燕

【新聞放送頭 News】
 輕鬆申辦戶政資料 到宅服務真貼心◎文/編輯部
 「銀髮資源網」上線 提供長者全方位服務◎文/編輯部

專欄 Column
【熟年男女不思議】永遠的婆媳問題◎文/劉黎兒
【游乾桂幸福存摺】多讚美少抱怨 婆媳溝通無盲點◎文/游乾桂
【許醫師熟年診察室】五大妙招,讓您夜夜好眠!◎文/許達夫
【藝術逍遙遊】張堃的風景線上◎文/鴻鴻
【理財研究所】「一生一次」、「一生一屋」知多少?◎文/趙坤麟

熟年專題 Lifeplus Specials
【熟年婆媳的新照顧關係】婆媳過招新挑戰 重建照顧好關係◎文/王郁燕
【熟年婆媳的新照顧關係】吳娟瑜 樂做開明婆婆,尊重媳婦自主空間◎文/張桓瑋
【熟年婆媳的新照顧關係】林書煒 善用同理心,做個體貼暖心好媳婦◎文/曾詠蓁

特別企劃 Special Delivery
當兒女成家,父母該如何維持良性互動? 尊重理解更要放手成全◎文/鄭翔好
蔡欣潔勇闖歐洲107天 建構老人照顧藍圖◎文/王郁燕
銀髮族的需求,誰懂?◎文/黃揚名

要健康 Health
醫藥新知◎編譯/Emmy
預防乳癌3大關鍵! 多運動、多吃蔬果、定期乳房檢查◎文/曾詠蓁

傳承的記憶 Legacy
府城老店「光彩繡莊」 父女齊心「繡」出生命力◎文/蕭孟曲

熟人物 People
民歌歌手李建復 找回單純的感動,民歌40再聚首◎文/紀瑀瑄
林錫銘:愛臺灣,就從真實親近土地開始◎文/紀瑀瑄
王錦木的健康養生法 開啟幸福人生下半場◎文/廖偲妤

好生活 Life
實現都市裡的田園夢 城田魚菜共生健康農場◎文/曾詠蓁
臺南市樂齡學習示範中心 學習零距離,課程多元化◎文/鍾凱恩
《春櫻小姑》引爆婆媳戰爭 讓歌仔戲走入家庭◎文/張桓瑋
本土音樂家曾興魁 年屆七十,玩電音不停歇◎文/曾詠蓁
蔡媽媽的養生菜湯 身為人母的百種滋味◎文/袁皖君

輕旅行 Travel
山林間的珍珠,遺世獨立的美──新竹◎文/李怡慧

賞藝文 Culture
【熟齡電影院】◎文/編輯部
【古典樂視界】鋼琴大師李斯特 魅力無限,婆媳都愛◎文/李明蒨
【閱 讀 書】《與快樂共老:15個活出自我的後青春提案》
       《我可不這麼想:佐野洋子的中年回望》
【熟年愛創作】◎文/編輯部

生活情報 Information
【熟年商品推薦】靚麗媽咪節 打造熟齡美◎文/編輯部
【熟年活動推薦】◎文/編輯部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