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風帶》issue 02
內容簡介
《季風帶》的創刊從「沒有論述」展開,而這個議題在馬華文學場域並不新,早在1988年已被當時的《蕉風》執行編輯提出,用以指陳當時的馬華文壇「批評匱乏」現象。
三十年後,這個「批評匱乏」的議題再度被提起,答案仍在風中飄揚。故此,本刊特邀曾擔任《蕉風》編輯的張錦忠教授策劃「重勘馬華文學批評之匱乏」專題,重新梳理「馬華評論文字之匱乏論」的歷史脈絡,並邀請來自不同場域(馬來西亞及台灣)、不同世代的論述者(黃錦樹、葉福炎、伍倩雯、朱宥勳、詹閔旭、熊婷惠)一起討論這個始終「匱乏」的議題。
三十年後,這個「批評匱乏」的議題再度被提起,答案仍在風中飄揚。故此,本刊特邀曾擔任《蕉風》編輯的張錦忠教授策劃「重勘馬華文學批評之匱乏」專題,重新梳理「馬華評論文字之匱乏論」的歷史脈絡,並邀請來自不同場域(馬來西亞及台灣)、不同世代的論述者(黃錦樹、葉福炎、伍倩雯、朱宥勳、詹閔旭、熊婷惠)一起討論這個始終「匱乏」的議題。
章節目錄
09 「重勘馬華文學批評之匱乏」專題前言 | 張錦忠
011 評論文字之匱乏 | 黃錦樹
15 哈瑪星書簡:馬華文學批評與匱乏 | 張錦忠
19 馬華文學的讀者缺席 | 葉福炎
22 馬華文學評論匱乏的一代 | 伍倩雯
26 評論的荒野,或評論的草原? | 朱宥勳
29 關於「沒有論述」:一位台灣文學研究者的觀點 | 詹閔旭
31 馬華文學批評之匱乏或貧乏? | 熊婷惠
36 論「馬華文學批評匱乏論」與《蕉風》 | 張錦忠
47 寫於《高雄202》出版前夕 |郭史光治
52 修煉馬華小說術——淺析梁靖芬《五行顛簸》 | 黃子揚
60 楊氏古來——讀《古來河那邊》有感 | 邵韶韶
63 換取的風景:讀黃錦樹《雨》 | 子凡
72 《醫生,so what ?》讀後 | 陳芃莒
74 無所事事也大有可為 | 沈志祥
78 關於「真正的馬華文學」——回應葉金輝的商榷(修訂稿) | 黃錦樹
011 評論文字之匱乏 | 黃錦樹
15 哈瑪星書簡:馬華文學批評與匱乏 | 張錦忠
19 馬華文學的讀者缺席 | 葉福炎
22 馬華文學評論匱乏的一代 | 伍倩雯
26 評論的荒野,或評論的草原? | 朱宥勳
29 關於「沒有論述」:一位台灣文學研究者的觀點 | 詹閔旭
31 馬華文學批評之匱乏或貧乏? | 熊婷惠
36 論「馬華文學批評匱乏論」與《蕉風》 | 張錦忠
47 寫於《高雄202》出版前夕 |郭史光治
52 修煉馬華小說術——淺析梁靖芬《五行顛簸》 | 黃子揚
60 楊氏古來——讀《古來河那邊》有感 | 邵韶韶
63 換取的風景:讀黃錦樹《雨》 | 子凡
72 《醫生,so what ?》讀後 | 陳芃莒
74 無所事事也大有可為 | 沈志祥
78 關於「真正的馬華文學」——回應葉金輝的商榷(修訂稿) | 黃錦樹
看更多
收起來
09 「重勘馬華文學批評之匱乏」專題前言 | 張錦忠
011 評論文字之匱乏 | 黃錦樹
15 哈瑪星書簡:馬華文學批評與匱乏 | 張錦忠
19 馬華文學的讀者缺席 | 葉福炎
22 馬華文學評論匱乏的一代 | 伍倩雯
26 評論的荒野,或評論的草原? | 朱宥勳
29 關於「沒有論述」:一位台灣文學研究者的觀點 | 詹閔旭
31 馬華文學批評之匱乏或貧乏? | 熊婷惠
36 論「馬華文學批評匱乏論」與《蕉風》 | 張錦忠
47 寫於《高雄202》出版前夕 |郭史光治
52 修煉馬華小說術——淺析梁靖芬《五行顛簸》 | 黃子揚
60 楊氏古來——讀《古來河那邊》有感 | 邵韶韶
63 換取的風景:讀黃錦樹《雨》 | 子凡
72 《醫生,so what ?》讀後 | 陳芃莒
74 無所事事也大有可為 | 沈志祥
78 關於「真正的馬華文學」——回應葉金輝的商榷(修訂稿) | 黃錦樹
011 評論文字之匱乏 | 黃錦樹
15 哈瑪星書簡:馬華文學批評與匱乏 | 張錦忠
19 馬華文學的讀者缺席 | 葉福炎
22 馬華文學評論匱乏的一代 | 伍倩雯
26 評論的荒野,或評論的草原? | 朱宥勳
29 關於「沒有論述」:一位台灣文學研究者的觀點 | 詹閔旭
31 馬華文學批評之匱乏或貧乏? | 熊婷惠
36 論「馬華文學批評匱乏論」與《蕉風》 | 張錦忠
47 寫於《高雄202》出版前夕 |郭史光治
52 修煉馬華小說術——淺析梁靖芬《五行顛簸》 | 黃子揚
60 楊氏古來——讀《古來河那邊》有感 | 邵韶韶
63 換取的風景:讀黃錦樹《雨》 | 子凡
72 《醫生,so what ?》讀後 | 陳芃莒
74 無所事事也大有可為 | 沈志祥
78 關於「真正的馬華文學」——回應葉金輝的商榷(修訂稿) | 黃錦樹
您可能會喜歡
<
>
同類型熱門書藉
-
皇冠雜誌 845期 ...
作者: 皇冠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