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荷爾蒙【彩色圖解】
Found 1 match
內容簡介
1962年《寂靜的春天》出版,揭開農藥濫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996年《失竊的未來》則引發對持久性污染物的關注。農藥和環境荷爾蒙在這一二十年間陸續列入管制或禁用,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還是不斷有農藥污染、環境荷爾蒙效應等環境事件危害人體與生態?
科技一日千里,有時候推進的速度快到人類無法想像。其中化學製品種類更是日新月異,目前世界上出現的十幾萬種化學物質,還陸續在增加中,而環境荷爾蒙的種類也不斷的在增加。多數合成化學物質在使用前幾乎很少進行長期人體健康和環境影響評估,過去的「無毒」有可能在今天被驗證為「有害」。
「環境荷爾蒙」對健康危害最深遠,種類還不斷在增加中
近年來只要關係到飲食安全或日用品檢驗,醫生、毒物專家都會特別呼籲關注的避免攝入「環境荷爾蒙」,這類化學物質在人體或環境會對生物產生類似激素作用干擾內分泌、影響生長、生育、免疫、神經系統等,對人體和生態造成的傷害最為深遠。環境荷爾蒙會出現的地方從食衣住行都可能找得到它的蹤跡,其中製造塑膠製品所添加的塑化劑更隨著各種日用品在生活中無所不在…,不僅如此,屬於環境荷爾蒙的物質種類還不斷在增加(2017年5月又新增兩項)!
消費者往往夾在既擔心健康受損,又無法自外於化學物質無處不在的現代生活的兩難中。其實消費者不必成為毒物專家,也無須死守「無毒」兩字!不想誤觸地雷,需要的是釐清迷思,認清風險在哪裡,維持安全低風險的生活並不困難!
本書透過40篇輕薄短小、淺顯實用的識毒錦囊,教你輕鬆理解什麼是「環境荷爾蒙」,如何簡單安全的使用各種便利生活的化學材質!
本書特色
(一) 破解迷思,生活減毒更簡單
化學物質如此之多,天然的成分應該就是無毒?塑膠餐具都有塑化劑溶出的風險嗎?容許殘留標準比較高的農藥,應該比容許標準低的毒性低?
消費者對毒物的迷思有時候會讓你平白多花冤枉錢消費,有時候還會讓人誤觸地雷!有毒與否和天然或合成沒有一定關係,天然化學物質若劑量超過人體負荷還是會產生毒性:而塑膠餐具不一定都有添加塑化劑,此外美耐皿類餐具要擔心的是溶出三聚氰胺:農藥容許殘留量是依照攝取風險來訂定,不一定容許標準高的毒性較低。
(二) 豐富圖解,繁瑣知識圖像化
環境荷爾蒙對內分泌的干擾機制怎麼運作的?不同毒性分類有甚麼差別?那些日常用品可能有環境荷爾蒙、塑化劑?本書有近半數的篇幅圖像化,透過生活化的插畫與圖片,將專業的化學知識去繁簡化,避免冗長的說明,讓讀者迅速確立觀念,而非與日常無關的艱澀知識。
(三) 專家審定,提供切實可行的減毒避毒訣竅
本書邀請毒物專家陳修玲參與全書審訂,同時訪談食安、減塑生活、安全農藥等各領域專家,從確保安全的標準下提供各種適合在現代便利生活的減毒生活建議,善用各種現成標章或生活知識,對毒物風險可以從容應對,不再杯弓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