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普

成功促進平等、人類進步與繁榮的制度發展

為了繼續追求平等,最合理的路徑似乎已經畫得清清楚楚:我們應該讓那些在二十世紀成功促進平等、人類進步與繁榮的制度發展得更好、適用得更廣,例如福利國家與累進稅。但如果期望繼續朝此方向前進,不可不深入了解這些制度遇到的瓶頸以及從一九八○年開始削弱它們的因素。在一九一四年到一九八○年間,是社會與政治抗爭讓促進平等的制度成為可能,沒有社會大眾、沒有集體動員起來強力支持走向下一個階段,就不可能踏出這一步。雖然雷根與柴契爾的改革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影響深遠,但原因不僅在於獲得統治階級的普遍支持以及擁有媒體、智庫和政治獻金形成的強大影響力網絡(雖然這些因素當然都發揮了作用)。平等派聯盟本身的缺陷也是原因之一,他們未能成功建立一套能取代舊論述的嶄新敘事,並為福利國家與累進稅號召到足夠的支持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此刻最重要的是試著重建一套新論述,證明福利國家與累進稅為何真的能實現資本主義的系統性轉型。如果將這些制度的邏輯發揮得淋漓盡致,它們將成為重要的一步,帶我們踏入具備民主精神、自治精神、環保意識、分散式、多元混合的新形態的社會主義,讓我們能打造另一種世界,比眼前的世界更自由解放也更平等的世界。從歷史來看,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運動圍繞著一套相當不同的綱領,亦即生產工具的國有化與集權式的計畫經濟,而這套綱領失敗了,且一直沒有真正被另一套綱領所取代。相較之下,福利國家、尤其是累進稅制經常被視為一種「軟性」社會主義,無法顛覆資本主義的深層邏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法國,支持累進稅制的是基進黨派,他們主張「尊重私有財產權的社會改革」;相對的,社會黨則認為,面對一種寧願事情發生後才減少資本主義制度製造出的不平等,且不真正處理生產過程的核心問題、不批判因生產過程而生的各種社會關係,甚至因此可能讓勞工朝無產階級革命前進腳步麻痺的改革,應該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這些歷史淵源和辯論依舊深深影響人們的觀念。基於幾個理由,我認為有必要立刻重新加以檢視。 首先,一切顯然與租稅累進性的強度有關。以二%為最高稅率的累進稅和稅率可高達九十%的累進稅並不是同一回事。二十世紀的經驗證明,對財富頂層課以幾近充公的稅率是有可能做到的,這堂重要的歷史課卻很少有人上過。其次,累進稅的問題不能與福利國家的問題分開思考。我們先前已看到二十世紀福利國家的建構反映在財富社會化的明顯趨勢上(歐洲主要國家的國庫收入由一九一四年前的十%國民所得,上升到一九八○至一九九○年代以後的四十%至五十%左右),這件事證明我們完全有可能不依靠商品邏輯來組織眾多事業部門,尤其是醫療與教育,以及文化、交通、能源產業。沒有人可以預先決定這樣的歷程會如何發展,不論是牽涉的事業部門名單,未來在這些不同的部門中會發展出何種分散式與參與式的組織形態(醫院與療養院、中小學與大學、協會與基金會、政府行政機關與地方自治團體、合作社與地方公營事業等),或是受影響的公共經費的支應規定與範圍(或許有一天會達到國民所得的六十%或七十%或更多)。 相反的,比較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我們不能讓人們再次相信公共經費的制度思維是以租稅與社會正義的追求為基礎,我們就不可能想像如何向財富社會化踏出新的一步。如果不能證明也無法檢驗最高所得與資產是否有所貢獻,亦即沒有真正重新施行累進稅制,我們就不可能想像建構福利國家與將社會福利去商品化的歷史上踏出下一步。 同樣必須提醒各位的是,二十世紀時具體運作過的累進稅制不只讓不同所得與財產階層應繳納的稅賦得到更公正的分配,也明顯抑制了稅前的不均程度。這種除了重分配之外還能進行前分配的作用絕對非常關鍵,同時讓我們看到累進稅也能深入影響生產過程,當然這還需要搭配許多其他制度,例如工會權或者企業經營會議中的員工席次。需注意的是,薪資等級的差距因為實施累進稅制而大幅縮減(尤其是適用於最高所得的八十%到九十%稅率),也是讓人們能平等對抗奉行商品邏輯之領域的必要條件。如果那些數位產業下的資本主義企業付出令人咋舌的高薪,希望盡可能把市場上所有最頂尖的資訊工程師全招入旗下,對於負責管理這些企業的政府部門來說恐怕會變得非常棘手(除非他們選擇鼓勵企業相互競逐,讓原本就很高的薪資差距繼續擴大)。對金融部門或法律部門而言也是如此。把薪資差距拉回五倍之差,而不再是二十倍或一百倍之差,這件事不只是分配正義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政府如何有效進行管制與發展另類經濟組織模式的課題。 最後,我們必須明白福利國家與累進稅在所得不均、尤其是財產不均的改善上成效有限,並試著尋找克服這些限制的方法。關於所得差距,前面已經提及,一九八○年以後差距擴大的部分原因在於累進性遭到破壞,而破壞累進性的理由(刺激經濟或提升效能等)則難以成立,因為經濟成長率反而減半了。重新提高租稅累進性或許可以讓薪資差距再次拉近,但必須搭配其他工具,尤其讓大眾平等享有教育培訓資源,與讓員工及其代表獲得協商權的相關制度。目前在大多數歐洲國家所實施的基本收入制度同樣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兒少群體、學生以及無家可歸或沒有銀行帳戶的人如何享受這項制度的問題。另一項重要的工作則是將基本收入擴大到低薪和其他執業所得很低的人身上,透過一套系統自動轉入薪資單和銀行帳戶裡,不需當事人另行申請,並和累進稅制相連結(同樣採取從源頭扣繳的制度)。我們也要特別指出,基本收入制度提供的微薄金額,依據不同的提案內容,一般介於全時最低工薪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這使它作為一種對抗不平等的工具,先天上便效果有限。基本收入制度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條底線,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只停留在這裡。 一項可以補強基本收入之不足且更具企圖心的工具是近來在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之相關討論中提出的就業保障制度。其概念是提供所有希望就業的人一份全時工作,薪資為符合合理標準的最低數額(在美國為每小時十五美元)。財源由聯邦政府提供,政府勞動相關局處會提供在公部門或合作部門的工作機會(市鎮政府、地方自治團體、非營利組織)。在一九四四年羅斯福提出的《經濟權利法案》(Economic Bill of Rights)與一九六三年馬丁路德.金恩組織的「為工作與自由向華盛頓進軍」(March on Washington for Jobs and Freedom)大遊行打下的雙重基礎之上,這套制度可望大大助於去商品化的發展且重新定義集體需求,尤其是在個人服務、能源轉型與房屋更新等領域。   ▍ 本文節錄自 托瑪.皮凱提《平等的反思》
財經企管

允許自己的生命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展開

  看見你心底的光,就能閃閃發亮 諮商心理師/海苔熊   你會拿起這本書,想必是為了自己的社交焦慮而苦,大多數時候想要一個人,可是卻又會被說太孤僻。自從MBTI流行起來之後,我們逐漸用I人代替「社恐」,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開始。因為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並不是恐懼社交,而是覺得「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在太多喧囂的人們身上」。作者引用許多不同的電影、小說(可以感覺到他跟我一樣很喜歡村上春樹)、心理學家的名言,揉合各種心理學理論,整理出幾個關鍵的論點: 內向者比較偏向乙醯膽鹼式的人生,外向者則偏好多巴胺式的人生。 調整社交心態就能改變社交心情。 降低對自己、對方和關係的期待會輕鬆許多。 內向者在愛情裡經常會以對方為中心。 在工作上話不一定要多,但要精。 整體而言,內向者是一個習慣深度思考的人,也因為這樣,反射弧比較長、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要等你,慢慢吞吞,但實際上,常常會語出驚人,擁有其他人沒有的創意。  也因為你總是想得比較深,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大概會很敏感的發現到作者用很粗略的二分法,但在你的世界裡面,事情哪有這麼簡單?一百個內向者,就有一百個不同的樣子,同樣的外向者也是一樣千變萬化。我猜這是因為作者為了書寫方便,刻意使用比較極端的撰寫方式,我覺得,你可以從中挑選符合自己狀態的部分去相信就可以了。 我覺得這本書很值得嘉賞的是,作者看起來很像是行雲流水的帶過一些概念,但實際上滿多都是有根據的。例如書裡面提到日本心理學專家樺澤紫苑的一:二:七法則(假如你遇到十個人,其中必然有一個人不喜歡你,兩個人會毫不猶豫地喜歡你,七個人會保持中立),類似結果台灣也曾經發現。   在吳齊殷等人有關於班級霸凌的研究中,一個班級(每班二十二人)平均會有兩名同學不喜歡你,但平均會有三名同學把你當成朋友,換算一下比例其實是差不多的。 此外,每一個章節的最後有提供一個情境提案,有些提案看起來很普通,例如:冥想、找人談話、書寫等等,但我覺得你可以真的著手去試試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也有一些章末提案是很特別的,我就不暴雷了,留待大家翻閱書籍的時候,從中體會其中的滋味。 整本書當中,我最喜歡的是作者在標題都用了非常多的金句,在你感到低落、自我懷疑時,可以隨身攜帶,默念三次,永保安康。 例如:「少反省自己敏感,多想想是誰在背後逼你發瘋。」、「大多數情感內耗,都是由於期待過高。」或「不要把你喜歡的人想得太好。」等等,這些句子都可以成為你卡住的時候,幫助你大腦運作的機油。 你早就知道,內向不是一種錯;但知道歸知道,日子還是不好過。讓這本書陪你一起走過,那些風風雨雨、尷尬害羞,想鑽個洞躲起來的許多日後。   前 言:找到屬於你的內在寶藏   「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這是一位內向的人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仔細想想,似乎確實如此。 內向的人一般不太會聊天,別人說十句,他才會說出一句,還是「嗯」、「啊」、「沒有」這類的極簡詞,聊著聊著就把天聊死了。 內向的人也不太會處理關係,別人高興的時候,不會一起嗨、不會營造氣氛,別人難過的時候,暖心的話說不出口、不會安慰人。 內向的人不愛溝通,工作上總是自己悶頭去做,做了什麼,做到什麼程度了,同事都不知道,讓主管的心裡焦躁不安。 只要一接觸人,內向的人就會手足無措,產生「過敏」反應。因為這樣的情況,很多人得出結論:「內向性格是一種缺陷,你要變得外向一點。」 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對此也深信不疑。為了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我特意選擇了業務工作,希望用這種方式強迫自己去表達,去和陌生人交往,成為一個能適應社會的人。但結果,那卻是我人生中最糟糕、最迷惘的一段時期。當你拚命去做一些不符合本性的事情時,你會真切地體會到什麼叫事倍功半,什麼叫舉步維艱。 後來有一天,我突然問自己:「為什麼非要和自己作對呢?為什麼一定要變成自己都不喜歡的人呢?」 然後,我選擇了和解,不再逼自己,開始聽從內心的聲音,按照讓自己舒服的節奏去生活。我不喜歡說話,但我喜歡寫作;我不喜歡人多時的熱鬧,我喜歡獨處時的自省和思考;我在很多的事情上都像木頭一樣笨拙,但在心理學領域卻充滿了熱情和洞察力。 當我不再盯著自己身上的問題,而是將目光轉移到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上時,不僅內在的身心放鬆了下來,外在的工作和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起色。 只有當你真正做自己的時候,才可以遇見更好的自己。 因此,內向的人即便對人過敏,也不代表內向性格是一種缺陷。內向和外向都只是性格的一種,有差異、有不同,但沒有高低好壞之分。 我們評價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兩點: 一是事務層面的價值,例如:做事有沒有能力,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二是人際層面的價值,例如:人是否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以及是不是受別人的歡迎等。 內向的人不喜歡被他人過多關注,對社交活動常常有排斥心理。所以較外向的人,內向的人在人際關係的層面上不容易找到價值感和成就感。 但是,內向的人更獨立、更專注、更理性,他們在處理事情時的深度思考能力往往是外向的人難以企及的。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甘地、村上春樹等,他們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可以說,內向者安靜的外表下,往往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所以,假如你是一個內向的人,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的性格不好,更不要因此而自卑。你有你自己獨特的天賦,關鍵是把你的優勢挖掘出來,充分利用,就能找到適合你的人生節奏。 怎麼做呢?這是在本書中我想探討的內容。 首先,我們會聚焦在日常生活中內向者關注的問題。 比如社交中感到焦慮,聊天時找不到話題,害怕與人發生衝突;感情中擔心自己沒有吸引力,不會和愛人溝通;職場中不敢表達自己,覺得自己沒有存在感等等。通過對這些具體問題和場景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內向的人怎樣用適合自己性格的方式來看待和應對挑戰,從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其次,我們還以時間為軸設計了一個人生路線圖,為大家展示內向者從出生到年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會遇到的關鍵問題,幫助大家找到自己的人生座標和生活的方向。 如果你是一個內向的人,想好好了解自己的性格;或者家人、朋友、同事是內向的人,你想知道怎樣與他們相處,相信這本書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幫助。 最後,我想分享的一點是,內向性格就像金礦一樣,本身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只是你不會一眼就看到。只有對自己耐心一點,允許自己的生命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展開,你才有機會打開那扇通往自己天賦的門。 希望你早日打開那扇門。   ▍ 本文節錄自 吳冕《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
財經企管

永遠都在學習卻不行動的二流人

  麥肯錫信徒應該知道的事──對方的個人喜好最重要   經常會看到製作資料的方法標榜「 麥肯錫都是這樣做」, 市面上也都會有這種類型的書,但是這種不管賣什麼都打著麥肯錫旗號的行銷手法應該要收手了吧。 我並不是想要貶低別人來壯大自己,我沒有那種不入流的興趣,而且透過朋友,我也十分了解麥肯錫不論過去或現在都有很多優秀人才。但是冠上「麥肯錫」卻有辱其名的人相當多,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麥肯錫出身的顧問所做的簡報資料, 也有很多意義不明、品質低落。當然,麥肯錫的顧問也會良莠不齊,如果都照單全收,認為只要是麥肯錫就值得學習,那就大錯特錯了。 麥肯錫出身的人當中,有的三兩下就躋身為合夥人,有的不到一年就遞出辭呈。身處顧問業界的高處和只在入口處兜個圈的人,對於顧問的工作方法和文化的理解程度大相逕庭。 但是他們都同樣被視為「麥肯錫出身」,應該不只有我覺得此舉讓人憤怒。 當顧問的人看到本書應該會認同,不同的顧問或合夥人,對於資料的形式都各有喜好,有的要細緻複雜的圖表才能滿足,也有的偏好一張圖一個資訊這種簡潔易懂的簡報。 其中也有人不管做了什麼簡報資料都絕對不會使用,只把大綱記在腦袋裡,看對方的反應再臨機應變。更有相較於大綱與格式的完整,還比較重視是否有具體且有趣的內容。 每個人理解事物的方法和邏輯不同,偏好的溝通方式各異,所以跟自己溝通的方式也不會一樣。 以「自己的風格」和「聽眾的風格」為立足點,才能夠做出「命中對方紅心」的資料。 市面上有很多「簡報的製作方式」、「資料的製作方式」之類的書籍,不管是不是麥肯錫,資料製作的本質重點是不變的。 在講究細節的同時,訊息的結構也要明確。了解對方的興趣和需求,並加以配合,盡力將內容簡潔的以一張紙完成。   嚴禁「模型、MECE、邏輯樹」──「無論如何都想要傳達的熱情」才重要   「做簡報時,MECE很重要。」 「你有做邏輯樹嗎?再從零基思考重新建立假說。」 越是二流的顧問,越是經常這麼說,他們會以「理由有三……」等看似有邏輯的方式說話。近來在顧問書、麥肯錫書風潮的帶動下,嘴上掛著:「透過MECE……」「根據○○模型……」把這些方法當作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這種人越來越多。 但不管是MECE或模型,要是用錯了,就只是「無聊的舊垃圾桶」。 如同前面所述,整理論點和資料是理所當然的基本功,不過,如果論點和假說本身就很無聊,那就像是把垃圾桶拿出來整理,垃圾丟光了,就什麼都不剩。 如果靠邏輯就能找出答案,那就沒有什麼辛苦的事了。把「MECE的思考架構」、「零基思考」、「假說思考」視為顧問三大神器大肆宣揚的人,其實得到的答案還是依賴來自經驗的感覺和直覺。 我只在這裡講,與其說邏輯思考是為了找到解決方法,還不如說是將自己直覺的假說,說得好像很有道理一樣。   比起完美的MECE,熱切的靈魂才能打動人   聰明認真、但是缺乏關鍵直覺和經驗的人,說是利用MECE,其實只是在尋常的事情上花了很多時間分析,只是說明邏輯就結束了。 空有資料和數據,但是沒有想要傳達的想法,也缺乏撼動人心的驚喜。 人的腦袋記不住無聊的事情,但這些人卻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將一件無聊的事情以邏輯的方式整理出來。 相較之下,好的簡報者一開始就有一個打從心底迸發、無論如何都想要傳達的想法。 前些日子,我和長期在朝日電視台擔任主播的朋友見面,我問:「好的簡報,最重要的要素是什麼?」沒想到他回答就是我想的:「是否有無論如何都想要傳達的熱情。」我完全贊同。 本來就是,想要讓打動對方,必須先感動自己,自己也對要簡報的內容感受到熱情和鼓舞。 親愛的讀者們,千萬不要被MECE或邏輯結構所束縛,僅有無味如嚼蠟的資料和架構,那就是硬梆梆的「行屍走肉簡報」。 從今天起,就把MECE的概念丟進記憶的垃圾桶吧。 對於那些擺著顧問架子,光會說些「有沒有用MECE彙整」、「思考架構是什麼」、「為什麼不做邏輯樹」的主管,就學漫畫《巨人之星》中的鬼父星一徹,給予鐵拳制裁。   提撥「心理壓力準備金」──成就高的人抗壓性強   「都是那個笨蛋上司的錯,我快發瘋了!」 「都是無能的下屬,害我的生意毀了!」 「我受夠了你的任性!我要跟你分手!」 日常生活中,從小牢騷到大憤怒,讓人生氣的事情太多。 但是,如果每次遇到事情都是「換工作!」、「分手再找一個!」這樣針鋒相對,永遠都不會進步。結果到新的公司、交往新的對象,還是會不斷重複同樣的問題。 工作上給了無用指示的主管、沒有在交期內提出正確資料的下屬、自己有問題不處理還遷怒的伴侶,應該所有人都會覺得不滿。 面對這些人際關係的壓力,要怎麼做才能不放棄,繼續積極努力? 解決之道就是累積「心理壓力的準備金」。 所謂的準備金,以「呆帳準備金」為例來說明,假設銀行貸款一萬元給客戶,會設想一萬元裡面可能有兩千元回不來,一開始就會提列兩千元的損失。 如果兩年後真的只還了八千元,也不會認列損失,因為兩年前就已經有了損失的心理準備,這就是「準備金」的思考模式。   一開始就認定「反正三成都沒有意義」   同樣的,想要減輕人際關係的壓力,累積「心理壓力準備金」很重要。 永遠以一流品質為目標,當然是專業人士的本分,但是實際上很多事情不是靠自己努力就能掌控。面對不講理的現實社會,要學著妥協,在心理壓力方面也要有對策去調適。 主管發號施令時,一開始就要有心理準備:「反正老闆的指令有三成都是沒什麼意義、讓人生氣的內容。」 交辦事情給下屬的時候,要想著:「反正最後大概也只會完成三成,即使都完成了,也都是派不上用場的東西。」 情侶之間也是一樣,一開始就要先打預防針:「他一定會無理取鬧,還認為自己沒問題,亂發脾氣。」 有了「心理準備金」,於公於私發生狀況的時候,你都能夠悠然自得。 在一開始就先有心理準備,預先設想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即使真的遇到下屬的工作品質和伴侶的作為很過分的情況,你也不會被掃到颱風尾,而是像在颱風眼一樣冷靜。   了解面對壓力的方法──領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贏了   幸好,這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先驅者,找出各種面對壓力的方法。 我想推薦的是任教於史丹佛大學的凱莉.麥高尼格的《輕鬆駕馭壓力》,有影片或書籍可以參閱,會改變你對壓力的看法,了解到壓力並非壞事。 再進一步哲學方面的範疇,我則推薦佛學。 每一種宗教都是一種哲學體系,我都抱持敬意,但佛教「諸行無常」的開示特別切中我心。相對於其他主要宗教的一神論、追求永生,佛陀則是說「萬物生滅無常」。人生本就辛苦,如何在苦難中求得平安,可以說是佛教的本質吧。 請提撥人生和生命終點的「心理準備金」,改變想法,領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能達到誰也無法剝奪你幸福的境界。   永遠都在學習卻不行動的二流人──勝負關鍵在於執行,而不是光有想法   常常花大錢去那些虛有其表的商學院,或是參加自我啟發講座…… 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也是會經常學習。不管學的東西是否派得上用場,一心一意的程度甚至到了「提升技能比三餐還重要」。 不少人會參加各種提升技能的課程,舉凡英語、Excel、會計、MBA之類,只要看起來好像能提升自我,都很熱中。 彷彿如果不隨時提升技能就會很焦慮,一直給人在進修的印象。我不得不說,很多人都是一味的提升技能,卻失去目地的「迷途羔羊」。 例如,他們會被「自我感覺良好」所綁架,去上一些奇怪的商學院(當然也有一些很好的課程)的學分班,即使對於成就自己的工作或人生一點關係也沒有。然後翻閱厚厚的實質選擇權書籍,不論是否對工作或將來的職涯有幫助,反正就是同時多方面進修。 但是他們最傷腦筋的共同點,就是永遠都不會將想法付諸行動。 他們喜歡接受刺激,但是感動只有三天就冷掉了,絕對不會實行。更恐怖的是,只有在酒醉的深夜,跟後輩瞎扯淡的時候才說大話: 「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把自己變成『王牌』!」 「工作成功的基本是『乘法』。金融、業務、旅行業,每一百人裡面就有一個,但三種產業相乘,就是百萬分之一的人才!要成為同世代唯一的存在!」 「所謂的領導力,不是有沒有才華,而是有沒有想要學習!」 「自我介紹的時候要有『故事』!」 只是聽某個知名講師講過,就拿來現學現賣,在深夜的居酒屋迴盪。 自己什麼都不會,只學到點皮毛,離「可以實行的深刻體會」還遠得很。能夠做的只有「在居酒屋跟人生經驗尚淺的後輩說教」,當冒牌的評論家。 結果各個層面都只能評論表面,成為什麼都實行不了的二流人。   新加坡飯店王的訓斥──「你到底要學到什麼時候?」   我有一個朋友想要從事飯店生意,就進入知名的洛桑飯店管理學院就讀。他在半島酒店、希爾頓飯店實習,在INSEAD念MBA的時候,有機會和知名的新加坡飯店經營者晤談。 飯店王的一句:「你到底要學到什麼時候?」對他有如當頭棒喝。當下他才發現,不能光是一直念書而已,只有學習沒有行動也是枉然。 之後他就利用在商學院所學以及人脈,實際付諸行動。 他的構想是讓韓國的不動產業主,將大樓委任給他新開的飯店管理公司改裝,投資資金每件都高達數數十億日元,提案多達幾十件。 即使一次次被拒絕,但是他不理會周圍不可能的聲浪,只是一心一意的繼續跑業務。 MBA畢業一年後,他承接了首爾東大門絕佳地段的高級飯店。這個小故事給了我們不要藉著學習逃避,要分出勝負,就必須實際行動的啟示,讓我牢記在心。 在教養方面,希望大家能擴大眼界,有廣闊的世界觀。但是關於「自己靠什麼維生」的職業,就不能只是用想的,要用執行力來決勝負。 不能永遠都是以「提升技能」或是「為將來關鍵的那一天做準備」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一直去參加潛能開發課程。因為「這個課程好有趣」而去學習的人,會被「啟發窮神」附身,一直在追尋啟發,最後無法實現自我。 用企業家精神,讓啟發窮神退散吧!不要只當學習家、評論家、批評家,實際去做一回更重要。 很多人都有相同的點子,差別就在於有沒有執行力(順道一提,獨角獸企業中最具代表性的Uber、Airbnb 並不是點子有多新奇,而是比別人先做,在市場上以迅速的執行力而成功)。   ▍ 本文節錄自 金武貴《世界一流菁英的77個最強工作法》
心理健康

接納自己的社交性格

  接納自己的社交性格   社交恐懼和過度社交孰好孰壞,也得分情況來討論。首先,如果是正常人際互動內、不影響自己和其他人的社交行為,不僅無可厚非,甚至在很多場景和職業中是被需要的。譬如演員、銷售人員等職業非常需要自我展現,在這些社交性比較強的工作中,善於社交是一種很有優勢的技能。又譬如在學術研究、技術研發等可以較少與人打交道、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職業中,害怕社交的性格反而能讓人踏踏實實地潛心於工作。 再舉個例子,朋友們一起出去玩,如果其中有一個人扮演「開心果」的角色,那麼聚會大概不會有冷場,大家多年後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那是一段令人愉快的記憶。所以,很多生活場景都需要善於社交的人。 但是如果社交狀態呈現出一種病理性的特徵,那就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一些心理功能不健全的人也會表現出類似的症狀。不專業的人可能並不知道這是一種精神疾病的症狀,是需要治療的。譬如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患者身上就會出現社交恐懼、社交障礙的情況,有的患者甚至整日把自己關在屋內,害怕見到任何人,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人際交往。 而有些表演型人格的人,往往喜好以高度飽滿的情緒做出誇張的行為,在不恰當的場合自我表演。他們的言行舉止過分戲劇化,自我放任,不考慮他人感受,表現出高度的自我中心意識,生活處處都是自己的舞台,隨時都能開始表演,彷彿永遠有聚光燈追著自己,這就是一種病理性的過度社交。 又譬如有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或者是一些輕度躁狂症患者),當他們躁狂症發作時,就可能情緒高漲,表達欲增強,思維奔逸,精力充沛,莫名自信,會感覺自己非常棒,給人愛好交際、社交活動很多的樣子。 如果患上病理性的社交障礙,還是需要盡早求助專業人士,如身心科醫生,再配合以藥物治療、心理諮商輔導等介入進行調整。 其實,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完美的,能有幾個人的關鍵期、成長期都是按照教科書的標準度過的呢?正如前文所說,只要不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不管你是什麼社交屬性,希望你都能接納自己的性格,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本章重點 1.社交恐懼者是指害怕社交的人不願與人交際、不敢公開發表意見、不想引人注目等特徵。過度社交者是善於社交,開朗大膽,和陌生人也能很快熟悉起來,願意表現自我,敢於在公共場合做一些引人關注的行為,且毫不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 2.社交恐懼和過度社交,看起來問題截然相反,它們都源於一個人對自己的不自信,這種不自信導致了這兩種不同的狀態。 3.社恐者的不自信,源於他們害怕別人發現自己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或者留下什麼把柄被人掌握,所以希望別人盡量不要關注自己;而過度社交者的不自信,則源於害怕別人不認可自己,所以過份賣力地表現企圖引起周遭的關注。 4.成長階段無法順利完成「去自我中心化」,所造成的結果:我想成為世界的中心,我渴望大家都關注我。   【2】社交焦慮 電話恐懼症   很多患有電話恐懼症、說話恐懼症或社交恐懼症的人,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譬如,有的人在辦公室沒法打的電話,回到家關上臥室門後竟能暢快溝通。 其實這還是因為害怕自己說錯話,當眾出醜,在私密空間裡則沒有這個顧慮。 一次聚會,朋友問了我一個學術問題:是不是存在語言認知和文本認知兩種不同類型的人?也就是說,有人要透過說話才能更好地理解內容,而有人要透過文字才能更好地理解內容?我肯定地回答他:「的確如此。」 這位朋友追問道:「我感覺我理解別人說話很吃力,經常開會大半天,我還不知道對方要表達什麼,往往要等到翻閱會議記錄時,才恍然大悟。我在表達上也有同樣的感受,工作上的事情不能發郵件嗎,為什麼非得打電話?電話溝通時,經常講著講著,話題就扯遠了,原先的主題就被模糊了。」 鹿老師也拚命點頭表示贊同:「我工作上的事情也喜歡發郵件或者傳訊息,條列出一、二、三點,邏輯清晰,一目瞭然,事後盤點起來也有據可循。我最怕正在給客戶寫訊息時,主管突然來一句訊息又慢又說不清楚,為什麼不打電話?電話溝通才最清楚、最有效率的。每當這種時候我就會懷疑人生,難道只有我覺得文字訊息才說得清楚,電話溝通說不清楚嗎?」 她們均表示,經常是掛了電話都沒有明白對方的意圖,而且電話溝通又沒有文字訊息可以進行梳理,常常令人崩潰。鹿老師分享自己的應對策略:「現在,如果有人打電話給我,我會等對方掛掉電話後,傳訊息過去:剛才在忙,請問有什麼事情嗎?」 我說:「難怪你倆都是鍵盤吵架第一名、微信群脫口秀太后、朋友圈單口相聲即興表演藝術家……但面對面吵架就瞠目結舌,要熬到第二天半夜三點才能梳理清楚脈絡,懊惱自己沒有發揮好。」 這時,另外一位朋友表達了相反的感受:「我和你們相反,我很怕寫郵件,我喜歡打電話。我覺得打電話三言兩語就能把事情說清楚,寫郵件或者傳訊息不同,還得反覆斟酌用詞、組織語言、檢查錯別字、檢查文句、檢查標點。有些事電話一分鐘就能講清楚,寫郵件十分鐘都不一定能理順邏輯。譬如草擬五百字的訊息通知,我需要花一下午的時間,但口頭通知的話,只要兩句話就能把事情說清楚!」 朋友們的這些討論很有意思,也讓我想起讀者們經常提出兩種完全不同的訴求:一類是「你的文章能不能拍成影音或者錄音?我想好好學習。」,另一類是「你的線上課程有沒有文字版?我想好好學習一下」。 有的人偏好文字的接收和表達,有的人偏好語音的接收和表達,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現象呢?   不同偏好的語言表達方式   從腦科學的角度出發,我可以試著解釋:雖然都是言語的表達,但是文字語言和口語表達是由不同的大腦區域來負責運行的。 人類大腦的布羅卡區(Broca's Area)是運動性言語中樞,和口語表達的功能有關。研究發現,布羅卡區嚴重損傷者,可能出現一種「運動性失語症」現象,即不能將語言以口語方式表達出來,但仍保留聽懂別人說話、寫字和閱讀的能力。而大腦的另一個區域韋尼克區(Wernicke's Area)受損的話,患者聽覺並不受損,但不能理解話語中的意思,同時患者也能開口講話,但話語混亂而割裂。這種現象被稱為「感覺性失語症」。 而另外一類閱讀障礙者,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接收理解能力都沒有問題,在閱讀和拼寫方面卻存在困難。相關研究顯示,位於頂葉角回位置的BA39被認為是和書寫有關的腦區。 這些研究結果表示,書面語言的認知能力和口語的認知能力,可能是分離的,即它們分屬不同的系統。因此偏愛口語表達的人,可能就是布羅卡區和韋尼克區更發達,而偏愛文字表達的人,則可能是頂葉角回發展得更好。 像第一位朋友自述她開會時理解別人的話語有難度,但是閱讀郵件、圖書毫無障礙,很可能就是她的韋尼克區不如頂葉角回發達。 所以,如果有讀者認為自己「怎麼郵件寫不好」或者「怎麼口語表達能力不行」,不必過於焦慮。人本來就是有長處也有短處的,不同的人擅長不同的領域,只要工作和生活沒有被嚴重影響,就不必太放在心上,揚長避短就行了。 電話恐懼症其實是一種社交焦慮 聽到不同腦區的功能後,鹿老師提出了一個疑問:「我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不差,只是害怕接打電話而已,面對面講話我也不害怕。這就不是腦區分工的問題了吧?」 她說得非常正確。鹿老師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都很強,她的布羅卡區、韋尼克區、頂葉角回應該都很發達,她就是接打電話有困難。每次打電話之前,她都要用紙筆打草稿,反覆排練,而且接起電話就容易緊張,一邊講電話還一邊做記錄。她說有時遇到重要的電話,她甚至會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怎麼說話。 這種情況和腦區的分工的確關係不大,這是典型的「電話恐懼症」。所謂電話恐懼症就是明明平時人際互動沒問題,只要一拿起電話就不知道該說什麼,甚至為此非常恐懼接打電話。 英國有一項調查,詢問了五百名受訪者的電話恐懼情況,結果發現百分之六十二的受訪者存在電話恐懼的表現。其中一九八○後、一九九○後的人可能是最容易有這種表現的群體—超過百分之七十的人表示曾經有過電話恐懼的情況,遠高於一九六○後百分之四十的比例。 出現電話恐懼症的原因大致包括:害怕無法應對突發情況,害怕冷場,害怕別人的負面評價等等。也有人害怕電話溝通中因缺乏表情和身體語言的傳達而導致訊息被誤解。所以,存在電話恐懼的人,重要的事情寧可等一兩個小時也要跟人當面溝通。 我則不同,我寧可電話溝通,也不想與人當面對話。其實這也是一種焦慮狀態—說話恐懼症。 不管是害怕接打電話,還是害怕當面溝通,其實都是社交焦慮的一種形式。   克服電話恐懼症的方法   那麼,如果有電話恐懼症或者說話恐懼症該怎麼辦呢?譬如,想給主管或是客戶傳訊息溝通事情,可是主管和客戶都習慣電話溝通,覺得訊息溝通比較沒有效率。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一、先打草稿練習,或事後補發郵件 鹿老師以前從事媒體工作時需要撥打很多電話,她的方式是把要溝通的內容用文字記錄下來,對著草稿多練習,做到胸有成竹後再撥打電話。電話溝通中,她習慣把雙方交流的重要訊息記錄下來,掛了電話之後立刻給對方補發郵件:「正如剛才電話中溝通的那樣,我們的計劃如下……」這樣既梳理了電話內容,又防止遺忘,抑或防止對方日後推諉時無據可循。 二、找一處私密空間打電話 鹿老師以前所在的公司非常人性化,有一個四面封閉的專用小房間。她需要打電話、寫稿子時,就把電腦搬去「小黑屋」閉關一整天。那個小房間簡直是社交恐懼者的樂園。 三、我行我素:不愛打就不打 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就是這樣一個鐵頭派:「我就不愛接電話,有事請發郵件或留言。」當然,也可以請助理專門接打電話。當鐵頭派有一定風險—必須有足夠強大的業務能力,讓老闆忽略你這點小「毛病」,畢竟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或者你要有不在乎老闆眼光的氣魄。否則,這個辦法不是很適用。 四、調整自己的認知 很多患有電話恐懼症、說話恐懼症或社交恐懼症的人,都是太在乎別人的眼光。譬如,有的人在辦公室沒法打的電話,回到家關上臥室門後竟能暢快溝通。其實這還是因為害怕自己說錯話,當眾出醜,在私密空間裡則沒有這個顧慮。 我的建議是,不要誇大自己的問題,也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別人也更在意自己的表現,其實並不會關注你的。 本章重點 1.書面語言的認知能力和口語的認知能力,可能是分離的,分屬不同的系統。偏愛口語表達的人,可能就是布羅卡區和韋尼克區更發達,文字表達的人,則是頂葉角回發展得更好。 2.電話恐懼症就是明明平時人際互動沒問題,只要一拿起電話就不知道該說什麼,甚至為此非常恐懼接打電話。 3.克服電話恐懼症的方法:先打草稿練習,或事後補發郵件;找一處私密空間打電話;我行我素:不愛打就不打;調整自己的認知。   ▍ 本文節錄自 張昕、夏白鹿《其實我們都有點怪,與世界格格不入也沒關係!》
財經企管

觸動心弦的心靈處方

  第二章:痛苦、憂鬱和疾病存在的意義   「這個世界會打擊每個人,但許多人會從遭受打擊的地方變得更強大。」──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 ── 無論你在哪裡,請慢慢地深呼吸幾次,讓空氣進入腹部。請感受你的全身,從腳底到頭頂,再延伸至指尖。請讓自己完全放鬆,釋放任何緊繃的感覺。隨著每一次的吸氣敞開身體,創造一個能容納你此刻所有的想法、感受與經驗的空間。請專注於你的身體與呼吸。 ── 每件事的發生都有原因,尤其是關乎心理與身體健康問題時。雖然這可能令人難以接受,但我發現,我們許多人都在無意中讓自己變得憂鬱,或造成身體上的不適,因為我們從來都沒學會如何以維持健康與快樂所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或關愛自己。為了生存,我們從小就學會取悅他人,以尋求父母或照顧者有條件的關愛,但這通常要以背棄真實的自我作為代價,也會對我們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果我們永遠都無法意識到這種不健康的內在動力,最後將導致憂鬱、疾病、人際問題和大部分的痛苦,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靈魂對我們的呼喚,希望我們回歸自我、回到內在平靜與力量的源頭,最終,讓我們能在每一刻都關愛並珍視自己──就從此刻開始。 很早的時候,我們就對表達自己的感受、需求與願望,感到某種程度上的害怕、罪惡和羞愧,因為這樣的行為對身邊的人來說,顯然太過自私或麻煩。雖然每個人其實都是自私的,但大部分的人往往否認這一點,而我們很多人早已習慣活在恐懼之中。多年來總是取悅他人而不關心自己的我們,如今,常會發現自己並不快樂、不健康,或是充滿怨恨、憤怒和遺憾。 我們困惑地問自己:我怎麼會變成這樣? 沒有人會因為希望過著充實又真實的人生而成為壞人。我們不會因為想變得健康、快樂、受到理解,或是在一段親密關係中獲得充分的滿足,而被冠上壞人的稱號。然而,我們仍對擁有這些欲望感到羞愧。我們不知不覺地被困在自己所編織的陷阱之中,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所等待的,是一個對於自身幸福的真摯承諾,我們所承受的痛苦,都是要促使我們在每一種情況下,皆依循真實的感受去行動。 我忍不住這麼想,現代常規醫學之所以到現在還未發現治癒癌症、自體免疫疾病和憂鬱症等病痛的方法,是因為這些方法根本不存在嗎?或者,真的是因為我們一直從有限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疾病與症狀,而完全忽略了這些挑戰存在的意義?有沒有可能,是我們一直在錯誤的地方尋找根本的原因呢? 我相信是這樣的。 根據我和許多人們密切合作的經驗,我發現,我們的心理與情緒健康,是造成大部分個人痛苦的原因,也是解藥。有效地表達感受、克服負面思維和根據自己真實的情感、需求與渴望行動的能力,直接影響了我們整體幸福的品質。看不到,並不代表某事物不存在。如果我說你對伴侶、配偶、小孩、父母或寵物的真摯愛意,因為看不到,所以是虛假的,你會怎麼回應?我想這會讓這個論點更清晰。 我發現,在大多數的情況中,嚴重的愁苦和慢性疾病都源於我們童年時期與自己建立的自我毀滅式、批評、批判、以恐懼為基礎的關係,這樣的關係會削弱免疫系統、增加感染病毒、細菌和環境毒物的風險,最終導致我們缺乏健康的自我照護能力。我們很容易因為自己習慣的一切,而迷失於有害的思考與行為模式裡。我們也忽略了這個看似天真的可能性:改變心理與情緒上的不適,就能帶來我們所尋求的長久解脫與平靜。 生命似乎會帶走任何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人事物,包含我們的生命和健康。我一次又一次地目睹,許多人只是因為不懂如何尊重並有效地表達,而忽視他們的心理與情緒,反而學會利用否認來生存。這樣的想法自然發展出深沉的無價值感,讓我們覺得自己的感受、需求和願望都不重要。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內在自我或靈魂毫無價值,或是不受周圍的人重視,進而讓我們的身體變得似乎不重要,或是不值得關心。基本上,一顆不受到自己關心或是尊重的心,會變成一副住起來不舒服的身體,形成非常惡性的循環,同時毀掉我們的生活。 說句實話,如果我們的靈魂被困住、感到被誤解且毫無價值,那麼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哪個有感覺的人,會願意一直過著心理受到折磨、情緒焦慮和壓力過大的生活?然而,我們卻認為創造一種「每天都有良好的感受、充滿活力又幸福的生活方式、生涯和人際關係」是不值得的。雖然從客觀上來說,渴望健康又快樂的生活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但我們卻一直受到內心的愧疚、擔憂、羞愧和潛在的傷害阻撓。我們活在一種被隔絕的狀態裡,這種內在的毒素不斷滲透,就像酸性物質或寄生蟲一樣,慢慢地侵蝕我們的生命。從這個角度,便能理解人們為什麼會成癮與自殺──特別是當我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總是默默獨自承受痛苦,完全不知道上哪找到愛、理解或健康的長久解脫。 對於文化與個人來說,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身體與外部世界反映出一個健康的內在環境,就必須將注意力轉向改變我們失調的心理與情感生活。但在執行這些步驟前,我們必須先謙卑地敞開心扉,特別是,如果目前所採取的方法無法達到我們要的結果,必須承認當時不知道更好的方法、受限於單方面的觀點,或者這些觀點對我們來說並不是那麼有幫助。這麼做不是要讓我們覺得自己有錯、有缺陷或自責,相反地,這是為了讓我們接受這個事實:我們從別人身上承接了某些極具自我毀滅性的習慣與信念,那些人在當時已憑著自己所知,盡了最大的努力,而現在,我們的身體、生命和世界正在呼喊著,要求我們治癒自己的心靈。   ▍ 本文節錄自 布雷克‧D‧鮑爾《你不是生來受苦的:戰勝恐懼、不安和沮喪,一趟找回幸福、自信與平靜的旅程》
財經企管

經濟學家的金錢魔法寶典

  每種職業都有其專屬的魔法。生物學家能治療瘟疫;工程師建造摩天大樓;物理學家分裂原子;地質學家判斷岩石的年代;天文學家發現行星;化學家分解物質。     像我這樣的經濟學家呢?你知道的,經濟學家無法預測股市,錯過了大蕭條和大衰退,而且每次說話起手式都是:「如果你假設⋯⋯。」雖然經濟領域挑戰重重,經濟學家還是創造了令人讚嘆的奇蹟。經濟學界的首席大法師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創造出所謂的「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將個人貪婪轉化為集體利益。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用「四個神祕數字」解釋了國家貿易的原因、內涵以及時間。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提出主導所有市場的神聖供需曲線。而遲來的偉大巫師保羅.薩繆森(Paul Samuelson)將古老的經濟規範轉變成數學符文。     史密斯、李嘉圖、馬歇爾和薩繆森是史上最頂尖的經濟魔術師。但是,每位經濟學家經過訓練,都能用我們這行的把戲妙招解開謎團。這就說明經濟學何以如此迷人、令人驚嘆、重要且有用。無論是用來理解全球市場、徵收排放稅,還是拯救我們的工作,經濟學都派得上用場。     雖然民眾普遍認為經濟學主要是用來解決龐大、全球性的議題,事實上,經濟學家已經花了一個世紀的時間來研究個人財務。但從歷史上看,他們一直在公眾視野之外行動:撰寫研究論文、舉辦研討會,並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可以肯定的是,經濟學家會時不時從學術殿堂裡走出來,擁護一些基本的常識性原則:「為退休儲蓄!」、「多元分配個人資產!」、「購買保險!」但是,在鄰居的聖誕派對上被問到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時,經濟學家向來都會尷尬臉紅、趕緊轉移話題,比方說:「唸研究所有意義嗎?」、「我負擔得起退休生活嗎?」、「我要先還學貸還是存退休基金?」     我曾經也屬於那群會臉紅、喜歡轉移話題的經濟學家。就像其他被問題轟炸夾擊的人一樣,我知道如何去思考民眾的金錢問題。我能夠列出所有相關因素,並建構出一個數學模型來提供答案。但我不曉得該如何解決這個模型。有太多相互依存、極其複雜、看起來很棘手煩人的方程式在運作。即使我們能想出一套軟體程式來對應無數的碎片,使用早期的電腦尋找答案也得花上很長一段時間。     近年來,電腦演算與運算技術有驚人進展,再加上雲端運算的使用,以及基本上毫不受限的電腦處理能力,情況已經徹底改變。如果你今天在雞尾酒派對上碰到我,我會滔滔不絕地跟你分享重複動態規劃、自適應稀疏網格(adaptive sparse grids)、非凸性(non-convexities)、內差偏誤(interpolation bias)、確定等值(certainty equivalence)、平行計算(parallel processing)等東西。     多虧這些進展,經濟學家基本上已經可以解決各式各樣的金錢問題。沒錯,基於經濟學的財務規劃有望徹底改變個人財務的方式與觀點。傳統的財務「建議」—各種粗略的經驗法則、誘騙家庭購買昂貴且危險的金融產品—這些都會被計算而非猜測的財務規劃所取代。閱讀這本書就是在見證這段過程。   核心重點:你的生活水準     我們所有的財務決策,無論是關於教育、職業、工作、生活方式、婚姻、退休年齡、稅賦、社會福利還是投資,全都涉及到我們的生活水準。這個詞泛指我們一生中可負擔的每位家庭成員支出。然而,多數民眾在做出財務決策時,並不清楚上述因素對生活水準的影響,更遑論其招致的經濟危機。相反地,我們依靠的竟然是金融產業自我圖利的詮釋,或朋友和家人未必可靠的建議。因為這些原因,我們失去大把金錢,幸福感大打折扣,還讓自己置身風險當中。     以下有十個關乎人生不同階段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夠說明財務決策如何協助你確定自己的生活水準:   1.如果我辭掉工作回去唸書,是否還付得起餐費和房租? 2.在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做一份低薪工作,能花的錢會比在高生活成本城市做一份高薪工作還要多嗎? 3.選擇一份薪水更多、挑戰更高的工作,對我的可支配支出會有多大影響? 4.我們剛又有了一個孩子。我需要更多人壽保險來確保家庭生活水準不會出狀況嗎? 5.我們在工作期間應該存多少錢,退休後的生活水準才能維持原樣? 6.在降低個人終生稅賦方面,羅斯個人退休金帳戶(Roth IRA)會比傳統個人退休金帳戶更適合,並且讓我有更多錢可以長期支出嗎? 7.預繳貸款會提高我的生活水準嗎? 8.提前退休會對我的可持續生活水準有什麼負面影響? 9.孩子已經搬出去自住,我們能透過縮減生活規模與開銷來獲得多大消費力? 10.如果我主要投資股票,生活水準會面臨哪些風險?     這些可能是你自己的問題,也可能是你親戚、同事或朋友的疑惑。你是來這裡替自己找解答的。不過,幫助別人,尤其是你的父母和孩子,現在或未來都有可能帶來回饋與收穫。我們都是手足的財務保管人,尤其在情勢迫不得已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本書中提到的一切都適用於你。沒錯,你已經退休,沒有要選擇職業了,但你的孫子卻需要選擇。沒錯,你還有三十年就可以領取社會保險金,但你的父母有可能會太早領取,難道你要坐視不管,說「這跟我沒關係」嗎?等你意識到他們從社會保險中領到的錢越少,而且要是他們在生命結束前就把錢花光了,你就越需要幫助他們,就曉得這其實也跟你有關。   生活水準機器     想像一下,有台機器能回答你所有關於生活水準的問題,讓你更富有、更安穩、更快樂。這樣的機器真的存在!正如我在序言裡提到,我花了數年時間透過自己的財務規劃軟體公司打造這台機器。這台機器運用尖端科技,克服過去難以處理的技術障礙。這台機器充滿了各種細節,這些細節與我們的收入、工資和州稅系統相關,當然還包含美國最複雜的財政制度規定:社會安全福利(Social Security)。     我的生活水準機器能完成四件事。首先,它計算出你應該花多少錢,也就是你的可持續生活水準。經濟學家稱之為消費平滑(consumption smoothing):將你的生活水準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或在你的現金流限制下儘可能達到這個狀態。第二,機器找出提高你的生活水準的安全方法。第三,它計算你生活水準的風險,並找出使其更安穩的方法,包含投資的最佳方式。第四,它在你實際做出各種人生抉擇之前,幫你計算這些決定的成本,讓你用手上的錢買到更多幸福。     雖然我們的大腦不比電腦,但多年來的經濟學相關研究以及開發和操作這套軟體,讓我學到各種金融財務方面的經驗,我將在書中一一分享。本書的每一章都會透過經濟學原理,以及我的生活水準機器的發現,來研究你個人財務的其中一個面向,協助你逐漸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解,了解創造屬於自己的金錢魔法的各種方式。在此過程中,我會跟軟體一樣把重點擺在以下三個優先事項上:讓你賺更多錢、減少風險、提高你從你花的錢當中得到的幸福感。   ▍ 本文節錄自 勞倫斯.克里寇夫《金錢魔法:個人財務終極實用指南,經濟學家教你如何管理和最大化你的錢》
心理健康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穿過痛苦逆境,擁抱真實喜悅

  文/旭   你最後一次開懷大笑是什麼時候?上一次滿足與感激充滿心靈是什麼時候?是否還記得愉悅在嘴角滾動是什麼感覺?身在21世紀,我們有日新月異的科技,多數人豐衣足食。即使如此,痛苦與煩憂仍未從我們之中根除。我們因戰火與烽煙而恐懼、為受迫害的人們而流淚;在高壓的社會中抱頭苦惱、對滲透人群的孤獨束手無策。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脫離痛苦與煩憂的折磨,擁抱純粹的喜悅?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正試圖回答這個永恆之問。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與南非榮譽大主教戴斯蒙‧屠圖,為了慶祝達賴喇嘛的生日,在達蘭薩拉短暫聚首一周,一起談論保有喜悅的方法。 達賴喇嘛作為西藏的政治與精神領袖,1959年在中國對西藏的入侵與壓迫之下,去國流亡至印度,但仍不懈地為藏人的人權和福祉奮鬥,至今已逾60年。屠圖大主教出生於南非的貧困家庭,畢生致力於以非暴力的方式推動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無懼於暴力與死亡的威脅。兩位宗教領袖儘管都曾飽經磨難,卻仍像湧泉般將無窮的喜悅蕩漾傳播給世人。這一次,他們將知無不言地分享喜悅的真諦。 通往喜悅是否有捷徑?追求喜悅最大的矛盾之處在於,越是想著「我要快樂」快樂就離我們越遠。喜悅並非一心求取便能得來,只有當我們放下追求的執著,喜悅才有機會重新回到我們身邊。走向喜悅的第一步,便是從「關注自我」轉向「關注他人」。屠圖大主教提起他的家鄉有一種觀念叫做「烏班圖(Ubuntu)」,意思是「一個人是經由與其他人往來才成為人」。同樣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達賴喇嘛提醒我們不要把自己和他人視作分離的群體:我沒有那麼特別,他人也沒有那麼不同,都是同樣生活在地球上的七十億人之一。不同宗教的兩位導師,觀點卻不謀而合:思考自己與他人的連結、他人的需要、以及我們還能夠如何貢獻,會讓我們放下對自我以及對快樂的執著,為我們構築起喜悅堅固的基礎。 雖然我們掌握了開啟喜悅之門的鑰匙,這扇門卻並非總是敞開。現實世界中仍充斥惡行、挫折與不公不義。人在困境中很難不怨天尤人:如果上帝是全知全能的,為什麼還要讓這世間充滿苦難?為什麼不賜予世人平安快樂的日子?擁有喜悅的心不難,難的是如何在艱難的時刻中,依然保持喜悅?如同韓國電影《寄生上流》中的台詞:「如果我有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如果人生萬事如意的話,我也會理所當然地充滿喜悅嗎?諷刺的答案卻是「否」:「通往喜悅的道路不能繞過痛苦和逆境,而是必須從中穿越。」在平安順遂中,人反而會對喜悅麻木駑鈍而渾然不覺。達賴喇嘛和屠圖大主教透過自身經歷告訴我們:苦難是一盞燈,會照亮喜悅的模樣。他們形容苦難鍛冶人的靈魂,就像「去除銀子的渣滓」,讓人與「真正的」喜悅相遇。達賴喇嘛、屠圖大主教或南非的革命家曼德拉,若是不曾經歷那些流亡、暴力或牢獄之災,今日可能都不會成為受人景仰的領袖。苦難或許一直會是生命的道阻,但是未知苦難的人,亦與喜悅的道路無緣。 我很喜歡書中引述曾因冤獄坐了30年苦牢、卻依然沒有失去喜悅之心的安東尼‧雷‧辛頓所說的話:「你的喜悅不是世界給的,世界也無法把它奪走。」因身外之物而感到快樂,也會輕易因身外之物而失去快樂,這樣就像把喜悅的掌控權從自己手中交給他人。雖然在顛簸的現實中,我們有時還是會因為挫折而流淚、因為打擊而痛苦,但是不論在何種遭遇中,我們始終有選擇喜悅的能力。 因為喜悅是存在你我之中的天性。   筆者簡介 旭 貝多芬因病失聰的時候,所有人都對他說聾子當不了音樂家。 還好貝多芬沒有聽他們的。   樂寫團隊 樂寫是什麼? 樂寫是一種態度。樂寫是熱愛創作,樂於分享。樂寫是編織文字,傳遞體驗。樂寫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寫萬言書。樂寫是遊戲化學習。樂寫是看得見進步。 我們是樂寫團隊,您寫作路上的同伴、導師與朋友。 樂寫官網:https://cowrite30.com/   ▍ 本文節錄自 達賴喇嘛、 戴斯蒙・屠圖、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暢銷新版)》
心理健康

我們究竟是誰?是狼還是羊?

  有很多人認為「人是羊」,也有很多人認為「人是狼」。雙方都能為他們的立場提出充分的論點。那些認為「人是羊」的人只要舉出一個事實就夠:人很容易被他人唆使,去做一些甚至會傷及自身的事情;人會追隨領袖,投入只會為他們帶來毀滅的戰爭;任何謬論,只要被說得夠多次和得到權勢者支持,都可讓大眾深信不疑——神職人員和當權者聲色俱厲的威嚇如此,煽動家的溫言軟語也如此。大多數人似乎都是容易被催眠、半睡半醒的孩子,在任何夠有力的威脅或甜言蜜語前面心甘情願地任人擺布。內心有著堅定信念、能不理會普羅大眾意見的人也是有的,但他們是少數中的少數,屬於例外現象。這些與眾不同的人往往要等幾個世紀以後才會受人景仰,大部分在活著的時候都是遭人取笑。 宗教裁判所的大審判官與政權的獨裁者,正是根據「人是羊」的假設來建立他們的體系。更進一步來說,因為相信人是羊,需要領袖代他們做決定,所謂的領袖常常發自真誠地深信,如果按照人民所想的、為他們卸去責任和獨立自主的重擔,就是在履行一項道德義務——儘管那是悲劇性的義務。 然而,倘若大多數人真的是羊,那為什麼人的生命與羊會如此不同?人的歷史是用鮮血寫成的,是一部暴力紛爭層出不窮的歷史,在其中,武力幾乎無一例外地被用來屈折人的意志。僅僅是塔拉特.帕夏一個人就可以屠戮幾百萬亞美尼亞人嗎?僅僅是希特勒一個人就可以屠戮幾百萬猶太人嗎?僅僅是史達林一個人就可以屠戮幾百萬政敵嗎?非也。他們不是憑一己之力,有成千上萬的人為他們殺人,為他們折磨人——不只自願地做,還樂在其中。人對人的不人道行為不是隨處可見嗎?它表現在殘酷的戰亂,表現在謀殺和強姦,表現在強者對弱者的無情剝削,表現在人對受折磨者和受苦難者的呻吟聲充耳不聞。一樁樁事實擺在眼前,使得霍布斯(Thomas Hobbes)之類的思想家得出結論:對人來說,人就是狼(Homo hominilupus)。在他們的影響下,今天很多人都假設,人性本惡和具有破壞性,嗜殺成性,只有出於對更強大的殺人者的恐懼,才會有所收斂,停止他嗜殺成性的消遣。 可是,「人是狼」與「人是羊」這兩種觀點都讓我們心存疑惑。確實,我們可能自己就認識像史達林和希特勒那種潛在或外顯的殺人狂和施虐狂。但這些情況都是特例而非通則。我們應該假定大多數普通人都是「披著羊皮的狼」,應該假定一旦擺脫阻止我們像野獸般行動的抑制因素,就會暴露出我們的「真實本性」嗎?這種假設很難推翻,卻也無法讓人完全信服。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縱情於殘忍和施虐而不必擔心被報復的機會多得很,但很多人不會這麼做。事實上,很多人在看見殘忍和施虐的行為時,往往會心生反感。 如此說來,眼前這個令我們迷惑不解的矛盾現象是不是另有更好的解釋?我們是不是該假定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有為數不多的狼和眾多的羊生活在一起?當狼想要殺戮時,羊會想要追隨。因此,當狼唆使羊去行凶、謀害和絞殺,羊就照辦。不是因為羊喜歡幹這些事,而是因為他們想要追隨。即使如此,嗜殺成性的人為了驅使眾多的羊做出如狼一般的行為,也不得不編些故事來表明自己動機高尚,所作所為是為了捍衛對自由的威脅,是為了替喪命於刺刀之下的小孩、遭強暴的婦女和尊嚴被踐踏的人報仇。這個回答聽起來有道理,但仍舊充滿疑點。按照這種說法,是否意謂著這世上存在兩類人,一種具有狼性,另一種具有羊性?再者,如果不是天性暴力,羊又何以如此輕易地被說服而變得行事如狼?(光指出暴力在他們面前被偽裝成神聖的職責不足以解釋這一點。)我們關於狼與羊的假設可能是站不住腳的︰會不會狼才代表著人的基本本性,只是他們比大多數人表現得更外顯?或者,這種想法可能同樣是錯的。會不會人既是狼也是羊?或者既不是狼也不是羊? 如何回應上述這些問題,在今日具有關鍵的重要性。如今,各個大國都打算使用最具破壞性的武器來毀滅「敵人」,即使自己也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同受毀滅仍在所不惜。倘若我們相信人在本性上傾向於摧毀,認為使用武力和暴力的需要是根植於人性,那麼,面對世界日益野蠻化,我們的抵抗將會越來越脆弱。雖然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具狼性,但既然大家都是狼,我們又何必去抵抗狼呢? 人是狼還是羊這個問題,只是西方神學和哲學思想中,一個牽涉廣泛、基本難題的特殊表現形式,這道難題就是:人基本上是邪惡和墮落的,還是良善和可趨於完善的?舊約聖經並沒有主張人基本上是墮落的觀點,亞當和夏娃對上帝的悖逆並未被稱為「罪」(sin),也沒有任何地方暗示此悖逆使人墮落。恰恰相反,這種悖逆是人能夠產生自我意識和有能力進行選擇的先決條件,說到底,是人邁向自由的第一步。看來,亞當和夏娃的叛逆行徑甚至是在上帝的計畫之內,因為按照眾先知的思想,人正是因為被逐出伊甸園才得以開創自己的歷史,才得以發揮他身而為人的力量,並得以作為一個充分發展的獨立個體,在人與自然之間達成一種全新的和諧關係(這種和諧不同於他被逐出伊甸園之前獲得的和諧,那個時候他還不是獨立的個體)。眾先知的彌賽亞觀念當然暗示著人並非生性墮落,所以不需要上帝的特殊恩典便可得救。然而這觀念並未暗示人的向善潛能必然會獲勝。一個人如果作惡了,他會變本加厲。所以,法老的心「變得冷硬起來」,因為他作惡不斷。這副鐵石心腸到最後再也不會發生改變,也絕無可能悔改(舊約聖經.出埃及記)。舊約聖經裡列舉的惡人惡事與善人善事一樣多,就連大衛王這樣崇高的人物都不能倖免於惡人惡事的名單中。舊約聖經的主張是:人兼具善惡兩種品行,他必須在善與惡之間、在福與禍之間、在生與死之間做出選擇。縱然是上帝也不會干涉他的選擇。上帝只會派遣使者(即先知)把行事準則和明辨惡的方法傳達給世人,向世人提出警告和抗議。但一切也就到此為止,之後便由人獨自面對向善還是行惡的「兩難之選」,何去何從完全是他個人的事。 基督教的發展卻是另一副面貌。在基督教會的發展過程中,亞當的悖逆是以罪論處的。事實上,這罪被認為嚴重到敗壞他本性的程度,也順帶敗壞了亞當所有後代子孫的本性。因此,僅憑自身的努力,人永遠無法剔除身上的墮落之根。只有上帝施以天恩,讓基督降臨人世並為人類而死,才能徹底根絕人的墮落,並救贖那些信奉基督的人。 但是,在基督教會內部,這套原罪說也絕非人人同意、毫無反對之聲。伯拉糾攻擊過它,但失敗了。文藝復興時期教會中的人本主義者雖然無法像許多異端那樣直接攻擊或否定原罪說,卻也傾向於弱化其影響力。馬丁.路德後來固然更加強調人天生的邪惡與墮落,但文藝復興和其後的啟蒙運動思想家則朝反方向邁出激烈的一步。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宣稱,人所有的罪惡只不過是環境造成的,因此人其實不需要內心交戰。他們認為,只要改變會產生罪惡的外在環境,人固有的善良幾乎就會自發地湧現。這種觀點也影響了馬克思及其繼承者。「人性本善」的信念其實是人產生新的自信的結果,這種自信乃得益於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人類社會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取得的長足進步。與此相反,強調人具有作惡傾向的這項傳統,在西方世界道德破產之後再度抬頭——這種道德破產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貫穿希特勒、史達林等人的所作所為,歷經考文垂大轟炸和廣島原爆事件,再延續至如今各國為毀滅全球的核子戰爭所做的準備。性惡觀引起人們新一輪的重視,無疑是一劑有益健康的良藥,可以讓我們不再低估人的潛在劣根性。但遺憾的是,人們也常常用它來嘲笑那些仍未對人類失去信心的人,有時甚至導致誤解甚至扭曲這些人的立場。 由於我是那些常被誤解為低估人類潛在惡性的人之一,我想要在此強調,這種感情用事的樂觀主義並不是我的思考樣態。任何具備長期臨床經驗的精神分析學家,想要輕視人身上所具有的各種破壞性力量是很困難的。在病情嚴重的病人身上,他會看到這些力量發揮的作用,也體驗到想要遏制它們,或是把它們引導至有益的方向是多麼困難。同樣的,任何見證過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邪惡和破壞性大爆發的人,很難不看見人類破壞性的力量和猛烈程度。但是,我們還面對著另一種危險:今天籠罩著人們——從一般人到知識分子——的無力感有增無減,它可能會導致人們接受一個新版本的原罪說,來合理化「戰爭無可避免」的失敗主義觀點,主張戰爭是出於人類本性中的破壞性。持這種觀點的人有時頗以其尖銳的現實主義自豪,但它在以下兩個方面並不合乎現實。 首先,人類的破壞性欲望來勢洶洶,但這絕不意謂著它們是不可戰勝或甚至壓倒一切的。這種觀點的謬誤還在於它有著一個錯誤的前提︰戰爭主要是心理力量的結果。事實上,在理解社會和政治現象時,我們幾乎沒有必要停留在這個「心理主義」謬誤。戰爭是政界、軍界和商界領袖決定發動戰爭的結果,這些人志在獲取領土、自然資源和貿易優勢,或是為了抵禦真真假假的外國威脅,又或者為了壯大自身的威望和榮耀。他們與平民百姓並無分別:自私自利,幾乎不可能為了他人而放棄一己之利。可是他們既不殘忍,也不邪惡。這種人在日常生活中大概做的好事要比壞事多,但當他們一旦掌握了權力,指揮著千百萬人民和掌控著最具毀滅性的武器時,卻可能帶來巨大的災禍。如果還是平民百姓,他們可能只會摧毀某個競爭對手,而在我們這個由主權國家構成的世界中(「主權」意味著不受任何限制主權國家行為的道德法則的約束),他們卻可能毀滅整個人類。人類面臨的主要危險,不是窮凶極惡的人,也不是施虐狂,而是尋常人掌握著非同尋常的權力。正如一個人需要武器才能打仗,他同樣需要強烈的激情(如仇恨、義憤、破壞欲和恐懼)才能驅使數以百萬計的人甘冒生命的危險奔赴戰場成為劊子手。這些激情是發動戰爭的必要條件。它們不是原因,一如槍砲本身也不是戰爭爆發的原因。很多觀察者指出,在這方面,核子戰爭不同於傳統的戰爭。那個按下核彈發射按鈕的人可能就此殺死成千上萬的人,但他卻幾乎體會不到拿刺刀或機槍殺人的士兵的感覺。但是,即使發射核子武器的人只是在忠實執行上級命令,仍然存在一個問題:為了讓他能夠按下按鈕,在他的人格深處就算沒有破壞性衝動,是否仍然需要有一種對生命極端漠不關心的態度? 我在下文將會特別探討三種現象,在我看來,它們構成了最邪惡和最危險的人類行為取向的基礎:對死亡的熱愛、惡性自戀和共生——亂倫固著。這三種取向結合時會形成「衰敗症候群」,會促使人為了破壞而破壞,為了仇恨而仇恨。與「衰敗症候群」截然相反的是「成長症候群」,它由對生命的熱愛(相對於對死亡的熱愛)、對人類的愛(相對於自戀)和獨立性(相對於「共生——亂倫固著」)組成。只有少數人才會完全發展出兩種症候群的其中一種。但無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朝著他選定的方向發展:向生或向死發展,向善或向惡發展。   ▍ 本文節錄自 埃里希‧佛洛姆《人心 : 人是狼還是羊?佛洛姆辯證人性善惡的經典》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