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普

光的投射、神經的投射、情感的投射

  本書的主題圍繞著光、神經與情感的投射,這些概念交織成一個關於人類情感和神經科學進步的深刻故事。隨著神經科技的發展,我們得以穿越過去的認知限制,深入了解情感與精神健康的奧祕。這本書由卡爾‧迪賽羅斯(Karl Deisseroth)教授所撰寫,他身兼精神科醫師、神經生物學家與神經工程師多重身分,從多個視角出發,揭示了精神疾病的臨床症狀及其背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這使得本書不僅僅是一部精神醫學專著,更是對人類情感與心智世界的全方位探索。 大腦的複雜性與神祕性使得神經科學成為當今最具挑戰的科學領域之一。估計人類大腦約有860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細胞形成了錯綜複雜的連結網絡,宛如國際航線般交織,令人難以捉摸。迪賽羅斯教授在2004年創立了光遺傳學技術,這一革命性發展徹底改變了我們研究大腦的方式。光遺傳學利用光敏感蛋白嵌入神經細胞中,通過光的刺激來調控神經細胞的活性,進而影響特定神經路徑的運作。這項技術將過去科幻般的情節帶入現實,使科學家能夠在實驗室中精確地操控神經細胞。透過控制特定神經細胞的活性,科學家可以直接操控神經網絡,從而影響情緒、記憶和行為。我們可以說,情感本身就是神經網絡中訊息投射的結果,透過光的投射,我們得以觀察並理解情感的變化。迪賽羅斯的光遺傳學技術無疑是解開這些複雜連結的關鍵突破,它讓我們有了更加精確的工具來理解大腦運作的機制。 書中的每個章節不僅僅限於對病人臨床表現的描述,迪賽羅斯還進一步探討了背後的神經機制。他從基因、細胞乃至神經迴路層面剖析精神疾病的成因,這使得本書不僅有高度的臨床價值,也在科學層面上具有深刻的意義。這種對科學與臨床的雙重探討,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理解精神疾病的框架。 迪賽羅斯的寫作風格也具有鮮明的文學氣質。他在每個章節中穿插詩歌,這些詩句反映了他對情感的深刻理解與反思。這樣的安排,不僅提升了本書的文學價值,也讓讀者能夠從哲學和人文的角度來理解科學,彷彿閱讀的是一部融合了科學與人性的文學作品。 然而,這本書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可能會有一定的挑戰性。由於書中深入探討了光遺傳學等現代神經技術及精神醫學中的複雜問題,讀者可能需要具備一定的神經科學或醫學背景,才能全面理解書中的技術細節與其臨床應用。同時,作者對人類心智活動的哲學思考,偶爾會顯得抽象且深奧,但這正是本書的魅力所在。它不僅是一本科學書籍,更是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層探索,融合了生物學、神經科學、精神醫學與哲學的多重領域。 本書也重新定義了精神醫學的診療方式。傳統上,精神醫學依賴臨床表現來診斷和治療病人,而光遺傳學等技術的出現,讓我們得以以神經迴路為基礎來重新審視精神疾病。科學家可以通過控制特定神經投射來模擬情緒反應,從而揭示出許多反社會行為,如暴力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這一發現不僅促進了我們對精神疾病的理解,也讓社會重新思考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問題。 總結而言,卡爾‧迪賽羅斯的這本書既是對神經科學和精神醫學的一項重大貢獻,也是一部深入探索人類情感與心智的力作。透過光遺傳學和透明腦技術,迪賽羅斯揭示了大腦內部的奧祕,展示了情感、行為與神經網絡之間的緊密聯繫。同時,作者的文學素養與對人類情感的細膩觀察,讓這本書不僅是一部科學與醫學的結晶,也是一部哲理深刻的文學作品。這本書將挑戰讀者的思考,帶領他們進入一場關於心靈、情感與大腦的深刻對話。   ▍ 本文節錄自  卡爾‧迪賽羅斯 《人類情感的億萬投射》
財經企管

88歲現役當沖客

  我出生於1936(昭和11)年,2024年滿88歲,至今仍是現役當沖客。 雖然我從19歲就開始投資,投資經歷長達69年,但我不認為這種投資經歷有什麼好驕傲的。我只是因為喜歡玩股票,不知不覺這麼多年就過去了。 關於投資這件事,我也不認為自己有資格可以教導大家,只因為編輯對我說:「您的生存之道、投資手法很迷人。希望您能告訴各位讀者您在這69年的投資經驗裡學到了什麼。」 這69年來,時代確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戰時、戰後百廢待舉的時代到高度經濟成長期、泡沫經濟及泡沫經濟破滅、失落的30年……。我親眼見證了一切,也透過股票感受到了一切。 我的人生也起起伏伏。我是在1986年辭去工作、專心投資,後來受到泡沫經濟破滅的影響,資金減損之後,曾經有一段時期並不積極從事投資活動。 另外,我住在神戶市,所以也是阪神大地震的受災戶。直到2002年股市開始能夠網路下單後,我才又正式開始投資股票。 在泡沫經濟時期,我的資產從10億日圓減少到只剩下2億日圓,但透過每天持續當沖,如今我的可運用資金又回到18億日圓左右的水位。每個月的交易金額也增加到約6億日圓。 曾經有人說我「很厲害」,但是對我來說,我並不滿足於此。因為我的生活是以股票為中心,從付出的勞力來思考,區區18億日圓根本還不夠。所以我還不能死(笑)。 大多數人都是基於「想讓錢變多」的想法才開始從事投資吧。現在就連政府也希望國民把儲蓄用於投資,對此提出各式各樣的政策。 但我投資的目的並不是想賺錢,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完全只是因為「喜歡股票」,僅此而已。 當然,我不否定想賺錢的想法。但既然要投資,那麼樂在其中絕對更好。 正因為我是先「喜歡投資」,才能不斷從錯誤中記取教訓、持續挑戰,賺錢只是結果。 我不認為自己做了什麼特別的事。近年來接受許多電視及雜誌、網路媒體的採訪,就連海外也有媒體來訪問我。但我覺得自己做的事再自然不過,所以直到現在我仍不太明白大家為什麼要採訪我。 我猜只是因為大家覺得我這個老頭子居然會用網路下單是一件很稀奇的事吧。 買進下跌的股票、賣出上漲的股票。我做的就只是這樣簡單的事情。這是投資的真理,69年前如是,現在如是,100年後亦如是。 編輯問我「要不要出書?」時,我起初也認為「這種書沒有人要買吧」,但編輯堅持「88歲還在當沖的人很少見,真的很有趣,請您務必將經驗傳授給各位讀者」,我只好當仁不讓了。 唯有一點,我敢抬頭挺胸地告訴大家,那就是我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一切都寫在這本書裡了。 真正靠股票賺錢的人多半都不想說「自己賺了很多錢」。 用筆名出書或者是以匿名的方式出現在大眾視野的人,其發言的目的多半是為了讓自己獲利,且不願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失敗。 關於這部分,我一點也不想美化自己,也沒什麼好隱瞞的。所以我一五一十地寫下自己的投資手法和日常生活。 希望從「沒有投資過」的人到「目前有在投資,但是都賺不了錢」的人都能從本書中得到一點收穫。 投資真的很深奧、很有趣。而且只要您想嘗試,年齡根本沒有限制。 如果看完這本書,能讓更多人覺得「投資好好玩啊」「我也想再努力一下」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請務必陪我一起讀到最後一頁。   毫無保留!公開一整天的交易   接下來,我實際帶大家依時間順序追蹤我某一天的交易過程。表現得太好或太差都不具參考價值,所以我選了「表現中等」相對普通的一天。 我在這天下單27次,其中有17次當天成交,另外還有2次則是前幾天下的單成交。 當天的已實現獲利超過47萬日圓。沒有賠錢,但也沒有賺太多錢,是很平均的一天。有時候光是單日的已實現獲利就高達1,000萬日圓以上。 只不過,這天的預估損益其實賠了247萬日圓。當投入資金來到18億日圓,就算自己什麼都沒做,光是預估損益跳動個1%,就是1,800萬日圓上下。前一天的預估損益是負370萬日圓,再前一天則是賺2,600萬日圓。 我的每日損益和前一天相比,大約在幾百萬日圓至幾千萬日圓之間變化。 那麼,以下我就根據這張表為各位解說我從事當沖交易的重點。 下限價委託單而非市價委託 我幾乎都用限價委託買股票。觀察委買賣量及價格波動,預測「大概能漲到這裡」、「大概會跌到這個價位」。 除非無論如何都想「馬上持有這檔個股」,我才會以市價委託購買股票。當然,有時候預測也會失準。 請看我在9點7分賣掉的Prime Strategy。我掛出委賣單的時候,該公司的股價為2,897日圓。因此我用「2,960日圓」的價位掛單。這個數字相當大膽,但我認為有一半的機會成交。 我預測這檔個股隔週可能會漲到2,960日圓,所以本週有漲最好,不漲也沒關係。 到了下午2點59分,這筆委託終於成交了。距離收盤只剩下1分鐘。果然如我所料。因為投資人中有不少是必須在下午3點前強制平倉,因此掛出「當日沖銷單」(參照65頁)的當沖客。 再加上這天是星期五,我認為「不想抱股過週末」的投資客比平日多,會在收盤前的最後一秒平倉。 光是這樣就賺了6萬日圓以上,比一般上班族忙了一整天的薪水還多吧。像這樣預測命中的時候最開心了。 看過ADR和新聞再挑選個股 觀察這天的交易,可以發現我從早上5點左右就開始下單。雖然上午9點才開盤,但24小時都能下單。 起床後,我先檢查新聞和ADR,再透過股價線圖觀察我認為有賺頭的個股。如果我看過線圖判斷應該可以「買進」還是「賣出」,就會直接下單。 日經225期貨的價格在前場與後場間仍會波動,因此中午休息時間也要確認其趨勢。我很重視藉由不斷確認所有能成為判斷材料的消息,再自己動腦思考。這或許是最好的「頭腦訓練」,還能避免失智症也說不定。 我會在Part 4仔細說明,就算新聞出現利多消息,我也不會在股價高於我心目中合理價格的區間買入。因為這樣可能會「現買現套」,之後股價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很高。 股票的損益完全來自於買進時價格如何波動。關鍵在於要自己判斷那檔個股的合理價位。 上午9點左右是決勝負的關鍵 請各位一定要注意我下單的時刻。我下單、成交都集中在上午9點多。上午10點過後,等於一天已經過完一半了。這天交易第二集中的時段卻是10點多呢。 再下一個交易集中的時段則是後場剛開盤與收盤前。中午休息時間不會出現太多消息,但也有不少人會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下單,例如上班族等散戶投資人,因此對股價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到了收盤前30分鐘,想把股票抱到第二天的買盤與不想把股票抱到第二天的賣盤又開始交鋒。尤其是當沖客,大部分的想法都傾向於就算價格沒有漲到他預期的價位,或是沒有跌到他希望的價位,為了不要留倉,就會開始瘋狂地下單。這種傾向在接近週末尤其明顯。 相反地,下午1點左右則是交易相對冷清的時候。這天我也沒有在這個時段下單。當沖客雖然需要時時刻刻盯著交易畫面,但了解交易比較熱絡的時段與比較不熱絡的時段有助於知道在整段開盤的過程中,什麼時候應該更全神貫注和什麼時候可以稍微喘口氣。 期待財報表現亮眼時買進 這天買的個股中「信越化學工業」和「G-Tekt」是我算準隔週、再隔週公布的財報應該會有亮眼的表現才買入的個股。當近期就要公布財報時,能否看準「股價可能會隨財報數字上揚的個股」變便宜的時機買入也很重要。 這是以週為單位的買賣,因此嚴格來說並不是當沖,但是如果想在財報上取勝,事先的布局是不可或缺的。 信越化學工業是大型的化學製造廠,市值約9兆1,600億日圓,屬於大型股,並不是我擅長操作的小型股,但其所生產的聚氯乙烯和矽晶圓等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相當高的市占率,是深受投資人青睞的個股。 該公司的股價自2023年6月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預估第1季的營收將會減少,但2023年3月的合併營收顯示稅後淨利史上最高,中長期可望業續持續擴大,因此就算第二季表現低於去年同期,市場也已經提前反應完畢,所以我認為財報公布後,股價應該會上漲。 財報本身果然如市場預料季減。但同時宣布要買回1,000億日圓的庫藏股。買回庫藏股是推升股價的利多消息。 只可惜財報公布的第二天不巧碰上日銀宣布殖利率曲線調控(Yield Curve Control,YCC)修正(註:放寬長期利率上限),當天大盤整體呈現下跌趨勢,沒有出現我期待的漲幅。 G-Tekt也一樣,是我看準股價會隨財報上漲而買進的個股。G-Tekt是本田旗下的大型車體壓鑄製造廠,在2023年6月發表了今後的事業戰略及新的經營目標值、股東權益方針等等。 G-Tekt明確指出將導入新的股本報酬率(DOE,總配息金額占自有資本比率)指標,2023年3月的DOE目標為1.6%、2026年3月為2.0%、2031年3月為3.0%,提出明確的方針。 受此激勵,該公司的股價刷新年初以來的最高點。要是持有這檔股票,應該可以漲到2030年。我打算一直抱著這檔股票到2030年,屆時我已經94歲了,應該還在買賣股票。 就算沒有隨著下次公布的財報上張,這兩檔股票也是「遲早一定會漲的股票」,這點至關重要,所以我才有信心買進。我認為不應該買入「可能會隨財報公布上漲,但今後的展望不怎麼樣」的股票。   買賣股票要遵循「1:2:6」法則   倘若企業分配給股東的現金殖利率約3%,我認為已經很不錯。我每年收到的現金股利為3,000萬日圓左右,以18億日圓的總資產來說,連2%都不到。 有些公司配發的股利水準非常高,像是世紀東急工業就宣布2024年3月要增加配息,預估現金殖利率將高達8.21%,但我重視「成長性」更勝於「高股息」。 另一方面,「高股息」聽起來很不賴,但只要股價下跌,配息率就會上升了。因此不能斷定「高股息=績優股」。 買進高股息的個股不是壞事,但股價應聲下跌的情況屢見不鮮。另外,如果是因為業績惡化才導致配息率變高的個股,倘若業績繼續惡化,企業可能會「修正預估配息」,進而減少配息。 如果你有「配息愈多,股東不是賺愈多嗎?」的心態,請務必仔細地思考一下。公司會從扣稅後的利益,也就是「稅後淨利」中支付的股利比率稱為「股利分配率」,大企業的股利分配率通常落在30~40%之間。 股利分配率愈高意味著「把公司的利潤回饋到股東身上」。 尤其是剛上市的企業更容易有上述的傾向,但是也有很多企業表示不配息,而是把利潤用於「為促進今後的成長所從事的先行投資」。我喜歡會成長的企業,所以不是很重視配息。 了解公司對配息的想法固然重要,但如果只看現金殖利率高低,鎖定高股利的個股,遲早會吃到苦頭。 比起選股時只看重高股息的個股,選擇業績穩定,能穩定配發相同水準股息的企業,不是更好嗎? 以貿易公司為例,住友商事或雙日等個股的現金殖利率將近4%。這種規模的大企業很少突然發生業績不振的狀況,推薦給不太想冒險的人。 此外,我意識到自己買賣股票時會遵循「1:2:6」的法則。 這個作法是如果覺得「這檔股票似乎有賺頭」,我會先試水溫地買進1,000股左右,如果覺得「果然有賺頭」再買2,000股,如果覺得「確實有賺頭」再買6,000股。賣的時候也一樣。 尤其是在很難判斷股價會往上還是往下走時,或買賣不常交易的股票時,我都會用這種法則買進。 當然也會發生不如預期的情況,比如買進2,000股時,股價漲得比買1,000股時還高,賣的時候剛好相反的狀況,但這麼做的風險遠低於一口氣大量買賣,就結果而言比較容易賺到錢。   抓住買賣時機   接著,以下便為各位說明如何具體地運用股價線圖來買賣股票。 首先,我買賣股票的時機非常簡單。 大原則就是賣掉大家都在買的股票,買進大家都在賣的股票。 基本上,我買股票的時機都是我認為「便宜」的時候,而賣出股票的時機則是我認為「貴」的時候,如此而已。 即使覺得今天的股價已經很低,但如果認為明天的股價可能會比今天更低,那就必須賣掉,反之亦然。如果抱著天真的期待「說不定還會再漲上去?」只會吃到苦頭。就算只漲了三塊或五塊錢也要賣出。這點極為重要。 我通常利用股價線圖來判斷買賣的時機,如果我在看完股票報價後,發現某支股票交易十分熱絡,就會再去查看那檔個股的資訊。首先確認該個股的買賣盤,觀察有多少委託單。 然後再看股價線圖。一開始我會優先看K線(5分K)和分價量表、RSI、MACD。 其次再將5分K改為日線或週線。尤其是觀察RSI指標的時候,日線或週線、月線比5分線更能正確地反映出行情是否過熱。 但是,用週線或月線來看線圖的時候,週線反映的是週一的股價、月線反映的是月初的股價,所以必須在腦海中微調。 倘若交易夠活躍,RSI達到70%時,我就會掛出賣單。反之,如果RSI在30%以下就買進。假如股價線圖呈現三山、三川的型態就更理想了。 即使股價乍看之下一路墊高,顯然是未來可期的線圖,但只要RSI接近70%,可能就是賣出的時機了。 RSI往往會在持續一段時間內維持相似的數值,因此遵循「1:2:6」的法則,超過70%的時候先賣掉一部分看看情況也不錯。 想當然耳,RSI也可能會漲到80%、90%,這時不要懊悔「糟了!早知道就抱久一點」。因為這只是「運氣好」。投資時若期待運氣好,就跟賭博沒兩樣。 RSI在我心中是相當有力的指標,我每天都會寫進交易記錄的筆記本,但股市沒有「絕對」。要是有的話,大家只要採用那些絕對能賺錢的手法,就沒有人會賠錢了不是嗎? RSI同樣都是50%的時候,有時要買進,有時則要賣出。為了更準確地判斷,重點在於要掌握住那檔個股的習性,對照其他指標來看。 下一頁帶大家看我認為應該持有到2030年的股票G-Tekt這半年來的線圖。 請先看日線,最佳買點在6月1日。當天的RSI為「29%」,無疑是顯示「超賣」的數值。 當天股價的最高點為1,329日圓、最低點為1,313日圓。G-Tekt的RSI在6月19日創下78%的紀錄。股價最高點來到1,662日圓、最低點為1,571日圓。不到3週的時間,RSI就有如此劇烈的變動。 當RSI跌到29%,鼓起勇氣大膽買入的人通常都不會賠錢。 假設買了5,000股,股價稍微往上漲就賣一點、變便宜的時候再買一點……如此反覆操作,一直維持在5000股,然後在6月19日當天全部賣出,就算買在6月1日的最高點、賣在6月19日的最低點,光是這天就有121萬日圓的獲利。 6月19日的成交量也很大,可見是絕佳的賣點。 要是股價線圖都這麼單純就好了,倘若RSI不「好」也不「壞」,不確定要怎麼買賣的時候,或是想觀察其他指標再決定要怎麼做的時候,我會看新價三線或一目均衡表。 股價線圖濃縮了前人的智慧精華,極為有效,但是並非所有的指標都能指出「買進時機」與「賣出時機」。即使是相同的風景,由上往下看、由下往上看、從旁邊看過來都不一樣呢。股票也是同樣的道理。 用一目均衡表來看的時候,6月19日的「轉換線高於基準線」「K棒站在雲的上方」「延遲線高於K棒之上」,可以視為「未來大概會上漲」。 因此即使確定當天要賣股票,也要考慮到「RSI雖然高,但是從一目均衡表來看應該還會再漲上去。不要全部賣掉,保留一部分吧」,或是判斷「78%的RSI太高了,先全部賣出吧」。 此外,RSI頂多只能表示「一定期間的漲幅加總÷同樣期間的漲跌幅加總×100」,因此RSI墊高不見得是因為股價上漲。 例如7月26日,股價創下1,856日圓的高點時,RSI為71%,比6月19日的高點為1,662日圓時還低。 另外,特別對初學者而言,股價暴跌時因為RSI下降就認為「現在是底部」而貿然買進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大部分認為是「底」的時候通常都還不是底部。暴跌時耐心等股價打完底再買進也很重要。 基本上先利用RSI和K線判斷買賣時機。再嘗試運用好的技術分析,建立自己的交易方式。   ▍ 本文節錄自  藤本茂 《88歲神級散戶『日本巴菲特』茂爺爺投資心法:用「126法則」滾出18億円資產的69年股海交易術》
財經企管

「韌性」是一門顯學

  你是否因處理突發狀況而整夜待命?是否擔心無法處理危機而徹夜難眠?是否擔心團隊能力不足,延宕處理公司的危機?儘管「趨吉避凶」是我們的本能,然而我們並未真正認識危險。一旦大難臨頭,一般人的通病是走捷徑。閃躲它非但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有可能造成更棘手的處境。這是否和我們的工作經驗與學習歷程有關? 展閱當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先生六十年演說集,不禁回想近二十年個人學習與職場生涯。在累積一定的績效與歷練,經理人得以步步高升。進階者從MBA 師生同儕學習,在職涯轉折點充電後再出發。 從國內外個案的分析,太多主管因處理災害危機不當而黯然下台,甚少因處理有功而被拔擢。 為何這門攸關公司生死存亡、主管升遷的管理課程,鮮少出現在主管養成教育? 原因很簡單,危機消息止於自家大門之內。在家醜不得外揚的情況之下,企業講師不教;在我國近六十年MBA 教育的發展中,這類型的風險課程並非商學院的主流,學校也不教。 由於災後復原為移動中的目標,階段性目標隨時空環境而調整。在有限的資訊與資源之下,主管很難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連帶會影響第一線部屬的士氣與進度。由於缺乏災害處理的實務經驗,臨危受命的應變小組僅能從排山倒海的問題中被動因應。每個臨危受命處理災害的主管,就好像在高空上走鋼索戰戰兢兢。   新管理思維   近年來,台灣一再發生「短延時強降雨」,也開始面對「限電」或「缺電」的可能性。Gartner(2014)強調,資安已經進入「預防無用論」時代。災害衝擊遠大於你的預期,「防範未然」不再是唯一事前準備的處方。 然而,沒有經歷過災害,很難體會災害管理這堂課。以美國911事件為例,恐怖攻擊造成紐約雙子星大樓應聲倒塌。瞞天蓋地的金屬塵爆席捲商業大樓數以萬計的電腦。大樓停電造成資訊與聯絡中斷,上千台受污染的電腦必須徒手背出災區迅速復原。這段時間,所有的業務一片混亂、完全停擺。在大型災害的案例中,災害的類型不會是單一的,伴隨而來的是複合型的影響。 那該如何以新思維分配風險管理的資源? 在規劃風險管理資源時,我們習慣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在技術思維之下,「規避」(Avoid)為常見的風險策略,就像是硬體採購。但,主事者往往忽略「減損」(Mitigate)或「移轉」(Transfer)策略的可行性。在有限的資源之下,單一部門僅關心單一策略,無法照顧到風險管理之全貌。甚至我們聽到客戶說,她只是智慧製造的技術人員,「風險管理是老闆的事」。 其實,最稀有的資源不是部門預算,而是領導者的注意力。面對一再刷新紀錄的災害,到底領導者該有何種新思維? 在協助全球知名半導體大廠教育訓練中,一間最賺錢的廠最先導入「災後復原計劃」(Disaster Recovery Planning)。以往他們不乏災後全損的例子,上億元設備就這樣報銷。由於該設備金額在保險自付額以內,企業得自掏腰包,自行支付損失。這樣的觀念驗證一個基本的觀念:「營運越好,越不能出問題」。廠長強調:要將賺到的錢「安全」的放進口袋。 這驗證了一句話:風險管理,人人有責。 IDC(2017)也特別強調:「它(資安)並非是IT 安全—此觀點造成限制並將解決方案投射在疲於奔命的IT團隊;相反的,它是企業風險—此觀點涉及部門、高階主管與董事會,並協助定義在這個流程中IT 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風險管理不單只是風險部門的工作。除了高階主管,本書的溝通對象為廠長、資安長、財務保險、智慧製造、工安人、緊急應變小組、資安人或資訊人。此外,保險相關的從業人員也是本書關心的對象。   不為人知   這個實務領域並沒有統一的語言。常見的為風險管理、災害管理,或災後重建。倘若以Goolge 查Disaster Recovery(災後復原),發現大部分的討論偏向於IT 軟硬體。除了災前的客戶訓練與計劃,保險人同樣關注災後客戶的搶救減損。 那麼,到底該如何界定這一行? 根據我國最新的《行業標準分類》(2016),行政院將全台行業類別規劃517 個細項。有趣的是,「復原」僅有「電腦災害復原處理服務」(6209)與「歷史遺址及建築物之翻新及復原」等兩個行業細項。 但是,「機械設備之實質改造、翻新、重製,視同製造活動」,依性質分別歸入C 大類製造業25-29中類之適當業別。僅有產險有明確的類別,屬於K大類「金融及保險業 6520 財產保險業。然而,與保險有關之公證服務僅被歸類魚6559 細類「其他保險輔助業」。由於《行業標準分類》統計我國行業主要的經濟活動,因此災後復原並未反映在真正的產值,足以說明這個行業的特殊屬性。 依我個人的觀察,國內投入24 / 7(一周七天,一天24 小時)災後復原專業業者的數量鳳毛鱗爪。甚者,擁有跨國復原公司經驗,兼顧IT 與設備復原者,可能用手指就可以數的出來。即便擴大涵蓋產險、保險經紀人與公證服務等相關專業,可達數百或上千位專家或顧問。然而,這個領域和客戶簽訂保密協定,外界鮮少有人得知災後復原的始末。 在社會大眾的印象中,這個行業宛如戴上神秘的面紗,更難傳達正確的搶救減損的觀念。因此,等到危機來臨時,第一線人員與主管忙著應付大小瑣事,無暇冷靜思考、分析與規劃。   應用層次   許多消防演習重視滅火與救人,但該如何協助關鍵性的設備資產進行減損搶救?本書希望提供跨部門協同學習之參考依據。為了避免艱澀難懂的專有名詞,本書以淺顯易懂的角度解釋常見的問題與觀念,並輔以實際案例加以說明。 過去進入災害現場的經驗,驅使我蒐集整理國內外經典案例。為了讓讀者身歷其境,本書整理隱身在新聞或書籍的小故事,如:美國曼恩峽谷(Mann Gulch)森林火災(1949年)、日本阪神大地震製鞋產業(1995年)、美國NASA火星氣候軌道探測器事件(1998年)、美國半導體廠J晶片廠火災(2000年)並牽動手機業者K與N國際市場版圖、台灣知名R網路書店水災(2001年)、美國911事件上千名員工緊急疏散(2001年)、台灣SARS事件(2003年)、美加大停電(2003年)、台灣A銀行資安事件處理始末(2006-2008年)、知名M石油企業漏油事件(2010年)、智利礦場事故(2010年)、日本福島核電廠海嘯(2011年)、日本G公司駭客入侵(2011)、S石化廠爆炸(2011)、台大竹東分院跳電處理始末(2013-2015年)、美國知名L零售業者駭客入侵(2013年)、台灣PCB業者B公司火災(2015年)、美國E公司資安事件總座與資安長下台(2017)、英國O航空公司電腦當機(2016-2017年)、梅雨季超大豪雨(2017年)、美國智慧製造H工廠被駭客入侵(2017年)、美國C公司資安事件造成全球性客戶問題(2020)、歐洲能源集團U公司資安事件(2022)。 本書的應用涵蓋四個層面:(1)無任何危機管理計畫、規劃或標準導入者、(2)已有計畫、規劃或標準導入者、(3)首次碰到災害急需迅速復原者、(4)欲執行「認知」(Awareness)訓練推廣者。 針對(1),本書提供簡易的參考指南,特別是中小企業;針對(2),本書協助檢視自己不足之處,提供下一步的參考方向;針對(3),本書提供災後復原所需的觀念與經驗;針對(4),本書補充相關的知識與經驗缺口,提供訓練課程所需的教材內容。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災害管理的研究涉及範圍相當廣泛。由於恐怖攻擊或種族暴動較少在國內發生,並不屬於本書討論的範圍。本書重點不在大家熟知的保安保全、人道救援、社區重建或心理重建,而是較少觸及的組織管理層面。   本書的一小步   本書嘗試從韌性、風險管理、營運持續(Business Continuity)與災後復原(Disaster Recovery)等角度,跨界討論工安(Safety)與資安(Security)的議題。 在許多企業中,「資安」與「工安」都是花錢的單位,分屬於資訊與勞工安全衛生環保不同部門的業務範疇。然而,在風險管理的整體性考量之下,工安與資安皆為系統性的風險,但在公司日常業務下甚少交集。 這是本書的一小步。從風險的角度,希望可以建立「資安」與「工安」溝通的橋樑。Gartner(2015)在《2020 資安情境》(Cybersecurity Scenario 2020)強調將實體的「安全」納入「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的重要性。 因此,雙領域結合的風險思維,不僅是現在的熱門話題,在AI 或智慧機械人時代更具有前瞻性。除了工安與資安領域之外,本書整合其他領域的實務經驗,以便在推動方案上具體可行。從組織管理角度,本書有助於災前任務編組與災後組織變動之參考;從專案管理角度,本書有助於災前的持續營運規劃與災後復原方案之執行;從危機溝通角度,本書提供組織需面對橫向與縱向的溝通問題;從教案設計角度,本書濃縮過去APEC 工作坊經驗,提供給有志推動情境式教學者參考;從個案研究角度,本書可協助風險管理、工安或資安部門從他人案例中借鏡,避免未來重蹈覆轍。   前瞻性思考   韌性不僅是國際政策的顯學,更是組織迅速恢復營運的關鍵。至今,國內外客戶將之列為稽核重點,甚至成為領先同業的競爭優勢。這些都可以從本書的經典案例獲得實務上的驗證。 在變動的社會中,我們比以往接觸更多的風險。不管是巨災還是人禍,災害是你猜不透的敵人。從個人到組織、從社交媒體到人工智慧,如何正向面對它呢?舉例來說: (1)福禍相倚是人生常規,企業經營也是如此。透過風險管理,以達個人風險緩衝之成效。幸福企業除了提供完整的員工福利,也要協助員工做好風險管理。 (2)現今通訊與媒體科技無時無刻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一旦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增加自己曝險的機會。在注意力弱化與匱乏時候,個人與組織更要在平日加強因應風險的能力。 (3)在人工智慧(AI)或智慧機械人時代,許多大量、單一或重複性的工作已經被取代。目前它們無法取代人類在緊急的狀況下做出決策。因此,現場人員必須具備緊急應變與災害管理的能力。 在面對動態的全球性或在地化威脅,許多挑戰仍有待跨界先進的交流與指導。我有幸在跨界學習中,從前輩、先進、同事與客戶的學習交流中累積寶貴的經驗。再多的言語無法表達我的感謝之意,那就以這本小書做為回饋的禮物。 請一同與我展開這趟奇幻的學習之旅。   ▍ 本文節錄自  吳明璋 《鋼索上的管理課【全新增訂版+資安風險升級主題】》
心理健康

接受屬於自己的身分,林郁婷以戰士的眼神、優雅的拳擊,擊碎全世界的惡意

  有誰能想像得到,拳擊竟能如此流暢寫意。 巴黎奧運決賽,林郁婷對上波蘭小將塞琳梅塔,她長臂敏捷,動如遊龍。 起初波蘭小將還如頑童般跳上跳下,貌似挑釁,但林郁婷冷靜沉著,把握每個機會,抽空得隙便一拳落下,宛如潑墨山水畫般痛快淋漓,精準得分。 這不是蠻力,這是智力,她是個用腦在打拳的女人。 最終林郁婷三回合皆得到五:○,大獲全勝。她成了初生的贏家,她激動地指著左胸上的梅花會徽,環繞四周,要告訴全世界,這位新生的世界女拳王來自何方。   為保護母親而打拳   身材瘦削、眼神堅定的林郁婷,小時候家庭並不和睦。作為四兄妹的老么,林郁婷卻從小就渴望能保護母親,爾後父親離家,她便由做加工業的母親與阿嬤共同扶養長大。 小學時林郁婷曾加入過田徑隊,但成績一般,升上鶯歌國中後,林郁婷發現學校竟有拳擊社團,她想到自幼跟哥哥捧讀的漫畫《第一神拳》,主角同樣是出身單親家庭的柔弱少年,藉由學拳改變命運,這個故事深深觸動了她,她也想變強、也想學拳。 然而,一個少女要學拳,在淳樸小鎮,簡直不敢想像。 下定決心的林郁婷,跑去找拳擊社教練曾自強,但當時拳擊隊根本沒幾個女生,且她身高不過一四○,體弱纖細,怎麼看也不是學拳的料,「就一個小妹妹,」教練曾自強坦言,當時覺得林郁婷大概不會待很久,本打算就讓林郁婷被「自然淘汰」。 曾是拳擊選手的曾自強,是出了名的嚴格,要求學生每個動作都得確實,一次林郁婷防守動作沒做到位,曾自強一個脾氣上來,便將林郁婷轟出場外,本想說大概不會再見到這個小女孩了,沒想到訓練結束,曾自強一走出教室,只見林郁婷還站在門外,懇懇切切地請教練再給他一次機會。 這個畫面深深刻在曾自強腦海裡,他知道這是可造之材了。   坎坷奧運夢,要練得比男生更強   林郁婷確實有天分,訓練不過兩個多月,她便拿下全國賽第二名。 然而現實的是,林郁婷無奈地發現,男女天生體能就是有差異,「打法、速度、力量反應全都不一樣,」男生能輕易做到的事,她卻要費盡全力。 但她很快認清,這不是示弱的藉口。「教練給我灌輸的觀念,就是妳如果把自己當女生在練,妳就永遠不會進步。」 她選擇拚了,她每日和男生練習,也跟男生做一模一樣的訓練菜單,就為讓自己能跟上男生的狀態。 她逐漸有了征服世界的野心。 國三那年,曾自強帶她到了北京,讓她親眼見識鳥巢、認識奧運教練,「我只是問她說,妳確定妳要打的奧運,和我想像的是一樣的嗎?」曾自強就是要讓林郁婷體驗這一切,「我只是讓她知道奧運會是這樣子,不是妳想的電視那樣,放個煙火就沒有了。」 然而,接下來林郁婷卻面臨長時間的低潮,二○一四年仁川亞運,她首輪便落敗,期待已久的二○一六年里約奧運,她也同樣未通過資格賽。 看不到戰績,宛如看不到未來,堅強如林郁婷也曾灰心,「選手時期無時無刻都想放棄,」林郁婷坦言。 這時曾自強建議林郁婷到北京體育大學交換,轉換心情,「這樣她也可以先不用看到我,」曾自強開玩笑道。 這確實是林郁婷的轉機。在北京,林郁婷有機會接觸到拳王泰森的教練,調整了基本動作。二○一七年,林郁婷獲亞洲女子拳擊錦標賽金牌,隔年又再度於雅加達亞運奪下銅牌,離奧運殿堂逐漸靠近。   走過性別風暴,接受屬於自己的身分   然而,二○二三年,林郁婷摘下世錦賽銅牌後,國際拳擊總會(IBA)宣布林郁婷「性別生化檢測異常」,將她銅牌資格取消。 轟天消息震驚國內,網上一片譁然,而比賽沒有申訴管道,亦無再驗機會,「講白了他就不是一個非常公正的單位,他的流程根本不合規矩,」回憶此事,林郁婷猶有餘怒,她說自己當時就像岳飛,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 即使日後她做好萬全資料準備,爾後不但拿下二○二三年亞運金牌,接著亦順利取得奧運資格,性別爭議卻如影隨形跟著她到了巴黎,當林郁婷十六強賽開打前,《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在社群上發文,質疑林郁婷的性別,林郁婷瞬間成為世界體壇焦點。 眼見事態越演越烈,曾自強心裡明白,他的首要任務就是穩住林郁婷心神,他要林郁婷正向面對,「我就跟郁婷講,他們就是怕妳。」 一直以來,曾自強就希望林郁婷不只技術要超群,更要從態度上成為一流運動員。他要求林郁婷,在擂台上遇到觀眾訕笑,便要自信地用微笑面對,「這些其實都是會影響到比賽的一環。」 近三十年的人生,從小接受與男性程度相當的訓練,成年後卻屢被懷疑性別,賽前我們曾問林郁婷,是否想過若出生就是男生,會比較順利?「不會,」她堅定地說,「上天給妳什麼樣的身分,妳就是做好什麼樣的身分。」 站在擂台上,隨著旋律,她唱起了國旗歌歌詞,淚水早已逐漸盈滿了她的雙眼。 在此刻,她的身分是最強悍、堅毅的台灣女兒。   ▍ 本文節錄自  李若雯 《當脆弱與光芒同時閃耀》
財經企管

經濟學是探討人類行為的科學

  手握本書,就讓你身居獨特的地位。一開始,你(或者是任何送你本書的人)拿錢去買了書。如果你來自貧窮的國家,你的家庭很可能一天僅靠一點錢勉強度日,你們大部分的錢都用在食物上,不會有任何餘裕容你買下這本書。就算你真的有一本,對你來說也很可能毫無用處,因為你根本讀不來。在西非的窮國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有閱讀能力的年輕人不到一半,女孩更僅有三分之一。在那裡,一名十二歲的女孩多半不會忙著學習代數和語言,反之,她們很可能要花一整天的時間幫忙提水回家。你可能不覺得自己或是你的家庭算富有,但對於世上很多人來說,花錢買書、而且還有能力讀書,聽起來就像是月球之旅一樣遙不可及。 對於如此巨大的差異生出強烈好奇心、甚至憤怒的人,通常轉向經濟學尋求解答。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運用資源,包括土地、煤炭、人力以及用來製造麵包或鞋子等有用產品的機器。經濟學會指出,指稱布吉納法索人民窮困是因為他們懶惰的這種說法為何大錯特錯(雖然其中某些人確實懶散)。該國有很多辛勤努力的人,但是他們出生的經濟環境整體來說並不利於產出。為何英國有大樓、書本以及教育下一代所需的教師,但布吉納法索沒有?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沒有人能知其所以然。經濟學試著追根究柢。 以下我要提一個更強力的理由,解釋經濟學為何讓人著迷,這或許也會激發出你自己在這方面的想法。經濟學關乎生死。現代生於富裕國家的嬰兒在五歲之前死亡的機率極低,嬰幼兒死亡極罕見,每當發生這種事情時,總是讓社會震驚。在世上最貧窮的國家,有一成以上的孩子會因為缺乏營養與醫療而活不過五歲,這些國家的青少年是因為幸運才能活下來。 「經濟學」一詞聽起來或許枯燥乏味,讓你想到一大堆無聊的統計數字,但,實際上,經濟學的重點是幫助人們生存、健康以及接受教育,聚焦在如何讓人們獲得所需,以過著充實、幸福的生活,並探討為何有些人得不到這樣的人生。如果我們可以解決基本的經濟問題,或許可以幫助每個人都活得更好。   ◎經濟學是研究稀少性的學問   現代的經濟學家用一種特別的想法來思考資源;所謂資源,指的是蓋出校舍的磚塊、治療疾病的藥品以及人們想讀的書。他們說這些東西「很稀少」。一九三○年代的英國經濟學家利奧尼爾.羅賓斯(Lionel Robbins)將經濟學定義為研究稀少性的學問。罕見的東西,如鑽石與白孔雀,確實很稀少,然而,即便你很容易就能在家裡或是附近的店裡買到筆和書,但對經濟學家來說這些也是很稀有的東西。他們所說的稀少性是指東西的數量有限,相對之下人的欲望基本上無窮無盡。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很可能會持續買入新的筆和書,但是我們無法這樣做,因為每一樣東西都有成本。這代表我們必須做選擇。 且讓我們來想一想成本這個概念。雖然以貨幣計算的成本也很重要,但成本不光指要花掉的英鎊或美元。想像一下,有一名學生在選擇明年要修什麼課,他只能修歷史或地理,不能兩者都修。最後他選擇了歷史。他的選擇成本是什麼?是他放棄的東西:學習沙漠、冰河與首都城市相關知識的機會。新建一棟醫院的成本為何?你可以把所有營造用的鋼筋泥磚成本加總起來。但是,如果用前述「放棄的東西」這個觀點來算,成本則變成我們本來可以在同一地興建的火車站。經濟學家將這類成本稱之為「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這種成本很容易被忽略。稀少性和機會成本點出了一條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人要做選擇,比方說,選擇建醫院、火車站、購物商場還是足球場。 經濟學就是檢視我們如何利用稀少性資源以滿足需求,但並不僅於此。人面對的選擇會如何改變?貧窮社會裡的人們面對的是非常棘手的選項:是要讓孩子飽餐一頓,還是替生病的老祖母購買抗生素?在富裕國家,比方說美國或瑞典,人們很少要經歷這種局面;他們要做的選擇,可能是要買新的手表,還是最新推出的 iPad。富裕國家也有嚴重的經濟問題:企業有時會破產,勞工會失業,必須要費盡心力才能替小孩買新衣服,然而,他們比較少面對生死攸關的問題。經濟學的其中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各個社會要如何克服稀少性造成的最嚴重效應,並探討為何有些社會不快速行動。要嘗試提出好答案,需要的不僅是熟悉機會成本而已,還要有能力找出我們應該要蓋新醫院還是新球場,要買新 iPad 還是新手表。要有答案,你需要用到各式各樣的經濟學理論,還要深入理解真實世界裡不同的經濟體如何運作。看看本書所講述的經濟學家史,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他們的想法讓我們看出,這一路走來,經濟學家所做的各種嘗試有多了不起。 經濟學家研究「經濟體」,這是當然的。經濟體使用資源、製造新東西,並決定誰能得到什麼。舉例來說,紡織製造商購買布料並聘用員工,以製作T恤。消費者(也就是你我)到店裡購物,如果我們口袋裡有錢,就可以買下各式各樣的商品,比方說T恤(行話說法是我們「消費」)。我們也消費「服務」,服務是指無實體的事物,例如理髮。多數消費者同時也是勞工,因為他們能靠工作賺錢。企業、勞工和消費者是經濟體的關鍵要素,但銀行與股市(也就是「金融體系」)亦會影響資源的運用。銀行貸款給企業,也就是所謂替企業提供「融資」。一家銀行借錢給紡織製造商興建新工廠,製造商有了這筆貸款就可以拿去購買水泥,這些水泥會成為工廠的一部分,而不是用於新建橋梁。企業為了籌資,有時候也會在股票市場出售「股份」(或「股票」)。如果你持有一股東芝(Toshiba)股份,你就擁有該公司的一小部分,倘若公司經營績效出色、股價因此上漲,你也隨著變得更富有一些。政府也是經濟體中的一環,當政府花錢新建公路或發電廠時,也會影響資源的運用。   ◎經濟學是探討人類行為的科學   在下一章中,我們將會看到幾位思考經濟問題的先驅:古希臘人。英語的「economics」發源於希臘文的「oeconomicus」,「oikos」是「家戶」之意,「nomos」則指法則或規範。因此,對希臘人來說,經濟學的要旨是探討家戶如何管理資源。在現代,經濟學也納入企業與產業的相關研究,但家戶與生活在家戶中的人仍是根本。說到底,經濟學的重點仍是買東西的人以及構成勞動力的人,也就是說,經濟學是探討經濟體中人類行為的科學。如果你生日時收到一千元禮金,你要怎麼決定如何花用?什麼因素會讓一名勞工以某個薪資水準接受一份工作?為何有些人謹慎儲蓄,有些人卻肯花大錢替愛犬蓋一棟寵物宮殿? 經濟學家試著以科學方法處理這類問題。「科學」一詞或許會讓你想到冒著泡泡的試管和黑板上潦草寫著的方程式,反而不會聯想到人們到底有沒有足夠食物的問題。實際上,經濟學家試著用科學家發射火箭的態度去解釋經濟體。科學家尋找物理「法則」:一件事如何引發另一件事,比方說,火箭的重量如何影響火箭飛行的高度。經濟學家尋找經濟法則,好比說,人口規模如何影響可得的食物。這稱為「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法則本身無好壞可言,只是描述情況。 如果你認為經濟學的功用必須遠遠超過前述,你絕對是對的。想一想活不過嬰兒期的非洲孩童。描述情況、然後就這樣放著,夠嗎?當然不夠!如果經濟學家不做判斷,那就和鐵石心腸無異。另一派的經濟學稱為「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這類理論會去判斷某種經濟情境是好還是不好。當你看到超市丟棄完好的食物,你會判斷這是壞事,因為這是一種浪費。當你在思考貧富之間的差距時,你可能也會認為這是壞事,因為不公平。   ◎經濟學可以成為一股變革的力量   當精準的觀察和明智的判斷兩相結合,經濟學可以成為一股變革的力量,創造出更富裕、更公平的社會,讓更多人能在其中好好生活。英國經濟學家阿佛瑞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曾說過,經濟學家需要「冷靜的腦,以及溫暖的心」。沒錯,描述這個世界時要像科學家一樣,但當你這麼做時又一定要對身邊受苦的人們懷抱著憐恤之情,並試著做些改變。 現代的經濟學(我指的是大學裡研究的經濟學),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中出現時間相對較晚。幾百年前資本主義(這是目前多數國家的經濟類型)誕生時,經濟學才出現。在資本主義之下,無論是食物、土地還是勞力,多數的資源都用錢買賣,這樣的買賣稱為「市場」。資本主義下有一群人叫資本家,他們擁有資本:資本指的是為了製造出貨品所必備的金錢、機器和工廠。另一群人是勞工,受僱於資本家的企業。現在我們很難想像還有其他的運作方式,但是在資本主義之前,這個世界很不一樣,人們自耕自食,而不是買食物。一般人不在企業任職,而是為地主效命,地主控制人們居住的土地。 這樣說起來,與數學或文學相較之下,經濟學是新學問,諸多內容都和資本家有關:買進、賣出、價格。本書有很多內容在談的也是這類經濟學,但我們在檢視經濟概念之前也會追溯到更早之前。畢竟,無論是否信奉資本主義,每一個社會都必須因應如何讓人民溫飽的議題。我們將檢視不斷演變的經濟體概念,並看看經濟體本身的變化:無論是在田裡還是廠裡工作,人們長期如何克服稀少性,得以全家共聚一堂飽餐一頓。 在描述經濟體與做出相關判斷時,經濟學家是否永遠都如謹慎的科學家與明智的哲學家一般?有時候,經濟學家要面對指控,說他們忽略了經濟體不斷進步時卻被拋在後面的弱勢群體面對的困難,尤其是女性與黑人。這是因為歷史上的經濟思想家通常都來自社會中最優越的群體嗎?二十一世紀初,銀行輕率的作為引發一場嚴重經濟危機,很多人責怪經濟學家沒有預見問題,有些人甚至懷疑,這是因為在金融與大型銀行主導的世界裡占盡優勢的那些人,影響了很多經濟學家。 這麼說來,除了冷靜的腦與溫暖的心之外,經濟學家可能還需要一些別的要素搭配:自我批判的眼光,以及要有能力超越自身的考量與慣有的世界觀。研究經濟學史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這是因為,藉由了解過去的經濟思想家獨有的考量與環境如何孕育出某些概念,我們或許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的概念是如何出現的。正因如此,將歷史結合概念想法才這麼讓人著迷,而且,對於創造出讓我們多數人能活得好的世界而言,至為重要。   ▍ 本文節錄自 奈爾.傑斯坦尼(Niall Kishtainy)《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生動剖析經濟學家如何思考,讓經濟學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心理健康

健康的溝通,我的想法完整地屬於我

  「看似悠然自得的人,有時也會在內心深處發出悲鳴。」 ──《我是貓》,夏目漱石   ◎溝通不是勝負之爭   健康的溝通可以定義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坦率、明確地傳達要求,同時尊重彼此權利的對話。」進一步拆解的話,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要素: 1. 健康的溝通,在於表達我的想法、情感和要求,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2. 健康的溝通,必須同時尊重我和對方表達的權利。 3. 健康的溝通,不在於性格,而是技巧。   ◆健康溝通的起始   健康溝通的第一要素,就是明確、自主地表達想法、感受與渴求。我的想法完整地屬於我,情感和渴求亦然;相對地,我有多少選擇的自由,就必須承擔多少責任,對方也一樣。 第二個要素,是認同對方也有自由表達的權利,就像我也有權利說話一樣。以溫暖和體貼來尊重對方表達的權利,不等於凡事迎合,或者無條件同意對方的想法,更不是代替他承擔情感和責任,一塊被捲入其中。當然,也不是因為難以拒絕,就全盤接受對方的要求,否則的話,便是只尊重他人,而犧牲了自身的權利。光是認同對方也有自己的想法、情感與渴求,同時擁有表達的權利,就足以算是健康溝通的起始。所謂健康的溝通,並非一定要同意對方、給予共鳴或解決問題。 第三個要素,是溝通不在於性格或素質,而是技巧問題。健康溝通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源於後天培養。換句話說,任何人只要願意學習與練習,就能養成良好的溝通力。因為溝通能力並非取決於天生的性格,所以不管有多出色,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受他人左右,或者因難以啟齒而深感懊悔等等。就像運動員即使練習過數萬次,也很難完全避免失誤。 此外,我們在生活中或許會遇到類似的情況,但不可能每次的情境都一模一樣。溝通就像一道道全新的習題,不能只仰賴同一個答案去解決。亦即,溝通是透過嘗試錯誤進行學習,所以沒必要因為失誤而過分自責。之所以把溝通稱為「技巧」,是因為「即使具有天賦,不啟蒙就難以有發展」;反之,只要願意學習、練習,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很好。不過,失誤總會找上門來,在溝通方面自然也不例外。   ◆不被他人左右,也不試圖操控他人   如同每個人的長相各異,我們過去的生活經驗,抑或是當下身處的情境皆十分多元;就算遭遇相同的情況,看待事情的觀點與反應亦十分多樣化。因此,當人們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時,出現意見分歧,或因目標不同而產生摩擦,都是非常自然的現象。彼此間的觀點差異和利益衝突,有時很難找到平衡點,甚至最後沒能互相理解、得到想要的事物,只是認知到立場的差異,關係就此畫下句點。在人際關係中,如果連微小的衝突和噪音都沒有,很可能是其中一方為了從源頭上封鎖矛盾、迴避問題,過度採取被動的態度,成為一種不均衡的關係。又或者是遵循沉默的約定,覺得應該避開「不舒服的對話」,在溝通上並不順利。 問題不在於矛盾本身,而是我們對矛盾所做出的反應。無論是哪一種人際關係,都不可能提前預防或消除所有的不適感。健康的溝通,就是在難以調解的衝突情境裡,以基本的尊重為基礎,把重心放在「共同理解並解決問題」,打開溝通的管道,而非一味地互相指責。因此,溝通不是講求勝負的戰場,而是彼此合作的平台。 很多人會苦惱在表達自身想法時,該怎樣才能溫柔而堅決、親切卻不容小覷。在不失溫暖與關懷的同時,又能果斷地說出該說的話,這種健康的溝通,就是在看似兩極的方向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是不被他人擺布,也不試圖操控他人,能夠彼此守護的應對之道。 在保護自己時卻對他人造成傷害,如此就不算是健康的溝通,而是「攻擊型溝通」。反之,像前述的芝賢一樣,在照顧他人的同時,卻無法好好守護自己,進而出現自我攻擊的態度,這種情況稱為「被動型溝通」。此處有一點很容易被忽視,那就是不光他人會對我們造成影響,有時自己也會成為動搖的主因。例如芝賢的案例,即便他人沒有刻意牽引,她也會被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左右,以致於無法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換句話說,「健康的溝通」意味著不被他人影響,同時也不被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牽絆。 那麼,如果將「攻擊型溝通」和「被動型溝通」結合呢?有一種更加複雜、微妙的「被動攻擊型溝通」,又被形容為「高尚」或「痛快」的反擊。這種類型的人,表面上看似採取被動姿態,但實際以攻擊做為最終目的,也不屬於真正健康的應對。針對溝通類型,將於第二章更加詳細地說明。   ◎對健康溝通的誤解   在前文中,我們談到了何謂「健康的溝通」,亦即「清楚且具體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感受與渴求」。許多人會受到各種情況左右,無法好好地傳達個人觀點、情緒及需求,同時對健康的溝通缺乏明確的認知。對於溝通,常見的迷思有哪些呢? 「不受他人左右,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果斷、坦率、堅韌、暢快、固執、勇敢等字眼。人們相信,具有這類「性格」的人,通常能夠不受影響地暢所欲言。但是,這些特徵真的是健康溝通的必要條件嗎?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誤解,對真正的溝通形成了阻礙。   ◆誤解一:若「懂得說話」該有多好   有些人因為口才不佳,所以很難表達自己的心意。不過,人們對於「口才好」似乎有些誤解,並非一定要詞彙或句子表達能力出色,才能好好地說出心裡話,口才佳也不等於擅長溝通。用華麗的詞藻包裝文句,欠缺實質的內容,只是模糊焦點來攻擊對方,或者滔滔不絕地自說自話,都不屬於良好的溝通。有時,比起卓越的口才,充滿真誠的一句話,更能深刻地打動人心。若想順利進行溝通,必須以真誠的語言和互相守護的心意為基礎。接著,當你清楚認知到自己的想法、感受與需求時,思緒會跟著變得清晰,言語也會隨之變得有條理。 健康的溝通法,並不是為了迎合對方、證明存在感或引人注目的話術,也不是將缺乏真心實意的話說得天花亂墜。健康的溝通,是表達真實自我最有效的方式,且除了「明確表意」之外,還包含了「仔細傾聽」──因為溝通,始終立基於雙方的交流。   ◆誤解二:說話必須「果斷」   不受動搖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這種人經常被用「果斷」來形容。但是,很多人會把「強勢」、「斬釘截鐵」、「直白」等「冷漠且具攻擊性的態度」,誤認為是「果斷」的一種。果斷意味著對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相當明確,然而,即使態度堅決,也沒必要用「我說的話就是對的」、「我有說錯過嗎」等方式,過於自信或冷酷地進行表達。因為稍有不慎,這種態度很容易成為攻擊型溝通,而非健康的溝通。反之,明確地察覺並表達自己的心意,這種果斷的態度,就是展開健康溝通的第一步。 健康的溝通與攻擊型溝通,在堅定表達心意這點上是相同的。但是,健康的溝通會將彼此的矛盾,視為解決問題的機會和過程,而攻擊型溝通,則傾向認為這種情況是勝負之爭。因此,溝通的目的不在於和對方一起討論或協商,而是一定要取得勝利,不管用什麼方式都要佔據優勢、控制對方。以這種方法單方面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情感,或強行貫徹個人的要求,就屬於攻擊型溝通。 被動型溝通也同樣將矛盾視為勝負之爭,覺得自己若在當下果斷地說出心裡話,就會成為對他人造成傷害的壞人,因此即使有話想說,也會事先陷入恐懼。 「我擔心他人會因我而受傷,所以變得小心翼翼。」 芝賢不想成為受害者,卻也無意成為加害人。因此,她在被動型溝通與攻擊型溝通之間感到迷惘,有時雖然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恐懼和憂慮總是橫亙在前。贏了就會產生罪惡感,輸了就會引發挫敗感,最終自然失去溝通的本質。若認為「果斷」是以攻擊型的態度守護自我,就會對改變產生恐懼與排斥。但是,「果斷」的目的是明確地劃分出彼此應該遵守的界線,也是健康溝通的必要條件。   ◆誤解三:說話「坦率」會更好   芝賢覺得大學前輩勝鉉總是能果斷地說出心裡話,而勝鉉則自認為非常坦率,是不記仇的「直腸子」類型。對芝賢來說,勝鉉毫無顧忌、直言不諱的說話方式,代表著「心志堅強」,有時甚至令她感到羨慕。不過,一向直白地表達自身想法與情感的勝鉉,卻無法容忍他人的直來直往。假如有人因為自己的話當場皺眉或生氣,勝鉉就會加以批評,藉此堵住對方的嘴。 「你幹嘛這麼嚴肅?會破壞氣氛。你真的很敏感又愛記仇,我對你好失望。」 這種「坦率又理直氣壯」的態度,乍看之下似乎能夠不受動搖,勇敢地說出心裡話。但這樣的「率直」,能算是健康的溝通方式嗎?實際上,勝鉉被自己消極的想法和情感左右,把該說和不該說的話,都在未經修飾的狀態下丟出來。這種「未經過濾的坦率」,雖然守住了自己的權利,卻沒有對他人表現出尊重,因此不屬於健康的態度。就像在共同生活的世界裡,我們不會光著身子自認為坦率,因為欠缺思考的直率,其實是一種無禮與冒犯。   ◆誤解四:「別退縮」,要勇敢   想達成健康的溝通,勢必得面對尷尬的情況,勇氣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這點應該所有人都會認同。但是,這樣的勇氣,並非來自於不肯退縮的固執,而是一種柔韌的表現。多到數不清的變數,彼此的利益與損失糾纏在一起,在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互相理解、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所謂健康的溝通。因此,若能根據情況靈活應對,就愈有可能找到創意性的解決方案。靈活的態度,指的不是任意改口的說謊精,或者容易妥協的膽小鬼。面對情況發生改變,人們有時仍然會堅持自己的方式,單方面地予以推進。而所謂的「靈活」,就是能夠果敢地放棄過往的習慣與舒適,進一步考慮創新選項的開放心態。這種靈活,需要勇氣做為支撐。 尚宇和女友結束約會行程,返家途中在狹窄的巷子裡與人發生了爭執。面對這種情況,奮起抵抗、絕不退縮的話,就算是勇敢嗎?如果在人跡罕至、漆黑的地方與多名健壯的男子發生衝突,這種意氣用事的做法是不恰當的。或許,為了自己和女友的安全,盡快離開才是最佳的選擇。若堅持「逃跑就是膽小鬼」,或一定要「理直氣壯地反抗」、「透過對話來解決」,就是不考慮現實情況的僵化思維。堅守這種態度,或許可以安慰自己是「奮戰到底」,但實際上可能會危及自身安全,還讓女友也一起置身險地。就價值觀而言,口袋裡的錢和扭曲的「自尊心」,不比人身安全來得重要,因此,表面上看似消極、被動的迴避,可謂是最好的選擇。對方也一樣,若傷到了人,情況就會變得複雜,最後導致雙方都得不償失。 在日常生活裡,或許也有必須挺身而出、據理力爭的狀況,這時,應該思考一下透過爭吵能獲得什麼,並判斷是否有其價值。根據時刻變化的情境,靈活地分辨哪些時候需要站出來,就是具備勇氣的決斷。 那麼,家人之間的關係呢?愈是親近的關係,付出和期待就會愈多,進而侵害彼此的領域,累積更多的創傷。這種時候,如果只強調溫暖與關懷,強迫雙方拉近距離,反而會陷入難以恢復的狀態,有失去彼此的危險。 除了維繫或斷絕關係的二分法,我們還有很多其他選擇。退一步靈活地應對,「保持安全距離一段時間」,或許反倒能成為健康的溝通。就像沉默可以成為對話的一部分,保持距離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這種想法,並非來自於固執,而是柔韌的表現。靈活應對,將會成長為面對人際僵局的自信與勇氣。   ▍ 本文節錄自  安潔拉・森(안젤라 센) 《守護我的關係心理學:認識4種溝通類型×49個心理圈套,用英國IAPT 10週關愛課程照顧自己》
文學小說

【書評】不擇手段卻十分有趣的黑色魔術師

  文/BY   《迷宮裡的魔術師》是小說家東野圭吾於2020年出版的小說,主要講述即將結婚的主角神尾真世接到警察通知,得知父親過世的消息,回鄉後更得知父親是被人殺害。驚訝之餘,他與曾經從事職業魔術表演、現在經營酒吧的叔叔神尾武史合作,一起調查事件的真相。事件本身並不複雜,人物刻畫立體,適合喜歡輕度推理,或單純享受有趣故事的讀者。2020年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當時有許多小說、影視作品皆直接或間接紀錄疫情對於生活的衝擊與改變,這本小說也是如此。這本小說不僅描述了疫情對於大都市、餐廳、旅館等容易聚集人潮之處造成的衝擊,也詳細描繪聚餐、婚喪喜慶等過去習以為常的社交活動,在疫情後的變化。曾讀到一篇新聞,大致講述新冠疫情導致分手和離婚的人數激增,書中也刻畫相關的故事,因為曾聽說周遭朋友有發生類似的狀況,所以讀到小說中相關劇情,令我心有戚戚焉,印象特別深刻。身處台灣的我們雖然在全球疫情爆發的當下,防守了好一段時日,但在全球化的時代,最終仍無法避免新冠肺炎的入侵,而疫情確實也對台灣許多產業造成衝擊,有些產業至今仍無法回復往日元氣。當讀到東野圭吾筆下的日本後疫情時代,除了書中所述的人事物彷彿歷歷在目外,更感慨人類是如此脆弱又堅強。 《迷宮裡的魔術師》除了真實描繪疫情下的社會現況外,也講述了現代社會一些鄉間小鎮的困境。本書日文標題《ブラック・ショーマンと名もなき町の殺人》,若直譯成中文,應可翻為《黑魔術師與無名小鎮的殺人事件》,其中「黑魔術師」即是主角之一的武史,而「無名小鎮」則是真世與武史的家鄉,也是殺人事件的主要舞台。這個無名小鎮就像許多大都會附近的小城鎮,平常以傳統產業與觀光維生。隨著時代演進,勞動力外移,本地產業逐漸落寞(只不過疫情更加速了衰敗)。在台灣,城鄉差距也一直是個重要的社會議題,鄉村人口的外移與老化也非常嚴重。 小說的本質是「虛構」,但一本好的小說往往也會隱含某些「真實」,畢竟過於虛無飄渺的故事,通常較難使人投入其中。所謂的「真實」,可能是故事主軸、人物原型,或是時空背景,這些「真實」與我們自身的生活經驗結合,使我們對明知是「虛構」的故事產生情感共鳴。從這點來看,《迷宮裡的魔術師》確實寫得不錯。 但若以推理小說而言,本作稍微差強人意,最常被詬病的是事件真相與動機。這本小說確實沒有太多複雜的詭計,從頭到尾就只有一起命案(作者甚至在故事前半段就暗示出事件真相),還有一些與命案無關的謎團,有些甚至可算是「日常推理」的範疇。不過看完小說就會發現其實是合理的安排,整起事件可說是各種偶然的不幸結合所致。 雖然案件真相本身並不特別出色,但在故事中擔任「偵探」的武史卻是非常有意思。雖然他為人小氣勢利、講話尖酸刻薄、做事不擇手段,但卻往往可以從各種意想不到的刁鑽角度切入,破解一個又一個的謎題,帶領她的姪女真世和讀者前往迷宮的出口,算是一個個性非常鮮明的角色。與姪女的搭檔組合也是非常經典,就像是福爾摩斯與華生,或是湯川學與草薙俊平(或內海薰),對讀者來說,這樣的安排比較親民。畢竟總是要有角色從讀者的觀點出發,代替讀者發問,也可以作為閱讀過程中的緩衝,在鬥智劇情中適度緩和緊張的氣氛,有點類似相聲中的逗哏和捧哏。 整體來說,這本小說娛樂性高,角色立體鮮明,對於疫情的背景描述十分詳盡,案件並不特別複雜,適合剛接觸推理,或喜歡輕度推理的讀者,也適合喜歡機智、甚至可說是有點狡詐人物的讀者。   筆者簡介 BY 在好奇心還沒完全 死去前 盡可能紀錄 每一次有趣的相遇   樂寫團隊 樂寫是什麼? 樂寫是一種態度。樂寫是熱愛創作,樂於分享。樂寫是編織文字,傳遞體驗。樂寫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寫萬言書。樂寫是遊戲化學習。樂寫是看得見進步。 我們是樂寫團隊,您寫作路上的同伴、導師與朋友。 樂寫官網:https://cowrite30.com/   ▍ 本文節錄自 東野圭吾《迷宮裡的魔術師》
人文科普

擺脫人臉辨識、DNA跟蹤、人工智慧,揭開中國反烏托邦的駭人真相

  2019年10月29日,我和梅森、她的一位女性友人以及阿曼,一起搭車去參觀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陵寢(Anitkabir,字面意義就是「紀念之墓」)。墓地位在小丘山頂,裡頭葬著建立土耳其共和國的獨立領袖穆斯塔法・凱末爾(Mustafa Kemal)。有突厥背景的人也稱他為「阿塔圖克」(Ataturk),這個字是「土耳其之父」的意思。 我們穿過長長的獅子大道(Lion’s Road,兩側都有石獅雕像的大路),看儀隊衛兵整齊地踢正步,然後進入陵墓,站在阿塔圖克的靈柩前,看衛兵獻上花圈。 一開始,我以為我們只是去觀光,參觀土耳其的歷史遺產和古蹟,後來才意識到,這個地方對梅森和她同行的維吾爾朋友而言,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擁有自己的國家就是這樣嗎?」我們參觀那兒展示的歷史文物時,梅森這麼說。「阿塔圖克希望土耳其國力穩固堅強,希望打造現代化的共和國,實施政教分離,並消除迷信,而且政府要建設學校、道路和醫院,確保人民的教育與健康。」 「軍事方面,鄂圖曼帝國式微後,」梅森說的是15到19世紀稱霸中東的帝國,「英國在一戰時入侵,想把這裡變成衛星國,藉此控制石油供應,但阿塔圖克不答應。他相信自己的人民,也讓人民知道他們可以爭取自己的權益。」 「土耳其並不是民主國家,」我指出,「阿塔圖克時期是獨裁統治。」 「那不是重點,」梅森的朋友插話,「我們的確想要民主,但阿塔圖克之所以重要,重點在於他讓人民理解『擁有自己的國家』代表什麼意義。國家會保護你,也會賦予你身為公民的權利和責任。」 梅森用欽佩的表情凝視阿塔圖克的雕像,這麼說道: 「民族應該要團結,要擁有共同的目標,對於族群的身分、起源和在世上的期望,應該要有共同的願景,但這一切,我們維吾爾人卻全都沒有。」 「我們支離破碎,被政府挑撥離間,因而彼此對立,即使離開中國,也無法彼此信任,不願合作反擊。」 「至於美國也有喬治・華盛頓、亞伯拉罕・林肯和馬丁・路德・金,這些人為什麼能有所建樹呢?因為他們以自由和平等的願景為號召,團結了許許多多的美國人;法國的夏爾・戴高樂、南非的納爾遜‧曼德拉和印度的甘地不也都一樣嗎?」 當下,我瞭解到梅森是如何看待維吾爾人的世界:他們沒有偉大的故事,也沒有可追求的目標。他們的世界,是失落的境地。 「維吾爾人沒有領袖、沒有英雄,他們都被關在監獄裡,所以我們才如此分裂。」 「那你希望誰來領導維吾爾人?」我問。 梅森和她朋友幾乎馬上同時回答:「伊力哈木・土赫提。」 梅森談起正在獄中服無期徒刑的教授時說:「他很有領袖風範,一站上講台就能滔滔不絕、展現十足的魅力。任何人都無法使他放棄理想,我相信為了自己的信念,就算要他犧牲生命,他也會願意。」 「可惜現在這個時代,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破壞民主、違抗領袖與國家,所以許多領導人會利用恐懼與憤恨的情緒,把這當做治理人民的手段。他們不尊重法律和言論,還會刻意在民眾心中激起怒火,所以我不確定究竟有沒有領導人真的能像我們老師那樣。」 我們站在山頂俯瞰城市—那裡曾是獨立運動重鎮,現在已成了土耳其的首都。夜幕降臨,日落時的紫橘色陽光從陵墓反射,一片璀璨閃爍,我一度被照得都看不見了。 「該走囉,」梅森的朋友說,「快關門了。」 世界各地有許多維吾爾人在受訪時都告訴我,他們密切關注中國的狀況,希望同胞能突破「現況」。 梅森也不例外。2018年7月起,在一年多的時間內,華為、曠視科技、商湯科技和海康威視—也就是建構監控體系,幫助國家禁錮她的那些公司—都成了美國和其他十多個國家政府的標靶。 但中國科技公司仍堅信自身實力,還承諾會打造更美好的未來。至少對大眾是這麼宣稱的。 「我們如今的成就,(曾經)只存在於電影之中,」商湯科技的產品開發負責人楊帆2018年接受《富比士》訪問時這麼說。他對公司早期的成果十分自豪:商湯科技當時正在建立大型資料庫,內含的圖像和影片數量上看百億,許多是從網路上所收集,目的就是要辨識人臉。在四處都是陰暗巷弄的重慶市,商湯的技術在40天內就找出69名嫌疑人,協助警方逮捕了16名逃犯。 至於另一間中國企業華為,則不僅販賣雲端運算服務,支援新疆的監控作業,還研發人臉識別軟體,一認出維吾爾人就會通報警方。據傳華為將與AT&T簽約,首度與電信業者合作推出智慧型手機。華為原本是世界第三大手機廠牌,位居蘋果和三星之後,這場合作如果成功,他們就有機會在美國晉升為既有威望、又有影響力的大牌。 沒想到,華為登陸美國的計畫卻適得其反。整件事始於2018年1月9日,當天華為執行長余承東在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大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演講,準備揭曉華為和AT&T將在萬眾矚目的合作案中,推出全新手機Mate 10 Pro。 「我們到CES現場時,AT&T表示他們已正式決定退出,而且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是因為受到美國政府的壓力,」幫忙籌辦那場活動的前華為公關部門副總裁泰瑞・戴利這麼告訴我。 「(執行長)余承東按照計畫走上舞台,發表新產品,但講到銷售通路那張投影片時,卻沒有AT&T,現場可以聽到美國的科技媒體記者倒抽一口氣。」 「AT&T取消了合約,決定不用華為的手機,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損失,對各家電信業者也一樣,但損失更大的是消費者,因為他們用不到最好的產品,」余承東讀完提詞機上寫好的講稿後,無預警地脫稿演出,「可是,我們明明已贏得中國電信業者的信任,新興市場的信任……也贏得了歐洲和日本等各國電信公司的信任。」 華為追上蘋果和三星的夢就此破滅。「華為可說是美中貿易戰的代表案例,」戴利說,「美國政府早在2012年,甚至更早以前就已開始布局,所以手法很俐落。」 美國政府也對華為提出刑事告訴,一年後案件記錄公開,各界才知道起因是一名華為員工在公司總部的指示與支持下,於2013年5月潛入華盛頓的T-Mobile實驗室,執行一項滑稽到有點荒謬的間諜任務—偷走機器人「Tappy」的手臂。Tappy的工作是快速點按新手機的螢幕,在產品上市前確保品質正常。 Tappy測試產品的效率很高,快又精準,在手機業界備受稱羨。T-Mobile對Tappy保護到家,只有合作夥伴公司的特定員工能進入實驗室。 該名華為員工把機械手臂帶回飯店後,當晚就測量拍照。T-Mobile當然發現了機械手臂不見的事,但他一開始還否認,說東西不在他那兒,隔天卻又向T-Mobile表示在自己的背包裡「發現」手臂。這樁醜聞爆出後,華為表示已解雇兩名相關員工,但隨後仍被訴訟和刑事程序纏身。2017年,民事法庭判決華為賠償T-Mobile 480萬美元的損失。 「從這次起訴中,明顯可以看出華為明目張膽,無視法律,」西雅圖的助理檢察官安妮特・海耶斯(Annette L. Hayes)表示。她在2019年1月幫忙對華為提出刑案,也就是上述民事判決出爐的兩年後。據該案檢察官所說,從華為的內部電子郵件來看,該公司的中國辦公室已正式啟動竊密政策,只要竊取其他企業的機密資訊,就能獲得獎金。 竊取Tappy 手臂的陰謀曝光後,各界對華為涉嫌商業間諜活動的憤恨和不滿,全面爆發成美中之間的貿易大戰。中國的這些科技巨頭協助中共建構出監控網絡,與此密不可分,現在又要進軍國際市場,使得西方國家紛紛表示反對,美國就是代表西方陣營立場。 2018年5月2日,也就是華為發表新產品的四個月後,美國國防部宣布,在世界各地的美國軍事基地,都禁止華為和另一間中國公司「中興通訊」販售任何設備;三個月後,澳洲也宣布禁止華為部署原本規劃的5G網路。由於5G新網路能帶動AI和大數據等領域的發展,澳洲擔心中國藉此進行監控與間諜活動。 但華為仍不斷成長,並宣稱2018上半年就已在全球賣出一億台手機;當年8月1日還取代蘋果,成了全世界第二大的手機廠牌。 在中國科技散播到世界各地之際,中國政府在國內也積極開始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整合。此系統會評估「誠信度」,影響公民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貸款、就業、買房,甚至是度假時的優惠等等。政府蒐集了中國民營企業的資料,並結合法院官方文件及逮捕記錄,因而得以實行整合作業。 2018年初,中國銀行(中方的官銀)開始從前四年幫忙開發社會信用評分系統的八間民營公司手上,收回對社會信用資料的控制。 政府更鐵腕地掌控評分系統後,很快就獲得了高效成果。那年,民眾因為社會信用評分太低而被禁止購買機票的次數高達1,750萬次,買火車票時則有550萬次被禁;此外,還有29萬人次因而無法擔任企業律師或從事高階管理工作。 這個體制很受中國民眾歡迎,至少剛推出時是如此。柏林自由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18年3月至8月間,在北京和上海進行了網路調查,共有2,200人參與。他們發現,年長者以及「社會地位較優越的公民」(也就是有錢、受過教育的都市居民)最支持社會信用評分。事實上,收入越高,支持度就越高。這些人認為,在社會信用體系之下,每個人都會受到監管、評分,所以能促進誠實正當的商業交易。 在美中貿易戰打得不可開交之際,兩國元首川普和習近平在2018年12月1日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共進晚餐,達成90天停戰協議。川普表示,中國同意調整要求外商交出商業機密和智慧財產權的規定,還聲稱中方同意購買價值1.25兆美元的美國產品,但中國則從未證實那場非正式晚宴上的協議內容。 在超過1萬公里之外的加拿大太平洋岸,從香港飛來的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也就是華為創辦人任正非的女兒)在溫哥華國際機場降落,正要轉機前往墨西哥時,加拿大皇家騎警將她扣押,針對她的行程和華為在伊朗的企業Skycom進行盤問。美國政府認為Skycom是華為的「非官方子公司」,孟晚舟就是藉由此公司取得被禁的美國技術,用於華為在伊朗的業務,並從伊朗將資金轉出。 「你們說我在美國犯了詐欺罪?」法院記錄顯示孟晚舟這麼回答。 警方檢查她的行李並盤問三小時後,以美國要求引渡為由將她逮捕。美國司法部指控孟晚舟違反對伊朗的制裁措施,還詐騙英國匯豐銀行,在某次會議上談到Skycom在伊朗的活動時,刻意誤導匯豐。 習近平和川普吃完晚餐後,得知了這件事。孟晚舟打了電話給華為的法務長,消息就這樣傳到中國政府那兒。中方十分憤怒,召見加拿大和美國大使,要他們解釋。 這起逮捕在中國引起轟動,許多人認為這是美加聯手,攻擊已然成為中國科技實力象徵的華為。中國副外交部長樂玉成表示,孟晚舟被捕事件「嚴重侵犯中國公民的合法和合理權益,簡直無法無天、無理取鬧、冷酷無情,」還警告如果不釋放孟晚舟,將會造成「嚴重後果」。 時任中國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樂玉成發出譴責三天後,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在北京被捕,罪名是「危害國家安全」,後來當局又依2015年的國家安全法對他起訴—讓政府得以擴張權力、建構新疆監控體系的,就是這條法律。 康明凱被捕幾小時後,我打開推特看到新聞,發現我認識許久的邁克爾・斯帕弗(Michael Spavor)也在他居住的東北城鎮被捕,罪名同樣是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斯帕弗也在加拿大出生,我是到北韓採訪時認識他的。 移居中國的斯帕弗很活躍而且交遊廣闊,經營一個專門促進文化和體育交流的組織,交流的對象就是北韓—他很關心北韓人民,也想幫助他們,因此經常安排北韓運動員和西方選手比賽。 斯帕弗是少數見過北韓獨裁者金正恩的西方人之一, 名聲不是太好的NBA選手丹尼斯・羅德曼(Dennis Rodman,暱稱「小蟲」)有兩次訪問北韓,就是他幫忙安排的。羅德曼和金正恩狂歡嗨翻,還幫他唱生日快樂歌,舉杯敬他:「元帥,你爸和你爺爺做了一些很混蛋的事,但你有一顆想改變的心,你很努力,所以我愛死你啦!」 (結果改變卻一直沒發生。) 還有一次,斯帕弗安排了一場專業摔角,邀請已退休的WWE摔角手安東尼奧・豬木(Antonio Inoki)到北韓比賽。當時已在母國日本當上政治家的豬木,是個耐人尋味的有趣人物,曾與伊拉克成功協商,讓日本人質獲釋。他最出名的儀式,就是用力賞粉絲巴掌,他認為這麼一來,就能把自己的鬥士魂傳遞給被呼耳光的人。 結果現在,總是歡欣鼓舞的斯帕弗卻被抓了。 「在我們看來,這兩次逮捕的目的就是要攻擊我們,」一位有參與斯帕弗和康明凱解救行動的加拿大外交官嚴正地告訴我。「康明凱一直到最近都還是外交官哪,可見中國是故意要藉此警告我們。」 中國抓這兩名人質,就是為了報復孟晚舟被捕的事件,對此,中方政府毫不掩飾。 中國駐加國大使盧沙野在《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的社論中寫道:「那些指責中國以拘留手段報復孟晚舟被捕的人,應該要先反思一下加拿大的行為。」 「他們需要抓個加拿大公民,來指控人家違反國際制裁,而且要抓得有點道理,斯帕弗是加拿大人,又和北韓這種被嚴重制裁的國家有交易,當然就是最完美的人選囉,」任教於南韓國民大學的安德烈・蘭科夫(Andrei Lankov)這麼告訴我。他是備受敬重的北韓專家,也認識斯帕弗。他表示:「制裁這件事很重要,因為美國就是以這個理由指控孟晚舟。中國的態度就是:『你抓我們的人,我們也要抓你的兩個(公民)當人質!』」 斯帕弗和康明凱被關在監獄,遭受全天候監視,每天被質問六到八小時,睡覺時燈也開得很亮,說穿了就是一種心理騷擾手段。加拿大領事官員取得許可,去跟兩人見面時,兩人的狀態都十分茫然、困惑,知悉探監情形的加拿大外交官這麼告訴我。 我驚愕地看著整件事發展,朋友圈也不時傳來新消息—被捕的斯帕弗從前也在那個圈子裡。同時,還有一些外交官、投資人和企業家向我透露,他們對於在中國經營一事,已經不抱以往那樣的信心了。許多人都覺得,自己某天也會被中共劫持也說不定。 「中國政府的立場非常奇怪又矛盾,」一名避險基金投資人告訴我,「他們聲稱(華為這類的)中國公司是民營企業,在其他地方受到哪些法律約束,在中國也會比照辦理,結果實際上的態度根本就是『如果不向這些民營企業低頭,我們一律報復。』」中國這樣的對外政策,似乎等於承認華為是中方國家利益的爪牙,享有國家的保護。 這一番話,讓我想起我在南北韓當駐外記者時的一個事件。2017年,南韓零售巨頭樂天表示願意在國內提供土地,供美國建置新式的戰區高空防禦系統(THAAD),但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抗議THAAD一事,希望能阻止美方部署。 樂天表示要提供土地後,中方就以違反消防規定為由,勒令中國境內的樂天商店關門,還展開漫長的稅務收支調查,沒收至少一處房地產,更一再拖延許可批准程序,結果中國的許多樂天商店都遭到破壞、抵制。中國是個很有價值的零售市場,樂天也已經為了擴張而投入96億美元,結果那一年,樂天的百貨業務Lotte Mart反倒損失了17.8億美元。 數十名在中國經營業務的商人,也表示他們有這種戰戰兢兢的恐懼感。另一位避險基金投資人告訴我:「我們進行全面的內部評估後,認為在過去三四年內,中國科技公司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改變,已變成國家工具,不再只是技術開發商而已。」 在當今這個全球連動程度比以往都更高的時代,中國也四處逞威、企圖展現國力。在過去,從來沒有這麼多的國家和民族,因為AI、數據網絡和大規模資料收集等新興技術而緊密相連,但同時又分屬世界兩大強權的對立陣營。中國出招後,川普政府也著手報復,再次顯示全球的兩極分化。   ▍ 本文節錄自 傑弗瑞・凱恩《終極警察國度:擺脫人臉辨識、DNA跟蹤、人工智慧,揭開中國反烏托邦的駭人真相》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