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政策第73期
Found 1 match
編輯室報告
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 1989 年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從危機到可持續成長》報告中,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機」(crisis in governance),此後「治理」一詞便廣
泛地被使用於政經發展的各類型研究中,特別是被用來描述全球化、區域跨域、國家運作或城市管理等治理現狀與機制。更進一步的,「治理」也被賦予多元的價值,整合創新及危機處理等內涵,以回應快速變遷的內外環境。
本期 2017 年 6 月《理論與政策》共刊登五篇「專論」、四篇「政策觀察」與兩篇「兩岸大學生論壇」專文。
專論第一篇〈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評析 2015
《巴黎協定》:全球治理挑戰的觀察〉係由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曹俊漢講座教授撰寫。本文從全球治理的五個基本概念來回顧國際有關氣候變遷的相關公約,及評析2015 年《巴黎協定》簽訂的背景、過程、結果以及面臨的挑戰。儘管各方意見莫衷一是,但《巴黎協定》在四個方向仍有相當的共識產生:一、UNFCCC 締約國家對以「協定」(agreement)方式普遍取得共識;二、國家減碳改由自動方式作出認定;三、氣候資金措施的特別安排;四、「巴黎會議」納入非政府組織的參與者。本文亦對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基本態度進行分析,認為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可能使美國孤立,犧牲了發展新經濟的機會;中國大陸這個排碳量大國未必即能取代美國的地位,但卻已具有領導世界各國因應氣候變遷問題的高度與格局。
第二篇專論〈規範創新與小國非傳統安全政策:以芬蘭氣候政策為例〉係由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楊三億副教授撰寫。本文以芬蘭氣候政策為例,從社會規範與國家利益雙面向來理解小型國家的行為模式,觀察其於非傳統安全政策之影響力。本文結論:芬蘭在氣候政策上扮演的角色是規範創新;其角色目標是規範建立;在與理性主義與價值規範關係則是長期專注在氣候政策各相關領域,因此得以持續培養專長、掌握成本優勢;政策影響力是在不違反大國利益前提下,促進歐盟相關氣候制度及規範建立,發揮芬蘭的擴散影響力。
第三篇專論〈臺海合作或衝突對中國新一輪發展的影響〉係由華梵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張壯熙副教授兼主任撰寫。本文指出,中國大陸以「一帶一路」宏觀戰略指導原則,經由陸路結合中亞國家、經由海路偕同東盟國家,積極向西及向南拓展,將使其蛻變成為足與美國分庭抗禮主導國際新秩序的超強大國,而同時,臺灣民進黨再次執政,兩岸關係出現巨大變化,彼此溝通聯繫、資訊掌握及對狀況的分析判斷都遭遇相當大瓶頸,臺灣自困在「邊緣化」或「融入化」的兩難困境。本文結論及建議:一、兩岸均應以更大包容、更寬廣想像,極大化互利共榮;二、中國大陸應將臺灣納入區域架構戰略新思維中;三、臺灣更應積極靈活、勇敢真實參與中國新一輪發展。
第四篇專論〈從選舉到治理:地方行政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之研究〉係由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蘇孔志博士候選人撰寫。本文首先探討民主治理與民意調查之間的關係,引用媒體報導及政府電子採購網之相關次級資料進行分析,分別針對各地方政府內外部環境施政滿意度調查現況進行研究,同時針對選舉因素對民選首長在規劃執行施政滿意度調查之影響進行分析。本文指出,各縣市政府施政滿意度辦理情形與其各自的財務狀況有密切的關連,除台南市外,六都投入相關的資源均較非六都為多。本文初步發現;選舉過程的激烈程度、外部環境滿意度評比成績,會影響民選首長施政
滿意度的辦理需求;大部分的縣市政府因為受限於財政預算及首長本身的重視程度,在投入於執行「民意調查」的資源相對有限,因此尚未形成如同 Blumenthal 所言「永久性選戰」(permanent campaign)成為一種治理模式。
第五篇專論〈臺灣 OTT TV 商業模式分析初探〉係由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涂敏怡博士候選人撰寫。在「全媒體」發展趨勢下,OTT TV 市場正在世界各地快速發展,臺灣除了有線電視業者與電信業者外,傳統平面、電子媒體、以及入口網站與新創的網路業者,紛紛嘗試延伸入 OTT TV 服務。本文根據產業次級資料,進行臺灣 OTT TV商業模式之市場力量、產業力量、關鍵趨勢及總體經濟力量等環境分析,亦針對具有代表性的三家 OTT TV 業者:LiTV、friDay 影音、酷瞧,進行商業模式個案的探討。本文的結論及建議:OTT TV 平台因業者產業屬性不同、掌握既有資源不同而產生服務
差異性,以吸引不同的消費族群,然而要發展出具有潛力之商業模式,應以相對健全完整之主流影音 OTT TV 商業模式為借鏡,尋找利基,才有可能發展出獨具特色的平台,異軍突起。
本期有四篇「政策觀察」,第一篇政策觀察〈蔡英文執政週年成效評析:創新、就業及分配三大政策盲思〉係由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施正屏副教授撰寫。本文指出,蔡英文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施政主軸,然經過一年的檢驗,多數民調顯示其聲望下滑 22%,滿意度降到三成,不滿意度卻攀升到五成。兩極對立雙峰分配的新民調,確認了台灣正式進入分裂與對立的社會新常態。本文最後建議,對內部而言,蔡政府如何重拾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將取決於下列三大政策路徑抉擇:回歸核心價值、凝聚國人共識、追求和解共生。
第二篇政策觀察〈蔡英文執政週年兩岸關係的省思與展望〉係由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馬祥祐副教授兼主任撰寫。本文認為,蔡英文的兩岸關係「維持現狀」主張,以及不承認「九二共識」作法,讓兩岸關係陷入僵局,而大陸也祭出快速銳減來臺觀光人數,緊縮各項交流活動,挖角我邦交國,阻止台灣出席國際會議等反制作為。本文建議,要化解兩岸的困境,蔡英文應有短、中、長期的配套作為:一、短期作為:重建可以信賴的溝通管道;二、中期作為:進行雙邊磨合與個案合作的突破;三、長期作為:建構兩岸關係的新說法。
第三篇政策觀察〈蔡英文執政週年的兩岸關係情勢〉係由臺灣經濟研究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陳華昇主任撰寫。鑒於民進黨再度執政以來,兩岸呈現官方互動停滯和持續政治對峙局面,本文從「兩岸政治情勢」、「兩岸經濟情勢」及「兩岸外交競爭情勢」三個面向,提出進一步的觀察與分析。本文認為,兩岸當前缺乏政治互信,對立氣氛漸濃,導致民間經濟文教交流略受阻礙,未來兩岸經貿關係充滿不確定性,臺灣的「新南向政策」將遭遇中共的極大阻力,對外關係與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空間,也將會持續受到壓縮。如何避免兩岸關係的持續惡化,甚至影響擴大到體育、文教或地方的互
動交流,或發生軍事上的威嚇,實在有賴兩岸領導人和政府在未來以智慧化解歧見,用耐心解決爭議。
第四篇政策觀察〈中國國民黨創辦黨營事業的歷史探討〉係由逢甲
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允中助理教授撰寫。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強以「轉型正義」名義,將清算國民黨黨產列為首要之務及其重大「政績」。本文以歷史的角度,佐以第一手
資料,分就「革命建國政黨歷經黨庫和國庫互通的過渡時期」、「邁向『以黨養黨』時期創辦黨營事業」及「黨員特別捐創辦黨營事業及來臺投入建設」三個觀點,詮釋說明國民黨黨產及黨營事業的歷史真相及正面價值。本文最後結論指出,民進黨政府以「轉型正義」之名來清算國民黨,其實和去蔣化、去中國化及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等作為,有其台獨政策脈絡上的一致性。
本期有兩篇「兩岸大學生論壇」專文。第一篇專文〈臺灣研修的初體驗與觀感〉係由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交換生(來自成都大學美術與影視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2014 級)胡茵同學撰寫。本文指出,對台灣的初步印象是來自大陸課堂上提到的日月潭以及平常觀看「流星花園」、「康熙來了」等影音節目,來台後,首先體會到的是臺灣人的溫暖,也體驗到台灣社會的文明、開放與對人的尊重,但也認為台灣傳媒自由卻缺乏為社會發展貢獻的精神。面對目前兩岸人民的偏見與心結,本文認為,必須多深化交流,建立更多交流平臺,讓兩岸人民能夠多接觸,多對話,多到對岸走
走,相信有一天兩岸問題能得到和平的解決。
第二篇專文〈重新認識中國大陸及兩岸關係〉係由南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四年級林資堯同學撰寫。本文提到,過去是藉由《三國演義》、《紅樓夢》、《聊齋》等歷史小說初識中國,後來在 2015 年首度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後,讓原本對中國大陸還抱持著些負面的成見,有了新的初體驗及有所
改觀。本文指出,臺灣內部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存在不同,甚至是對立的立場,因而對中國大陸的觀感,不同立場者往往會選擇不同的傳播資訊,更嚴重地還會刻意散播扭曲或不實的資訊,導致臺灣民眾對中國大陸逐漸產生了負面的刻板印象,更讓兩岸年輕人之間的心理距離,罩上一層層厚重的紗。本文結論,面對中國大陸在國際間力量的提升,臺灣年輕人應跳開現在若干傳播媒體設下的障礙,力圖開拓視野,認真面對中國大陸發展的趨勢,才能重新認識中國大陸和兩岸關係的未來前景。
最後,感謝諸位編輯委員的費心參與編輯審查,以及編輯團隊的鼎力協助與編校,讓本期能順利出刊。
總編輯 陳暉淵 謹識 民國 106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