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政策第75期
Found 1 match
編輯室報告
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的企業家稻盛和夫的《活法》一書指出,講究活法的人,一定是充滿著對社會的責任感,渡己渡人渡大千世界。周恩來把改變貧弱的中國當成是自己的責任,「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比爾蓋茨肩負起「製造人人都買得起的電腦」理念,締造微軟帝國,改變了一個時代。儒家思想把讀書人的使命歸納為九個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讀書人要對社會負責,期待本刊成為讀書人立志負責的第一步。
《理論與政策》第 75 期共刊登四篇「專論」、兩篇「政
策觀察」、兩篇「兩岸大學生論壇」與一篇「書評」。
第一篇專論〈文明研究與「後西方國際關係」的可能性〉係由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林炫向副教授撰寫。目前,人類正在經歷一場包含四個世界大趨勢反轉的「歷史巨變」:以美國為首的單極體系的衰微、第三波民主的退潮、資本主義全球化陷入困境以及西方中心世界的沒落。在國際關係的研究中,本文主張重新帶回「文明研究」,並借鑑「國際關係歷史社會學」(Historical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SIR)的多重切入發展經驗基礎,採取反化約主義的「整體論」思維,且以 Michael Mann的 IEMP 模式作為分析架構,來從事文明分析,重新對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做比較研究。本文最後建議,雖是規模龐大的工作,但不妨借鑑 HSIR 重新研究中國文明,將有助於發展「中國學派」及開創出新的境界。
第二篇專論〈由「證據基礎」轉向「證據影響」-論「政策試點」方法的侷限與展望〉係由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吳宗憲副教授撰寫。從理論面與實務面,本文強調政策試點的重要性,以及介紹政策試點的一般步驟與方法,並從四個面向:研究方法面、行政資源面、利害關係人以及兩界衝突等,說明政策試點方法常遭遇到的侷限。本文亦對四個面向的侷限提出可能的解決策略:多元研究方法的應用策略;克服行政
資源匱乏的策略;對利害關係人的中立策略;兩界價值衝突的整合策略;試點資訊的多元應用。最後並建議可以調整政策思考的方向,用「證據影響」(evidence-influenced)、「證據感知」(evidence-aware),來替代「證據為基礎」的思維方式。
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高啟中副教授撰寫的第三篇專論〈歐盟成員國間雙邊投保協定的存廢對投資爭端解決機制之影響〉指出,歐盟擴張納入新成員國的後遺症,已發展出成員國間的雙邊投保協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BITs)與歐盟法規範的衝突問題。歐盟認定這些雙邊投保協定無存在必要,要求成員國終止此等協定,並考慮以投資法院系統作為解決方案,針對投資人對地主國仲裁程序加以改善,包括增設上訴機制,排除投資人選任仲裁人,強化程序透明性,費用由敗訴方負擔等措施,唯「限制投資人不得選任仲裁人」卻妨礙投資人對仲裁程序的信任,反而與投資爭端解決「去政治化」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本文認為,若歐盟有意以投資法院系統的機制作為爭端解決的方案,應該回復投資人選任仲裁人的權利。
第四篇專論〈一帶一路戰略與其沿線領土糾紛的關係及其影響:以南海與印巴領土糾紛為例〉係由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曾蘭淑兼任講師撰寫。本文認為,倡議強調促進區域合作,與沿線國家共存共榮的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戰略,存在著與沿線國家尚未解決的領土爭議。本文以「陸上絲綢之路」有關印巴兩國關於克什米爾的衝突,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南海主權爭議為例,從權力/威脅、利益與認同等三個指標,探討「一帶一路」戰略與沿線未解決領土爭議之相關問題。本文結論強調,透過「一帶一路」戰略建構中國大陸大國崛起的國際形象,若以武力處理領土糾紛,即會造成擴張主義的霸權形象;反之,若能採取妥協讓步或維持現狀的做法,就能發展兼善天下的王道文化。
本期第一篇政策觀察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倪仲俊助理教授撰寫〈高中歷史課程綱要修訂平議與期許〉,該本文首先指出,高中歷史新課綱擬將過去「立足臺灣—關懷中國—放眼世界」的三環同心圓史觀,調整為「臺灣—東亞—世界」,是民進黨執政後「去中國化」的持續發展。該文強調,新課綱的調整可能產生三個主要問題:歷史教育的本質恐遭忽略;多元文化主義的意義恐遭扭曲;容易造就一元性「我族中心主義」。該文建議,世界史指的是全人類的歷史,如能從世界史開始教起,讓學生先領悟自己屬於世界人,接著理解這個世界各個不同社會空間的人有著多種不同內涵、途徑與速率的發展進程,俾建立其對於多元文化的肯認,將有助於其省察自我的主體性。
第二篇政策觀察〈從「文革知青」到「四化幹部」的新世代領導人〉係由宏國德霖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桂宏誠兼任副教授撰寫。中共「十九大」新一屆最高權力領導班子的七位政治局常委已確定,相關黨內分管的職位尚在陸續安排中,臺灣觀察者多從「派系平衡」或「政治角力」等觀點,來評析這屆的政治局常委,但本文則從「世代」的角度,觀察這屆最高領導人。本文介紹這屆政治局常委的主要學經歷,說明他們正是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政策,而建立「革命化」、「年輕化」、「專業化」和「知識化」的幹部人事政策下的首批新世代,從這些角度觀察,或許亦能尋繹出這代領導人的格局與使命感。該文最後認為,即使存在著「隔代指定交班」,其目的亦是為了人才歷練與培育,而我們對中共最高權力領導班子的遞嬗,關注的重點應是其成長的時代背景與職務上的歷練。
本期有兩篇兩岸大學生論壇專文。第一篇專文〈再憶臺灣:想像、體驗與反思〉係曾為世新大學新聞學本科交換生,現在法國尼斯大學攻讀碩士的何洋撰寫。本文從兩個小故事開始:為什麼有在臺陸生會隱藏陸籍身分?及對「公民記者」意象的幻滅,說明了作者到台灣求學與生活的感觸,體認到在兩岸之同與異中,逐漸學會了尋找平衡點。作者目前身在法國留學,卻體認在臺灣時重新認識了自己。本文最後強調,臺灣是每一個大陸人的必修課題,那裡有繞不過去的歷史和情懷,每一個大陸人應該去臺灣看看,讓在臺灣的一切經歷與體驗,在相互映照下,更能增進彼此的了解。第二
篇專文〈西遊記〉係由中國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系三年級林庭玉同學撰寫。本文從一個「嚮往卻又懷抱疑慮的彼岸」角度出發,抱持著欣賞與理解的態度,來認識中國大陸的發展。本文指出,百聞不如一見,沒親身去過中國大陸,聽聞到或電視節目裡看到的,都只是片面的資訊,或可能是帶有不同立場的資訊,並不足以形成全面的印象,只有親自走過才能明白其中的奧妙。本文描述了作者親身體驗下的「眼前的中國大陸」,看見了與自己想像中有所差別的真實狀況,感受到兩岸交流中的處處驚奇與讚嘆,最後有感而發地認為,我們應該著眼於未來,而不是被眼前的利害或執著所影響,身為中國人,應該共同努力而不是引起更多的糾紛與區別,期待看見更進步的未來兩岸發展。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曹俊漢講座教授為本期撰寫了書評,介紹 Graham Allison於 2017 年出版的 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
一書。書評首先介紹本書作者艾里遜教授生平及學術成就,並簡要的說明「修昔底德陷阱」模式,並從幾個面向評論本書的企圖心:為甚麼中國是個新興的強權;權力平衡新概念的「地緣經濟學」;既存霸權與崛起強權發生戰爭具高度可能性;美中兩國可能發生衝突的來源;美國如何避免與中國發生戰爭。該文也強調艾里遜教授對習近平的深入觀察,認為習近平要的是「使中國再度偉大」。而對於中美之間最後是否會有一戰的問題,艾里遜教授強調從國內治理、國際環境、文化差異、歷史教訓等因素,都可能對不同情境或危機作出不同的判斷或抉擇,而最終最足以說明中美之間戰爭與
否的抉擇,還是操之在兩國的決策者手中。
最後,感謝諸位編輯委員的費心參與編輯審查,以及編輯團隊的鼎力協助與編校,讓本期能順利出刊。
總編輯 陳暉淵 謹識 2017 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