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濁濁,我們的生活常常陷於茫茫的送往迎來中,無法自己。然而,從台灣大學移居花蓮的心理學教授余德慧,總是帶著一種既遠離又切近的身姿,以歷史感來關照生命的喧鬧。
余德慧擅長在平常生活的時刻中,探求生命的況味。他在原住民部落裡,可以專心聽著他們用母語交談,雖然不懂,但是「在母語的世界,像置身在一棵大樹的底下,才感受到人活著的根」。他在時間的流動中,珍惜著白天,也珍惜夜晚。「我們曾經看過許多黑夜:山裡的黑夜,水邊的黑夜,海灘的黑夜,停電的黑夜,豪華街景的黑夜,村莊裡點點燈火的黑夜,港灣的黑夜;每個黑夜都以獨立的方式出現在眼前,…它們總是一個個被我們碰見。我們一生碰過多少夜晚,就等於我們有多少的歲月」。
他更以哀樂中年的心情,來看愛情、看人生、看存在的每個片刻。「行到中年,兩邊不著,生的甜美越來越遠,死的無常逼在眼前,前瞻與後顧,擺盪悠忽。人在這樣的絕望格局裡,要由無處可去的焦慮,轉為體驗『當下』的從容。…然後一切清清朗朗,從容不迫,看日落日出,看風來風去,我依舊如風中的蘆花,搖曳在自然之間。」
本書是余德慧的散文作品,他以豐富的人文心理學養背景,透過自身對生命的細膩觀察,以文學和詩心的文字氣質,帶領我們進入他體嘗到的生命感。生命感主要來自生命自身的歷史。「只有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時候,我們才產生現在的知識。」這種知識就叫做「生命史學」。
《生命史學》初版由「張老師文化」發行,二○○三年轉由「心靈工坊」再版,此次增收余德慧與學生合著的文章,使讀者在讀後充滿對生命的感動和思量之餘,以更有系統的方式認識生命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