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要教孩子的事
內容簡介
現代人該如何追求人生的理想?如何規劃未來生涯?對於每個人而言,這兩個問題都不能迴避。我們要引導自己透過不斷學習,累積知識和經驗,依照現實環境,尋找出人生方向,同時在追尋人生理想的過程中,學會判斷和抉擇,澄清價值觀,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正確的價值觀和追求成為人生的標準配備,我們就擁有越多的價值,能夠進行更高的追求,也比別人有更多的競爭力!
在《論語》中,孔子也講述了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好處、以及如何正確學習,如何靈活運用知識等等。孔子的不斷學習、追求上進的思想,為將來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知識、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本書將協助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投身實踐,以成為一個符合社會需要的人。
在《論語》中,孔子也講述了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好處、以及如何正確學習,如何靈活運用知識等等。孔子的不斷學習、追求上進的思想,為將來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知識、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本書將協助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投身實踐,以成為一個符合社會需要的人。
章節目錄
第一章
《論語》中的修身養性智慧
為了便於孩子理解和迅速把握原文的核心內容,以獲得更多的收益,我們沒有按照論語原文的順序進行講述,而直接從孔子極力倡導的「修身、齊家、平天下」中的「修身」講起,由淺入深,讓孩子明白「欲成事,先成人」的道理。
學會做人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重視的課題。
要學會做人,就必須學會自律;要學會自律,必須學會修身。因此,孔子的教育重點就是修身。修身是做人的學問,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成分,是東方人生哲學的核心,也是做人的道理。它對人格的形成、道德觀的教化、民族素質的提升顯得更為重要。
孔子說過的很多話,即使是在千年後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跟著本章一起體會吧!
必須要重視品德修養 014
將仁、智、勇作為君子的三大條件 018
加強自我規範行為的能力 024
不要把學禮知禮當作小事 030
不可驕傲,要謙虛 038
把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隱藏起來 043
勇敢不是魯莽 047
小不忍則亂大謀 051
第二章
《論語》中的追求抉擇智慧
孔子並不否認個人利益的存在。相反地,他倡導的是,以保障每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前提,盡量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他的學生—孟子所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正確的價值觀及精準的判斷力,儼然成為人生的標準配備,一個人擁有越多的價值,追求越高的標準,他就比別人擁有更多的競爭力!
君子首先追求的是學問 058
追求自立,不依賴別人 065
認清自我,安守本分 071
正確看待「爭」與「不爭」 074
當仁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 079
君子應當見義勇為 087
不能什麼事都只追求利益 094
君子安貧樂道 099
第三章
《論語》中的學習上進智慧
我們要培養的是能夠適應這個社會需要的人,而不是資格越來越老,本事越來越小的人。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習,積極投身實踐。我們要以有智慧的方式,不間斷的學習,讓自己永遠處在從一個頂峰向另一個頂峰前進的過程裡。使少年時期享有的「年齡優勢」真正轉化為社會永遠需要的「知識優勢」、「才能優勢」或「事業優勢」。要知道走不走得到是能力問題,走不走卻是態度問題。
要珍惜美好時光 106
不要虛度了青春年華 109
求學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人格 112
與其冥思空想,不如讀書學習 1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20
將學與思結合起來 126
勤奮好學,不恥下問 130
勤奮的同時不可忽視效率 135
第四章
《論語》的中庸為人智慧
《論語》所記載的,就是孔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為人處世的經驗。
孔子講解如何為人時,反覆強調「中庸」理念。所謂「中庸」就是寬容和接納異己,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聆聽別人的心聲,和諧人際關係。
如果孩子在與人交往處世的過程中,記得把握這些原則,就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像陽光般,照亮別人,溫暖別人,自己也能因此得到積極的反饋。
人如果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並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以事實為行事原則 140
把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準則 145
胸襟開闊,坦蕩做人 150
與人相處和為貴 155
君子和而不同 158
先行後言,多行少言 163
選擇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169
不損害、侵犯他人的人格 175
第五章
《論語》的忠恕處世智慧
中華傳統文化是以人倫為中心的文化,家庭有家庭倫理,社會有社會倫理,人與人之間有人倫。倫理的中心思想就是「和」,在處理人與人、人群與人群、國家與國家關係的過程中,總是以「和」為貴。
怎麼才能到達「和」呢?用孔子的話說,就是「愛人」。這「愛人」其實是《論語》處理社會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具體一點就是「忠恕」。「忠恕」是什麼?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達到什麼目的,就先讓別人得到滿足。與此相對應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不要給別人;自己接受不了的,不要強加於人。
做好應該做的事 180
欲速則不達 183
討好、逢迎他人必須有原則 186
說話注意對象 191
忠言相告,好語勸導 196
不能無原則的講究信用 201
要結交正直、誠信的朋友 205
道不同,不相為謀 210
第六章
《論語》的決策管理智慧
《論語》中的決策管理智慧,其實也是值得孩子們認識的重點。也許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學習決策管理的智慧太早了,這種想法恐怕顯得缺乏遠見。早些讓孩子們理解決策和管理的過程,才能早點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面對多變的環境,青少年們學會決策,學會管理,漸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培養青少年的組織管理能力是當前教育的重點之一,包括:交流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統籌能力、處理訊息能力、掌握機會能力、應變決策能力等。各種以培養未來領袖為號召的夏令營,也一窩蜂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烈參與。
《論語》中的「堯曰」明確提出治國的方法、途徑和心態。孔子的管理原則倡導由高尚品德的人來帶領,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老百姓,提升全人類的素養,用最和諧的方式來達到促進社會發展的目地。
孔子認為君子的三畏之首是「畏天命」。孔子所說的「天命」附屬在「規律」上。也就是說,只要跟隨了正確的規律,掌握了準確的訊息,選擇了正當的道路,就能使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按照良好的軌跡自行發展,實現「無為而治」的理想目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8
果決是一個人賴以建功立業的重要資本 22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27
要學會量力而行,進退有度 234
管理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 239
領導者要為人表率 242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247
用優秀的個人品格樹立威信 251
《論語》中的修身養性智慧
為了便於孩子理解和迅速把握原文的核心內容,以獲得更多的收益,我們沒有按照論語原文的順序進行講述,而直接從孔子極力倡導的「修身、齊家、平天下」中的「修身」講起,由淺入深,讓孩子明白「欲成事,先成人」的道理。
學會做人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重視的課題。
要學會做人,就必須學會自律;要學會自律,必須學會修身。因此,孔子的教育重點就是修身。修身是做人的學問,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成分,是東方人生哲學的核心,也是做人的道理。它對人格的形成、道德觀的教化、民族素質的提升顯得更為重要。
孔子說過的很多話,即使是在千年後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跟著本章一起體會吧!
必須要重視品德修養 014
將仁、智、勇作為君子的三大條件 018
加強自我規範行為的能力 024
不要把學禮知禮當作小事 030
不可驕傲,要謙虛 038
把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隱藏起來 043
勇敢不是魯莽 047
小不忍則亂大謀 051
第二章
《論語》中的追求抉擇智慧
孔子並不否認個人利益的存在。相反地,他倡導的是,以保障每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前提,盡量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他的學生—孟子所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正確的價值觀及精準的判斷力,儼然成為人生的標準配備,一個人擁有越多的價值,追求越高的標準,他就比別人擁有更多的競爭力!
君子首先追求的是學問 058
追求自立,不依賴別人 065
認清自我,安守本分 071
正確看待「爭」與「不爭」 074
當仁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 079
君子應當見義勇為 087
不能什麼事都只追求利益 094
君子安貧樂道 099
第三章
《論語》中的學習上進智慧
我們要培養的是能夠適應這個社會需要的人,而不是資格越來越老,本事越來越小的人。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習,積極投身實踐。我們要以有智慧的方式,不間斷的學習,讓自己永遠處在從一個頂峰向另一個頂峰前進的過程裡。使少年時期享有的「年齡優勢」真正轉化為社會永遠需要的「知識優勢」、「才能優勢」或「事業優勢」。要知道走不走得到是能力問題,走不走卻是態度問題。
要珍惜美好時光 106
不要虛度了青春年華 109
求學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人格 112
與其冥思空想,不如讀書學習 1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20
將學與思結合起來 126
勤奮好學,不恥下問 130
勤奮的同時不可忽視效率 135
第四章
《論語》的中庸為人智慧
《論語》所記載的,就是孔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為人處世的經驗。
孔子講解如何為人時,反覆強調「中庸」理念。所謂「中庸」就是寬容和接納異己,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聆聽別人的心聲,和諧人際關係。
如果孩子在與人交往處世的過程中,記得把握這些原則,就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像陽光般,照亮別人,溫暖別人,自己也能因此得到積極的反饋。
人如果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並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以事實為行事原則 140
把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準則 145
胸襟開闊,坦蕩做人 150
與人相處和為貴 155
君子和而不同 158
先行後言,多行少言 163
選擇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169
不損害、侵犯他人的人格 175
第五章
《論語》的忠恕處世智慧
中華傳統文化是以人倫為中心的文化,家庭有家庭倫理,社會有社會倫理,人與人之間有人倫。倫理的中心思想就是「和」,在處理人與人、人群與人群、國家與國家關係的過程中,總是以「和」為貴。
怎麼才能到達「和」呢?用孔子的話說,就是「愛人」。這「愛人」其實是《論語》處理社會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具體一點就是「忠恕」。「忠恕」是什麼?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達到什麼目的,就先讓別人得到滿足。與此相對應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不要給別人;自己接受不了的,不要強加於人。
做好應該做的事 180
欲速則不達 183
討好、逢迎他人必須有原則 186
說話注意對象 191
忠言相告,好語勸導 196
不能無原則的講究信用 201
要結交正直、誠信的朋友 205
道不同,不相為謀 210
第六章
《論語》的決策管理智慧
《論語》中的決策管理智慧,其實也是值得孩子們認識的重點。也許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學習決策管理的智慧太早了,這種想法恐怕顯得缺乏遠見。早些讓孩子們理解決策和管理的過程,才能早點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面對多變的環境,青少年們學會決策,學會管理,漸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培養青少年的組織管理能力是當前教育的重點之一,包括:交流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統籌能力、處理訊息能力、掌握機會能力、應變決策能力等。各種以培養未來領袖為號召的夏令營,也一窩蜂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烈參與。
《論語》中的「堯曰」明確提出治國的方法、途徑和心態。孔子的管理原則倡導由高尚品德的人來帶領,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老百姓,提升全人類的素養,用最和諧的方式來達到促進社會發展的目地。
孔子認為君子的三畏之首是「畏天命」。孔子所說的「天命」附屬在「規律」上。也就是說,只要跟隨了正確的規律,掌握了準確的訊息,選擇了正當的道路,就能使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按照良好的軌跡自行發展,實現「無為而治」的理想目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8
果決是一個人賴以建功立業的重要資本 22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27
要學會量力而行,進退有度 234
管理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 239
領導者要為人表率 242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247
用優秀的個人品格樹立威信 251
看更多
收起來
第一章
《論語》中的修身養性智慧
為了便於孩子理解和迅速把握原文的核心內容,以獲得更多的收益,我們沒有按照論語原文的順序進行講述,而直接從孔子極力倡導的「修身、齊家、平天下」中的「修身」講起,由淺入深,讓孩子明白「欲成事,先成人」的道理。
學會做人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重視的課題。
要學會做人,就必須學會自律;要學會自律,必須學會修身。因此,孔子的教育重點就是修身。修身是做人的學問,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成分,是東方人生哲學的核心,也是做人的道理。它對人格的形成、道德觀的教化、民族素質的提升顯得更為重要。
孔子說過的很多話,即使是在千年後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跟著本章一起體會吧!
必須要重視品德修養 014
將仁、智、勇作為君子的三大條件 018
加強自我規範行為的能力 024
不要把學禮知禮當作小事 030
不可驕傲,要謙虛 038
把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隱藏起來 043
勇敢不是魯莽 047
小不忍則亂大謀 051
第二章
《論語》中的追求抉擇智慧
孔子並不否認個人利益的存在。相反地,他倡導的是,以保障每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前提,盡量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他的學生—孟子所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正確的價值觀及精準的判斷力,儼然成為人生的標準配備,一個人擁有越多的價值,追求越高的標準,他就比別人擁有更多的競爭力!
君子首先追求的是學問 058
追求自立,不依賴別人 065
認清自我,安守本分 071
正確看待「爭」與「不爭」 074
當仁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 079
君子應當見義勇為 087
不能什麼事都只追求利益 094
君子安貧樂道 099
第三章
《論語》中的學習上進智慧
我們要培養的是能夠適應這個社會需要的人,而不是資格越來越老,本事越來越小的人。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習,積極投身實踐。我們要以有智慧的方式,不間斷的學習,讓自己永遠處在從一個頂峰向另一個頂峰前進的過程裡。使少年時期享有的「年齡優勢」真正轉化為社會永遠需要的「知識優勢」、「才能優勢」或「事業優勢」。要知道走不走得到是能力問題,走不走卻是態度問題。
要珍惜美好時光 106
不要虛度了青春年華 109
求學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人格 112
與其冥思空想,不如讀書學習 1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20
將學與思結合起來 126
勤奮好學,不恥下問 130
勤奮的同時不可忽視效率 135
第四章
《論語》的中庸為人智慧
《論語》所記載的,就是孔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為人處世的經驗。
孔子講解如何為人時,反覆強調「中庸」理念。所謂「中庸」就是寬容和接納異己,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聆聽別人的心聲,和諧人際關係。
如果孩子在與人交往處世的過程中,記得把握這些原則,就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像陽光般,照亮別人,溫暖別人,自己也能因此得到積極的反饋。
人如果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並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以事實為行事原則 140
把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準則 145
胸襟開闊,坦蕩做人 150
與人相處和為貴 155
君子和而不同 158
先行後言,多行少言 163
選擇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169
不損害、侵犯他人的人格 175
第五章
《論語》的忠恕處世智慧
中華傳統文化是以人倫為中心的文化,家庭有家庭倫理,社會有社會倫理,人與人之間有人倫。倫理的中心思想就是「和」,在處理人與人、人群與人群、國家與國家關係的過程中,總是以「和」為貴。
怎麼才能到達「和」呢?用孔子的話說,就是「愛人」。這「愛人」其實是《論語》處理社會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具體一點就是「忠恕」。「忠恕」是什麼?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達到什麼目的,就先讓別人得到滿足。與此相對應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不要給別人;自己接受不了的,不要強加於人。
做好應該做的事 180
欲速則不達 183
討好、逢迎他人必須有原則 186
說話注意對象 191
忠言相告,好語勸導 196
不能無原則的講究信用 201
要結交正直、誠信的朋友 205
道不同,不相為謀 210
第六章
《論語》的決策管理智慧
《論語》中的決策管理智慧,其實也是值得孩子們認識的重點。也許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學習決策管理的智慧太早了,這種想法恐怕顯得缺乏遠見。早些讓孩子們理解決策和管理的過程,才能早點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面對多變的環境,青少年們學會決策,學會管理,漸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培養青少年的組織管理能力是當前教育的重點之一,包括:交流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統籌能力、處理訊息能力、掌握機會能力、應變決策能力等。各種以培養未來領袖為號召的夏令營,也一窩蜂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烈參與。
《論語》中的「堯曰」明確提出治國的方法、途徑和心態。孔子的管理原則倡導由高尚品德的人來帶領,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老百姓,提升全人類的素養,用最和諧的方式來達到促進社會發展的目地。
孔子認為君子的三畏之首是「畏天命」。孔子所說的「天命」附屬在「規律」上。也就是說,只要跟隨了正確的規律,掌握了準確的訊息,選擇了正當的道路,就能使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按照良好的軌跡自行發展,實現「無為而治」的理想目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8
果決是一個人賴以建功立業的重要資本 22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27
要學會量力而行,進退有度 234
管理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 239
領導者要為人表率 242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247
用優秀的個人品格樹立威信 251
《論語》中的修身養性智慧
為了便於孩子理解和迅速把握原文的核心內容,以獲得更多的收益,我們沒有按照論語原文的順序進行講述,而直接從孔子極力倡導的「修身、齊家、平天下」中的「修身」講起,由淺入深,讓孩子明白「欲成事,先成人」的道理。
學會做人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重視的課題。
要學會做人,就必須學會自律;要學會自律,必須學會修身。因此,孔子的教育重點就是修身。修身是做人的學問,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成分,是東方人生哲學的核心,也是做人的道理。它對人格的形成、道德觀的教化、民族素質的提升顯得更為重要。
孔子說過的很多話,即使是在千年後的今天,也有很大的教化作用,跟著本章一起體會吧!
必須要重視品德修養 014
將仁、智、勇作為君子的三大條件 018
加強自我規範行為的能力 024
不要把學禮知禮當作小事 030
不可驕傲,要謙虛 038
把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隱藏起來 043
勇敢不是魯莽 047
小不忍則亂大謀 051
第二章
《論語》中的追求抉擇智慧
孔子並不否認個人利益的存在。相反地,他倡導的是,以保障每個人利益最大化為前提,盡量為社會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他的學生—孟子所提出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正確的價值觀及精準的判斷力,儼然成為人生的標準配備,一個人擁有越多的價值,追求越高的標準,他就比別人擁有更多的競爭力!
君子首先追求的是學問 058
追求自立,不依賴別人 065
認清自我,安守本分 071
正確看待「爭」與「不爭」 074
當仁不讓,該出手時就出手 079
君子應當見義勇為 087
不能什麼事都只追求利益 094
君子安貧樂道 099
第三章
《論語》中的學習上進智慧
我們要培養的是能夠適應這個社會需要的人,而不是資格越來越老,本事越來越小的人。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習,積極投身實踐。我們要以有智慧的方式,不間斷的學習,讓自己永遠處在從一個頂峰向另一個頂峰前進的過程裡。使少年時期享有的「年齡優勢」真正轉化為社會永遠需要的「知識優勢」、「才能優勢」或「事業優勢」。要知道走不走得到是能力問題,走不走卻是態度問題。
要珍惜美好時光 106
不要虛度了青春年華 109
求學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人格 112
與其冥思空想,不如讀書學習 1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20
將學與思結合起來 126
勤奮好學,不恥下問 130
勤奮的同時不可忽視效率 135
第四章
《論語》的中庸為人智慧
《論語》所記載的,就是孔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為人處世的經驗。
孔子講解如何為人時,反覆強調「中庸」理念。所謂「中庸」就是寬容和接納異己,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聆聽別人的心聲,和諧人際關係。
如果孩子在與人交往處世的過程中,記得把握這些原則,就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像陽光般,照亮別人,溫暖別人,自己也能因此得到積極的反饋。
人如果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並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立場上想問題。
以事實為行事原則 140
把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準則 145
胸襟開闊,坦蕩做人 150
與人相處和為貴 155
君子和而不同 158
先行後言,多行少言 163
選擇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 169
不損害、侵犯他人的人格 175
第五章
《論語》的忠恕處世智慧
中華傳統文化是以人倫為中心的文化,家庭有家庭倫理,社會有社會倫理,人與人之間有人倫。倫理的中心思想就是「和」,在處理人與人、人群與人群、國家與國家關係的過程中,總是以「和」為貴。
怎麼才能到達「和」呢?用孔子的話說,就是「愛人」。這「愛人」其實是《論語》處理社會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具體一點就是「忠恕」。「忠恕」是什麼?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達到什麼目的,就先讓別人得到滿足。與此相對應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不要給別人;自己接受不了的,不要強加於人。
做好應該做的事 180
欲速則不達 183
討好、逢迎他人必須有原則 186
說話注意對象 191
忠言相告,好語勸導 196
不能無原則的講究信用 201
要結交正直、誠信的朋友 205
道不同,不相為謀 210
第六章
《論語》的決策管理智慧
《論語》中的決策管理智慧,其實也是值得孩子們認識的重點。也許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學習決策管理的智慧太早了,這種想法恐怕顯得缺乏遠見。早些讓孩子們理解決策和管理的過程,才能早點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面對多變的環境,青少年們學會決策,學會管理,漸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培養青少年的組織管理能力是當前教育的重點之一,包括:交流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統籌能力、處理訊息能力、掌握機會能力、應變決策能力等。各種以培養未來領袖為號召的夏令營,也一窩蜂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烈參與。
《論語》中的「堯曰」明確提出治國的方法、途徑和心態。孔子的管理原則倡導由高尚品德的人來帶領,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老百姓,提升全人類的素養,用最和諧的方式來達到促進社會發展的目地。
孔子認為君子的三畏之首是「畏天命」。孔子所說的「天命」附屬在「規律」上。也就是說,只要跟隨了正確的規律,掌握了準確的訊息,選擇了正當的道路,就能使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按照良好的軌跡自行發展,實現「無為而治」的理想目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8
果決是一個人賴以建功立業的重要資本 22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27
要學會量力而行,進退有度 234
管理者一定要有仁愛之心 239
領導者要為人表率 242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247
用優秀的個人品格樹立威信 251
您可能會喜歡
<
>
同類型熱門書藉
-
家有小學生的心...
作者: 曺宇觀(조우관... -
變身少年巴菲特 ...
作者: 陳重銘 -
好好說話的情緒...
作者: 金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