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人本教育札記5月號/2015 第311期

出版日期:2015/05/01
出版: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24
ID:48503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多元入學不是你想的那樣
每年此刻,高中生人人整裝待發,西裝領帶公事包、洋裝跟鞋。厚厚的備審資料塞滿了教授的信箱,一本本印刷精美,紙質良好,儼然散發出上大學「非得如此不可」的氛圍。
而這,也是多元入學之所以被人稱為「多錢入學」的原因之一。各種製作費昂貴的備審資料、出國留學的經驗乃至於服裝在在都非低社經家庭所能負擔,階級翻轉似乎更形困難。
於是乎李家同教授與部分家長紛紛跳出,揚旗高呼:「回歸聯考時代!」。似乎透過國英數自社等幾項科目的考試,便能公平公正的決定每個人該念哪所大學,從而成功的拉近階級差異。
然而,果真如此的話,為何統計數字告訴我們的不是這樣呢?會不會大家都誤解了多元入學的本質,乃至於誤信了聯考制度在表面上的公平公正?
於是,我們不禁懷疑長此以往的社會印象是否有所錯誤。
於是,我們不禁好奇教授們到底在想些什麼。
於是,在我們從統計數字中萌發的一點點探究之心萌芽後,我們訪問了幾位大學教授,其中更有長期投入招生事宜的現任清大副校長周懷樸教授。試圖一探參與過多元入學的教授們,到底從中看見了什麼?
訪談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多元入學裡,教授所希望看到的東西和社會大眾「以為」教授所希望的東西有著極大的差異。那些過度包裝的資料乃至於過度包裝的「人」本身都不是教授所要看的面向,但社會壓力仍舊將他們打扮成包裝精緻的禮物盒。只可惜在那盒子裡外,學生、人、真實,那些教授最殷切由此見到的東西都難以存在。
稍稍了解教授們希望能從多元入學中得到什麼之後,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的想想,多元入學在升學制度之外,它所代表的意涵,也就是︱多元入學究竟在向誰喊話?
是向這個被考試制度緊緊捆縛的高中生涯嗎?還是在向頂尖大學必須負起的社會責任吶喊?亦或是,兩者皆有?
而以上種種因素,或許註定了多元入學是與舊時代一連串的拉扯。但當我們終於能冷靜看清,甚至是瞭解它的並非完美後,那些的期許終能朝更好的方向前行。

章節目錄

【人本論壇】
2 翻轉翻轉 史英

【特別企畫〕
8 多元入學不是你想的那樣 編輯部
10 多元入學,數字怎麼說? 王士誠
12 政大財管系副教授盧敬植:花錢打造資料、累積「體驗」,不見得有優勢 李昀修
15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光宗:教授們要看的是個人特質,不是精美資料! 王士誠
18 中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鄭谷苑:準備多元入學,就是在探索自己 曾慶怡
21 輔大新傳系副教授陳順孝:多元入學非完美,回歸聯考「不值得」 楊鎮宇
23 台大公衛系副教授季瑋珠:聯考已過時,不能應付多元社會。 曾慶怡
26 政大法律系助理教授林佳和:「多錢」問題,不可能用單一考試解決 林佳和
29 不只是升學制度-清大陳榮順、周懷樸教授談多元入學的社會意義 王士誠

【親子QA】
34 教「單位」不能只是教換算 賴友堂

【森小一千零一夜】
38 我只是努力地對他好 朱台翔

【科學高興班〕
44 想想電與磁,給腦袋充充電-「電與磁的交互作用」課堂紀錄(上) 董力玄

【教與學】
48 期待以小小的累積 改變孩子的未來-專訪白麗琪老師 李玥禎

【追蹤報導】
52 社會教育是假,勞役動物是真!-《台灣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表演調查報告》揭露的真相 李昀修

【重返申訴案現場】
56 不是頭髮的問題 陳志遠

【島嶼新座標】21
60 「一張地圖回到三百年前 劉進興

【看時事,認識台灣美術】
66 漂流木的「不」奇幻旅程:原住民藝術家與漂流木的藝術 陳譽仁

【詩的二十堂課】之二十
74 拉丁美洲解放的心,在劍與十字架的土地綻放自由之花 李敏勇

【說國文課本的八卦】
84 有沒有「安貧樂道」的八卦? 朱宥勳

【台灣媽媽.猶太生活】27
88 我看以色列大選 吳維寧

【遜媽咪交換日記】
40 我們是怎樣變成媽媽的? 林蔚昀、諶淑婷

【沉默不再】
98 我寧願你沒有感覺 張萍

【每月書訊】
102 健全的民主需要健全的歷史教育 朱家安

【每月影訊】
106 親愛的 張硯拓

看更多
收起來

【人本論壇】
2 翻轉翻轉 史英

【特別企畫〕
8 多元入學不是你想的那樣 編輯部
10 多元入學,數字怎麼說? 王士誠
12 政大財管系副教授盧敬植:花錢打造資料、累積「體驗」,不見得有優勢 李昀修
15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光宗:教授們要看的是個人特質,不是精美資料! 王士誠
18 中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鄭谷苑:準備多元入學,就是在探索自己 曾慶怡
21 輔大新傳系副教授陳順孝:多元入學非完美,回歸聯考「不值得」 楊鎮宇
23 台大公衛系副教授季瑋珠:聯考已過時,不能應付多元社會。 曾慶怡
26 政大法律系助理教授林佳和:「多錢」問題,不可能用單一考試解決 林佳和
29 不只是升學制度-清大陳榮順、周懷樸教授談多元入學的社會意義 王士誠

【親子QA】
34 教「單位」不能只是教換算 賴友堂

【森小一千零一夜】
38 我只是努力地對他好 朱台翔

【科學高興班〕
44 想想電與磁,給腦袋充充電-「電與磁的交互作用」課堂紀錄(上) 董力玄

【教與學】
48 期待以小小的累積 改變孩子的未來-專訪白麗琪老師 李玥禎

【追蹤報導】
52 社會教育是假,勞役動物是真!-《台灣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表演調查報告》揭露的真相 李昀修

【重返申訴案現場】
56 不是頭髮的問題 陳志遠

【島嶼新座標】21
60 「一張地圖回到三百年前 劉進興

【看時事,認識台灣美術】
66 漂流木的「不」奇幻旅程:原住民藝術家與漂流木的藝術 陳譽仁

【詩的二十堂課】之二十
74 拉丁美洲解放的心,在劍與十字架的土地綻放自由之花 李敏勇

【說國文課本的八卦】
84 有沒有「安貧樂道」的八卦? 朱宥勳

【台灣媽媽.猶太生活】27
88 我看以色列大選 吳維寧

【遜媽咪交換日記】
40 我們是怎樣變成媽媽的? 林蔚昀、諶淑婷

【沉默不再】
98 我寧願你沒有感覺 張萍

【每月書訊】
102 健全的民主需要健全的歷史教育 朱家安

【每月影訊】
106 親愛的 張硯拓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