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是台灣人必修的國民學分。
吃什麼?什麼時候吃?怎麼吃?台灣魚達人教你認識台灣魚飲食及魚文化,並進一步認識台灣周圍的海洋。
「一午、二紅沙,三黑鮸、四嘉鱲……」,早年閩南地區的先民們憑藉豐富的海上活動經驗留下來的美味排行榜留下了許多台灣的海洋文化傳承。排名第一的午仔每年秋末至春天最為美味,肉質柔軟、脂香豐富,但懂得吃牠的人知道頭部的軟骨最為美味,充滿油脂和香甜的髓汁。每年秋末冬初,東北季風剛剛刮起的時候,宜蘭海邊沙灘上密密麻麻全是釣友們在拋竿,那就是春籽最肥美的季節了,春籽是台灣少數還有產量的石首魚科,而且幾乎沒有養殖魚,喜歡嚐鮮的人將魚肉配合新鮮的魚鰾一起紅燒,適當的膠質溶於湯汁中,可以提高魚肉的美味。此外,近年因遠洋漁業興起而產生的鮪魚及油魚子熱潮、受日本文化影響開始流行的吃河魨,台灣人餐桌上魚類料理的發展及變化、吃魚選魚的竅門,最道地的漁夫料理法,無論是傳統的美味或是新興的飲食潮流,本書中都有明確的解說和建議。
吃魚,其實真的是認識台灣四周海洋的第一步,也是最有趣的一步。只要通過正確的門道,藉著吃魚,認識魚,逛漁港,要建立一個有趣而實用的「台灣魚博物學」,和認識做為魚類棲息地的台灣四周海洋,可以說一點都不困難。
吃魚吃出活知識!這是全民吃魚的基礎能力手冊,也是讓你變成魚通的第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