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疫
Found 1 match
《記疫》八大主題
【經濟與科技新常態】
【後疫情時代的自然、生態與風險】
【後疫情社會的公民、人權與民主治理】
【心靈與情感的新日常】
【後疫情時代的知識與文化】
【防疫第一線新日常】
【後疫情國際衛生治理與臺灣定位】
【後疫情共同體的心理社會價值】
跨界學者視野(按姓名筆劃排序)
杜文苓/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
李尚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李宜澤/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李柏翰/臺灣大學全球衛生學程助理教授
邱大昕/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林子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建甫/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
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林耀盛/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徐美苓/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
陳美智/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美霞/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
陳嘉新/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連賢明/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
趙恩潔/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蔡甫昌/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
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以及精選「人社風景」、「記疫行動」數十位各界作者選文分享!
「記疫」網站 +《記疫臺灣》紀錄片,共三集:口罩背後/疫正當中/大疫家園
相關資訊連結(「記疫」國圖典藏):https://covid19.ncl.edu.tw/
【簡介】
因應百年大疫,「記疫」計劃持續推動網站、演講、紀錄片、Podcast等各面向的探討與記錄,累積了數百個組織與上千名作者的參與。本書從中精選22位學者及數十名作者的寫作,共有八大主題,涵蓋疫情間與後疫情階段的各項議題,每個議題都由「記疫風景」、「人社分析」與「行動記疫」構成。其中的人社分析來自我們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座談會時,各領域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對話發展而成;也嘗試匯集各界經驗與行動。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們都能體會防疫體制並非單一網絡,其運作仰賴各界合作。如同疫調過程彰顯出個人在疫情中的各種活動、連結與蹤跡,面對疫情的考量交織著各種慣性與情境理性,如醫護、警消、鄰里長的使命與壓力、移工的污名與日常、各種產業的經濟考量、運輸業的責任與壓力、分眾的兩岸情結與政治偏好、各種弱勢者看不見的壓力、母職的工作負擔、眾人生活變與不變、生涯規劃與展望、鄰里凝聚合作與猜疑獵巫、全球移動者的新常態、海外臺灣人的世界觀察與自救、科技產業與股民的起伏、邊緣群體的恐慌與污名、政客的投機與見獵心喜等,這些都未必在某一瞬間是翻轉社會的決定性事件,但卻點點滴滴地,以各自方向位移著社會。本書試圖綜觀回顧上述種種現象,關注不同經驗的多元視野,深刻記錄三年疫情的多面社會現象與省思,從試煉中累積臺灣社會未來面對重大危機的共同基礎。
【記疫的三種練習】
記疫做為「集體參與」的練習
這些經驗與反思中所交錯折射浮現疫情的在地人文與社會樣貌,都是此重大社會危機的堅實後盾,不但證實疫情不斷開啟人社領域參與貢獻的可能性與必要性,也是累積人社知識社群共同學習的機會。
記疫做為「共存」的練習
本書蒐集了疫情中的大眾日常,盡力保留這些轉瞬即逝的片段,期待有助累積公共反思的資產。社會中你我的無數行動都同時在切割、縫補,也同時有更多持續介入、想像著更好社會的努力。這些就是人文社會本身的樣貌,也是我們共存的多重面向。
記疫做為「認識在地」的練習
我們可以說「記疫」是一種「在地認識論」。疫情暴露全球化產業長鏈「及時」模式的缺失,因而必須轉向「以防萬一」的在地短鏈模式。臺灣的疫情策略與表現,不正是改變臺灣習於歐美知識與政策風潮的及時快速追隨慣性,轉為正視在地萬中選一、獨特處境的短鏈模式?指出這個不同的認識策略,有助於提醒各種意義下的知識與政策模仿慣性,轉向在地公共經驗資產,探索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