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蹲點兩千天,一部現實又溫柔的觀察筆記
想理解非洲,不走進人群是不夠的!
從交友購物社會教育到環境經濟與國際援助的第一手情報
揭開黑色大陸隱藏的鮮豔色彩,
走進歡笑卻絕望、精明也天真的非洲現場
你想像的西非,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
從昔日歐洲殖民者進行奴隸交易的海岸,到今日中國貿易體系舖起的長長鐵路,西非這片土地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的人群駐足。然而當全世界的目光集中於這裡豐富的自然資源、廣大的新興市場時,又有多少人曾經看見他們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希望與哀愁?當我們評估未來的投資對象與發展潮流時,又該怎麼認識「現代非洲」這塊至今仍半蒙著神秘面紗的大陸?
作者翁士博以國際組織計畫成員的身分,在西非布吉納法索長駐五年半,在與當地民眾朝夕相處之餘,也以敏銳而柔軟的眼光,記錄下身邊所見的非洲現況。比起旅人浪漫想像中的塗脂抹粉,他更坦率寫出西非令人憂慮的環境汙染、貧窮議題、教育與性別意識匱乏,以及「非洲人」和「白人」之間、受助者與援助者之間矛盾錯綜的關係;但比起嚴肅枯燥的政經宏論,卻也更幽默生動寫出貧童的機靈取巧、朋友的無賴玩笑、大嬸的直接潑辣,與小販的可愛堅持。黑色大陸的黑,是過去歐洲人對非洲膚色的直觀概括,也是歷史研究者在翻閱血淚斑斑歷史時的感嘆。但在作者筆下,你以為的「黑」有了更豐富的內涵與層次。
在國際上,台灣經常將自己定位為給予者,想要在農業、科技、教育上,給予非洲、大洋洲或中南美洲友邦更多協助。然而,一廂情願的「助人」是否足夠?作者在一系列專欄隨筆中,也隨時反思著這個「援助」的角色。一個國家甚至一塊大陸的發展,有千絲萬縷的繫絆,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這本小書也為焦慮著經濟、外交與未來的台灣提供另一個視角,重新思考我們與另一塊大陸之間可能建立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