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 7月號/2008 第44期】邏輯力

出版日期:2008/07/01
出版:數位時代.經理人 / 巨思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64
ID:15302

經理人頻道

訂閱期間無限閱讀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邏輯力

有邏輯,才有腦袋
在職場上,「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仔細一想卻完全不合邏輯」的現象很常發生。這類似是而非的言論,不是東拉西扯、答非所問;設想不夠周延,缺乏結構和完整性;就是理不出因果關係,只以「我覺得」當做立論基礎,導致答案和問題之間毫無關連,直讓聽者忍不住想大罵:「你到底有沒有帶腦袋來啊!」
通往解答最簡短的路徑:邏輯
要破除這種思考的瑕疵,讓論述有說服力,依靠的就是「邏輯」(logic)。
所謂「邏輯」,是指有系統地切分問題,然後按理引導出結論,並視需求而定,提出使結論正當化的論證;而「邏輯思考」(logical thinking),則是掌握、整合事物的整體及其部分之間的關係,再依循道理思考。簡單來說,邏輯就是協助人們「找面向、看問題,並得出有依據的解答」的方法。
舉例來說,當你接獲「產品賣不好,怎麼辦?」這樣一個問題時,你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手解決?還是憑直覺就提出「找廠商壓低成本」「努力打開新通路」等解決方案?但問題的根源會不會是出在產品力不夠,與成本和通路無關?
無論你的困難點是什麼,只要你提出的說法或做法,讓周遭人覺得沒有根據,根本是胡來蠻幹,你所傳達的訊息,就缺乏說服力和一致性。(如圖)
碰到問題,卻想不出對策,更顯出邏輯思考的重要性。因為只要先自問「為什麼」「做什麼」「如何執行」等問題,就能初步釐清問題發生的源由,先將渾沌龐大的問題,拆成多個有明確方向的小問題;接著再將各種可行的解決方案,畫成樹狀圖或選擇枝,以檢視自己思考是否完整、重複或遺漏,如此就能提出具說服力又可行的解決之道。
邏輯不是詭辯,而是有證據的說服力
近年來,包括《思考的技術》《金字塔原理》等邏輯思考相關書籍十分暢銷,顯示自覺邏輯不好、想讓自己更有邏輯的人很多。
然而,一聽到「邏輯」兩字,人們心中往往立即浮現「白馬非馬」這類深奧的哲學思辯,或複雜的數理推導算式,因而心生「好難啊!」的恐懼。
其實,不管是「金字塔原理」或一般人熟悉的「歸納法」「演繹法」,都只是幫助人們更靈活運用邏輯的工具之一,不要劃地自限地認定,非得先學會一套複雜的理論或方法才能懂邏輯。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