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今藝術》247期:歐洲重要嗎?

出版日期:2013/04/03
出版:典藏 / 典藏藝術家庭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96
ID:20747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歐洲重要嗎?】

本期《今藝術》將深入討論「歐洲重要嗎?」這個由史黛娜(Barbara Steiner)所策畫大型藝術計畫「歐洲n次方」當中,奧籍華裔藝術家楊俊所策畫的一個藝術項目,也是該計畫中唯一不在歐洲發生的項目。邀請15 位策展人在十個城市發展出的不同策展項目,正是史黛娜試圖從多元與脈絡上的差異視野切入,挑戰「一個團結有力的歐洲」這樣的概念---因為「在現實層面上,歐洲不只一個,而是有許多個,它們彼此之間既連結又重疊,既拒斥又衝突。」以台灣複雜的歷史背景,相信我們正好能夠從一個外在於追求團結強大的共同體之角色,看到層次豐富且多元的亞洲以及歐洲,以及與世界其他地區可能的思想交流潛能。

更豐富的藝術訊息請見

典藏藝術家庭官方網站
http://www.artouch.com/

章節目錄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4 討論如何得以進行?∣高子衿

COLUMN 今專欄
46 高美獎的青春世代:陳云《好久不見》|黃孫權
48 美術館為誰而開,又為誰而「閉」?∣吳金桃
50 王羲之和日本的「手鑑」│野島剛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52 art press │林心如

NEWS 焦點新聞
54 新聞集錦 國際.中國.台灣
73歐洲重要嗎?Does Europe Matter?
75 談歐洲,還是我們自己?│鄭美雅
78 歐洲的n 次方如何得出中國?│芭芭拉.史黛娜
82 成為歐洲人或吃維也納牛排長大的我|楊俊
86 「先經後政」與文化性人種主義—新自由主義治理下的歐洲與台灣|蘇哲安
90 特區的殖民性與香港人自主性之論踐|劉建華
93 香港藝術家的一體兩面│梁展峯
96 全球化中的潛殖問題與政治經濟學│黃建宏
100 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省台灣策展20 年│鄭慧華
104 碧山計畫—鄉村建設運動的再出發│歐寧
107 1934 年,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龔卓軍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113 經典蘇聯藝術 葉列梅耶夫
寫在四川成都當代油畫院
「列賓美院四位院長大展」之前│馬曉瑛
116 百鍊鋼畫成繞指柔—夏一夫的枯筆焦墨山水│蕭瓊瑞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120 回顧北美館特展事件—重談美術館自製外來特展的困境│連俐俐
124 平平是亞洲⋯⋯ :台灣新媒體藝術現況觀察前一章│王咏琳
126 歐洲新媒體藝術祭—研究、實驗性兼具的成功策畫模式|吳宜曄
128 互助還是互礙?—美術館與收藏家的智慧課題│李晏禎

ART TALK 相談室
130 在「現代」與「傳統」之間的橋樑上—專訪吉爾吉斯雙人組:
古那拉與慕拉特貝克│(採訪整理)鄭慧華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34 由原風景到無風景—紀念東松照明│黃亞紀
138 音樂於我是樂趣,繪畫於我是憂慮:當代藝術頑童—林.弗克回顧展|李晏禎
140 真實的視線,或虛構的此刻 我們看見什麼?│胡德揚

CROSS OVER 跨界視野
142 Fluxus 的未竟之夢│李立鈞
146 作為當代藝術啓蒙者—Fluxus 首次於亞洲完整呈現│高子衿
148 身體建築:重新思考構成的圖式│鄭文琦
150 怎樣看見搖滾樂(九)│顏峻

SNG 展覽直擊
152 展覽現場傳真 中國.台灣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76 彌散與生成—潘公凱的藝術思考於實踐│(採訪整理)徐嘉文
180 隨興任自然—談曲德義的抽象繪畫│高子衿
182 民間美力—共創歷史的黃金時刻│廖仁義
184 「轉眼.忽視」攝影聯展│觀點玩意
185 樂園新家族│劉天球

CALENDAR 展覽快訊
186 展覽月報∣編輯部

看更多
收起來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4 討論如何得以進行?∣高子衿

COLUMN 今專欄
46 高美獎的青春世代:陳云《好久不見》|黃孫權
48 美術館為誰而開,又為誰而「閉」?∣吳金桃
50 王羲之和日本的「手鑑」│野島剛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52 art press │林心如

NEWS 焦點新聞
54 新聞集錦 國際.中國.台灣
73歐洲重要嗎?Does Europe Matter?
75 談歐洲,還是我們自己?│鄭美雅
78 歐洲的n 次方如何得出中國?│芭芭拉.史黛娜
82 成為歐洲人或吃維也納牛排長大的我|楊俊
86 「先經後政」與文化性人種主義—新自由主義治理下的歐洲與台灣|蘇哲安
90 特區的殖民性與香港人自主性之論踐|劉建華
93 香港藝術家的一體兩面│梁展峯
96 全球化中的潛殖問題與政治經濟學│黃建宏
100 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省台灣策展20 年│鄭慧華
104 碧山計畫—鄉村建設運動的再出發│歐寧
107 1934 年,潛在歐洲與間接歐洲│龔卓軍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113 經典蘇聯藝術 葉列梅耶夫
寫在四川成都當代油畫院
「列賓美院四位院長大展」之前│馬曉瑛
116 百鍊鋼畫成繞指柔—夏一夫的枯筆焦墨山水│蕭瓊瑞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120 回顧北美館特展事件—重談美術館自製外來特展的困境│連俐俐
124 平平是亞洲⋯⋯ :台灣新媒體藝術現況觀察前一章│王咏琳
126 歐洲新媒體藝術祭—研究、實驗性兼具的成功策畫模式|吳宜曄
128 互助還是互礙?—美術館與收藏家的智慧課題│李晏禎

ART TALK 相談室
130 在「現代」與「傳統」之間的橋樑上—專訪吉爾吉斯雙人組:
古那拉與慕拉特貝克│(採訪整理)鄭慧華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34 由原風景到無風景—紀念東松照明│黃亞紀
138 音樂於我是樂趣,繪畫於我是憂慮:當代藝術頑童—林.弗克回顧展|李晏禎
140 真實的視線,或虛構的此刻 我們看見什麼?│胡德揚

CROSS OVER 跨界視野
142 Fluxus 的未竟之夢│李立鈞
146 作為當代藝術啓蒙者—Fluxus 首次於亞洲完整呈現│高子衿
148 身體建築:重新思考構成的圖式│鄭文琦
150 怎樣看見搖滾樂(九)│顏峻

SNG 展覽直擊
152 展覽現場傳真 中國.台灣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76 彌散與生成—潘公凱的藝術思考於實踐│(採訪整理)徐嘉文
180 隨興任自然—談曲德義的抽象繪畫│高子衿
182 民間美力—共創歷史的黃金時刻│廖仁義
184 「轉眼.忽視」攝影聯展│觀點玩意
185 樂園新家族│劉天球

CALENDAR 展覽快訊
186 展覽月報∣編輯部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