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 8月號/2019 第177期

出版日期:2019/08/01
出版:數位時代.經理人 / 巨思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54
ID:169469

經理人頻道

訂閱期間無限閱讀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打造火力全開的團隊

你或許也是這樣學騎腳踏車的:跨上拆掉輔助輪的單車,家人或朋友在後座扶住車身,你往前踩踏的每一步,儘管搖搖晃晃,卻不至於傾倒。直到某一刻,車身不再搖擺、穩步前進,你毫不察覺,協助者已經放開了雙手。學會騎車之後,你可以自行外出漫遊探險,可以幫忙家裡採購生活雜貨……生活彷彿獲得了某種自由。
主管與部屬的角色,有點類似上述的「輔助者與學習者」的關係,主管希望部屬自動自發,不但交付他們的任務都使命必達,還能「多做一點」;部屬則是期待主管樂於指導、貼心輔助,但是又不要什麼事情都要問、都要管、都要嫌,讓人覺得綁手綁腳。
試想,當主管願意授權(delegate authority)給員工,尋求部屬的意見,鼓勵他們自主做決定,他們的成效愈高,因為「獲得賦權的員工」(empowered emplyee)會回饋他們以創新構想、思考新的做事方法、自願承擔額外的任務、願意在正式職務以外,支持所屬的組織,而且還更加信任自己的主管,完全不會覺得主管的「授權」,會額外增加自己在工作上的責任和挑戰。這樣的境界,不是很棒嗎?
這段敘述出自《組織行為學季刊》(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在2018年一篇名為〈賦權領導力〉(Empowering leadership)的文章。不管你身為主管或員工,你的工作現況有這麼「理想」「美好」嗎?如果沒有,你是不是會有點困惑,明明「授權」「賦能」的結果,是人人都想要的,為什麼組織裡還是很常出現「主管覺得員工笨慢懶」,「員工覺得主管無能又愛掌權」的經典衝突戲碼?
更有甚者,已故的哈佛商學院克利斯‧阿奇利斯(Chris Argyris)早在1998年在經典文章〈授權:國王的新衣〉(Empowerment: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哈佛商業評論》1998年5-6月號)裡的字句,20年後讀來依舊毫無違和感:「儘管許多人努力以求強化組織的授權,但授權仍然像極了國王的新衣︰我們在公開場合大聲加以讚頌,但私底下我們自問為何看不見它。員工並未出現轉型,組織也未出現大規模的蛻變。」
隨著科技與網路的力量,時時刻刻都在顛覆現存的商業模式,賦權日益重要與迫切,因為競爭對手來自四面八方,知識技術的迭代更新毫不留情,距離工作現場愈來愈遠的主管,如何能夠持續敏銳地偵測風勢、洞燭機先?唯一的選擇就是讓組織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成為探索的觸角與行動的觸媒。
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一句話,很適合用來描述賦權的成效:「我們請來人才,不是要告訴他們該做什麼,而是要他們告訴我們該做什麼。」而如果我們都認可,一個充分賦權的組織,將獲得火力全開、自我實現的員工,那麼主管,你是不懂、不會,還是不願、不敢授權?而且主管你知道嗎?授權,不是要你把工作都丟給員工!至於部屬,當主管賦予你更多權責與挑戰時,你是覺得能力獲得肯定,還是覺得主管只是把工作丟給我、責任要我扛而已?賦權,是一個主管和部屬都需要深刻思考的議題。

總編輯 齊立文

章節目錄

Back to Basics 主題學習

62
帶出得力部屬的
11堂賦權課

64 賦予成事的權利與責任,
放手,部屬才會變厲害
Part1 破解迷思
68 部屬不成材,我怎麼敢放手?
邊做、邊教、邊學,
員工才能快速進步
70 部屬消極又被動,我怎麼能放鬆管控?
為何要做、怎麼做沒說清楚,
員工只會縮手避免做錯
72 工作全分派出去,我的位置等於被架空?
趁機學習老闆的工作,
先一步儲備進階專業
Part2 實戰技巧
74 如何找到值得託付的部屬?
做完、做好、做更多,
3態度解讀員工敬業程度
75 主管該管哪些事,哪些事可以放手?
和部屬討論發揮空間、界線,
釐清彼此想像是否一致
76 如何讓部屬聽得懂、做得到?
指令要包含可量化的指標,
「業績增加」不如「獲利增15%」
78 如何讓員工放心開口、即時反映問題?
主管的要務是解決困難,
不是急著發怒、究責
80 為什麼交付部屬的任務成效不如預期?
平時多詢問做到哪、做了哪些,
別等截止日才追問結果
Part3 激勵員工
82 停止無用的年中、年末考核
打分數難以激發熱情,
要引導部屬多說「我想做什麼」
84 別再用不明確、無新意的獎勵制度
金錢報酬或是給予成就感,
找到激發員工熱情的誘因
86 打破階級局限
給第一線員工現場決策權,
建立成敗跟他有關的意識
Part4 企業案例
88 微軟(Microsoft)全球資深副總裁 潘正磊
確立終點、畫好界線,
其他的事不過問
90 北軒企業台灣區資深營運副總裁 李宏智
你給員工多少舞台、資源,
最終都會反饋在業績表現
92 7-ELEVEN鑫樂昇門市店長 蔡佩玲
員工的點子有實踐機會,
他會更願意為組織出力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

56 英文書介 _《編碼:矽谷和美國的再塑》(暫譯)/
創業家是矽谷最大功臣?法規與政策開放,成就高科技霸業
58 中文書介 _《動員之戰》/
好點子要號召行動、延伸擴散,才能乘著新時代的力量起飛

MBA@Office 辦公室商學院

140 名師一堂課Master Class___台大經濟系教授 鄭秀玲/
分析產業結構3面向:競爭對手、目標客群、進入門檻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116
從肢體語言看懂他人情緒
職場
讀心術

118 語言可以騙人,但身體是誠實的
從眼神、表情與肢體動作,讀出對方沒說出口的心思

看圖學管理大海報
121 5步驟學會洞察人心,選對時機說對話

128 面試時,如何察覺應徵者沒有完全說實話?
言談自信但肢體表現焦慮時,就要小心他在說謊!
130 報告時,如何讀出主管試圖隱藏的反面情緒?
厭惡就像聞到臭味,會讓人不自覺遮掩口鼻
132 談判時,如何判斷已經踩到客戶底線?
一再忽視「不滿」訊號,衝突白熱化關係更難彌補
134 上台時,該怎麼展現自信?
採取擴張、開放的姿勢,能讓你感到更有把握
136 聽取提案時,怎麼表達信任與支持?
露出最脆弱的部位,表示你認同對方
138 延伸閱讀
6本書,解讀肢體語言中的密碼

Working Tips 實用祕技

44 溝通表達/
發言總是不受重視?先找共識再補充新觀點
45 閱讀理解/
老闆講的話有聽沒懂?用刪去法抓出重點!
46 帶人技巧/
交辦工作除了說明「做什麼」,也要解釋「為什麼要做」
48 工作排程/
事先想好「如果…就…」的備案,不讓突發狀況打亂計畫

Diagram 管理圖解

50 情緒是工作的助力?阻力?/
適度納入情緒考量,讓決定符合利益也符合心意
52 同質化市場裡的突圍之道/
你有多了解顧客,差異化策略就有多細緻
54 預防衝突溝通術/
釐清「猴子腦」的運作方式,不再因一時失言引發衝突

Manager's Life 下班後

144 職人精神_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 李家維、研究助理 洪信介/ 做自己喜歡、有人願意支持的事,辛苦過程也是一種享受
148 名人的勵志課Best Quotes_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It's not about what you have or don't have. It's about what you

make of what you've got.”

Focus 本期焦點

96 CEO管理講堂/ 信邦電子董事長兼執行長 王紹新
阻斷通往舒適區的路徑,大膽做痛苦而正確的決策
104 創業人物/ 勤崴國際科技董事長 柯應鴻
掌握全台70%電子圖資,Google、Apple、BMW都找他合作
106 創新人物/ 瑞興工業副總經理 潘威志
研發再生原料、圓弧杯底,營收創新高、扭轉限塑危機

信邦電子董事長兼執行長 王紹新
P.96

Column 專欄

12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 打造火力全開的團隊
16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 RIMOWA行李箱的命運
18 行銷學與用 謝明慧/ 掌握生活情境和文化脈絡,品牌內容才能貼近顧客
20 管理社會學 柯志哲/ 組織無法單獨生存,你的資源也是建立關係的籌碼
22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 先行者未必占優勢,跨產業夥伴多更能借力使力
24 活用財務學管理 龔汝沁/ 個人捐划算?還是公司捐划算?
26 企業風險管理 吳佳翰/ 當萬物都「連網」時,小心駭客無孔不入
42 風險相談室 王儷玲、許家豪/ 留意3大隱形成本,有效提升投資效益
110 跨國職場觀察室 Cortilia Lin/ 升遷的兩種標準,主管如何評判「能力、年資」?
112 數位金融荼靡 劉奕成/ 平台興起降低資訊不對稱,未來難再賺「中間財」
114 創業家大小事 郭家齊/ 主管要當給建議的專家,不是干預每件小事的控制者

勤崴國際科技董事長 柯應鴻
P.104

瑞興工業副總經理 潘威志
P.106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

30 《Fortune》/ 全球App下載第三的TikTok,能靠「標籤挑戰」獲利嗎?
31 《Chicago Booth Review》/ 錢花在別人身上,比存起來更幸福
《Inc.》/ 提供「心理津貼」,讓員工自己決定紓壓方式
32 《週刊東洋經濟》/ 日本金融業2020大改革:分行、職位、層級都消失了
34 《Chief Learning Officer》/ 企業幫忙繳學貸,員工更樂於為公司效力!
《HR Magazine》/ 跨部門溝通祕訣:懂得對方的語言
35 《Wharton Magazine》/ Netflix以剛剛好的「恐懼」,提醒員工記取教訓、加快腳步
36 《Brandweek》/ 找對通路!冷門燕麥奶品牌營收一年翻10倍
《THE 21》/ 休假太短、太倉促只會更累,規畫好的長假才能好好充電!
38 《Strategy+Business》/ 如何幫助新執行長上軌道?董事會要監督,但不能守舊
39 《Forbes》/ 網球天后「小威」開投資公司,瞄準種子企業、少數族群創業
40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轉型不只是「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怎麼想」

看更多
收起來

Back to Basics 主題學習

62
帶出得力部屬的
11堂賦權課

64 賦予成事的權利與責任,
放手,部屬才會變厲害
Part1 破解迷思
68 部屬不成材,我怎麼敢放手?
邊做、邊教、邊學,
員工才能快速進步
70 部屬消極又被動,我怎麼能放鬆管控?
為何要做、怎麼做沒說清楚,
員工只會縮手避免做錯
72 工作全分派出去,我的位置等於被架空?
趁機學習老闆的工作,
先一步儲備進階專業
Part2 實戰技巧
74 如何找到值得託付的部屬?
做完、做好、做更多,
3態度解讀員工敬業程度
75 主管該管哪些事,哪些事可以放手?
和部屬討論發揮空間、界線,
釐清彼此想像是否一致
76 如何讓部屬聽得懂、做得到?
指令要包含可量化的指標,
「業績增加」不如「獲利增15%」
78 如何讓員工放心開口、即時反映問題?
主管的要務是解決困難,
不是急著發怒、究責
80 為什麼交付部屬的任務成效不如預期?
平時多詢問做到哪、做了哪些,
別等截止日才追問結果
Part3 激勵員工
82 停止無用的年中、年末考核
打分數難以激發熱情,
要引導部屬多說「我想做什麼」
84 別再用不明確、無新意的獎勵制度
金錢報酬或是給予成就感,
找到激發員工熱情的誘因
86 打破階級局限
給第一線員工現場決策權,
建立成敗跟他有關的意識
Part4 企業案例
88 微軟(Microsoft)全球資深副總裁 潘正磊
確立終點、畫好界線,
其他的事不過問
90 北軒企業台灣區資深營運副總裁 李宏智
你給員工多少舞台、資源,
最終都會反饋在業績表現
92 7-ELEVEN鑫樂昇門市店長 蔡佩玲
員工的點子有實踐機會,
他會更願意為組織出力

Business Book Review 商管選書

56 英文書介 _《編碼:矽谷和美國的再塑》(暫譯)/
創業家是矽谷最大功臣?法規與政策開放,成就高科技霸業
58 中文書介 _《動員之戰》/
好點子要號召行動、延伸擴散,才能乘著新時代的力量起飛

MBA@Office 辦公室商學院

140 名師一堂課Master Class___台大經濟系教授 鄭秀玲/
分析產業結構3面向:競爭對手、目標客群、進入門檻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畫

116
從肢體語言看懂他人情緒
職場
讀心術

118 語言可以騙人,但身體是誠實的
從眼神、表情與肢體動作,讀出對方沒說出口的心思

看圖學管理大海報
121 5步驟學會洞察人心,選對時機說對話

128 面試時,如何察覺應徵者沒有完全說實話?
言談自信但肢體表現焦慮時,就要小心他在說謊!
130 報告時,如何讀出主管試圖隱藏的反面情緒?
厭惡就像聞到臭味,會讓人不自覺遮掩口鼻
132 談判時,如何判斷已經踩到客戶底線?
一再忽視「不滿」訊號,衝突白熱化關係更難彌補
134 上台時,該怎麼展現自信?
採取擴張、開放的姿勢,能讓你感到更有把握
136 聽取提案時,怎麼表達信任與支持?
露出最脆弱的部位,表示你認同對方
138 延伸閱讀
6本書,解讀肢體語言中的密碼

Working Tips 實用祕技

44 溝通表達/
發言總是不受重視?先找共識再補充新觀點
45 閱讀理解/
老闆講的話有聽沒懂?用刪去法抓出重點!
46 帶人技巧/
交辦工作除了說明「做什麼」,也要解釋「為什麼要做」
48 工作排程/
事先想好「如果…就…」的備案,不讓突發狀況打亂計畫

Diagram 管理圖解

50 情緒是工作的助力?阻力?/
適度納入情緒考量,讓決定符合利益也符合心意
52 同質化市場裡的突圍之道/
你有多了解顧客,差異化策略就有多細緻
54 預防衝突溝通術/
釐清「猴子腦」的運作方式,不再因一時失言引發衝突

Manager's Life 下班後

144 職人精神_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 李家維、研究助理 洪信介/ 做自己喜歡、有人願意支持的事,辛苦過程也是一種享受
148 名人的勵志課Best Quotes_史蒂芬.柯瑞(Stephen Curry)/“It's not about what you have or don't have. It's about what you

make of what you've got.”

Focus 本期焦點

96 CEO管理講堂/ 信邦電子董事長兼執行長 王紹新
阻斷通往舒適區的路徑,大膽做痛苦而正確的決策
104 創業人物/ 勤崴國際科技董事長 柯應鴻
掌握全台70%電子圖資,Google、Apple、BMW都找他合作
106 創新人物/ 瑞興工業副總經理 潘威志
研發再生原料、圓弧杯底,營收創新高、扭轉限塑危機

信邦電子董事長兼執行長 王紹新
P.96

Column 專欄

12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 打造火力全開的團隊
16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 RIMOWA行李箱的命運
18 行銷學與用 謝明慧/ 掌握生活情境和文化脈絡,品牌內容才能貼近顧客
20 管理社會學 柯志哲/ 組織無法單獨生存,你的資源也是建立關係的籌碼
22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 先行者未必占優勢,跨產業夥伴多更能借力使力
24 活用財務學管理 龔汝沁/ 個人捐划算?還是公司捐划算?
26 企業風險管理 吳佳翰/ 當萬物都「連網」時,小心駭客無孔不入
42 風險相談室 王儷玲、許家豪/ 留意3大隱形成本,有效提升投資效益
110 跨國職場觀察室 Cortilia Lin/ 升遷的兩種標準,主管如何評判「能力、年資」?
112 數位金融荼靡 劉奕成/ 平台興起降低資訊不對稱,未來難再賺「中間財」
114 創業家大小事 郭家齊/ 主管要當給建議的專家,不是干預每件小事的控制者

勤崴國際科技董事長 柯應鴻
P.104

瑞興工業副總經理 潘威志
P.106

Ideas Update 管理在線

30 《Fortune》/ 全球App下載第三的TikTok,能靠「標籤挑戰」獲利嗎?
31 《Chicago Booth Review》/ 錢花在別人身上,比存起來更幸福
《Inc.》/ 提供「心理津貼」,讓員工自己決定紓壓方式
32 《週刊東洋經濟》/ 日本金融業2020大改革:分行、職位、層級都消失了
34 《Chief Learning Officer》/ 企業幫忙繳學貸,員工更樂於為公司效力!
《HR Magazine》/ 跨部門溝通祕訣:懂得對方的語言
35 《Wharton Magazine》/ Netflix以剛剛好的「恐懼」,提醒員工記取教訓、加快腳步
36 《Brandweek》/ 找對通路!冷門燕麥奶品牌營收一年翻10倍
《THE 21》/ 休假太短、太倉促只會更累,規畫好的長假才能好好充電!
38 《Strategy+Business》/ 如何幫助新執行長上軌道?董事會要監督,但不能守舊
39 《Forbes》/ 網球天后「小威」開投資公司,瞄準種子企業、少數族群創業
40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轉型不只是「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怎麼想」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