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行記》是摘自民國五年(1916)五月,福建省立甲種農業學校校長何纘寄贈臺灣總督府圖書館的《臺灣修學旅行報告書》,內容包括該校學生邱文鸞、劉範徵、謝鳴珂撰寫的三篇「臺灣旅行記」考查報告。其中邱文鸞所著的部份即為本書。
這次臺灣考察的緣起,根據何校長在緒言所述,是因臺灣經過日本殖民統治二十年,各項建設發展迅速,因此特別安排農業學校各級學生前往臺灣考察訪問。民國四年(1915)十二月四日,臺灣考查團一行四十一人從福建出發,至十五日返抵福建,總計十二天。其間造訪臺北、臺中、嘉義、臺南、打狗(高雄)等城市,參觀各個政府及民間機構,以了解臺灣工商產業發展概況。
考察團在臺北期間,先後參觀了大稻埕新市街、苗圃試驗場、林業試驗場、專賣局、國語學校、博物館、農事試驗場、臺北水源地、大稻埕屠宰場、芳釀株式會社、工業講習所、煙草工場、總督府醫學校、中央研究所、臺北測候所、總督府中學、臺灣神社、圓山公園、製茶廠、總督府圖書館、權度課、臺北養蜂園等機構。
在臺中期間,參觀帝國製糖會社、臺中農會、臺中公園、臺中神社、臺中中學校;在嘉義期間,參觀營林所阿里山製材廠、嘉義公園、嘉義林業試驗場、嘉義神社、嘉義尋常高等小學校、嘉義米穀公司工場;在臺南期間,參觀北白川宮御遺跡所、孔子廟、開山神社、臺南苗圃;在打狗期間,參觀打狗港、旗后街、打狗檢糖所;而在離臺之際,利用等待船班的空檔時間,參觀基隆附近的木村組第一貯炭場、第三炭場、基隆公園等。
《臺灣旅行記》原書以古文書寫,為了便利現代讀者閱讀,筆者將原文譯寫為現白話中文。原書有作者參觀各工廠時所筆記的製造流程圖,例如:樟腦製程表、鴉片製程表、製糖流程表等,屬於製造專業領域,與旅行體驗無涉,均刪略不譯。而為使讀者更能融入作者當時的旅行情境,筆者另選錄約30張與當時旅行景點內容相符的臺灣老照片,以作為讀者閱讀輔助參考。而透過本書的內容,我們可以了解當時中國大陸人民對於臺灣的印象與觀感;也能藉此認識當時臺灣社會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