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是一種身體的感受、是情緒,是文化建構,還是一種可能的同理?
什麼是「痛」?我們很常假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疼痛的存在直覺上似乎能被隱約理解,但實際上(尤其是對醫學界),痛是個神祕又令人挫敗的謎團。
痛的性質就是難以預測,而且任何測量或治療的標準,似乎都無法普遍適用於任何人。此外,還有人會在沒有受傷時抱怨自己有地方在痛。像是情感受傷啦、心都碎了的這類說法,能間接幫助我們對痛的運作模式及意義獲得更深入的理解嗎?
沒有人可以不證自明地化約痛的本質,因為痛總有其所處脈絡。
本書將先介紹痛的語言、痛的歷史,以及現代醫學針對痛所做的研究。要如何看待痛覺?對他人的疼痛付出同情心或同理心的立論基礎是什麼?我們真的有可能理解他人的疼痛嗎?
痛的表達跟痛的體驗及建立痛覺敏感度的科學討論一樣重要。我們不只從生理學角度認識疼痛,也該思考我們是如何理解疼痛、理解他人的疼痛,以至於思考我們看待疼痛、苦難、悲慟和哀痛的方式。
好評推薦
當我們試著想像憂鬱是一種疼痛、迷信是一種感覺被愛的社會支持,而藥物反映了我們潛在的焦慮,我們才有可能在高度原子化的社會結構中了解21世紀六大煩惱的社會根源,建構適合每一個社群與每一個人的療癒文化。——趙恩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