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辨識、數位威權、同溫層效應……
科技是中立的嗎?
科技真的能帶來更好的未來嗎?
人工智慧將走向何方,只取決於我們如何利用嗎?
自由、平等、正義、民主、種族議題與氣候變遷──這些對人類生活至關重要的諸多議題與概念,與人工智慧有何關聯?
卡夫卡的《審判》、歐威爾的《一九八四》裡頭所描繪的社會狀態,或許將不再只是文學寓言。AI的發展及其帶來的技術革命,甚至已經超越了二十年前的網際網路,它能夠與人交談、能夠學習甚至創作,它看似能夠大幅改善人類的生活,但也將顛覆我們所熟知的各種價值……
AI不只是一種科技,更是一種政治。它能夠存取龐大的資料,從中進行應用與學習,卻也能從這些數據中進行預測、操控與管制。AI具有「權力」,僅以倫理學角度看待AI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必須正視它為人類社會帶來的挑戰,無論是技術層面的運用,例如執法手段的變革對公民自由形成的威脅,或是潛在的影響,例如大數據對人類行為(勞動、消費、金融)的形塑與規訓。它有可能危害民主、加速社會的透明化、加劇當前的分配不平等、形塑人們的自我認同;甚至,我們不得不超前思考AI在未來形成一種政治社群的可能。
本書大膽嘗試理論跨界,以古典理論回應當代議題,同時提出政治哲學所關懷的重要議題及概念,必須將科技發展納入視野,且必然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改變。無論是人文學術界、技術工程界、產業界或是政策制定者,都不可不知與AI相關的規範性理論,及本書所提供的理論框架。本書適合所有關注AI技術的讀者,及所有關心總體趨勢的讀者。
「人工智慧在根本上是一個政治的領域,這本書闡明了其中的原因。本書涵蓋了關於不平等、民主、權力和後人類主義的爭論,並顯示了社會和政治理論對於理解人工智慧的重要性。」
凱特.克勞馥,《人工智慧最後的秘密》(Atlas of AI: Power, Politics, and the Planetary Cos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者
「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倫理學與政治哲學這兩個領域,聚焦在許多相同的問題上,但很難看到後者的豐富歷史被用來理解人工智慧的政治。科克爾柏格在這本重要的著作,給出了一個值得注目的例外。」
Henrik Skaug Sætra,奧斯陸大學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科克爾柏格的真正重點在於,他展示了數千年的哲學思想不會因為數字工程的成就而變得過時。」
Scott McLemee,《高等教育》(Inside Higher 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