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待的明明是入眠,但,來的卻是清醒。
在漆黑的虛空中眨著眼,我確定是未曾經驗的安靜喚醒了我。
當世界以數位頻率快速閃爍,寂靜就像那台需要手動調整參數的老相機,提醒著使用者放慢腳步,細細端詳眼前每道光影、每場情緒。等待,是它的語言;沉澱,是它的節奏。如同暗房裡的顯影過程,唯有耐心,才能讓那些原本被匆忙掩蓋的細節,一一浮現。
《生於寂靜》正是這樣一台老相機,擎起散文,記錄旅途、感情、記憶與身體,慢慢捕捉,靜靜顯影。在疫情、舊愛與日常的縫隙中,那些習以為常的風景——飯桌邊的沉默、走廊擦身而過的眼神、家人的心照不宣,正安靜等待著被凝視,而每一次的靜默,都是重新對焦的機會。
陳冠良:「寂靜是我的樹洞。我常常把自己放進其間,摒隔嘈嚷,安頓情緒,讀書寫字,從不斷在吸納與吐露的字裡行間所誕生的沉靜中,觀照自己內心軌跡——藉此拉展一段不會遠到模糊、近到失焦,剛剛好的距離,慢悠悠細凝身邊迎面而來又擦肩而去的心事波濤,世事囂囂。」
好評推薦
李時雍(作家):讀著冠良所聆聽記寫屬城市的聲音,總令我想起音樂家最後展覽的標題「觀音.聽時」,觀看聲音,聽見時間。他重以敘事疊加的聲響,最後成為電影般的靜默,成了記憶原即非同步的時間性。
蔣亞妮(作家):讀這本書時,總是想著安靜的諸多好處,無聲並不是安靜的全部,安靜更似一種活著的方案、一種風暴後才能體解的心境。在最寂靜的生活中,時光或許也會被這樣的褶襉收納些許,讓一個人寫出更遠更長的字。
推薦人
川貝母(插畫家)
林黛嫚(作家)
周書毅(編舞家)
馮國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