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小日子享生活誌 NO.54

出版日期:2016/10/01
出版:oneday / 我城股份有限公司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00
ID:76830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臺北黑暗之後,自由之前
香港作家梁文道《我執》一書裡面的短篇〈一日〉 寫到:「熬夜不是出於苦工,而是為了自由的滋味。」實在太經典了,每次翻到這篇都感到雀躍,容我偷來當作本期小日子的註解。這一期我們的主題是「當城市睡著了,我們還醒著」,十月,接近一年的尾聲,小日子將跟隨夜貓子的視角,看見臺北夜晚的繁華與寂靜,也給睡不著的人們,一些深夜提案。
村上春樹的作品《黑夜之後》,描述夜貓子們在城市角落發生不同的故事。「我們的視線,選擇光線別集中的一個角落,對準焦點。朝那一點靜靜地落下去。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海。那稱為繁華街的地區。大樓牆面裝著好幾面巨大的數位螢幕,將以午夜為界沉默下來。」
這段文字至今還是日本文學中描述夜晚的經典場景之一。相較於繁華落盡兩相對照出夜晚風情的日本大城市,夜臺北顯得更多元有趣:不完全休息,各種生命力在臺北角落蠢動;不靠霓虹燈的支撐,拐進小巷,爬上盆地山坡就可以看見各式昏黃小燈落出不同的夜晚色調。
設計師Rex在趕完工作後固定衝去看半夜三點的西門町午夜場電影,將自己浸泡在青春過境的西區裡;廣告導演Kurt在夜晚的富錦街上慢跑,跑進書店也跑進咖啡館,「夜晚的沉穩冷靜,讓人較能誠懇冷靜地面對自己,也願意示弱」;睡不著的烘豆師Emily半夜繼續窩在永康街的咖啡館聊天,牽著狗在青田街、泰順街夜間漫遊;新生代演員林意箴在夜晚攝影、買菜、觀察路上的人們,讓抽離舞臺的身心重新歸零。
我們從小到大按照課表上課,讀大學的時候終於不用按照時間表嚴格地做人,於是徹底地放棄了所有對於時間觀念的堅持與期待。穿過最顛峰時期的夜晚九點到十點間的公館攤販,飄上學校附近的寶藏巖是家常便飯,入眠的時候常常伴著早晨的鳥鳴,醒來要上課的時候常常已經黃昏,夜晚寫論文腦袋特別清醒,別人一天的結束是我的開始,當大家上緊發條的時候我可以癱軟發懶,時間疆界的崩解,帶給我是無窮無盡的爽快感,與不用跟社會體系共同運轉的小小叛逆。
徹夜未眠從來就不是為了荼毒自己,而是在沁涼如水的臺北秋夜裡,把自己的韁繩給解放。

章節目錄

封面故事
After the Dark
Part 01
夜晚的時時刻刻
Part 02 夜行者
跑步和閱讀的光芒 令我們不再害怕黑夜
暗夜光影間 是最清醒也最自由的時刻
夜晚的山城有一種魔力 讓人捨不得睡
深夜的永康街頭 尋找白先勇筆下的老臺北
凌晨三點的西門電影街 享受臺北冷調夜色
Part 03
夜深了 我想去這些地方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寫長篇小說 保持隨時進出的自由狀態.把時光停留在有阿公的柑仔店.鏡頭穿梭日常 看見童趣的小日子.城市中 音樂是我們最想去的地方.一個人穿過微光前行.當我們開始認識農夫的名字

專欄
馬世芳:模糊的未來 未來的未來
姚謙:減法之美
張曼娟:告別夏日海灘

聊聊天
傅天余 × 鳳小岳:一個故事與角色的誕生

中年大叔的生活偏見
大叔去富士音樂祭 比追團聽歌還重要的事(下)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自在漫步阿里山下 從日常找回生活溫度

小日子享生活選

看更多
收起來

封面故事
After the Dark
Part 01
夜晚的時時刻刻
Part 02 夜行者
跑步和閱讀的光芒 令我們不再害怕黑夜
暗夜光影間 是最清醒也最自由的時刻
夜晚的山城有一種魔力 讓人捨不得睡
深夜的永康街頭 尋找白先勇筆下的老臺北
凌晨三點的西門電影街 享受臺北冷調夜色
Part 03
夜深了 我想去這些地方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寫長篇小說 保持隨時進出的自由狀態.把時光停留在有阿公的柑仔店.鏡頭穿梭日常 看見童趣的小日子.城市中 音樂是我們最想去的地方.一個人穿過微光前行.當我們開始認識農夫的名字

專欄
馬世芳:模糊的未來 未來的未來
姚謙:減法之美
張曼娟:告別夏日海灘

聊聊天
傅天余 × 鳳小岳:一個故事與角色的誕生

中年大叔的生活偏見
大叔去富士音樂祭 比追團聽歌還重要的事(下)

另一種地方生活提案
自在漫步阿里山下 從日常找回生活溫度

小日子享生活選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